2023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典型题汇编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
典型题汇编及答案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
1.以词的声音表象、动觉表象为支柱而进行智力活动的阶段,称作()
A.活动定向
B.内部言语
C.有声的外部语言
D.无声的外部语言
2.已有研究指出:书面语言学习的关键是()
A.4--5岁
B.6岁
C.7岁
D.8岁
3.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故事,解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题等表现的都是学习动机中的()。

A.附属内驱力
B.外部学习动机
C.内部学习动机
D.自我提高内驱力
4.过分焦虑、非常敏感、肌体紧张、行为古板、孤独、不善交往或心神不定等属于哪类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
A.智能不足儿童
B.禀赋优异儿童
C.学习困难儿童
D.情绪困扰儿童
5.下面体现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是()。

A.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
B.“角”概念的掌握影响“直角” “平角”等概念的学习
C.“石”字的学习影响“磊”字的学习
D.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
6.以下思维活动中,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最早关注的研宄是()
A.求异思维
B.求同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7.钢笔字写得好有利于写好毛笔字,这属于()
A.正迁移
B.负迁移
C.具体迁移
D.一般迁移
8.—般而言,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的是将学习成败归因于()。

A.努力程度
B.能力高低
C.任务难度
D.运气好坏
9.教师在讲课时要求有必要的走动和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其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10.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主要心理影响机制是()。

A.原型启发
B.功能固着
C.负向迁移
D.定势影响
1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反映的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焦虑
12.根据维纳的三维成败归因理论,下列属于稳定内在原因的是()
A.能力
B.努力
C.任务
D.运气
13.对于学习迀移现象最早的系统解释是()
A.形式训练说
B.概括化理论
C.共同要素论
D.关系理论
14.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

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

A.什么事也做不下去
B.痛苦不安
C.感到惴惴不安
D.感到极端焦虑
15.儿童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

A.去自我中心
B.出现假设演绎推理
C.思维不具可逆性
D.守恒概念
16.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称为()。

A.教学策略
B.教学方法
C.教学目标
D.学习方法
17.课堂气氛往往有其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也会形成不同教师的()。

A.教学风格
B.组织教学方法
C.气氛区
D.教学氛围
1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19.从课堂中学和教的角度,教学应包括“三重四面”,这是下列哪位人物的观点?()
A.珍妮特·沃斯
B.布鲁纳
C.泰勒
D.布鲁姆
20.品德形成的标志是()
A.道德信念
B.道德评价能力的形成
C.价值内化
D.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多选题(5题)
21.高创造者的个性特征()
A.喜欢幻想
B.具体独立性
C.有强烈的好奇心
D.有幽默感
E.有抱负
22.加涅早期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到高的顺序,把学习分为八大类,下列属于八类中的是()
A.连锁学习
B.概念学习
C.规则与原理学习
D.解决问题学习
E.习惯的学习
23.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有()
A.家庭教育模式
B.学校教育
C.同辈群体
D.隔辈群体
24.学与教相互作用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E.教学环境
25.早期的学习迁移理论()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理论
D.关系转换理论
E.联结说
三、填空题(8题)
26.布鲁纳认为,学习所包含的三个过稈是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

27.广义的特殊儿童是指一切偏离常态的儿童,既包括(),也包括各种身心障碍的儿童。

28.{ }指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为人们所清晰地感知。

29.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 }和{ },可使教学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30.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演示法、课堂问答、练习、指导法、讨论法、实验法、参观法、实习作业等。

31.根据班集体的性质,可将其分为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 。

32.组织策略
33.下位学习包括{ }和相关类属学习。

四、简答题(7题)
34.简述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途径与举措。

35.分析归因理论,并结合实际论述这一理论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启示。

36.简述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自我意识的方法。

37.举例说明如何实施代币疗法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38.如何运用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效果?
39.简述学习测量和评定的主要功能。

40.简述布鲁纳对发现学习条件的认识。

参考答案
1.D见“无声的外部语言”定义。

2.A
3.C
4.D情绪困扰儿童是指经常为莫名其妙的紧张与焦虑所困扰的儿童,其心理行为特征有:过分焦虑、非常敏感、肌体紧张等。

5.B垂直迁移主要是指处于不同层次(概括性和抽象性的差异度)的各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

在题中所给的四个事例中,只有“角”的概念的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体现了垂直迁移。

因为角和直角、平角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不同,前者高,处于认知结构的上位;后者低,在认知结构中处于下位,这两个概念在认知结构中形成了两个层次。

6.A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最早关注的研究是求异思维。

因此,本题选择A 选项。

7.A
8.A一般而言,将学习成败归因于努力程度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起到激励作用最大。

因为这样将会促使他克服自己在能力、运气等方面的固有认识,以更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进而形成动机激发的良性循环。

9.C教师在讲课时一般要求按照学生的活动规律,有必要的走动和辅之以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

10.A原型启发是指从事物的相似或类比中看到或发现问题解决的途径。

利用原型启发,发展类比推理,有助于创造力的培养。

鸟是原型,它对飞机的发明起到了启发作用,故属于原型启发。

因此,答案为A。

11.A心境具有弥散性,是由一定情境唤起后在一段时间里影响主体对事物的态度体验。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思是外物(花、鸟)随着个体心境的不同呈现不同的意义,因此这句话反应的情绪状态是心境。

12.A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归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他把人经历过的事情的成败归因分为六种原因: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体状況、外界环境(其他)。

又把上述六种因素按各自的性质,分别归入三个维度: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能力属于内在因素。

13.A学习迀移现象早已为人们所知。

如我国古人就知道学习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从心理学观点讲,这些都是学习的迀移现象。

但是,对于学习迀移现象最早的系统解释,是形式训练说。

14.D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而且如果他不这
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的焦虑和不安。

15.D
16.B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17.C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

对于同一个课堂来说,不同的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反应也会因人而异,所以会形成不同的气氛区。

18.C组块是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储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这样就能大大提高短时记忆的容量。

19.A
20.D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品德形成的标志。

21.ABCDE
22.ABCD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成八类:信号学习,刺激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连结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或原理学习,解决问题学习。

23.ABC
24.ABCDE
25.ABCD
26.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换,检査知识是否恰当和充实
27.智力超常儿童
28.组合律
29.数量,质量
30.讲解法
31.团结的班集体、散聚的班集体、离散的班集体
32.在学习中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
知识结构。

33.生类属学习
34.【要点】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途径是三源性的,即主导作用的师源性、主体作用的生源性、双向作用的师生性。

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举措是:(1)培养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教育意识是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先决条件。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态度,与教学技术、师生之间的关系。

教师应重视自己的情感对学生的积极影响,它对营造班集体心理氛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提高教师心理教育理论修养是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关键。

(3)建设班集体文化是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根本。

(4)发展学生个性是营造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的宗旨。

35.【答案要点】(1)人们在做完一项工作之后,往往喜欢寻找自己之所以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不同的人对自己行为结果会从不同的方面去考虑,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归因。

(2)归因与学习动机的研究表明,个体对成功和失败原因的解释影响着与成就有关的行为。

(3)它把人们对成败的原因按照内外性、稳定性、可控性等维度进行分类,具有很强的概括性。

(4)它对归因成就动机和行为的影响作用的研究结论也是有相当的科学性的。

36.(1)树立自信、自重与自尊的行为模范。

(2)以成功的经验激励学生的积极自我意识。

(3)尊重学生的理智与情感,防止不当的褒贬。

(4)提出明确与合理的要求,关心学生的学习成败,期望应成为对学生潜能的挑战。

(5)尊重学生个人价值?培养合理的人际关系。

37.【答案要点】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星、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

当学生做出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就发给数量相当的代币做为强化物。

学生用代币可以兑换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

代币奖励的数量与学生良好行为的数量、质量相适应。

代币疗法的实施步骤:①确定所要矫治的目标行为;②确定实质性强化措施的性质,如代币的作用等;③让求诊者相信代币的作用;④规定完成各项特定行为时给予代币的量、实际强化物的价值以及如发生不良行为是否要扣回代币等。

38.要提高直观教学的效果,必须掌握和运用以下感知的规律: (1)目的任务越明确,感知越清晰。

(2)对象从背景中越突出,则对象越容易被感知。

在直观教学中要使对象从背景中突出,必须具备三个规律:第一,差异律;第二,活动律;第三,组合律。

(3)直观形象与语言指导相结合,则感知更精确、全面。

(4)知识经验越丰富,感知就越完善、迅速。

(5)对感知对象的态度越积极,则感知越深刻。

(6)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也可以提高感知的效果。

39.(1)诊断功能。

(2)反馈与鞭策功能。

(3)管理功能。

(4)教育心理功能。

40.(1)要求学生有相当知识和经验的储备。

(2)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知识和教学指导水平。

(3)必须把原发现过程改变成适合学生在课堂上再发现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