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患者的心理应激讲解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 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应激本是 一切生命为了生存和发展所需的额,它是机体整 体适应保护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任何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持久过强的应激反应会对机 体造成损害,甚至可以危及生命。比如严重的应 激反应可导致脏器缺血缺氧及全身炎症综合征, 可导致原有的病情进一步加重甚至引发多脏器功 能障碍。
2、孤独感和绝望 对大部分手术患者来说,术后醒来有种“再生” 感觉,他们希望离亲人近些,获得精神安慰。由 于ICU患者不准许亲人陪护,患者倍感孤独,有 与世隔绝感。同时,ICU患者多使用三种以上监 护仪器及治疗设备,患者被迫静卧,害怕导管脱 落,躯体获得受限,患者会产生绝望感,精神处 于瘫痪状态,反应淡漠、嗜睡,严重沮丧,单纯 用药物控制效果不佳者可出现抑郁症,表现为悲 观、抑郁。
护理
• 1、建立良好的患者支持系统 首先护士是监护环境下主要的支持因素,在调节患者 情绪,减少患者痛苦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护士要 多询问、安慰和帮助患者,切不可因监护、治疗任务而忽 视了对患者的精神支持。因此,护士要给予患者积极的关 注,它不紧有利于建立护患关系,促进沟通,而且本身具 有治疗效果。 另外,定期开展心理讲座,健康知识讲座。 护士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出现在患者的面前,是患者 与护士合作中受感染。 帮助患者和同室友建立友好的关系。积极与亲人沟通。
• 在ICU常见的应激如应激性溃疡、应激性高 血压、应激性高血糖等都是由于应激所致 机体损害的典型事例,因此临床护士应该 了解应激的危害,从而对应激反应及其可 能带来的损害予以积极关注。
心理应激的发生
• 心理应激的发生时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 其中既有社会方面的因素,也有生物和生 理方面的因素,还有心理认识方面的因素。 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心理应激可对 机体产生全身性影响,从而导致多个系统 功能改变或器质性损害。因此,治疗这类 疾病,在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的同时,还 应该注意心理治疗,采用心理安慰、放松 疗法、气功疗法、转移注意力等辅助治疗 通常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 睡眠剥夺 大量实践证明,长期处于高噪音的环境,可增加人的紧张 和焦虑。国际噪音协会规定,日间噪音应该低于45分贝, 夜间噪音低于20分贝。一项调查表明,ICU白天平均噪音 为70分贝,夜间噪音为65分贝,由此可见减少ICU的噪音 是十分必要的。监护仪单调重复不分昼夜的报警,机械的 碰撞声加上频繁的护理治疗干预等都会影响患者的睡眠。 其中仪器的报警声最易给病人带来惊吓刺激,声音的重复 是患者感官接受单一刺激,加上持续心电监护,患者渐渐 丧失白昼的概念,肌张力增强,肾上腺素释放等生理反应 以及血压升高、孤独、绝望等心理反应,导致入睡困难, 睡眠形态紊乱,昼夜时间颠倒等。再者,刺眼的光线,令 人难闻的气味以及经济的困扰等也是他们难以入睡。
ICU患者的心理应激
邳州市人民医院
心理应激的概念
• 概念 关于心理应激的概念,一般认为,心理应 激是机体通过认识、评价而觉察到应激源的威胁 而引起心理、生理机能改变的过程。 • 应激涉及两个概念:应激源和应激反应 护理专家纽曼认为,应激源是任何影响系统 稳定性,引起紧张压力的刺激。应激源可以是体 内应激源、体外应激源和人与人之间的应激源。 个体遇到应激源时,都要选择一系列行为进行适 应。
ICU患者心理应激产生的表现与原因
1、焦虑和恐惧 心理应激是导致抑郁性及焦虑性神经 症等多种精神疾病发生的重要病因,是指 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异常心 理反应而导致的精神障碍。 焦虑和恐惧是患者的普遍反应,焦虑 是一种模糊的不安,比明确威胁来自何方, 而恐惧则是由明确的威胁所致的紧张与害 怕。
• 3、怀疑心理 ICU不少患者由于不知道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法, 缺乏信息传递,而感到不安、抑郁。多见于内向 型性格的患者,患者表现为忧愁、冷漠、情绪低 落,对治疗缺乏信心,与医护不配合,并猜疑医 护人员对自己隐瞒病情,不提供病史,有不适也 不向以后人员报告。可能原因:1)ICU特殊环境 给病人一种压抑感 2)患者为丧失某种生活能力 而沮丧 3)病情危重时对治疗失去信心并怀疑 医护人员对自己隐瞒病情。 4)凡是能引起孤独 感的因素均可加重抑郁和怀疑心理。
• 4、依赖心理 多见于病情有所好转或恢复即将离开ICU 病房转普通病房的患者。患者变得被动、 顺从、依赖、情感脆弱。主要原因是对自 缺乏信心,对普通病房的医护人员缺乏 信任,担心疾病会复发、对ICU的额护理产 生依赖心理。
• 5、人格侵犯 由于监护仪的使用原本由医护人员通过直接接 触完成的项目如测血压、脉搏、呼吸灯,现在监 护仪一目了然,医护人员减少了直接接触和亲自 询问病情的机会,护士询问和做各种治疗护理时 随时可能先开患者衣被,绝对卧床的患者进食及 大小便都需要在床上有人协助进行,因而是患者 个人空间被侵犯,隐私权被剥夺。ICU病房的而 患者大都全身裸露,这虽然有助于操作、留置尿 管及病情观察,但过分裸露会伤及患者的自尊心、 隐私权,人格得不到尊重,患者易出现心理障碍。
危重患者送入ICU后,由于环境异常、气氛紧张加之患者急剧的生 理改变,使他们感到心里紧张、焦虑、恐惧、害怕。 当他们看见或听见他人的痛苦和死亡时,不禁为自己的疾病担忧、 害怕。尤其是夜幕降临,周围一片寂静的时候,此时患者害怕和恐惧 感骤然上升。 ICU是医院内先进医疗仪器较为集中的而区域,ICU的各种先进仪 器及工作人员不停的进行一系列复杂的操作,使患者产生心理压力, 表现为焦虑不安或激动。 为了便于监护和治疗,IUC没有时间性,灯光常明,不知白天黑夜, 不能出声,不能走动,这中环境使患者不安。 手术是强烈的应激源,会导致患者较剧烈的生理、心理反应,尤 其导致患者产生以焦虑为代表的心理应激反应。 由于老年患者组织器官衰老,调节机能减退、适应力下降,存在特 殊的应激反应;当反应过于强烈时,会严重影响手术、麻醉的顺利进 行以及术后的恢复。心理护理二练法可缓解术前焦虑情绪,促进术后 身心恢复和提高患者的幸福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