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初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 春 市 第 五 中 学 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物
理 试 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关于曲线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是恒定的 B .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C .平抛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
D .物体只有受到方向时刻变化的力的作用才可能做曲线运动
2.下列有关物理知识和史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伽利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 .卡文迪许用扭秤装置第一次测量出了引力常量
C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发射速度应介于11.2km/s 与16.7km/s 之间
D .哥白尼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规律,为人们解决行星运动学问题提供了依据
3.以下对有关情景描述符合物理学实际的是( ) A .洗衣机脱水时利用向心运动把附着在衣物上的水份甩掉 B .汽车通过拱形桥最高点时对桥的压力大于汽车重力 C .绕地球沿圆轨道飞行的航天器中悬浮的宇航员处于平衡状态 D .火车轨道在弯道处应设计成外轨高内轨低
4.如图所示,A 、B 两小球从相同高度同时正对相向水平抛出,经过时间t 在空中P 点相遇,此时它们下落高度均为h ,若只是将抛出速度均增大一倍,其余条件不变,则关于两球从抛出
到相遇经过的时间、下落高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2018—2019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初考试
A. t ' =t,h' =h
B.,
C. ,
D. ,
5.质量为1kg的物体从离地面5m高处自由下落。
与地面碰撞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3.2m,设球与地面作用时间为0.2s,则小球对地面的平均冲力为(g=10m/s2)()
A. 100N
B. 110N
C. 80N
D. 90N
6.足球比赛中踢点球时,足球距球门14.00m,球正对球门踢出后恰好沿水平方向从横梁的下沿擦进球门,已知球门高度约2.45 m,足球质量约400 g,不计空气阻力,则该球员此次踢球过程中对足球做的功约为(g取10 m/s2)( )
A. 30 J
B. 60 J
C. 120 J
D. 90 J
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物体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以恒定速度v0拉动绳头.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到当绳子与水平方向夹角θ=60°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绳子与水平方向夹角θ=60°时,物体的速度为
B. 当绳子与水平方向夹角θ=60°时,物体的速度为v0
C. 此过程中绳子拉力对物体做的功为2
D. 此过程中绳子拉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8.如图所示,长为12m绷紧的传送带以v=4m/s的速度匀速运行,现将一质量m =1kg的小物块轻轻放在传送带左端,经过4s小物块运动到传送带的右端,已知小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 g=10m/s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此过程小物块始终做匀加速运动
B. 此过程摩擦力对小物块做功24J
C. 此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24J
D. 此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8J
9.a、b、c、d四颗地球卫星,a还未发射,在地球
赤道上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向心加速度为;b
处于地面附近近地轨道上正常运动速度为,c是
地球同步卫星离地心距离为r,运行速率为,加速度为,d是高空探测卫星,各卫星排列位置如图,地球的半径为R,则有()
A. a的向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B. d的运动周期有可能是20小时
C. D.
10.一质量为1kg的质点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刻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作用,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0~2s内外力的平均功率是6W
B.第1s末与第2s末外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9∶4
C.0~2s内外力的冲量为5N·s
D.第2s内外力所做的功是4J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4 分,共16分,少选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11.如图所示,照片中的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做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图中双向四车道的总宽度为15m,内车道边缘间最远的距离为150m。
假设汽车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车重的0.7倍。
g取,则汽车的运动()
A. 只受重力和地面支持力的作用
B. 所需的向心力不可能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
C. 所受的合力可能为零
D. 最大速度不能超过
12.如图所示,轻杆长为L,可绕轴O无摩擦地转动,在杆上距离轴O点L/3的A点和端点B 各固定一质量均为m的小球,使杆从水平位置无初速度释放摆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杆转到竖直位置时B球的速度
B. 当杆转到竖直位置时A球的速度
C. 从开始下落至杆转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杆对球A做负功
D. 从开始下落至杆转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杆对球B做功
13.如图所示,在升降机内有一固定的光滑斜面体,一轻弹簧的一端连在位于斜面体下方的固定木板A上,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物块B相连,弹簧与斜面平行。
升降机由静止开始加速上升高度h的过程中( )
A. 物块B的重力势能增加量一定等于mgh
B. 物块B的机械能增加量等于斜面的支持力和弹簧的弹力对其做功的代数和
C. 物块B的动能增加量等于斜面的支持力和弹簧的弹力对其做功的代数和
D. 物块B和弹簧组成系统的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斜面对物块B的支持力和A对弹簧的弹力做功的代数和
1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楔形物块上有圆弧轨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
质量为m的小球v向物块运动。
不计一切摩擦,圆弧对应圆心角小于90°且弧长足够长。
则以下说法以速度
1
正确的是( )
v
A. 楔形物块最终的速度为
1
B. 小球最终静止在水平面上
C. 小球上升过程中,小球机械能守恒
D. 小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
2
1
4
v H
g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0分)
15.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实验小组不慎将一条选择好的纸带的前面一部分损坏了,剩下的一部分纸带上各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的数值,已知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Hz,重力加速度g=10m/s2;重锤的质量为m=1kg,重锤从B点到C点重力势能变化量是__________J,动能变化量是_______J. (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若实验小组B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总是大于重锤动能的增加,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重锤下落的过程中存在阻力作用,因此想到可以通过该实验装置测阻力的大小. 根据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公认的较准确的值为g,电源的频率为f,用这些物理量求出了重锤在下落的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F=___________(用字母g、m、f、 S1、 S2、S3、S4表示).
16.“验证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
计时器打点的时间
间隔为0.02s .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
该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 = m/s 2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平衡摩擦力后,拆去打点计时器。
在木板上的B 点固定一个光电计时器,小车上固定一遮光片,如图丙所示。
将5个相同的砝码都放在小车上,挂上砝码盘,然后每次从小车上取一个砝码添加到砝码盘中,并且每次都控制小车从A 点静止释放。
记录每一次光电计时器的示数。
本实验应取砝码盘及盘中砝码、小车(及车上挡光片、砝码)作为一个系统,即研究对象。
那么,是否需要保证砝码盘及盘中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及车中砝码的总质量?_______(选填“是”或“否”);每次从小车上取走砝码后,是否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_______(选填“是”或“否”)
(3)已知,每个砝码质量为m 0,遮光片宽度为d ,AB 间距离为L ,重力加速度为g ;在某次实验中,光电计时器示数为t ∆,则小车运动运动至B 点的速度可表示为 ; (4)处理数据时,某同学将盘中砝码的总重力记为F ,并以F 作为纵坐标,
2
1
()t ∆作为横坐标,描点作图,得到如图丁所示的图像。
该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图线的纵截距为-b ,斜率为k ,那么,砝码盘的质量为_________;小车及遮光片的总质量为________。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4分)
17.2013年6月1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十号飞船,升空后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交会对接,3名航天员再次探访天宫一号,并开展相关空间科学试验.已知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地球半径为R ,设神舟十号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求: (1)神舟十号飞船离地面的高度h ; (2)神舟十号飞船绕地球运行的速度大小v .
18.(10分)一种氢气燃料的汽车,质量为m =2.0×103
kg ,发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为80kW ,
行驶在平直公路上时所受阻力恒为车重的0.1倍。
若汽车从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启动,加速度的大小为a=1.0m/s2。
达到额定输出功率后,汽车保持功率不变又加速行驶了800m,直到获得最大速度后才匀速行驶。
试求(g=10 m/s2):
(1)汽车的速度为32m/s时的加速度;
(2)汽车从静止到获得最大行驶速度所用的总时间。
19.(14分)两个质量都是M=0.2kg的砂箱A、B并排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一颗质量为m=0.1 kg的子弹以
v=140 m/s的水平速度射向A,如图所示。
射穿A后,进入B并同B一
x=10m,桌面距地面高度h=5m。
求:
起运动,测得A落点到桌边缘的水平距离
A
v;
(1)当子弹穿出砂箱A时,子弹的速度
1
x;
(2)沙箱B落点到桌边缘的水平距离
B
(3)子弹在砂箱A、B中穿行时分别产生多少热量。
2018—2019学年度高二年级上学期期初考试
物理答案
一二、选择题:
三、实验题:
15.0.142J 0.140 存在阻力
16. 0.15 否 否 d/t ∆ 未计入砝码盘重力 b/g
m g b
d
kl 0522-- 五、计算题:
17.R T
gR -3
2
2
2
4π
3
2
2
2T
R
g π
18.0.25m/s 2
55s
19.100m/s 40m 460J 270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