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华亚化纤有限公司扩建热电联产项目“三同时”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华亚化纤有限公司扩建热电联产项目“三同时”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
目录
1.前言 (1)
2.验收监测依据 (2)
3.建设项目工程概况 (2)
3.1工程基本情况 (2)
3.2生产工艺简介 (10)
3.3环评结论及环评批复的要求 (14)
4.污染物的排放及防治措施 (15)
4.1废水排放及防治措施 (15)
4.2废气排放及防治措施 (17)
4.3噪声及其防治措施 (26)
4.4固体废物及其处置 (26)
5.验收监测评价标准 (28)
5.1废水排放标准 (28)
5.2废气排放标准 (28)
5.3厂界噪声标准 (29)
5.6总量控制指标 (30)
6.验收监测内容 (31)
6.1废水监测 (31)
6.2废气监测 (31)
6.4厂界噪声监测 (33)
7.监测质量保证及分析方法 (34)
7.1监测质量保证 (34)
7.2分析方法 (34)
8.监测结果与评价 (37)
8.1监测期间生产工况 (37)
8.2废气监测结果与评价 (39)
8.3废水监测结果与评价 (45)
8.4噪声监测结果与评价 (51)
9.污染物排放总量核算 (53)
10.环境管理检查及环评批复落实情况 (55)
11.结论与建议 (60)
11.1结论 (60)
11.1建议 (61)
附件目录:
附件1《关于对“江苏华亚化纤有限公司扩建热电联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预审意见》(宜兴市环境保护局,宜环发〔2010〕30号,2010年5月);
附件2《关于对“江苏华亚化纤有限公司扩建热电联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江苏省环保厅,苏环审〔2010〕168号,2010年7月);
附件3污水接管协议书;
附件4灰渣处置协议。

1.前言
“江苏华亚化纤有限公司扩建热电联产项目”由江苏华亚化纤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拟建设一台130t/h煤粉炉和一台12MW背压机;保留1台75t/h次高温次高压煤粉炉和1×12MW抽凝机,关停一台75t/h次高温次高压煤粉炉和一台15MW抽凝机作为备用,计划总投资14133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1730万元,约占工程总投资比例为12.24%。

项目于2010年6月由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完成环境影响评价,2010年7月获省环保厅批复(苏环审(2010)168号)。

该项目2009年4月破土动工,未经环评审批擅自开工建设,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宜兴市环保局已依法进行行政处罚(宜环罚(2010)035号),2014年10月提出试生产申请,2015年1月收到省环保厅不同意江苏华亚化纤有限公司提出关于“扩建热电联产项目”试生产申请的文件,公司经整改后,重新申请扩建热电联产项目分阶段验收,先申请对130t/h煤粉炉的试生产运行和环保竣工验收。

目前,项目生产能力已达到设计规模的75%以上,各类环保治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建成并投入运行,具备“三同时”验收监测条件。

根据原国家环保总局第13号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和38号文《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的要求,江苏华亚化纤有限公司委托,于2016年1月21日~1月25日对该项目中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等污染源排放现状和各类环保治理设施的处理能力进行了现场监测和检查,根据监测结果及现场环境管理检查情况,编制了本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为该项目的验收及环境管理提
供科学依据。

2.验收监测依据
2.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第13号令,2001年12月);
2.2《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0]38号);
2.3《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江苏省环保局,苏环控[97]122号文);
2.4 《江苏省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暂行规定》(江苏省政府[1993]第38号令);
2.5《江苏华亚化纤有限公司扩建热电联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江苏华亚化纤有限公司,2010年3月);
2.6《江苏华亚化纤有限公司扩建热电联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江苏
省环境保护厅,苏环审(2010)168号,2010年7月);
3.建设项目工程概况
3.1工程基本情况
项目位于新建镇化纤产业集聚区内,在原热电站北侧新增工业用地;本期工程与原热电站连为一体,北与明阳华纤比邻,南侧和东侧与华亚公司原热电站及华纤工程所在地相连,西临新丰河。

项目总投资14133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1730万元。

项目具体地理位置见图3-1,项目周边情况见图3-2,平面布置见图3-3。

项目建设情况见表3-1,项目建设内容见表3-2。

表3-1 验收项目建设情况表
表3-2 验收项目建设内容表
5
6
图3-1 项目地理位置图
图3-2 项目周边环境概况示意图
7
图3-3 项目生产区域平面布置
3.2生产工艺简介
本项目拟建设一台130t/h煤粉炉和一台12MW背压机。

3.2.1电厂工艺流程
主要原料是煤和水,产品是电能和蒸汽。

热电厂燃煤由船运送到电厂专用码头,经卸煤系统输送到电厂贮煤场存放,燃煤经碎煤后进入经输送皮带送入主厂房燃料间的炉前煤仓,由煤仓进入炉前称重给煤机,输送至落煤管,经螺旋给煤机送入炉膛燃烧,将锅炉内处理过的给水加热成高温、高压蒸汽,蒸汽在汽轮机中做功,带动发电机发电,电能由线路送给用户,同时汽轮机排汽及部分锅炉供汽供热用户使用。

煤在锅炉中燃烧所产生的飞灰随烟气进入布袋除尘器,绝大部分飞灰被除尘器捕集下来;烟气经脱硫后去除大量的二氧化硫,剩余少量飞灰及二氧化硫等气态污染物随烟气经引风机由高烟囱排入大气。

锅炉内燃烧生成的渣以及布袋除尘器捕集下来的灰,分别进入除渣系统和干式除灰系统。

除尘器收集的干灰,由气力输送系统送至灰库,通过汽车或船运至综合利用场所。

锅炉排出的渣,由小机动车送到厂外综合利用场所。

热电站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其中有:循环冷却水系统补给水、工业用水、锅炉补给水,除渣系统用水,输煤系统用水,生活用水等。

厂区排水实行雨污分流、清污分流,生产、生活、雨排水分别进入热电站相对应的管网系统。

具体工艺流程见图3-4。

3.2.2脱硝系统工艺流程
烟气由排烟口先经过一级静电除尘器预除尘后进入脱硫装置。

本工程烟气脱硫采用CFB 脱硫工艺,由吸收剂添加系统、吸收塔、再循环系统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等组成。

(1)吸收剂添加系统
消石灰Ca(OH)2通过料仓下部变频控制的定量给料机输送至反应塔内,根据SO2排放浓度,在线调节消石灰粉Ca(OH)2的用量,确保烟气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2)再循环系统
烟气从流化床下部进入吸收塔,与消石灰颗粒充分混合,SO2、SO3及其他有害气体与消石灰反应,生成CaSO4和CaCO3。

工艺水用喷嘴喷入吸收塔下部,以增加烟气湿度降低烟温,使反应温度尽可能接近露点温度,从而提高脱硫效率。

反应产物由烟气从吸收塔上部携带出去,经除尘器分离,分离下来的固体灰渣经空气斜槽送回循环床吸收塔,灰渣循环量可以根据负荷进行调节。

在文丘里缩径处所形成的高速烟气流与循环灰和脱硫剂固体颗粒及液体雾滴迅速混合,在反应器中形成气一固一液三相流。

吸收剂的再循环延长了脱硫反应时间,提高了脱硫剂的利用率。

CFB 工艺的吸收剂用氢氧化钙(Ca (OH)2)细粉。

该工艺的副产品呈干粉状,与燃煤粉尘混合,含水率只有3%左右,流动性好,适宜采用气力输送装置输送至灰库。

其化学组成主要成分有CaSO3、CaSO4 等。

(3)自动控制系统
脱硫装置的运行以PLC系统的LCD /键盘为监视和控制中心,实现设备的集中控制。

在集中控制室内可完成脱硫设备的正常运行工况的监视和调整、异常工况的报警和紧急事故处理,在少量就地运行人员的配合下,可实现脱硫装置的分阶段半自动启、停。

在控制室内设置后备仪表盘,后备盘主要通过智能数显仪表显示设备运行的电流和功率以及装置的主要运行参数并有重要参数的报警功能。

通过按钮和转换开关对设备进行启停控制。

PLC 系统采用日本欧姆龙或同类品牌的产品,其特点为:它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扩展方便,模块有热插拔功能,CPU 有自检功能等。

本系统配置工控机作为上位机,通过网络,对烟气净化处理PLC 控制系
统进行监测和操作。

工控机均采用19 寸液晶显示器,配置一台A4 激光打印机,同时带有计算机工作台,并留有与主厂房DCS 系统的通讯接口。

上位机的功能主要是对生产现场的各种数据进行显示、收集、操作,在该工控机上,通过通讯口可以对现场工作情况和PLC 工作情况进行监控,了解烟气处理系统的各项运行参数、运行情况及各种附属设备工作情况。

(4)在线检测系统
烟气净化处理线烟气出口共设一套在线监测装置,用于监测项目:烟气流量、二氧化硫、颗粒物。

(5)脱硫系统设计硫份
脱硫系统设计硫份为1.0%,设计SO2浓度为2200mg/m3。

3.3环评结论及环评批复的要求
3.3.1环评结论:
江苏华亚化纤有限公司在对该项目环评报告书中提出的结论如下:
(1)本期建设1台130t/h高温高压煤粉锅炉和1台12MW抽汽背压式供热机组,属大型热电联产机组,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本工程煤耗低,单位电量污染物排放水平低,采取“清污分流、一水多用”的措施,符合清洁生产要求。

(3)本工程各项污染物排放均满足相应的排放标准要求,对环境的影响均在标准允许范围之内。

(4)厂址选择合理。

本工程主厂房位于热电站现有主厂房的北侧,扩建场地充裕,并能充分发挥原有项目辅助工程的优势,厂址的选择合理。

(5)符合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

在落实了以上各项环保措施的前提下,宜兴华亚热电有限公司关于关停备用1台75t/h锅炉和1台15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增设1台130t/h高温高压煤粉锅炉和1台12MW抽汽背压式供热机组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是可行的。

在认真落实本报告书的各项环保措施要求,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的前提条件下,本项目建设具有环境可行性。

环评建议:
(1)落实煤码头作业区无组织粉尘排放控制措施方案中的各项措施,并与本期项目同步建设。

(2)加强入场、入炉的煤质检验与管理工作,入炉煤质尽可能符合设计煤种的指标;
(3)对环保设备加强运行管理,保证其正常高效运行;
(4)施工期采取先进技术和文明的施工方法,尽量降低和控制施工时对环境的影响;
(5)严格按“三同时”一览表实施污染防治措施,排污口设置必须符合环境监理部门对排污口的规范化要求。

3.3.2环评批复的要求
批复及预审意见见附件。

4.污染物的排放及防治措施
4.1废水排放及防治措施
电厂排水系统为雨污分流,本期工程的雨水经雨水管道收集后,排至厂区现有雨水系统;本期工程生产废水全部回用,仅新增生活污水,新增生活污水用管道收集经华亚化纤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接至宜兴市建邦环境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新建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最终排入新丰河。

华亚化纤废水处理站采用汽提-厌氧-好氧处理工艺。

工艺流程详见图4-1,废水排放及处理措施情况见表4-1。

表4-1 废水排放及防治措施
酯化水
图4-1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4.2废气排放及防治措施
(1)SO2防治对策
①燃用低硫煤
本期工程燃煤主要为低硫煤,燃用的设计煤种含硫量为1.0%。

②脱硫
目前,燃煤电站所采用的脱硫工艺多种多样,在这些脱硫工艺中,有的技术较为成熟,已经达到工业应用的水平,有的尚处于试验研究阶段。

经过初步筛选,按照脱硫效率高、装机容量大、技术水平先进、投资省、运行费用低、自动化程度高、可靠性好的选择原则,对目前技术较为成熟、对本工程选择CFB 脱硫技术。

★S2
CFB 脱硫工艺,脱硫效率不低于90%,由吸收剂添加系统、吸收塔、再循环系统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组成。

工艺流程为:烟气从流化床下部进入吸收塔,与消石灰颗粒充分混合,SO2、SO3及其他有害气体与消石灰反应,生成CaSO4和CaCO3。

工艺水用喷嘴喷入吸收塔下部,以增加烟气湿度降低烟温,使反应温度尽可能接近露点温度,从而提高脱硫效率。

反应产物由烟气从吸收塔上部携带出去,经除尘器分离,分离下来的固体灰渣经空气斜槽送回循环床吸收塔,灰渣循环量可以根据负荷进行调节。

在文丘里缩径处所形成的高速烟气流与循环灰和脱硫剂固体颗粒及液体雾滴迅速混合,在反应器中形成气一固一液三相流。

吸收剂的再循环延长了脱硫反应时间,提高了脱硫剂的利用率。

该工艺的工艺流程不像湿法需要为数众多的贮存罐、易磨损的浆液输送泵等复杂的吸收剂制备和输送系统,用简单的气力输送就可以输运,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运行费用也相对较低。

CFB 脱硫工艺无脱硫废水产生,副产品呈干粉状,与燃煤粉尘混合,含水率只有3%左右,流动性好,适宜采用气力输送装置输送至灰库。

其化学组成主要成分有飞灰、CaSO 3、CaSO 4 等,可用于外送制砖。

工艺流程详见图4-2。

烟囱
引风机
灰库
吸收剂再循
环回送装置
除尘器
工艺水
消石灰仓
来自锅炉烟气
脱硫反应器
图4-2 废气处理工艺流程图
(2)烟囱高度
本期项目建设一座150m 的烟囱。

(3)NO x 防治对策
采用低氮燃烧技术降低NO x 排放量,并预留了脱硝装置空间,本项目NO 2排放浓度可控制在400mg/m 3以下,满足450mg/m 3的排放标准要求。

(4)烟尘防治对策
按《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第3时段最高允许烟尘排放浓度为50mg/m3。

本期项目建设一静电除尘+高效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99.8%。

设计煤种烟尘排放浓度为16.4mg/m3,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

(5)烟气监控计划
根据《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本期工程装设烟气连续监测装置,并符合《火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T75-2001)。

(6)防二次扬尘对策
输煤系统采用湿式喷雾抑尘;煤码头作业区定时冲洗增湿,新建及现有码头栈桥将建为封闭式,对干煤棚采取密闭措施。

锅炉底渣采用机械除渣的方式,经螺旋捞渣机冷却后的湿渣落入小机动车,由其送到厂外综合利用,不设临时及永久渣场。

本项目干灰通过三路排灰口外运:采用干灰装车卸料机将干灰装灌装车外运综合利用;采用干灰装船卸料机,将干灰装灌装船外运综合利用,采用加湿搅拌机,将干灰加湿制成含水率为10~20%的湿灰,用汽车外运,防止干灰在装卸及运输过程中的抛洒。

表4-2废气排放及处理措施
注:括号内数据为校核煤种量。

20
表4 -3 环评中大气污染物产生及排放状况
21
22
23
注:括号内数据为校核煤种量。

24
25
4.3噪声及其防治措施
本项目噪声源主要有锅炉、风机、冷凝器、汽轮发电机、水泵、冷却塔、等。

具体噪声源及防治措施见表4-4。

表4-4主要噪声源及防治措施
4.4固体废物及其处置
本期项目除灰系统采用灰、渣分除的方式。

锅炉底渣采用机械除渣的方式,经螺旋捞渣机冷却后的湿渣落入小机动车,由其送到厂外综合利用。

本项目干灰通过三路排灰口外运:采用干灰装车卸料机将干灰装灌装车外运综合利用;采用干灰装船卸料机,将干灰装灌装船外运综合利用,采用加湿搅拌机,将干灰加湿制成含水率为10~20%的湿灰,用汽车外运。

灰渣主要成分有飞灰、CaSO3、
CaSO4等。

江苏华亚化纤有限公司产生的干灰、湿灰,收集后统一出售给宜兴天山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

具体固体废物产生量和处理方式见表4-5。

表4-5 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置情况
5.验收监测评价标准
5.1废水排放标准
本项目仅新增生活污水,经废水处理站预处理达到接管标准后接入宜兴市建邦环境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新建污水处理厂(原名国信污水处理厂),最终达标排入新丰河。

废水排放执行宜兴市建邦环境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新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尾水现在执行《太湖地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重点工业行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限制》(DB32/T1072-2007)表1中城镇污水处理厂I标准,详见表5-1。

表5-1 废水污染物接管标准限值单位:mg/L,pH无量纲
5.2废气排放标准
锅炉废气污染物排放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表2标准;厂界颗粒物无组织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详见表5-2。

表5-2 废气排放标准
5.3厂界噪声标准
项目位于新建镇化纤产业集聚区,项目所在地属于工业区,具体标准限值见表5-3。

表5-3 厂界噪声标准限值
5.6总量控制指标
根据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该项目建成后,全厂污染物年排放量初步核定为:
1、水污染物(接管考核量):COD≤7.91吨;SS≤2.81吨;氨氮≤0.5吨;总磷≤0.07吨。

2、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328.09吨,烟尘≤111.16吨。

3、固体废物:全部综合利用或安全处置。

6.验收监测内容
6.1废水监测
监测期间,核查反冲洗水废水、酸碱废水处理系统与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废水具体监测点位、项目和频次见表6-1。

表6-1 废水监测点位、项目和频次
6.2废气监测
根据该工程实际建设情况,本次验收监测主要对1#机组锅炉配置的脱硝、除尘、脱硫等环保设施的处理效率,锅炉废气排放及厂界无组织排放进行监测。

废气和无组织排放具体监测内容见表6-2和表6-3。

表6-2 废气监测内容一览表
份、干基灰份、干基挥发份、干基硫份、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表6-3 无组织排放监测内容一览表
注:详细记录天气状况、风向风速、大气温度、大气压力等气象参数,监测时根
据气象条件,调整废气无组织排放监测点位。

6.4厂界噪声监测
本次验收在生产区域厂界四周布设8个噪声监测点(Z1~Z8),连续监测2天,每天昼夜各1次。

7.监测质量保证及分析方法
7.1监测质量保证
监测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按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发的《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管理规定》(暂行)的要求进行,实施全过程质量保证。

保证了监测过程中生产工况负荷满足验收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和各监测点位布置的科学性和可比性;监测分析方法采用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或推荐)分析方法,监测人员经过考核并持有证书;监测数据实行三级审核,经过校对、校核,最后由授权签字人签发。

废水监测仪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或技术要求。

采样、运输、保存、分析全过程严格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水和废水部分)》和《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四版)》规定执行,实验室分析过程中采取全程空白、平行样、加标回收等质控措施。

7.2分析方法
7.2.1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及仪器
废气有组织监测分析方法见表7-1。

表7-1 监测分析方法和使用仪器
7.2.2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及仪器
废水监测分析方法见表7-2。

表7-2 废水、地下水监测分析方法和使用仪器
7.2.4噪声监测分析方法及仪器
噪声监测分析方法见表7-3。

表7-3 噪声分析方法及测试仪器
8.监测结果与评价
8.1监测期间生产工况
8.1.1运行工况
验收监测期间锅炉及发电机组运行工况详见表8-1、表8-2。

表8-1 监测期间锅炉运行工况
表8-2 监测期间发电机组运行工况
8.1.2 煤质分析
监测期间入炉煤煤质分析结果见表8-3,近6个月入炉煤质分析见表8-4。

表8-3 监测期间入炉煤煤质分析结果
表8-4 近三个月入炉煤煤质分析结果
8.1.3煤耗分析
验收监测期间,单位电量标煤耗详见表8-5。

表8-5 监测期间煤耗统计结果
8.2废气监测结果与评价
有组织废气监测结果见表8-6、表8-7,废气监测结果表明:
1、锅炉排放烟气中NO X、烟尘、SO2的最大排放浓度分别为74 mg/m3、3.8 mg/m3、33 mg/m3,均符合《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3223-2011)表2标准;除尘器除尘效率平均为99.9%,脱硫装置脱硫效率平均为90.6%;烟囱排气烟气黑度均小于林格曼1.0级,符合《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表2标准。

2、灰库除尘器出口粉尘未检出。

3、除尘器的除尘效率、脱硫装置的脱硫效率均达到江苏省环保厅审批意见中除尘效率不得低于99.8%,脱硫效率不得低于90%的要求。

无组织排放监测结果见表8-11,监测期间气象参数见表8-12,无组织排放监测结果表明:
下风向颗粒物的浓度最大值为0.405mg/m3,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的要求。

表8-6 锅炉废气(Q1、Q2)监测结果与评价
41
42
表8-7 灰库(Q3)监测结果与评价
表8-8 无组织(Q4、Q5-Q7)监测结果
表8-9 监测期间气象参数
8.3废水监测结果与评价
废水监测分析结果见表8-10~表8-12。

废水监测结果表明,验收监测期间:本项目仅新增生活污水,经废水处理站预处理达到接管标准后接入宜兴市建邦环境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新建污水处理厂(原名国信污水处理厂),最终达标排入新丰河。

1、反冲洗水、酸碱废水,经中和、氧化、絮凝沉淀处理后回用于煤场喷洒;
2、生活污水,经废;水处理站预处理后,污染物均满足宜兴市建邦环境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新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
6、雨排水经收集后作为煤场喷淋用水。

表1 反冲洗水废水、酸碱废水进口(S1)、出口(S2)监测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