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1.4 测量平均速度习题精选 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平均速度
1.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
A.航模飞行器以11m/s的速度飞行
B.汽车以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
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跑完全程
D.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s到达地面
【解析】选B。
本题考查计算平均速度。
航模飞行器的平均速度为11m/s;汽车的平均速度为50km/h=13.9m/s;百米赛跑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m/s;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的平均速度为=12m/s。
可见,平均速度最大的是汽车的平均速度。
故选B。
2.天佑同学用下列四种方法测量小球沿桌面滚动时的平均速度,其中你认为最好的是( )
A.先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B.先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C.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D.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解析】选A。
平均速度最好选择范围较大的物理量进行测量,误差会较小。
如果选定较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小球通过的路程有可能会超过桌面的长度,所以应该在桌面长度范围内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再测定时间较好,故应选A。
3.(2012·恩施中考)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
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
A.10cm/s
B.9cm/s
C.8cm/s
D.7cm/s
【解析】选B。
由题图知,滑块的路程s=40cm+5cm=45cm,运动时间t=5s,滑块的平均速度v===9cm/s,故选B。
4.(2013·郴州中考)小华同学每天步行上学,他很想知道从自家到学校的距离,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华在学校跑道上以上学步行速度步行100m,测得用时80s,则他步行速度为
m/s。
(2)小华步行上学需20min,则他家到学校的距离是m。
为了保证测量结果比较准确,除计时准确外,还必须控制步行不变。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平均速度。
小华步行速度为v===1.25m/s;小华家到学校的距离s′=vt′=1.25m/s×20×60s=1500m。
根据公式s′=vt′知,为了保证测量结果比较准确,除计时t′准确外,还必须控制步行速度v不变。
答案:(1)1.25 (2)1500 速度
5.小明为研究蜗牛的爬行速度,他让一蜗牛沿刻度尺爬行。
蜗牛由A位置爬行到B位置(如图所示),共用时20s,则蜗牛爬行的平均速度为m/s。
【解析】由题图可知,在20s内蜗牛爬行了:
s=3.20cm-1.00cm=2.20cm=0.0220m,
则蜗牛爬行的平均速度为
v===1.10×10-3m/s。
答案:1.10×10-3
6.(2014·泉港三川质检)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甲。
(1)小明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乙所示,则每块地砖的长度是cm。
(2)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s。
(3)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v= ,算出小明的步行速度为
m/s。
【解析】(1)由题图可知,一块地砖长度为60.00cm。
(2)由题图可知,运动的时间为20s。
(3)因为s=30×60.00cm=1800cm=18m,
小明步行的速度v===0.9m/s。
答案:(1)60.00 (2)20 (3)0.9
【一点通】找找你容易错在哪里
暑假里,小明乘火车去游玩时,在行驶途中他做了简单的测量:在15s内,路旁有10根电线杆从他眼前掠过。
已知相邻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为50m,则火车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
【学生自答】
由题意知火车在15s内行驶的路程s=10×50m=500m,则火车的平均速度v===33m/s。
【教师点评】
①计算过程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数值后有单位,有依据的公式,这是很好的习惯。
②经过的路程算错。
③计算结果未进行单位换算。
【正确答案】
解:火车在15s内行驶的路程s=(10-1)×50m=450m,则火车的平均速度
v===30m/s=108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