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菜鸟做集成功放TDA729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菜鸟做集成功放TDA7293
笔者从小学4年级就开始鼓捣电路之类,直到现在,人虽然不算老吧,但一直处于菜鸟状态。

来hifidiy论坛三年,在交流中学到了很多经验,不过对电路结构、调试之类了解的仍然不是很透彻,略懂皮毛。

从厚膜玩到集成IC,刚刚达到照图做能响的水平。

至于调音测试之类,时间、精力、金钱上都不太可能做得很完善。

分立元件对我来说诱惑很大,小功率的应该可以,但那种大动干戈的牛机,恐怕真是难以折腾了。

看到本次大赛的主题是“功放DIY”,刚好又有朋友要我帮着做一台接电脑用的桌面功放,老婆大人也整天吵吵要一台不裸奔的功放,于是就一起做了两套。

基本就是官方电路,只是输入耦合个人认为2-3uF比较好听。

图中所有元件参数都是最终实际参数。

朋友要求有两组输入可以切换,所以加了个信号切换继电器。

电源部分的开关设计在此先感谢“低音巴松”、“shinyue ”、SHILKA “等坛友帮助出主意。

高手们估计是都看腻了什么3886、7293之流,不过,对刚接触音响的新手们来说,这篇制作应该会有一定的帮助!
既然定位在桌面功放,接电脑用,必然也就是推一推书架箱,功率要求也不是很大,而且发热量要控制得住。

我对7293IC的使用有一定的把握,所以这次就用它啦。

从电路开始。

有了完整电路图,就该布置元件和走线了。

机箱在网上买了俩,外观比较朴素。

想要放大点的牛又不想把电位器的线弄得很长,只好设计电位器延长方案。

先测量所有元件的外形和引脚尺寸,然后布网格,画PCB图。

打算继续用单面感光板来做,IC引脚处有另外一小块反过来做集中跳线,方便布线。

机箱也是实际测量建模,所以各元件的装配关系很明了,也方便后期加工。

唯一需要定制的就是牛和两个IC的导热板。

散热完全靠机箱本身,这种是第一次尝试。

(后来测试问题不大)
细节。

布局很紧凑,比较担心的问题就是散热,还有牛会产生干扰。

完成后基本外观,很朴素。

最后出来的PCB,一点接地,单面板难度较大,最后基本上搞成总线式接地了。

这里再唠叨一遍感光板的用法给新手参考:
拿激光打印机打印胶片(打了N多张,有的板子反了,有的字反了,有的打花了),选出两套,要求叠在一起保证基本不透光。

放在两个荧光台灯下曝光15分钟。

(曝光时间和光强、距离,甚至感光板生产日期都有关系,使用前最好先裁一小块测试一下)
由于上次的感光板整个用洗板水洗过,把感光膜都洗掉了,又不太会涂绿油,结果铜箔不久就发暗氧化了。

这次动脑筋,研究了个新方法进行二次曝光,做出焊盘。

(不做焊盘的话,感光膜有一定的阻焊作用,不好焊)
方法很简单:第一次晒好电路后,蚀刻的时候避光进行,这样蚀刻完感光膜仍然有效。

然后再次用画好的焊盘胶片来曝光,最后进显影液显影就OK了!
小板曝光中。

两块压板就是这次要用的机箱面板。

玻璃板一定要压实,不然线路会模糊。

快好的时候会看到颜色会从淡绿色变成蓝绿色。

(过曝也不好,线路上会有很多麻点,除非你的胶片打印的足够黑)
晒小板焊盘。

蚀刻用的是“蓝色环保蚀刻剂”常温下腐蚀了将近1小时。

(试过增加浓度,结果铜箔变成花花绿绿的,而且不再继续反映,应该是钝化了)
最后完成的板子。

由于感光膜的保护,不涂绿油也不会担心氧化问题了。

(不过要注意,感光膜比较薄,不耐划,制作中要小心保护)
电路板做好后,就要进行打孔了,老婆非要试试,结果,有几个眼打偏了...
将边缘打磨光滑,并且倒角。

可以看出,先做的那块大板子的颜色已经变的更蓝了。

陆陆续续往上焊零件。

元件基本都是网购的,很多都是二手拆机件。

威玛、飞利浦应该都是真的,比较怀疑的是ELNA。

电阻就是普通国产金属膜。

右边用0.5mm的铜皮做了地线的跳线,从继电器肚皮底下穿过去。

小元件差不多都焊完了。

准备上主滤波。

一般常规的是30*50mm,机箱装不下。

所以费劲找了体积比较特别的红宝石,30*40mm。

外观上看,应该是真的吧,新一批顶部没有绝缘帽,直接一K形口。

从厚膜玩到集成IC,刚刚达到照图做能响的水平。

至于调音之类,时间、精力、金钱上都不太可能做得很完善。

分立元件对我来说诱惑很大,小功率的应该可以,但那种大动干戈的牛机,恐怕真是难以折腾了。

看到本次大赛的主题是功放DIY刚好又有朋友要我帮着做一台接电脑用的桌面功放,老婆大人也整天吵吵要一台不裸奔的功放,于是就一起做了两套。

高手们估计是都看腻了什么3886、7293之流,不过,对刚接触音响的新手们来说,这篇制作应该会有一定的帮助!
既然定位在桌面功放,接电脑用,必然也就是推一推书架箱,功率要求也不是很大,而且发热量要控制得住。

我对7293IC的使用有一定的把握,所以这次就用它啦。

电路采用的基本就是官方电路,只是输入耦合个人认为2-3uF比较好听。

朋友要求有两组输入可以切换,所以加了个信号切换继电器。

前面说过了,我的焊工烂,又不能用洗板水。

【查看前文】(后来发现,焊点不圆滑和焊锡质量有很大关系,前一卷焊锡用完了,换了另一个牌子,感觉超级好用,流动性和光泽度都不错)
期间单独测试了喇叭保护电路,工作正常,3秒吸合。

但整机测试时发现有极大的交流嗡声,后来发现是保护电路的地线走的不合理:最开始是从整流出来,正电源从板子侧边走到pc1237,负电源是用跳线直接连在放大电路的地线上,这样形成了一个大的电流环。

不得已,将负电源改为借用原来给信号切换继电器供电的线路,从侧边走,这下噪音全无。

由于PCB与导热块之间有点间隙,用0.8的铜板做了个匀热。

铜板用钢锯裁好尺寸,用1000号水砂纸加水打磨。

然后在电路板蚀刻液里稍稍腐蚀了1分钟,出来就变成这种沙金质感了。

导热块是定制的,板厚10mm。

块子上下两端有些加工刀痕,用钢锉修平后用水砂在平整桌面上抛光。

IC安装螺孔是与PCB高度对好,然后画点,用2.5mm钻头打孔,然后M3丝锥攻丝。

螺口边按常规方法,用大号钻头轻轻转几下倒角。

由于买的是高仿CMC水晶端子,安装孔径比机箱预留的要大1mm,而且还带防转豁口,就用小半圆锉和平锉把孔形修了一下。

第一次试装,看端子和PCB的位置是否合适。

原本的喇叭端子尾端的焊接用半圆口被我锯掉了,这才发现,原来所谓的纯铜端子其实是黄铜镀红铜。

不知道正品CMC是不是也这样,不过,端子做工还不错,对得起价格。

这是喇叭端子和PCB的连接片,画好形状,用剪刀剪0.5mm铜片做出来的。

当然,剪完铜片会卷曲,用锤子敲平,然后用锉刀修下边口毛刺,最后还是扔进蚀刻液里搞成沙金的。

最后焊接在PCB上,正极裸露较长的部分用热缩管做绝缘处理。

下面开始试装机了!用模型上设计的空位出CAD图,然后打印,贴在机箱底板上钻孔。

我是先用锤子+丝锥,在孔正中心点个坑。

然后用2mm钻头打孔,在用2.5mm钻头扩孔。

由于铝件比较软,拿手钻直接用2.5mm钻孔容易抖动造成孔径偏大,所以用M3丝锥攻丝。

手工攻丝时,可以在孔内点一点点食用油帮助润滑。

机箱底板是2mm厚,能买到的六角铜柱螺丝,最短也有5mm。

而由于机箱内部高度问题,又不能加垫片垫高。

所以套上个螺母,差不多2mm,然后把多余的锯掉。

断口用锉打平,把螺母退出来的时候可以当临时板牙,给受损变形的螺纹做修复。

最后再稍微修下毛刺即可。

上PCB安装铜柱。

多头组合改锥,这个东东我想喜欢折腾的都应该有一套吧~加了点螺纹紧固胶,防止拆装PCB时由于上面螺丝锁的太紧,松开时带动铜柱一起转。

上好铜柱,机箱底部很平整,手摸很光滑
第二次试装,看PCB与铜柱、喇叭端子与连接片之间是否能对齐。

PCB有个别孔稍微有点偏差,用小圆锉稍微修一下解决。

安装螺丝用M3内六角,垫了电木垫片。

电木片比较有弹性,可以锁的比较紧。

电源插座上了两颗螺丝,主要是怕插拔插头时的压力把PCB搞坏了。

喇叭端子与连接片。

上面两个正极端子用2mm的ABS塑料板做了两个垫片,这样上下两组的螺母就不在一个平面上了,方便在狭小的空间里把螺母上紧。

这是第一版设计的电源开关电路。

(有的朋友会问为什么搞这么复杂?其实我也想简单,可惜为了放下更大的牛,把开关的位置给占了)第一版用的是一个线圈为AC230V的继电器,想直接用小开关来控制。

后来还特意发帖向论坛求助是否有问题,得到了大家的很多帮助。

图左:给手动音源切换那一套用的,图右加了继电器控制开关,高压部分用高温胶带贴了一
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