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前沿的教学改革与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包装前沿的教学改革与思考
21世纪,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不再仅仅是就地取材。

更高的储运、销售和展示要求对食品包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食品包装已成为食品工业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1,2]。

为了让人民群众享用世界各地的食品,食品包装技术有了很大发展。

包装工程是一个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的专业,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几乎所有的产品都需要包装后才能进行运输和销售,包装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了大家的重视。

但是与其他主干学科相比,由于包装工程作为一个独立行业出现得较晚,发展不够完善。

另外,包装工程部门是大部分生产企业的辅助部门,企业对其重视程度不够。

所以,这些自身特点决定目前包装工程还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学科和领域,导致很多新进入包装工程专业的学生对专业的前沿动态不了解,缺乏学习的兴趣[3,4]。

在我校包装工程专业中,《食品包装前沿》是一门专业选修课。

该课程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一般安排在四年级第一学期学习。

因为这一时期包装工程专业学生已经完成了大部分专业基础科目(如包装材料学、包装工艺学、食品微生物以及食品包装学等课程)的学习,有了一部分基础知识,对学习和掌握该课程内容有一定的帮助。

一、教学目标与总体要求
本课程设置学时为32学时,主要讲授食品包装材料与容器、食品包装技术、食品包装设备、食品包装设计、食品包装安全检测、食品包装印刷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并反映当代国际有关食品包装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最新技术成果、发展方向和标准法规及技术规范体系。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使学生了解近年来食品包装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进一步巩固食品包装基础知识,建立综合性的大食品和大包装的概念,提升学生在食品包装实际生产过程中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食品包装的发展方向,为今后从事与食品
包装相关的科研、设计、生产、商贸流通和管理等工作服务。

二、教学内容与课程设计
作为包装工程专业重要的前沿课程,食品包装前沿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6方面:
(1)食品包装与现代社会生活。

(2)食品包装新材料研究与推广(含功能性包装材料进展)。

(3)食品包装安全与法规进展。

(4)智能包装于食品包装装备的发展。

(5)食品包装的整体解决方案。

(6)食品包装的回收与绿色包装。

但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在食品包装方面的实践经验较薄弱和欠缺。

随着材料学、设计学和食品学科的快速发展,《食品包装技术》从课程设置、内容安排和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教学改革的一些新观点和新理念。

三、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食品包装前沿是一门基础与前沿相结合的应用型课程,涉及了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包装材料、包装工艺等多门课程的知识,其理论知识体系比较抽象。

因此,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特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明白优质的产品要有优质的包装,认识到食品包装对于食品的重要性。

同时,引导学生为课程学习的主体,增强教学效果。

1.重视行业专家的指导、发挥行业优势。

包装工程专业是个应用型非常强的专业,尤其是食品包装领域,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来自实践的积累。

在食品包装的前沿领域动态把握上,真正了解得最多的,往往不是高校教师,而是一线技术人员与行业技术管理专家和市场营销专家。

这就决定了单靠校内老师授课,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通过邀请行业大型企业专家对于包装工程的人才需求、技术研发、生产管理等前沿进展的具体情况进行介绍,使课堂更为生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我们邀请了来自某大型跨国食品企业的包装部门
负责人,对方从顾客体验感的设计、包装结构的设计与优化、设计色彩的优化、产品营销的策略与定位等方面进行的讲述,并积极与学生互动,学生的代入感很强,在过程中积极思考如何应对客户和市场提出的质疑,如何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与营销需要的关系,从而提高了学生对于包装工程所学知识在项目管理与跟进方面的应用能力。

在另一次报告中,某国内为多家大型跨国快消品企业、烟包行业提供产品的大品牌制造商讲述了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体系控制的一些新的手段和管理方式,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到同类型企业的质量标准要求,起到了校内老师起不到的作用。

2.多种教学手段并重,積极采用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对抽象知识具体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讲述智能包装这个主题时候,主讲教师不只是给出智能包装的概念、定义,而是通过讨论智能显色标签(在食品处于不同鲜度下,其颜色变化进行指示)的原理、用途及成本,并让学生积极思考能否通过类似工作设计出新的智能包装标签。

在讲授功能性包装,针对生鲜果蔬与气调包装肉制品,提出了呼吸强度、水蒸气透过率等一系列性能对比,让学生把食品当作是一个有生命的产品来对待并加以区别。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通过包装具体食品,让学生明白了果蔬是需要呼吸的,必须提高包装的透气性,而肉制品的气调包装,为了抑制细菌和护色,必须加强包装的阻隔性。

看起来都是食品包装,但包装和包装的差别是非常大的。

3.重视学生自主能力,改革考核机制。

本科的教学考核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论文,占分数50%;一部分是PPT分组讨论,占30%;平时成绩20%在教学实践中。

通过建立学生的研讨小组,分工合作,对于食品包装从设计到运输进行整体的讨论,统一考核打分。

如某小组自己拟定了一个题目——生鲜肉的运输包装。

小组成员在讲解时首先说明了生鲜肉的定义、安全标准、包装工艺设计路线,着重讲到安全理念:确保商品和消费者的安全是包装设计最根本的出发点。

在商品包装设计时,应当根据商品的属性来考虑储藏、运输、展销、携带及使用等方面的安全保护措施,不同商品可能需要不同的包装材料。

在包
装储运环节中,重点讲到以下条件:(1)分割环节的食品安全质量管理;(2)气调包装条件的优化;(3)全程冷链环节的跟踪控制;(4)分包食品的可追溯。

并讨论通过IFRD电子标签进行了原因分析和溯源。

这个案例的选择,学生花费了相当多的心思,也从中学到不少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自己所学知识的综合整理,完成了一个食品包装的全过程了解,这对于将来类似的需要整体考虑的包装设计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在对学生整体评价,老师和其他组学生一起打分,除去最高分和最低分,获得该组学生的平均成绩。

这对该组学生和打分学生都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四、总结
食品包装前沿作为一门前沿课程,要让学生正在掌握前沿知识,离不开前面所学的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程,更离不开教师对于前沿的把握。

通过引入行业专家、强化案例教学和改革考核体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为学生走上社会岗位和将来进一步深造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