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伊春市宜春高级中学高一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黑龙江省伊春市宜春高级中学高一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 下图是热力环流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在近地面,读图回答14-15题。

14. 有关气温和气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②地气温低于①地
B. ②地是高气压
C. ④地是高气压
D. ①地和③地都是低气压
15. 有关①、②、③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若①、②、③地位于同一纬度,则②地气温最低
B. 若①、②、③地位于三个不同的纬度,则①地纬度最低
C. 若图中表示城郊热力环流,则②地的气压要高于①地
D. 若图中表示三圈环流,则可表示低纬环流
参考答案:
C D
2. 渗透能就是以不同浓度的溶液之间的水压差而产生的能量发电,称为渗透能。

渗透能发电技术利用水体盐度差发电,可实现“零排放”。

据此完成19~20题。

19.与风能、太阳能、水能等能源比较,渗透能的优势是
A.清洁B.廉价
C.可再生D.受天气影响小20.渗透能发电站最适宜分布在
A.淡水湖泊B.河流入海口
C.沿河沼泽D.河流交汇处
参考答案:D B
3. 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村落的形态多呈
A.点状B.团聚型 C.条带
状 D.放射式
参考答案:
B
4. 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
A.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
B.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C.有昼夜更替现象
D.体积和质量在九大行星中最大
参考答案:
A
5. 关于福州和北京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正确的是()
A、角速度:福州>北京
B、线速度:福州=北京
C、线速度:福州>北京
D、福州和北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等
参考答案:
C
6. 关于昼夜交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是地球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之一
B.昼夜交替的真正周期,就是一个恒星日
C. 昼夜交替的周期长短对于地球而言没有任何意义,其时间过长和过短不会影响生命的存在和发展
D.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特有的地理现象,因而成为保证地球生命有机体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参考答案: A
7. 读“某城镇工业布局简图”回答以下问题。

(11分)
(1)计划在城市建设电子工业基地、饮料厂、钢铁厂、化工厂,请在下表中按要求填上适当内容(10分)
(2)为控制该城市的发展规模,主要控制 和用地规模。

(1分)
参考答案: (1)(10分)
(2)人口(1分) 略
8. 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 )
参考答案: D
9. 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一般有不同的迁移需求。

美国人口学家A·罗杰斯提出了年龄—迁移率理论模型。

近年来,美国人口增速加快,主要原因是移民增加以及移民生育子女的增加。

美国现行的一些人口措施,旨在使人口增长受到一定控制,最终使人口达到静止目标。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6. X 2年龄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自然因素 B. 经济因素 C. 政治因素 D. 家庭因素
7. 关于目前各年龄段的人口迁移,叙述正确的是( ) A. 美国X 3年龄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
B. X1与X2年龄段之间具有相关性,子女随父母迁移
C. 我国X3年龄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
D. X1与X3年龄段人口主要为留守儿童和老人
8. 美国近年若要达到静止人口目标,主要限制的迁移人口年龄段为( )
A. X1
B. X2
C. X3
D. X1与X2
参考答案:
6. B
7. B
8. B
6.X2年龄段主要为青壮年劳动力,其迁移的主要原因是寻找就业岗位或获取较高收入,属于经济因
素。

7.美国X3年龄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即美国东北部地区的退休老年人到南部和西部“阳光地带”养老。

X1与X2年龄段之间具有相关性,即子女随父母迁移。

我国X3年龄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家庭因素。

留守儿童和老人固定在原聚居地,不是迁移人口。

8.由题干材料可知,美国人口增长快主要是因为移民及其生育子女增加,移民主要为青壮年群体,所以美国若要达到静止人口目标,主要限制的迁移人口的年龄段为X2。

10. 英国《每日电讯报》2008年5月报道,俄罗斯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一项政令:俄设立“父母荣誉勋章”授予那些多生孩子的“英雄母亲”,以扭转人口急剧减少局面。

据此回答1~2题。

1.目前,俄罗斯的人口增长模式是A.高高低 B.高低高 C.高低低 D.低低低
2.新总统鼓励俄罗斯夫妇多生孩子,并进一步提高生养孩子家庭补贴金额的原因是
A.俄罗斯人口少
B.人口老龄化
C.死亡率明显上升
D.人口分布不均
参考答案:
D B
11.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和自然带分布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7. 图中山脉东侧山麓地带气候类型为
A. 热带沙漠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亚热带湿润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18. 导致图中山脉东西两坡基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洋流
B. 光照
C. 水分
D. 热量
参考答案:
17. B 18. C
【17题详解】
根据图中基带为落叶林可知该地是温带地区,山脉东侧山麓自然带是荒漠,故山脉东侧应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选B。

【18题详解】
据图可知,山脉西侧是落叶林,东侧是荒漠,体现水分不同造成的景观差异,选C。

12. 若地球上无大气层,下列现象不再存在的是()
A. 蓝蓝的天空白云飘
B. 月有阴晴圆缺
C. 烈日炎炎似火烧
D. 繁星纷呈
参考答案:
A
13. 关于日界线的叙述,正确的

A.日界线的东侧是东十二区,西侧是西十二区
B.东侧是东经度,西侧是西经度
C.东侧时区的日期比西侧时区的日期多一天
D.东侧时区的日期比西侧时区的日期少一天
参考答案:
D
14. 2018年河南参加高考人数98.38万人,其中全国统考人数77.94万人,再创历史新高,仍居全国第一。

相比去年,今年河南考生人数增加11.8万人,为何差距如此大?河南省招生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考生的主力军是第一批“00”后,正是2000年热炒的“千禧宝宝”,所以今年考生人数上涨不少。

根据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 2018年高考期间下列文字叙述合理的是
A. 华北地区进入小麦收割和夏播时期
B. 地球公转在远日点附近且速度越来快
C. 北半球的昼长夜短,且昼越来越短
D. 此时南非开普敦的气候是炎热干燥
2. 导致今年考生数量比2017年增加明显的原因主要是
A. 我国二孩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B. 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育意愿的增强
C. 人们的思想观念,认知
D. 医疗水平的提高,死亡率下降
参考答案:
1. A
2. C
1.高考期间为7月8号,此时华北地区进入小麦收割和夏播时期,A正确;地球公转在远日点附近且公转速度达到最快;B错误;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而且向南移,因此北半球的昼长夜短,北极点附近为极昼现象,且昼长越来越短,C错误;此时南非开普敦的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冬季为温和多雨。

D 错误。

故答案选A。

2.由材料分析可知,考生的主力军是第一批“00”后,正是2000年热炒的“千禧宝宝”,说明当时人口的出生率增高主要是受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认知的影响,故答案选C项。

15. 制约人类起居作息的基本事件单位是()
A. 太阳日
B. 恒星日
C. 恒星年
D. 回归年
参考答案:
A 16. 下图为“南方某城市水循环部分环节示意图”,某次强降水后城市发生内涝,原因是图中()
A. ①过多
B. ②受阻
C. ③过快
D. ④增大
参考答案:
A
据图箭头特点可知,①为降水②为蒸腾或蒸发③为蒸发④为下渗。

某次强降水后城市发生内涝,原因可能是降水过多,故选A。

17. 气候研究表明,近若干年来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①太阳辐射呈愈来愈强的趋势②全球人口日益增多,工业和交通日趋发达,工矿企业、家庭炉灶、各种机动车辆所排放的废热直接使全球气温升高③人类燃烧化石燃料④人类大量砍伐森林⑤各种制冷家电将热量排入大气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③⑤
参考答案:
C
18. 下列环境问题属于环境污染的是
A.土地盐碱化 B.大城市郊区的垃圾
山 C.土地荒漠化 D.水源枯竭
参考答案:
B
19. 第十八届世界杯决赛德国与意大利的比赛于2006年7月9日20时(东二区)进行,临河(东经107°)球迷观看的时间是
A. 7月9日2时
B. 7月10日1时
C. 7月10日2时
D. 7月10日6时
参考答案:
C
20. 新西兰是著名的乳畜业国家,其乳畜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图甲为新西兰某地牧草成长与乳牛草料需求关系图,图乙为该地气候资料。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9.图甲中阴影部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乳牛大量繁殖B.气温偏低
C.鲜草供应偏多D.降水偏少
30.一般而言乳畜业最主要的产品是牛奶,以供应市场,但该地最主要的外销产品却是不易变质的其它乳制品,与这种现象有关的因素最可能是
A.地形的种类B.市场的距离
C.雨量的多少D.奶牛的数量
参考答案:
29.B 30.B
试题分析:
29.图中阴影时间为7—10月,牧草生长小于需求量,此时当地为冬季,气温低,牧草生长速度慢。

B正确。

30.新西兰的出口对象主要为欧美及亚洲地区,距离消费市场远,不适宜鲜奶的运输。

B正确。

21. 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土地价格大幅上扬,加之其他因素,于是导致产价格也“突飞猛进”,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

“住房痛苦指数”是指每平方米的商品房均价与城市职工月收入之比。

下表为我国某地区的商品房均价、职工月收入统计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07年“住房痛苦指数”高于2004年,原
因是工资上涨幅度小于住房上涨的幅度B.解决住房指数偏高的办法是限制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C.提高职工工资标准,可降低“住房痛苦指数”
D.控制房价上涨太快,也可降低“住房痛苦指数”
参考答案:
B
22. 读某国城市化进程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完成31—33题。

31.该国总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A.①的末期B.② 的早期 C.③的末期D.④的末期
32.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可能是()
A.埃及B.中国C.德国D.南非33.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
A.I B.I和ⅡC.Ⅱ D. Ⅲ
参考答案:
C C D
23. 下列地表形态由流水侵蚀而形成的是()
A、亚马逊冲积平原
B、马里亚纳海沟
C、科罗拉多大峡谷
D、东非大裂谷
参考答案:
C
24. 影响风力大小的主要直接因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而水平气压梯度力是由地表热量分布不均造成,下图为昆士兰州(位于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北部)太平洋沿岸某气象观测站在3月中某两天测定的风力大小统计图。

读图,回答17~18题。

17.关于该气象站M、N两日的判断,合理的是()
A.M日正午气温相比更低 B.N日正午气温相比更高
C.N日次日为风和日丽 D.M日次日可能为晴朗天
18.乙时刻大约是()
A.8:00 B.14:00 C.18:00 D.23:00
参考答案:
17.D 18.B
第17题,图中N曲线丁时刻风力接近10级,不可能是海陆风,由材料可知此时南半球低纬度太平洋沿岸气象站在3月,最可能是台风,次日受台风影响,不可能风和日丽;M曲线表示的海陆风,午后2点陆地气温最高,海洋和陆地温差最大,风力最大,乙时该为14点,M曲线乙时该风力比N大,说明M日正午气温较N日气温高;M夜间风力也较大,夜间气温较低,大气逆辐射作用弱,次日可能为晴天,D正确。

第18题,图中N曲线丁时刻风力接近10级,不可能是海陆风,由材料可知此时南半球低纬度太平洋沿岸气象站在3月,最可能是台风;M曲线表示的海陆风,午后2点陆地气温最高,海洋和陆地温差最大,风力最大,乙时该为14点,B正确。

25. 下列物质中可能含有化石的是()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D.岩浆
参考答案:
A
26. 有关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科技的发展,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环境人口容量是无限的
B.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决定于生存空间的大小
C.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很大
D.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很小参考答案:
C
二、判断题(共10分)
27. (判断题)在平流层中,某个高度范围内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逆温现象”。

参考答案:
B(错误)
28. (判断题)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保证了地球上液态水的存在
参考答案:
B(错误)
29. (判断题)新型城镇化建设应突出强调城市发展与自然,历史,人文环境相协调。

_______
参考答案:
正确
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重在全面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走的是一条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因此该说法是正确的。

三、综合题(共38分)
30. (14分)以下是某城市略图(该城市有四个工业区,分别是钢铁、机械、轻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2005年该市各地区人口变动(人口迁移差额率指人口迁入率与人口迁出率之差)、1995~2005年该市三大产业比重变化示意图。

(1)根据图上信息推断图示河流流向。

(2分)
(2)如果该城市工业布局比较合理,B、C、D、E四处中, 可能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原
因(3分)
(3)2005年A、B、C、D、E各城区中,人口不断减少的是(3分)
(4)与1995年相比,该市2005年三大产业比重的变化趋势是(双选题)(2分))
A.第一、二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
B.第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二、三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
C.三大产业比重变动幅度最大的是第一产业
D.三大产业比重变动幅度最大的是第三产业
(5)描述该城市扩展过程。

(4分)
参考答案:
(1)西南向东北 (2分,)
(2)E 临近大学,科技力量雄厚(3分)
(3)A (3分)
(4)BC(2分)
(5)老城区向四周扩张,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在城区缘新建工业区,将可能郊区城市化或形成新的卫星城。

(4分)
31. (14分)读“亚洲季风水田农业分布图”,结合学习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亚洲水稻种植业分布的地区是:
A B C 。

(2)上述地区发展水稻生产的优势条件有:
①气候方面:。

②地形方面:。

③社会经
济:。

(3)分析说明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稻谷单产高,但商品率低的主要原
因。

参考答案:
(1)东亚东南亚南亚(3分)
(2)①都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期(2分)②都属于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形(2分)③都是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2分)
(3)精耕细作,使稻谷单产高。

(2分)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市场规模小,每户的总产量不大,(2分)可供出售的有限(1分)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和硕县位于天山南麓,焉耆盆地东北部,年总日照时数为2 990小时,无霜期平均210天,年均温11.4℃,年均降水量为58.6毫米。

近年来和硕县开始实施“减白增红”策略,即减少棉花播种面积,增加西红柿、辣椒等红色农业经济作物,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材料二2009年5月30日中新网新疆报道:新疆和硕县农民马玉民种了十多年棉花,他也许没有想到,原来怎么种植,棉花亩产量也只能达到150公斤左右,可是2008年,他的棉花亩产竟翻了一番,其法宝就是实施了滴灌……
(1)试分析新疆和硕县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及主要的制约因素。

(2)近几年新疆和硕的特色农业种植规模日益扩大,试分析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3)和硕县农民的增产增收,主要得益于(双选)( )
A.种植品种改良 B.种植技术的改良 C.耕地规模的扩大
D.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E.化肥农药的使用 F.机械化程度的提高
参考答案:
(1)有利自然条件:光热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主要的制约因素:气候干旱,降水少。

(2)交通运输条件逐步改善;市场需求量扩大;政府的政策支持;引进优良品种,实施滴灌技术
(3)AB
试题分析:
(1)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

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主要有气候(光照、降水、热量)、地形、水源、土壤等方面,结合新疆和硕县的自然条件分析分析。

据材料分析可知,该地光热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是制约该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2)考查农业生产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据材料分析,该地的交通条件逐步改善、产品质量优市场广阔、政府的政策大力支持、品种优良,且实施了滴灌技术。

(3)据材料分析可知,棉花亩产竟翻了一番,其法宝就是引进了优良品种和滴灌技术,说明和硕县农民的增产增收,主要得益于种植品种的改良、种植技术的改良,故A、B项正确;耕地规模没有扩大,只是调整了农业结构,故C项错误;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不是主要因素,故D
项错误;化肥农药
的使用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材料中没有提到,故E、F项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33. 下图是某发达国家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1)在城市形成________阶段,由于同一类经济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_________,开始出现城市功能分区。

(4分)
(2) 在城市发展中,商业区位的分布的主要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阶段Ⅱ商业用地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阶段Ⅲ商业用地出现的新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3)工厂在城市区位中的变化趋势总体上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

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4)阶段Ⅲ中住宅区出现了分化,分析判断图中甲为________住宅区,乙为________住宅区。

(4分)
参考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