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ⅲ鲁教版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ⅲ鲁教版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学设计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两部分。
概念多、理论性强,知识间联系紧密。
在“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迫切性,用前面学过的知识作铺垫,从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如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入手,让学生直观形象地通过分析数据、案例等,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通过“阅读”,让学生首先了解《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知道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通过学习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行动。
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的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教材“活动”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逐渐递进,由材料理解推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核心思想、追求目标及基本内涵。
四个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发展: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它们之间互相关联而不可分割。
最后教师列举各年代“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说明其所表达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思想,让学生感受到人类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决心和美好希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联系《21世纪议程》,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掌握分析可持续发展思想本质的方法。
2.通过阅读分析案例学会归纳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逐步树立起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参与意识。
导入新课
【三】教学重点难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可持续发展是必由之路
四: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讨论。
五课前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填充图册等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活动1]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图2-2-1〕,完成以下各题:
〔1〕填写图中符号代表的地理事物:
ABCD
〔2〕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是基础,是条件,是目的。
生态可持续发展强调要与相协调;经济持续发展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更要追求;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积极倡导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要以
为目的,创造一个人人享有平等、自由的社会环境。
〔3〕如果图中经济系统为钢铁生产系统,将各组词组相应的字母填入图中括号内:
①工业产值、利润②工作、技术人员③铁矿石、煤炭④土地、水、空气⑤厂长、经理、车间
主任⑥钢材⑦工业“三废”⑧生活垃圾
[探究活动2]阅读课本,完成以下要求,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四个基本原那么:
〔1〕完成知识联系图,理解持续性原那么的核心、制约因素、实现的首要条件和目标。
〔
[探究活动3]可持续发展观念是对传统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挑战,是人类行为方式的变革,作为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的公众,必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进而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来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才能使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读下面清洁生产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说出清洁生产的含义。
〔2〕为了促进清洁生产的发展,我们应该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
图2-2-2中三图分别是哪个国家的环境标志?查找资料,说说每幅图案的寓意。
图2-2-2
〔3〕某商品带有环境标志,就意味着该商品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
为什么说倡导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请阐述其中的道理。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一】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
1.历史背景及必然性
2.行动纲领——《21世纪议程》
九、教学反思
学校临清三中学科地理编制:潘红岩审核:黑耀光
第二单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二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联系《21世纪议程》,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掌握分析可持续发展思想本质的方法。
2.通过阅读分析案例学会归纳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逐步树立起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参与意识。
【二】预习内容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1、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又不对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组成:
可持续发展是由三大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的一个系统
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1〕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持续发展是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不仅重视----的增长,
更追求的改善和的提高
〔2〕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持续发展是______
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的目的都是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水平、创造一个人人享有、的社会环境。
〔3〕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持续发展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那么
4、可持续发展从概念到行动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掌握分析可持续发展思想本质的方法。
2.通过阅读分析案例学会归纳分析问题的方法。
【二】学习过程
[探究活动1]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
[探究活动2]阅读课本,完成以下要求,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四个基本原那么:
[探究活动3]可持续发展观念是对传统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挑战,是人类行为方式的变革,作为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的公众,必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进而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来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才能使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三】反思总结:说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掌握分析可持续发展思想本质的方法。
学会归纳分析问题的方法。
【四】当堂检测
1.(2004年春季全国文综,7~9)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轿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
据此回答(1)~(3)题。
(1)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能够()
A.降低燃油消费
B.提高交通效率
C.扩大居民出行范围
D.节省城市用地
(2)对大城市来说,大量使用家庭轿车有利于()
A.缓解道路交通压力高道路运行能力
C.城市连片发展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
(3)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A.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层空洞
B.大范围的水体污染
C.大规模的酸雨危害
D.城市大气质量下降
课后练习与提高
1.(2003年上海综合,13~14)这是巴黎凡尔赛宫典型的法国式花园的照片。
照片近景部分地面是由细砂石铺就的,你认为细砂石铺地具有()
A.排水作用:方便雨水下渗,不必铺下水道
B.防火作用:万一发生火灾,可以就地取材
C.防御作用:可以通过骑兵,阻碍炮车通行
D.环保作用:吸收空气降尘,避免尘土飞扬
2.全球《21世纪议程》发表于()
A.1990年
B.1991年
C.1992年
D.1996年
3.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中()
A.发展是第一位的
B.保护环境是第一位的
C.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是第一位的
D.实施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第一位的
4.可持续发展思想()
A.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
B.首先考虑地域性特点
C.实施主要依靠大国政府政策
D.目标是让当代人能健康长寿
答案:
当堂检测(1)C(2)D(3)D
课后练习与提高
1答案:A2答案:C3答案:A4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