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物流发展概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物流发展概况
重庆物流业发展优势
1、良好的经济基础
重庆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汽车、摩托车、化工、医药、纺织产业发达;同时,重庆也是长江上游最大的商贸口岸,辐射中国西南、西北和华中地区,第三产业发展迅猛,目前产值已达到全市GDP的42.1%;重庆还拥有幅员广阔的农村,农业、林业、养殖业发展潜力巨大。

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的良好发展为物流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

2、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
2.1、公路
高速公路形成一环四射格局,即围绕重庆主城区建成环线高速公路,向西建成成渝高速公路直达成都,向东建成渝长、长万高速公路经万州直达上海,向北建成渝合高速公路经合川直达四川南川、邻水,向南建成渝黔高速公路经贵阳直达广西北海。

2010年前后,重庆市将建成"二环八射"高速公路,即沿主城区的两条环线高速公路,从重庆主城区出发,连接两条环线并覆盖重庆"三大经济发展区",分别辐射到市外周边省区的8条高速公路,总里程为2000公里。

除前文提到的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5条高速公路外,另外5条为重庆至四川遂宁、重庆至长沙、万州至湖北刘家垭口、垫江至湖北利川和200公里国家西部公路通道重庆绕城高速公路。

2.2、水路
重庆内河航运在西部各省中独具优势,境内航道网络沟通70%的区、县(市),是云南、贵州、四川等西南地区沟通东中部地区的水上通道。

重庆有
大小通航河流30余条,通航里程3004KM,六级以上航道里程为1108KM,占通航里程的37%,其中,三级航道680KM,四级航道
95KM,五级航道247KM,六级航道86KM。

有上百个港点分布在3000余KM航道上,吞吐能力50万吨以上的港区共15个,其中长江干线12个,主要为主城区、万州、涪陵、江津等港区。

有码头泊位1351个,货运综合通过能力为5371万吨。

有1000吨级以上泊位329个,其中货运泊位211个,综合通过能力2682万吨。

重庆政府会同交通部联合批准的《重庆内河航运发展规划》提出"以\\三主(长江、嘉陵江、乌江)三干(渠江、小江、大宁河)\\为骨架,\\两大港区(重庆主城港区、万州港区)\\为中心,结构调整为主线,数字航运为基础,市场调节为导向,2010年打造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发展总目标。

规划项目建成以后,重庆将建成以主城、万州两个主枢纽港,涪凌、江津、奉节、合川、彭水等5个重要港区和其它区县城及集镇等中小港口为基础,形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功能明确、大中小结合的港口群。

重庆1529公里航道通航条件将得到很大改善,长江干线航道可通行3000吨级船舶和万吨级船队。

新增港口年货运综合通过能力3000万吨,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到8000万TEU,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120万TEU。

2.3、铁路
重庆现有铁路4条,即向西成渝线达成都,向东襄渝线达襄樊,向南黔渝线达贵阳,向北达万线由万州经四川达川到陕西汉中。

铁路正线里程1247KM,车站132个。

重庆铁路交通将以建设新的进出通道,完善铁路路网结构,扩大枢纽能力,改善技术装备,提高运输质量和效率为发展目标。

预计到2020年,我市铁路网密度及枢纽能力将在西部居于领先水平。

除了"十五"期间建设的达万铁路、渝怀铁路、遂渝铁路、渝怀铁路江北新客站和唐家沱货场,完善枢纽功能外,远
期还将建设沿江铁路(即重庆一泸州一宜宾一乐山一攀枝花铁路)和兰渝铁路,最终形成攀枝花经重庆、武汉、南京至上海的沿江铁路和西北地区经四川至重庆与渝怀铁路相接,沟通华南地区的8条干线铁路。

这样,由重庆至宜宾铁路接内昆线与昆明至缅甸的泛亚铁路相连可通向东南亚;由渝怀铁路可通向东南沿海。

加上成渝、襄渝、渝
黔线,形成沟通西南与西北、华北、华南等各大区域的便捷通道,共八条铁路交汇于重庆。

届时重庆将成为我国西部铁路干线密度最大的地区。

2.4、航空
重庆现有机场2个,即主城区江北机场和万州区五桥机场,国内航线108条,国际航线5条,23家航空公司参加营运。

主城区江北机场现有库房7500 M2。

重庆航空交通将以建设空港和提高吞吐能力为重点。

近期以扩建干线机场、增建支线机场为目标。

最终形成"一大两小"(即江北国际机场、万州五桥机场、黔江舟北机场)新格局。

并相应开辟新的国际、国内航线,逐步增加飞往东南亚主要城市和北美重要城市的航线。

为适应国际航线大型飞机起降需要,将江北机场现有跑道延长至3200M。

在江北机场年吞吐量达到1500万人次时,将规划建设第二条跑道。

年吞吐量达到3600万人次时,规划建设第二国际机场。

2.6、日趋重视现代物流的工商企业
重庆大型国有企业历史上形成了"大而全"的经营格局,即大型国有企业不仅经营自身的主业,而且还兼营运输、仓储、教育、后勤保障等多项事业。

目前重庆的大型国有企业正处于变革的过程之中,"大而全"的经营格局被广泛放弃。

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流通领域的成本,大型国有企业开始将物流任务整体外
包,或者剥离自有物流系统,组建单独的物流公司承接本企业和社会的物流业务。

与传统国有企业不同,新兴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一开始就没有重复"大而全"的老路,而是更主动地接受物流供应商的服务。

2.7、即将建成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为促进重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实现物流市场的公平、公正、公开,重庆政府正在筹建水路货运信息交易中心和陆路货运交易中心,为重庆物流市场提供公共信息平台,并提供GPS、EDI等数据支持。

两个中心预计今年年底建成,在两个中心正常运转后,拟筹建包括公路、铁路、航空、航运在内的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

公共物流信息
平台的建成,将降低企业在电子商务网络建设方面的投资,并通过该平台向企业提供良好的相关行政服务。

2.8、有力的政策支持。

为加快物流产业发展,重庆政府正在编制《重庆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包括主要政策的《重庆政府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若干意见》也在起草过程中,两项文件预计2003年内即可出台。

目前,重庆物流业可享受以下政策:
2.8.1、重庆是中国西部唯一允许外资进入物流业的城市。

2.8.2、重庆是中国西部内陆地区唯一设立海关口岸的大型城市。

2.8.3、重庆集装箱车辆通行高速公路一律按5吨车辆标准支付通行费。

2.8.4、投资公路主枢纽可获得中国交通部500万人民币的补贴。

2.9、高效的行政服务
为加快重庆物流产业发展,重庆政府将建成高效科学的物流行政服务机制。

在行政许可方面,将精简行政审批程序,简化行政手续。

在物流基地和物流中心,将进驻工商、海关、金融、交通、公安等部门,就近为物流企业提供行政服务。

电子网络方面,将建成统一的运输交易中心,相关职能部门与之联网,积极开展网上办公业务。

进出口方面,将继续深化"大通关"机制,进一步加快物资进出口物资口岸是对外经济活动的舞台、是一个城市开放度的体现,口岸经济是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着力改善投资贸易环境,全面推进口岸经济建设,实施"大通关"和"大通道"工程,发展水陆空多式联运,打通连接上海以水陆为主的东西向出海通道,连接广西、新疆的铁路为主的南北向、西向陆路通道,连接东南亚、南亚、香港地区的航空快运通道。

快速推进水运建设项目,九龙坡集装箱码头二期改造完工,寸滩国际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竣工,改善航道近千公里,三峡库区整体蓄水和通航后,万吨船队可直抵重庆港,重庆境内的长江将成为黄金水道。

加快现代物流发展,引进丹麦马士基、美国普洛斯等国际物流企业来渝发展,促进物流的适度竞争,改造国际货运企业,整合国际物流资源,发展联合货代物流联盟,重庆出口加工区成
为全国7个试点出口加工区之一,建设区域性物流分拨中心。

探索电子口岸管理新模式,成立重庆国际贸易电子数据交换中心,成功建立重庆电子口岸虚拟平台,打造集口岸执法及物流商务服务为一体的信息平台,逐步构建跨部门、跨行业的信息共享和联网核查机制。

2006年重庆市国际(地区)航班出入境旅客达人次,同比增长11.65%,进出口港货物12.02万吨,同比增长19.09%。

水运口岸外贸货物吞吐量418.6万吨,其中出口150.3万吨,进口268.3万吨。

集装箱15.8万标箱。

铁路口岸外贸货物吞吐量31.9万吨,集装箱811标箱,其中出口457万吨,集装箱354标箱。

--相关链接--
根据重庆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的重庆物流业"十一五"规划,重庆计划5年投资382.97亿元打造物流网络。

据了解,目前重庆物流业占重庆全市GDP的10%。

根据规划,重庆市计划到2010年,力争实现物流业占到GDP比重的12%,重点将建设重庆寸滩物流园区(投资105.47亿元)、重庆铁路物流园区(投资32.966亿元)、重庆空港物流园区(投资19.94亿元)三大枢纽性物流园区。

其间还将改造和提升15到20家物流企业,重点培育3到5家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收入上10亿元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重庆空港物流园区将依托重庆国际机场,主要为电子产业、软件产业和汽车工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产品和珠宝首饰、时装及海鲜、水果等附加值商品提供航空运输,流通加工,仓储配送等,打造48小时物流网络,让货物通过重庆空港物流园区,在48小时内抵达世界各地。

主城将建三大枢纽物流园--据规划,我市计划到2010年,力争实现物流业占到GDP比重的12%,目前占了10%。

我市将建设重庆寸滩物流园区(投资105.47亿元)、重庆铁路物流园区(投资32.966亿元)、重庆空港物流园区(19.94亿元)三大枢纽性物流园区。

到2010年,改造和提升15到20家物流企业,重点培育3到5家面向西部、辐射全国、收入上10亿元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48小时物流网络连通世界--重庆空港物流园区依托国际机场,主要为电子产业、软件产业和汽车工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产品和珠宝首饰、
时装及海鲜、水果等附加值商品提供航空运输,流通加工,仓储配送等,打造48小时物流网络,让货物通过重庆空港物流园区,在48小时内抵达世界各地。

流通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