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同步练习试卷(精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同步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任务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火星。

如图是“祝融号”火星车拍摄传回地球的首批图片之一。

这些图片信息传回地球主要依靠()
A.电磁波B.激光C.声波D.电流
2、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A.电影放映B.凹面镜取火
C.湖面倒影D.光纤通信
3、关于电磁波和现代通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不属于电磁波
B.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D.我国建立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利用光纤传递信息的
4、下列关于信息传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都可以用来传递信息
B.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都是利用导线中的电流传递信息的
C.摄像机拍得的物体图象,直接通过发射天线发射传播信息
D.声、光和电磁波中,只有电磁波能传递信息
5、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中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任务轨道器与返回器分离,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升空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B.火箭升空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控制中心是通过电磁波来控制嫦娥五号任务轨道器
D.嫦娥五号任务轨道器是通过超声波来控制返回器的
6、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我国科研团队根据“祝融号”火星车发回遥测信号确认,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

“遥测信号”属于()
A.电磁波B.超声波C.红外线D.次声波
7、2021年5月15日,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降落在火星上,实现了中国航天史无前例的突破。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火星车与地球间通过超声波传递信息
B.火星车在降落过程中相对火星是静止的
C.火星车集热器采用纳米气凝胶1nm=108m
D.火星极地附近的干冰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凝华形成的
8、如图所示为红外测温计,在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我们利用红外测温计可以快速无接触
-︒),就有热辐射向外部发射。

千摄氏度以的测量体温。

任何物体只要它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C
下的物体,其热辐射中最强的电磁波是红外线,所以对物体自身红外辐射的测量,便能准确测定它的表面温度,其原理基于黑体辐射规律。

下列关于红外测温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表面温度,体温超过37.3C
︒者须主动配合做好医学观察
B.红外测温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
C.热辐射中最强的电磁波是红外线,传播速度为340m/s
D.红外测温计在使用中要与人体接触
9、1965年,美国发射通信卫星les﹣1,由于故障导致卫星进人太空后与地球失去联系,18年后,科学爱好者菲尔威廉偶然捕捉到les﹣1发出的频率为2.5×108Hz的信号。

该信号()
A.属超声波,周期为4×10﹣8s B.属超声波,周期为4×10﹣9s
C.属电磁波,周期为4×10﹣8s D.属电磁波,周期为4×10﹣9s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B.有霾天气,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在空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作为载波,频率越高的电磁波,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越少
D.通过技术改进,热机效率可达100%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为了有效阻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多地车站、机场安装了______外线测温仪;如图是5G测温巡逻机器人,5米以内有发烧者经过时就会发出警报声,这是利用声音来传递______。

2、2019年4月20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载着第44颗北斗导航卫星顺利升空。

“北斗”卫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通信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位、导航等服务,该系统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______ 。

3、1876年________发明了电话,最简单的电话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在电话的一端话筒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电流沿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

在另一端,电流使听筒的膜片振动,携带信息的电流又变成了声音。

4、汽车加油时,会闻到汽油味儿,这是______现象;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是利用水______大的特
点;汽车导航仪是通过______(选填“电磁波”或“超声波”),接收导航卫星发射定位信号的。

5、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丢失信息,而且抗干扰能力不强,保密性也很差,信号衰减厉害。

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种中,抗干扰能力____,保密性____。

三、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电磁污染,已经被认为是继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和噪声污染之后的第四大公害.人们在充分享受着电磁波带来的方便、快速的同时,也日渐感受到它的负面效应.当电磁波辐射达到一定的强度时,会导致信息传输系统的失控,引发头疼、失眠、记忆减退等症状的产生.其中,手机就是利用电磁波(微波)来进行通信的,使用手机通话时微波会对人体产生一种“加热效应”.下表是某GSM型号手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则:
(1)该型号手机发射的电磁波的最长波长是多少m?
(2)该型号手机正常工作的电流是多少?
(3)某网站上登载了一则“手机煮鸡蛋”的消息:两个实验人员将一个质量为50g、比热容为
4.2×103J/(kg·℃)的鸡蛋放在陶瓷杯子里,在鸡蛋的两侧对称地放置两部该型号的手机,用其中一部手机拨通另一部手机,并保持通话状态,在实验进行到60min时,该鸡蛋的温度升高了多少℃?(设两部手机放出的能量完全被鸡蛋吸收,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雷达利用天线把电磁波向欲探测的目标发射出去,然后再利用天线接收到反射线,根据反射波的方向和延迟时间判断目标的方位和距离.某地面雷达站向某卫星发射出波长为0.1m的电磁波,经过2m的时间,接收到了反射波,求该卫星距地面多远?
3、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有一套节目的频率是909千赫,求它的波长是多少?
4、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波形图如图所示.问:该声波的频率是多少?
5、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视已普及到城乡家庭,成为人们获得信息和娱乐的一种不可缺少的电器.请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农村经常看到如图所示的碟形天线,它是用来接收什么传来的信号的?在城市更多的用光缆来传输电视信号,请写出光缆通信的主要优点.
(2)在看电视的时候,开、关附近的日光灯时,会在电视机画面上出现短时间的雪花点,其原因是什么?
四、实验探究(3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
1、小明探究电磁波特性的实验过程如下:
(1)如图所示,将手机的“背景灯光提示”功能打开后放在真空罩中,用抽气机抽去罩中空气,打电话呼叫罩中手机,这时,手机背景灯光闪烁。

这个事实表明:电磁波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这里利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将手机放在金属容器中(手机不与金属容器壁接触),打电话呼叫金属容器中的手机,这时手机
_____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信号。

2、下面几幅图是课本中的一些实验装置图,请在题中空格处填入相应的内容。

(1)图a装置探究平面成像特点,选择透明玻璃板的目的____________;
(2)图b装置可探究___________跟电阻的大小关系;
(3)图c说明:断断续续的电流可产生_____________。

3、如图是课本上的一些演示实验或插图,请你根据要求填空:
(1)A图中的实验现象说明了______.
(2)B图的实验中,能改变导体ab所受磁场力方向的方法是______.
(3)C图的实验是为了探究______.
(4)D图瓶中装有水,水从侧壁不同高度喷出,观察现象说明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详解】
火星车和地面的联系靠电磁波,将图片等信号调制到电磁波上,把电磁波当成载体发射回地面,所以它传递信息利用的是电磁波。

故选A。

2、A
【详解】
A.电影放映,属于凸透镜成像,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凹面镜取火,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湖面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从光纤的一端射入,在内壁上多次反射后在另一端放射出来,然后在接收端,检测器收到光信号后把它变换成电信号,经解调后恢复原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B
【详解】
A.电磁波由于波长、频率不同,有不同的种类,光是电磁波中的一种,故A错误;
BC.电磁波不仅可以在介质中传播,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其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0×108m/s,故B正确,C错误;
D.我国建立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是无线通信,光纤传递信息需要光缆,故D错误。

故选B。

4、A
【详解】
A.电磁波可以携带信息,并且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讯都可以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故A正确;
B.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中,只有固定电话是利用电流传递信息的,移动电话、广播和电视中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B错误;
C.摄像机拍得的物体图象,不能直接通过发射天线发射电磁波来传播信息,只有先转换成电信号,
加载在高频振荡电流上上才能通过发射天线发射电磁波来传播信息,故C错误;
D.声、光和电磁波中,声、光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A。

5、C
【详解】
A.火箭升空过程中,速度变大,重力势能变大,故机械能变大,故A错误;
B.火箭升空过程中,燃料的内能转化机械能,故B错误;
C.控制中心是通过电磁波来控制嫦娥五号任务轨道器,故C正确;
D.嫦娥五号任务轨道器是通过电磁波来控制返回器的,超声波并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

故选C。

6、A
【详解】
次声波、超声波是一种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由于火星于地球间是太空,即没有空气,所以,火星车发回遥测信号是电磁波,故A正确。

故选A。

7、D
【详解】
A.火星车与地球间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故A错误;
B.火星车在降落过程中相对火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火星车相对火星是运动的,故B错误;
C.火星车集热器采用纳米气凝胶
-9
1nm=10m
故C错误;
D.火星极地附近的干冰是固态的,是由气态的二氧化碳气体放热凝华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

8、A
【详解】
A .人体正常体温平均在36.5C 37.3C ︒~︒之间,体温超过37.3C ︒者可能是由于发热引起的体温过高,须主动配合做好医学观察,故A 正确;
B .在自然界中,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向周围空间发出红外辐射能量。

物体的红外辐射能量的大小及其波长的分布与它的表面温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因此,通过对物体自身辐射的红外能量的测量,便能准确地测定它的表面温度,这就是红外测温计的制成原理,所以红外测温计的制成原理不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故B 错误;
C .红外线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8310m/s ⨯,故C 错误;
D .人体自身辐射红外线,红外测温计无需与人体接触,通过对人体自身辐射的红外能量的测量,便能准确地测定人体的表面温度,故D 错误。

故选A 。

9、D
【详解】
真空不能传声,信号应为电磁波,周期为
89s 2.51011410Hz
T f -=⨯⨯== 故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D 。

10、A
【详解】
A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 正确;
B .尘粒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小物体,尘粒的运动属于物体的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
动,故B错误;
C.作为载波,频率越高的电磁波,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越多,所以在相同时间内,光线通讯比微波通信的信息量大得多,故C错误;
D.无论科技如何发展,热机的效率可以提高,总存在摩擦、要做额外功,效率一定不会达到100%,故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
1、红信息
【详解】
[1]红外线是一种肉眼看不到的光,红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如:红外热像仪、红外夜视仪、遥控器、手机和电脑的红外接口、监控设备、红外温度计、红外灯控等等。

紫外线也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光,应用于灭菌杀菌、验钞、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等等。

[2]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和信息,机器人遇有发烧者发出警报,是提醒有关人员引起注意,这是在传递信息。

2、电磁波
【详解】
卫星和地面的联系靠电磁波,将图片和声音等信号调制到电磁波上,把电磁波当成载体发射回地面,所以系统传递信息利用的是电磁波。

3、贝尔话筒听筒
【详解】
[1]1876年美国发明家贝尔发明了第一部电话。

[2][3]基本结构主要由话筒和听筒组成。

工作原理是话筒把声信号变成变化的电流,电流沿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因此话筒的作用是将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在另一端,变化的电流通入到听筒的电磁铁中,使听筒的膜片振动,携带信息的电流又变成了声音,听筒的作用是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

4、扩散比热容电磁波
【详解】
[1]汽车加油时闻到汽油味儿,是汽油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到空气中的结果,这是扩散现象。

[2]水的比热容大,与质量相等的其它物质相比,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

[3]导航卫星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汽车导航仪就是通过接收导航卫星发射的电磁波来定位导航的。

5、强 好
【解析】
三、计算题
1、(1)0.33m (2)0.5A (3)68.6℃
【分析】
(1)当工作频率越小时波长越长,根据c f λ=求出其大小;
(2)正常工作时的发射功率除以正常工作电压求出工作电流;
(3)根据W Pt =求出两部手机放出的能量,热量完全被水吸收时,根据Q cm t = 求出简单加热升高的温度.
【详解】
(1)根据c f λ= 可知,当工作频率为2910MHz ⨯ 时波长最长,则
826310m/s 0.33m 91010Hz
c f λ⨯==≈⨯⨯; (2)由表格可知,正常工作时的发射功率P=2W ,正常工作电压U=4.0V ,根据P UI =可得,正常工作时的电流:2W 0.5A 4.0V
P I U === ; (3)两部手机放出的能量:
222W 6060s 14400J Q Pt ==⨯⨯⨯=放,两部手机放出的能量被鸡蛋完全吸收,根据Q cm t =可得鸡蛋加热升高的温度:
3314400J 68.64.210J/kg 5010)g
(Q Q t cm cm -===≈⨯⋅⨯⨯放℃℃ .
答: 0.33m ;0.5A ;68.6℃
2、3×108m .
【解析】
【详解】
由v =s m 得,s =vt =3×108m/s×2s=6×108m 电磁波传播距离是单向距离的2倍,故卫星离地为:s 2=6×108m 2=3×108m. 答:该卫星距地面3×108m.
【点睛】
由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由速度公式可求得距离.
3、330m
【解析】
由公式c f λ=得85310/3309.0910c m s m f Hz
λ⨯==≈⨯ 故答案为330m
【点睛】电磁波的波速c=3×108m/s ,由波速公式:波速=波长×频率(c f λ=)变形就可求得波长. 4、340Hz
【解析】
由图可看出,声波的波长为1m ,类比电磁波的有关知识,由c =fλ可得340m /3401m c s f λ
===Hz . 5、(1)碟形天线是用来接收卫星传来的信号.光缆通信的主要优点:容量大,不怕雷击,不受电磁干扰,通信质量高,保密性好.(2)开、关日光灯时,产生了变化的电流,周围空间就存在电磁波,电视机接收以后,会在电视机画面上出现雪花点.
【解析】
答:(1)碟形天线是用来接收卫星传来的信号.光缆通信的主要优点:容量大,不怕雷击,不受电磁
干扰,通信质量高,保密性好.(2)开、关日光灯时,产生了变化的电流,周围空间就存在电磁波,电视机接收以后,会在电视机画面上出现雪花点.
四、实验探究
1、能转换法不能
【解析】(1)手机是靠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将手机的“背景灯光提示”功能打开后放在真空罩中,用抽气机抽去罩中空气,打电话呼叫罩中手机,这时,手机背景灯光闪烁,这个事实表明: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这里利用的研究方法是转换法;
(2)将手机放在金属容器中,打电话呼叫金属容器中的手机,由于金属容器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所以,金属容器中的电磁波接收不到电磁波信号。

2、透过玻璃板确定像的位置电流的热效应电磁波
【详解】
(1)[1]图a装置探究平面成像特点,选择玻璃板的目的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2]图b装置可探究电流流经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阻的大小关系。

(3)[3]图c说明:断断续续的电流可产生电磁波。

3、大气压的存在改变导体中的电流方向(或改变磁场方向)通断电流时产生电磁波液体产生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详解】
试题分析:(1)覆杯实验可以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2)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磁场方向,另一个是电流方向.如果只改变一个因素,则导体受力方向改变,如果同时改变两个因素,则导体受力方向不变.
(3)变化的电流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4)液体产生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解:(1)覆杯实验说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2)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受力方向与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磁场
方向,另一个是电流方向;
(3)C图说明电路通断电时,会在周围激起电磁波;
(4)水向侧面喷出,说明了液体内部向侧面有压强;从上到下三个位置水流的速度依次增大,说明水的压强也在增加,从而反映出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故答案为(1)大气压的存在;(2)改变导体中的电流方向(或改变磁场方向);
(3)通断电流时产生电磁波;(4)液体产生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