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大学生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原则及要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形势下大学生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原则及要求摘要: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提升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为人们交流和获取信
息提供了便利,使得社会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呈现出了复杂性。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它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较低,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所以,基于社会发展背景下,要通过培养大
学生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来减少各项因素的影响,以此促进大学生良好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基本原则;要求
当前,高等学校是培育人才的主要场所,实施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
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等学校必须加大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力度,以免大学生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促使大学生
秉承积极、健康的心理投身于学习中,从而得到更好发展。

1、新形势下大学生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近些年,我国高校加大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培养力度,在培养期间帮助学
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

从我国当前发展情况可以看出,我国一直遵循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并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它既作为基本特征呈现出社会主义价值核心体系,还作为实践需求来反应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时又能够有效的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三个环
节相互联系。

因此,高等学校对学生展开思想教育的时候,要确保自身主流意识
形态和社会主体核心价值观的一致性,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以此促进
其健康成长。

大学是宣扬思想政治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途径,并且它还是培养人才的基
本场所,对此,大力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大学入手,借助马克
思主义理论来优化和改变大学生的思想理念以及核心价值观。

基于新形势发展背
景下,在大学中构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有利于学生抵制不良因素带来的影响,
在树立正确思想理念和价值观的基础上全面发展。

2、大学生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2.1遵循理论性和实践性相互统一的基本原则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在理论上要有较强的说服力,而在情感上则
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只有符合以上两点,那么才能够真正意义的被人们所接受。

当前,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结合理论,正确面对存
在的问题。

这是因为理论是现实的指导,基于复杂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建设,要从马克思主义观点入手,将其和我国实际相互结合到一起,从而增强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造力。

2.2遵循继承性和创新性相互结合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社会主义几百年来的价值追求和创新。

现阶段,
通过对社会主义价值观进行研究,明确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主流文化。

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要加大对基础理论知识的创新和研究,
既要加以消化,同时还要结合实际进行创新。

在遵循继承性和创新性相互结合的
原则上将传统教育和基本培育模式的优势发挥出来,并且结合具体现状来创新价
值观模式。

3、新形势下大学生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要求
3.1构建普及路径
在社会主体核心价值观中,核心价值体系形成,该项体系既能够满足我国社
会主义的基本发展需求,与此同时,还可以更好的传扬传统文化,我国将共产党
内和社会价值观相互联系到了一起,共同产生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分为不
同的部分,表现为国家、社会以及人们,同时本身还是一项整体。

大力培养高校
学生核心价值观,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在思想政治
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而言,需要为学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框架,
完善的框架能够帮助学生抵制社会中存在的不良风气,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应用合理的思想方式来判断出存在的问题,最终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

①在高校中,可以通过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高校政治课程中的主要内容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在大学思想政治课程中均
有表现,因此,务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于课堂中,在优化和改进教学理
念以及方式的基础上来提升学生的兴趣和教学效率,从而达到核心价值观全面传
播的目的。

②培养人才,做出相应的贡献。

在高校内,学习委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召
集其它学生大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明确自身职责和基本理念的基础上
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以此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便于核心价值观在
高校内的进一步传播。

3.2强化融入路径
在高校内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实质性目的便是提升学生知
识掌握能力。

当学习知识的时候,教师要加深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
想认识,只有学生自身意识到了该价值观的重要性,那么有利于学生在后期学习
中遵循这一理念,正确的解决和分析问题。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各项
复杂因素随之形成,其对于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形成了较多的负面情绪,基于此种现象,教师要大力关注和引导学生,一个人的文化素质是决定个人行为的基本要素,教师有效的传授学生知识点,对于学生能够起到很好的帮助,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核心观,进而健
康成长。

4、结语:
在高校中,大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
既可以有效的传播我国的传统文化,同时还能够促使人才理念和社会主义发展情
况相符合。

通过采取普及方式对大学生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有
利于在高校内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认知系统,使大学生明确认识到社会主
体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从而正确和践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张蕊.新时期医学院校引领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
径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4):46-47.
[2]李思明.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8,34(08):7-9.
[3]李可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探索[J].山西青年,2018(11):108-109.
作者简介:
本文作者1:李旭(1981-),女,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思政部专职教师,长期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工作。

本人系四川省高
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专项)——“在校大学生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ZQ20170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