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管道高后果区管理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管道高后果区管理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1-04-02T02:55:39.777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5期作者:周雷
[导读] 管道安全平稳运行是企业的生命线,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管道完整性管理要求管道管理者根据管道周边环境的变化,实时的进行高后果区识别与更新,并针对不断出现的变化调整管道管理方法,利用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等手段来检测管道的完整性状态,多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从而实施一系列管道修复计划,最终保证长输管道的安全运营。

国家管网集团北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济南输油气分公司山东省 25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变革和进步,我国的管道事业也在不断发展。

同时,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也在不断的向前推进。

使得管道穿越的管段与城市发展之间在某些地方有些矛盾变得不可调和,且高后果区数量和里程不断递增,国家根据管道发展需要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和GB32176-2015《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制定GB32176-2015《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标准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完善的管道完整性管理,是一种“预防”式管理思路,即对管道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识别管道潜在的和已经存在的危害,评价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后果,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控制措施。

本文针对于管道高后果区识别与分析、落实管道控制措施等“预防”式管理方面展开一系列的讨论,并且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希望对我国的油气管道的安全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油气管道;高后果区识别;管控
引言
管道安全平稳运行是企业的生命线,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管道完整性管理要求管道管理者根据管道周边环境的变化,实时的进行高后果区识别与更新,并针对不断出现的变化调整管道管理方法,利用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等手段来检测管道的完整性状态,多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从而实施一系列管道修复计划,最终保证长输管道的安全运营。

而对于管道面临的外部隐患,管道管理者需要通过对高后果区的分析,清楚地了解到在自己所管辖的范围内,哪些管段可能对周边公众生命安全、经济、环境及社会造成较大伤害或损失,并制定有针对性的管道完整性管理计划,落实各项风险管控措施,切实保证管道本体安全。

一、管道完整性管理
完整性管理是管道管理的一次重大变革,是从传统的事故应对管理模式到预防性管理模式的转变,IT和相关评价技术的发展是保证科学合理地进行预防及管控的关键。

国内管道的完整性管理始于20世纪末,经过不断的摸索与实践,我国于2015年发布了《油气输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使得管道的完整性管理更加的具有系统性、全面性、预防性和先进性,同时为国家油气管网的高后果区识别与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标准依据,近些年,政府部门不断组织管道管理者对此标准进行系统学习,管道企业内部也在强化企业内部识别与管理的同时,想尽各种办法对高后果区风险进行管控。

所有的管理工作都基于风险管理,从安全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提高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

二、高后果区识别
根据《油气输出管道完整性管理规范》,高后果区是管道泄露后可能对附近居民公众或环境造成较大不良影响的区域。

(一)存在的问题
1.尽管管道运营单位按照管道完整性管理相关规范识别高后果区,但在具体识别过程中发现识别标准仅关注于人口密集程度的影响,而忽略了环境影响、财产损失、公众安全、及次生事故等方面,为保证高后果区管段的受控管理,建议高后果区识别准则中应综合考虑人员、环境、次生灾害、公共安全等因素。

2.高后果区识别人员对识别准则中有些条款认识不清,由于在评价管道周边环境是否具备高后果区等级时,识别条款内容不太具体,没有给出具体的数据。

3.对于高后果区与高风险地段的概念分不清楚,那什么是风险呢?风险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引发的后果。

很明显,高后果区说的是事故引发的后果,如果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很小或近乎于零,虽然造成的后果很严重,那么风险值也不会太大。

高后果区识别人员往往分不清楚,造成高后果区识别错误。

(二)解决方法
1.在高后果区识别的过程中,应系统的、全面的对管道面临的风险进行识别,首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管道穿越的地形、地貌及周边环境进行识别分析。

再对初步识别出的高后果区进行现场实地测量定位,高后果区识别更新工作应以现场踏勘为主,核实高后果区变化情况,并分析变化原因和可能的趋势,找出管道如果发生泄漏将会对哪些区域造成严重的后果,对管道如果发生燃烧爆炸将会对哪些造成人员和建筑造成冲击和热辐射,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环境污染以及财产损失、交通阻断等其它灾害。

2.加强高后果区人才队伍建设,每个作业区或站队有专业人员进行所辖管道进行高后果区识别,高后果区识别人员每年进行专业的培训。

3.将高后果区设立专职区长,对专职区长进行培训,明确相关责任,细化一区一案风险管控措施,根据管道周边发生的变化及时进行高后果区更新,落实高后果区的各项管控措施。

三、高后果区管理
对于已形成的高后果区有不同的分类,根据分类我们需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和保护措施。

对于高后果区的常规管理措施总共分为以下几种:管道巡护、警示标示、市政管网排查、管道宣传、第三方施工预防、管道监测与检测、缺陷修复、阴极防护、地质灾害检查、应急预案等。

做好高后果区的管理首先要要将上诉内容的工作落实到位。

虽然高后果区分为人口密集型、环境敏感型、交通设施型(易燃易爆型),然而在一个高后果区有时会有几种类型同时出现,管理时应按照最高等级的高后果区进行管理,同时,个人认为对于高后果区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

1.人口密集型高后果区管理
人口密集型高后果区的管理除遵守相关高后果区标准规定,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中的常规措施外,还应考虑泄漏风险评估、减少管道泄漏量及政府沟通与人员疏散等。

人员疏散和应急抢险措施:
①开展宣传教育,在高后果区管段设置安全告知警示标语、安全告知宣传栏和区长公示牌,通过对高后果区开展精准宣传让高后果区居民知道管线的位置、介质的危害性、发生泄漏和事故前兆的识别、各种情况下的逃生路线和逃生方法、泄漏后火源的控制等相关知识,高后果区设置专职巡线员和宣传员,定期开展管道保护宣传。

②在高后果区明显位置标注逃生路线和安全区域,管道上方设置明显的标识桩或标识牌,在高后果区安装视频监控和喊话喇叭,发生泄漏时引导居民进行应急疏散,及时逃生。

③建立与高后果区行政管理部门、公安部门等有效联络,定期进行联合演练。

④在高后果区附近配备齐全的应急抢修工具及物资。

2.环境敏感型高后果区管理
对于管道穿越环境敏感区,后形成人口密集型高后果区的情况,在对其进行管理时,要充分考虑管道泄漏后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状况及其漫延带来的次生灾害,首先严格做好隔离措施,应根据地形地貌及地表高程情况以及灭火过程的消防污水可能的流动路径,设置相应的围堤进行阻挡或专用导流沟渠防止流向人员逃生的方向;在穿越人口密集型高后果区的河流、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埋深较深的管道,应定期开展内检测,保证管道本体完好性,对发现的薄弱点定期监控或及时维修,无法修复的进行换管处理;了解市政管网中的水体流动方向,防止油气流入市政管网的水体流向人员逃生的方向。

3.交通设施型(易燃易爆型)高后果区管理
对于交通设施(加油站、油库等易燃易爆场所)处于人口密集型高后果区内的对其进行管理时,平时应与交通设施(加油站、油库等易燃易爆场所)主管部门建立有效的联络机制,并定期开展联合演练。

四、结语
从我国近几年发生的管道事故,我们要认识到我国的高后果区管理现状并不乐观。

我国城镇化进程推进迅猛,高后果区的增量仍在不断上涨,给管道高后果区管理带来不小的难度,只有在现有高后果区能够得到良好的管理情况下,控制高后果区的增量,才能彻底保证公众、环境和管道运营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马孝亮,输气管道高后果区识别存在问题及解决建议
[2]税碧垣,燕冰川等,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