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
大姜小学主备人:王燕
一、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是围绕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这一主题来编排的,将再次把学生带回儿时大人们讲故事的快乐中去。
本组教材除一个语文园地外,一共选入四篇课文。
《女娲补天》《扁鹊治病》《普罗米修斯》是精读课文;《夸父追日》是略读课文。
另外,选读课文中的《除为您后面安排的害》可以用来配合阅读。
这是本学期的最后一组教材,除仍然围绕专题、注重整合外,还带有总结全册、盘点学习全组课文收获的任务。
如《夸父追日》课文后面安排的调伙伴说“我想写写读了这组课文的感受”,就是提示学生,本组的学习必须统览全组,融入感情,在充分感悟的基础上一吐为快,才能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二、单元教学目标:
1. 通过朗读、讨论和复述课文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
2.认读26个二类字,识写42个一类字,积累生动的语言。
3、拓展开去,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4、酌情给学生提示一点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的知识。
5、展开想象,不拘形式的自由表达自己的创意。
三、课时安排:
29《女娲补天》 2课时
30《扁鹊治病》 2课时
31《普罗米修斯》 2课时
32《夸父坠日》 1课时
语文园地八 4课时
29 女娲补天
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
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
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学习这篇课文一是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课文的学习重点是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难点是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3、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书写本课词语。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2、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一、谈话激趣,游戏导入。
1、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和你们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就叫----看图猜故事,你们做好准备了吗?(课件出示图片。
)那接下来老师再考考你们。
2、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
课件出示并板书:女娲补天(齐读课题)
二、揭题,初读课文,感受天塌
1、检查字词预习情况,出示本课生词。
(课件出示词语)
2、范读,思考:
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3、自读,思考:⑴故事中发生了一件怎样可怕的事情?
⑵天塌地裂后出现了怎样可怕的情景呢?找出相关的句子,用横线画出。
课件出示相关的句子。
天哪,太可怕了! 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
地也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
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
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1)个人读,指导朗读。
(2)说说你的感受。
3、课件展示天空塌下一大块后相关画面。
4、再次读句子,体会天塌地裂的情景。
5、看到这样的情形,女娲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课件出示:女娲难过极了。
三、理解课文,感受“补天”
1、学生读课文2——4自然段,思考:灾难发生后,女娲做了哪几件事?
生读书找出:求雨神降雨、造船救人、补天。
(课件出示)
2、学习“补天”。
⑴这三件事,你觉得哪一件事情最难?读读课文的3、4自然段,看看女娲是怎样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她先要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出示:先找五彩石,又炼五彩石,最后把天补上。
)
板书:找石炼石、补天
⑵默读3—4自然段,分别找出哪些句子是写找五彩石的,哪些句子是写炼五彩石的,哪些句子又是写补天的?
课件相机出示:
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
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追问: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她寻找五彩石的艰难?圈出来。
学生汇报,指导朗读,读出女娲的辛苦。
(指名读,齐读。
)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
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追问:你又从哪个词体会到了炼五彩石的时间之久?
3、再读句子,再次感受女娲的无私、勇敢。
4、感受“补天”的神奇。
(出示: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补好了.)
女娲补天的动作是怎样的,找出相关的动词圈出来。
5、再次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
四、齐读第5自然段,了解大自然的美丽。
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
1、课件出示天补好后的画面。
2、齐读第5自然段。
3、学了这篇神话故事,你觉得女娲在你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人?(课件出示:不怕危险、不怕困难、勇敢善良、无私奉献的女神。
)板书:勇敢善良、无私奉献
4、你知道在我们的身边有像女娲一样的人吗?他们又是谁呢?
五、拓展延伸,小结。
1、拓展: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我们的女娲说吗?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2、课件出示:女娲我想对你说……
六、作业布置
1、把《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讲给你的亲人或朋友听。
2、向同学们推荐几本神话故事书:如《宝莲灯》、《西游记》、《哪吒》
板书设计:
29、女娲补天
教学反思:
30扁鹊治病
教材分析:
《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
些扁鹊拜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
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待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病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故事以蔡桓公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选编则寓言:一是使学生在读中领悟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提倡个性化解读文本。
教学的重点是整体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蔡、睬、肠、烫、挤”。
正确读写“理睬、肠胃、解释、汤药、医治、浑身、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能力的能复述故事内容。
了解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防微杜渐的重要性、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
3、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用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
教学难点:
读中感悟,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提倡个性化解读文本。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顾学过哪些寓言故事,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
(1)学生认读词语。
指名读、齐读。
(2)说说对几个词语的理解。
2、分段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资料展示。
1、学生介绍扁鹊。
2、师概括出示关于扁鹊的资料。
三、再读课文,质疑。
1、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对课文的不理解之处。
(1)指名学生回答。
(2)判断有价值的问题,并归纳。
①蔡桓公为什么不相信扁鹊的话?
②扁鹊明知道蔡桓公不听,为什么还要一次次去拜见蔡桓公?
2、指导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1)扁鹊去见了几次蔡桓公?每一次蔡桓公的表现如何?
学生边读边划出描写蔡桓公的句子。
(2)指名回答。
师板书:扁鹊、四次、蔡桓公
3)逐次学习,感受蔡桓公为人。
A、第一次。
①师读扁鹊的话,出示蔡桓公的话,学生读。
师:从蔡桓公的话中,你能读出些什么?
a、从扁鹊着手,让学生明白蔡桓公的说法的可笑。
b、从蔡桓公来说,让学生明白蔡桓公不肯相信名医的话的自以为是。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蔡桓公的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性格。
②听了蔡桓公的话,扁鹊只好走了,他边走边想:
请同学们了解课文后面的内容,想一想,扁鹊会想些什么?
过渡:是啊,这么点小毛病对于我们的神医扁鹊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只要用热水敷烫就可以治好了的。
可惜啊,蔡桓公不听啊,这病恐怕是要加深了呀。
但是我们的扁鹊没有放弃,他又一次去拜见了蔡桓公。
这一次又如何呢?
B、第二次。
师:果然,扁鹊一望蔡桓公,就看出病情加重了。
于是他说:(学生读)。
可是我们的蔡桓公却(学生读)。
出示:蔡桓公的句子。
学生读。
①读着读着,你觉得此时的蔡桓公应该在想什么呢?
师提示:扁鹊再次提醒蔡桓公,可是蔡桓公仍旧置之不理,甚至还觉得生气。
②再读句子,看着这样的蔡桓公,你想对他说什么?
③师:是啊,这也是我们的扁鹊想说的,可是对于国君,当时的扁鹊只能在心里想想啊。
这回扁鹊走的时候,心里更沉重了,他想:
过渡:如果此时,蔡桓公接受了扁鹊的治疗,那么结果肯定就不同了,可是他却把自己的毛病不当一回事。
作为医生的扁鹊却一直担心着,根据扁鹊的推断,十来天后,病情应该会加重了。
果然不出所料。
C、第三次。
①出示第三次拜见的句子。
②学生读一读。
③师:读完了,你有什么想说的?
④学生自由说。
可以从扁鹊的角度说,也可以从蔡桓公的角度说。
D、最后一次。
①学生自由读。
把自己读中产生的疑问、感受写在边上。
②学生交流感受,质疑。
对扁鹊医术的认识,医德的认识。
③分角色朗读。
师:扁鹊都说到这份上了。
可是我们的蔡桓公听了之后又是怎么做的?
a、生回答,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b、师:仍旧无动于衷,直到病入膏肓才相信扁鹊的话,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四、回顾总结、了解生活实际写感受:
师:在蔡桓公病死前,他有几次得救的机会?到底是什么害死了蔡桓公呢?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1、小练笔:读了这个故事,了解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感受。
2、学生畅所欲言。
师小结:是啊,小病不治要变成大病,不听别人的劝告一意孤行,是没有好处的。
同学们可不要学故事里的蔡桓公,我们要从小毛病改起,不能让小缺点变成大问题。
这叫“防微杜渐”。
课外作业:
1、把故事讲给他人听。
2、搜集一些有趣的寓言故事,为讲故事的班队活动做准备!
教学反思:
31 普罗米修斯
教材分析:
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提坦神。
他创造了人,同时仿造音神,终于使人类发出声来,而且教给人类知识和技术方法,同时他对众神之王宙斯及其对人类的统治霸权发起挑战。
本文就是写普罗米修斯为了解除人类没有火种的困苦,补习触犯天规,勇敢的盗取天火,从而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智慧,并与宙斯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动人传说,颂扬了普罗米修斯不畏强暴,不惜牺牲一切为民造福的伟大精神。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对外国神话故事有所了解,知道普罗米修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位神,是英雄的化身,具有为人类谋利益不畏强权、用于牺牲的精神;二是激发学生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教学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感悟普罗米修斯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从有关语段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情,学习复述故事
教学目标:
1、会10个生字,会写17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悲惨、火种、喷射、火焰、驱赶、领袖、惩罚、敬佩、造福、违抗、狠心、承认、饶恕、双膝、啄食、肝脏、驱寒取暖、气急败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体会普罗米修斯献身精神。
3、复述课文,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感悟普罗米修斯的勇敢和献身精神。
难点: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
大家知道,2008年在中国北京举行了举世注目的奥林匹克运动会。
在运动会举行之前有一项规模较大的活动——圣火传递,那么你知道圣火源自哪个国家吗?(学生若不知,由教师告知)
对,是希腊.在古希腊的神话传说中,火是一位叫普罗米修斯的天神带给人间的,火是希望的象征,火是普罗米修斯精神的象征,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近普罗米修斯(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课前同学们已预习过课文,这是一篇样的课文(神话故事)你曾经读过那些神话故事?生自由谈,(大多谈中国神话)
神话故事就像世界文学星空里一颗璀璨的明珠,相信大家都喜欢来欣赏它,下面请同学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想一想课文讲了普罗米修斯的几件事?
2、外国人名较难读,出示幻灯片(普罗米修斯、赫拉克勒斯、宙斯、阿波罗)男女生分别读
3、读得不错,谁还能读好这些词呢?(惩罚、悲惨、喷射、驱赶、饶恕)把这些词的两个字分开,你发现了什么?(两个字意思相近,发现了这点就能读好了)分组读
4、另外,我找了两个四字词语:
驱寒取暖气急败坏,能说说们的意思吗?
5、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考查:普罗米修斯做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拿取火种为人类造福)然后呢?预设:宙斯惩罚普罗米修斯。
最后呢?普罗米修斯被解救
适机板书:拿取火种遭受惩罚获得自由
我们把这些内容串连一下就是课文主要内容了。
三、抓点提升
1、学习课文6-8自然段,体会普罗米修斯精神
(1)普罗米修斯冒着生命危险为人类拿取了一颗火种,遭受了宙斯最严厉的惩罚,请同学们默读课文6-8自然段,画出普罗米修斯遭受惩罚的句子,指名同学谈,你为什么画这些句子?
出示文字:第6自然段部分文字
师:这是第六自然段普罗米修斯遭受痛苦的一幕,我们应该抓住哪些词表现普罗米修斯承受的痛苦?
师生交流:戴、死死、高高、既、、、、、也日夜遭受、风吹雨淋抓住这些词把普罗米修斯的痛苦表现出来
(2)请看一眼现在的普罗米修斯
出示插图(录音旁白)一心为人类着想的普罗米修斯,此时,被锁在高高的悬崖上,脚下是万丈深渊,令人不寒而栗,再这极其恐怖的悬崖上,他将遭受怎样的痛苦和煎熬呢?
文字补白:炎炎夏日,山上五十度的高温他--------------
寒冬腊月,北风刺骨,没有御寒的衣物,他——————
雷电轰鸣,暴雨抽打,他-----------------
他遭受的苦难仅仅只有这些吗?不,他的苦难没有结束
(3)师范读第七自然段
(4)比较句子a狠心的宙斯、、、、、、肝脏
b 宙斯、、、、、、、、、、肝脏
请两个学生分别读,你体会到什么?
(5)一年过去了,十几年过去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过去了,整整三万年普罗米修斯经历着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你能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他的痛苦吗?预设:痛不欲生、痛苦万分、难以忍受、生不如死是呀,在这可怕的悬崖上,普罗米修斯简直生不如死,整整三万年,他后悔了吗?动摇了吗?屈服了吗?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出示: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齐读)
(6)普罗米修斯是怎么想的?请默读课文第5自然段,相信你从中会找到答案。
出示:第5自然段:普罗米修斯摇摇头,-----------归还火种。
他是怎样想的?生自由谈,他的态度--------?(体会人物心情)普罗米修斯就是这样想的,(师生合作读第5自然段)
引读:当火神悄悄让普罗米修斯向众神领袖宙斯承认错误时,生读第5段
师:听见了吧!这就是普罗米修斯坚定的声音,作为人类,我们应该怎样称赞普罗米修斯呢?
(7)出示:
普罗米修斯,你为了人类身受酷刑却不害怕,你真-----------。
普罗米修斯,你对人类只有贡献却不图回报,你真-----------。
普罗米修斯,你是甘愿触犯天条也要从天上拿去火种的------ (四)拓展阅读(诗人雪莱的英雄赞美诗)
朗读普罗米修斯赞歌
是谁?让漫漫黑夜跳跃希望的火苗?
是谁?让蛮荒时代沐浴文明的曙光?
是谁?甘愿触犯天条也要救人类于水火?
是谁?深受酷刑却无怨无悔?高山险峻,铁链加身。
烈日如火,暴雨如注――
但沉重的铁链只能锁住你的身躯,
却怎能锁住那颗坦荡无私的心!
难道仅仅是物质的火种吗?
不,你给予我们的
是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种!
勇敢坚强博爱无私
这就是你――普罗米修斯!
(五)小结与板书设计
读到这里,相信你对这位英雄有了许多感受,勇敢、坚强、博爱、无私这正是英雄高尚品质的真实写照,板书勇敢、坚强、博爱、无私除了这些,你或许对课文内容有一些疑问:比如宙斯为什么不给人类火种?宙斯为什么这样无怨无悔帮助人类?、、、、、、、那么就去阅读一本书《希腊神话》马克思说希腊神话是人类美丽童年的诗。
希望你成为爱阅读的孩子。
教学反思:
32《夸父追日》
教材分析:
夸父追日也是我国最早的著名神话之一,讲的是夸父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
它表现的不仅是表面上的与日逐走,还有很强烈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壮志。
本篇神话弘扬了一种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积累。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故事。
2、在品读语言文字中感受故事的神奇,体会夸父追求光明的决心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3、积累文中的优美词语。
4、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积累。
资源准备与开发: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猜猜神话故事中的人物:
1、课件逐一出示:
(1)他开辟了天地,并用身躯化作世间万物。
——盘古
(2)他带领百姓战胜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大禹
(3)他为民除害,射下了天上的九个太阳。
——后羿
(4)她怀抱玉兔,在月宫遥望亲人。
——嫦娥
(5)她化作小鸟,把石子投入大海。
——精卫
(6)她创造人类,使百姓获得新生。
——女娲
2、小结:这些神话故事和人物带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神奇)是的,神话故事带给我们最大的感受莫过于神奇,因为这些神话故事是我们的老祖先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里面充满神奇的想象。
今天,我们再来学个神话故事。
(二)揭示课题
1、齐读,说说主人公是谁?正音。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
夸父为什么要追日?夸父是怎样追日的?夸父追日的结果如何?(三)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学生自由读文章。
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用横线把能解答三个问题的有关语句画下来。
2、检查字词。
追赶手杖虞渊伏身渭河咕嘟咕嘟霎时间瀚海颓然抛出长眠金光普照枝叶茂密鲜果累累追求光明奋勇前行
3、能不能用自己简单的话来连起来回答这三个问题?
这个神话主要写了夸父()太阳,()虞渊,夸父倒下变成(),他的手杖变成了(),目的是()。
(指几名学生说)
(四)品读课文
过渡:现在我们详细地来解决这三个问题。
为什么追?
1、夸父为什么要去追赶太阳,他心里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一段,波浪线划出句子。
2、交流:
课件出示:“每天夜里,太阳躲到哪里去了呢?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
⑴指名读。
⑵引读:
师:是呀,夸父对光明是那么的渴望,当夜幕降临,夸父看到西沉的太阳,他心想──
生: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师: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四周一片漆黑,夸父久久不能入睡,他心想──
生: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⑶读着这样一段文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夸父?
我看到了一个()的夸父。
(追求光明)(板书)
怎样追?
过渡:是呀,在字里行间,我们不禁被夸父追求光明的信念感动了,更被这些神奇的文字深深地吸引着,让我们再次随着这些神奇的语言文字走进故事2~4节。
1、四人小组默读2~4节,边读边讨论夸父追日的神奇在哪里,又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波浪线划出有关句子,并写上批注。
2、交流句子一:
课件出示:“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
”
⑴指名读,夸父“神”在哪里?(跑步速度快)
⑵从哪里体会到?(抓“一眨眼”“像风似的奔跑”体会夸父速度快)出示:“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
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
”
⑴指名读,夸父“神”在哪里?
⑵抓关键词“霎时间”体会夸父喝水的速度之快。
给“霎时间”换个词:一眨眼、一瞬间、一刹那、转眼间……
⑶夸父喝水不仅速度快,而且——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感受夸父喝的水多。
)
⑷指导朗读,表现出夸父喝水快,量多。
(指几名学生读)
⑸尽管如此,可夸父还是没有止住口渴,因为他实在是——(太渴了!)〔6〕出示:就在这时候,夸父的喉咙干得直冒烟。
他实在是太渴、太累了。
〔7〕从哪个词看出他真的是很渴很渴?
〔8〕齐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夸父那种口渴难忍的感受。
5、是呀,他实在是太渴,太累了,但他有没有准备放弃追日?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目标支撑着他。
课件再次出示: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生齐读)
读到这里,你又看到了一个()的夸父。
6、夸父还“神”哪里:
出示:“他还没到大泽,就像一座大山颓然倒了下来,大地和山河都因为他的倒下而发出巨响。
这时,太阳正在虞渊落下去,把最后几缕金色的光辉塞在夸父的脸上。
夸父遗憾地看着西沉的太阳,长叹一声,便把手杖奋力向前一抛,闭上眼睛长眠了。
”
⑴指名读,夸父遗憾什么?(没有追到太阳、没有把光明留住)
⑵他心不甘呀,他把自己的遗憾、对光明的渴望都化作这最后的奋力“一抛”上。
此时,这一抛,都抛出了什么?(这一抛,抛出了一大片枝叶茂密、鲜果累累的桃林。
这一抛,还抛出了鲜美的桃子。
)⑶引导:同学们,传说夸父是古代部落的一个首领,这个部落特别奇怪。
一年中只有两个月,天上是有太阳,其余的十个月,人们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