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沁园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2016云南)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A.“2016年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在重庆举行,其 中的“智能机器人”板块,涵盖服务机器人、制造 B.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
C.《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
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 D.近年来,许多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 既让学生锻炼了身体,又让校园充满了活力。 【解析】A项语意重复,“许多”“大量”删掉其 一;B项数目减少不能用倍数;C项句式杂糅, 删掉“造成的”。
第一单元
1.沁园春· 雪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B )
A.莽(máng)莽 今朝(zhāo) 成吉思汗(hàn)
B.妖娆(ráo)
C.分(fēn)外 D.天骄(jiāo)
素裹(guǒ)
稍逊(xùn) 折(shé)腰
沁(qì n)
数(shǔ)风流人物 原驰(chí )
【解析】A项“莽”读作mǎnɡ,“汗”读作 hán;C项“分”读作fèn;D项“折”读作 zhé。
对偶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的句子
是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5.下列关于《沁园春· 雪》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A.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大好
B.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作为革命领袖对创造空前历史 C.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都把写景、抒情、议论三
D.这首词的上下阕各有一个领字,上阕是“望”, 下阕是“惜”。
完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极强的感染力,可以使
读者产生共鸣。
7.“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此句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任选其中一种作简
要赏析。 答:示例:对偶、拟人、比喻、夸张。“山舞银 蛇,原驰蜡象”把高原比作“白象”,化静为 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冰雪覆盖的群山高原连 绵起伏、活泼奔放的气势与勃勃生机。(意对即 可)
答:不一样。对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 并不是一概否定,而对成吉思汗欲抑先扬,在起 伏的文势中不但有“惋惜”的意味,而且几近嘲 讽。这种感情分别体现在“略”“稍”“只”等 词上。
12
《沁园春· 雪》以宏伟的气魄,生花的妙笔,写景论
史,抒发了对祖国 壮丽山河 的热爱之情,表达
了作者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 和 坚定信心 。
14.根据下面新闻内容,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不超过15个字) 重庆日报讯 2017年2月23日,记者从全市林业 局长会上获悉,今年,我市在继续加强生态建 设的同时,将进一步加快木本油料、森林旅游、
森林康养、笋竹、林产品加工五大林业主导产
业的发展,力争全年林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 特别是在森林康养这一新兴领域,我市将建设 10个森林康养基地,让市民共享生态建设成果。 答:示例:今年重庆将新建10个森林康养基地
【解析】上阕总写北国风光(写景),下阕纵论历代 英雄,抒发词人的抱负(抒情、议论)。
6.上阕哪几句总写北国雪景?抒发了词人怎样
答:句子:“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 飘。”情感:抒发了词人雪中赏雪的豪迈情 怀。作用:内容上,勾画出一幅北国雄伟壮 观的雪景概貌图;结构上,总起下文的描写, 为下文分写雪景做铺垫。
2.下列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D )
A.望/长城内外,惟余/ B.山舞/银蛇,原驰/ C.引/无数英雄/ D.只/识弯弓/
【解析】正确的朗读节奏应为“只识/弯弓/射大雕”。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岸边的柳树在春风的吹拂下,妖娆轻舞,惹得 B.徐志摩生于清末一个贵族地主家庭,虽是庶出,
10.为什么说下阕首句是过渡句?它的作用是什
答:“江山如此多娇”总结上阕写景,“娇”字表 现出女性美,与上文“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 照应;“引”字引出下面评古的内容,祖国河山 如此壮丽美好,使得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人物为之 倾倒。
11.下阕中词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态度是否一
样?分别体现在哪些词语上?
却是其父亲唯一的老来子,被全家人视为一代天 C.马云、马化腾、李开复等人都是中国互联网界 D.雪后的高原在阳光的映照下就像红装素裹的少
女一般世的人物。 用来形容孩子,对象用错。
4 (1)《沁园春· 雪》中起过渡作用的句子 是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沁园春· 雪》的上阕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 是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写想象之景的句子 是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 (3)《沁园春· 雪》上阕中具体写景时,运用比喻、
8.“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中,哪 个字表明此句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
答:“须”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描述: 示例: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 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的皑皑白雪。云海 茫茫,雪山巍巍,苍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 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 艳多姿!
写作手法——借景抒情
概念: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 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
特点:“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作用: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情和景互相感应,互相
交融,互相依托,从而创造一种物我一体的艺术境界,
9 (1) 竞:“竞”字写尽了英雄之间的激烈争斗, 写尽了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
(2) 惜:从“秦皇汉武”到“只识弯弓射大雕”, “惜”字委婉地指出历代帝王的不足,句句饱 含惋惜之情,意味非常丰富:其一,“惜”中 含褒,肯定这些历史人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巨 大影响,也就肯定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 的民族;其二,“惜”字又委婉地批评了这些 英雄的不足,批评他们短于“文治”,文学才 华欠缺;其三,“惜”字包含后来者居上的伟 大气概,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必将胜过前 人的坚定自信。
15.(2017重庆一中第一次定时作业)综合性学习。
近日,在央视一套、十套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 第二季再度引起了人们对古典诗词的关注。请 【材料一】不久前,青年调查联合问卷网,对 2000名18~35岁的青年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 显示,18.5%的受访青年经常会阅读或学习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