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麦13小麦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艺学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第17期
摘要宁麦13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弱筋小麦新品种,在江苏省及国家长江中下游麦区区域试验中,产量均居参试品种的首位,2005年和2006年分别通过江苏省和国家品种审定,2007年被江苏省确定为农业主导品种。
介绍了宁麦13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宁麦13;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12.04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12)17-0060-01
宁麦13小麦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姚立志1谈华2刘如虎2谭正新3孙维平3
(1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扬州225007;2扬州市广陵区头桥镇农业技术推广站;3扬州市广陵区李典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小麦是江苏省粮食作物第二大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220万hm 2以上,占全国麦田总面积的6.8%,总产约1000
万t ,约占全国的7.5%。
宁麦13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弱筋小麦新品种,具有高抗梭条花叶病、中抗赤霉病、品质达弱筋指标、高产、稳产等特点[1]。
200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
2007年被江苏省确定为农业主导品种和良种补贴品种[2]。
现将其主要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特征特性
宁麦13属春性中熟小麦品种,幼苗半直立,株高约为
85cm ,株型较紧凑,分蘖及成穗数高,一般有效穗数为450
万~525万穗/hm 2,每穗粒数为35~40粒,穗纺锤型。
籽粒为红粒、粉质,长芒、白壳。
千粒重约为40g ,容重为790~800g/L 。
经南京财经大学粮油食品检测中心分析结果表明,宁麦13主要品质指标已达到商业部饼干专用小麦的品质指标,符合国家规定的优质弱筋小麦标准(GB /T17893-1999)[3]。
宁麦13感叶锈病、纹枯病轻,中感白粉病,中抗赤霉病,高抗梭条花叶病,耐湿、耐肥、抗倒性较好,其中抗倒性优于对照品种扬麦158和宁麦9号。
2产量表现2.1区域试验结果
宁麦13参加江苏省淮南片弱筋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为5685kg/hm 2,较对照扬麦158和宁麦9号分别增产12.63%和3.13%,居第1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6350.55kg/hm 2,较对照扬麦158增产9.14%。
宁麦13参加国家长江中下游冬麦组区域试验,2004—2005年平均产量为6313.65kg/hm 2,较对照扬麦158增产6.79%,居第1位;2005—2006年度参加生产试验,鄂、皖、苏、浙4个省平均产量为6000.15kg/hm 2,较对照扬麦158增产12.31%;河南信阳
点平均产量为6655.50kg/hm 2,较对照豫麦18增产19.5%[4]。
2.2示范种植表现
江苏盐城、南通、泰州和扬州等市的调查结果表明,宁麦13大面积种植的产量约为6000kg/hm 2,高产片区(田块)可达7500kg/hm 2,小部分高产场圃千亩连片丰产方产量高达8250~9000kg/hm 2。
江苏农垦弶港农场位于东台市,2006年种植宁麦13面积达676hm 2,平均产量达7500~8250kg/hm 2[1]。
扬州市江都区2010—2011年种植面积不断
攀升,扬州等市宁麦13种植面积占弱筋小麦面积30%以
上,2012年由于气候原因,长江下游小麦生长区大面积暴发小麦赤霉病,但宁麦13受到影响很小,江都区富民镇2个种田大户种植的宁麦13共80hm 2,产量达7290kg/hm 2。
3高产栽培技术
宁麦13植株较矮,株高为80~85cm ,比较抗倒伏;加之其为穗、粒、重兼顾并以穗粒数为主的品种,因此其栽培策略是适当密植,以较高的密度配以较多的肥料,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5]。
3.1适期播种袁合理密植
大面积生产在争壮苗越冬的基础上,选择适宜播期播种,一般应考虑当地秋播季节的天气和茬口等因素确定合适的播期。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宁麦13,适宜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播种。
宁麦13大面积生产要达到6000~
6750kg/hm 2的产量指标,需有效穗数达450万~525万穗/hm 2,每穗粒数为35~40粒,千粒重为38~42g 。
因此,要求基本苗
达180万~225万根/hm 2,越冬苗达600万~675万根/hm 2,高峰苗控制在900万根/hm 2以上,成穗达450万穗/hm 2以上。
3.2加强肥水管理
宁麦13产量水平要达到6000~6750kg/hm 2,需施纯氮
180~240kg/hm 2、五氧化二磷90~120kg/hm 2、氧化钾90~
120kg/hm 2。
弱筋小麦宁麦13的施肥原则为节氮增磷钾、氮肥前移,掌握前期足肥促早发、中期控氮强茎秆、后期施氮
促大穗。
同时为合理调控群体,全生育期节氮、增磷、增钾保品质。
基肥∶追肥为7∶3,其中追肥中分蘖肥∶拔节孕穗肥为1∶1。
加强田间水分管理、强化沟系畅通是确保品质和高产的
关键措施之一,重点是防止明涝暗渍,确保群体健康。
3.3病虫草害防治
根据病虫预测预报和田间发病情况,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拔节期要防治好纹枯病,抽穗扬花期重点防治白粉病,同时及时防治赤霉病和蚜虫,部分地区注意防治好叶锈病。
为控制杂草蔓延,及时搞好化学除草工作。
4参考文献
[1]姚国才,姚金保,杨学明,等.宁麦13号小麦大面积生产条件下的肥料运筹和适宜密度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7(4):16-18.
[2]徐培根,孙亚军,仲卫华,等.弱筋小麦宁麦13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0):164.
[3]杨学明,姚金保,姚国才,等.国审小麦品种宁麦13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638,10640.
[4]陈船福,陆建平,黄小东,等.弱筋小麦新品种宁麦13号不同播期、密度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6(18):98-99.
[5]葛跃武.“宁麦13”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0(2):59.
收稿日期2012-07-17
60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