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植物茎的输导功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苏教版生物上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4 植物茎的输导功能
一、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多细胞植物体的组成,根、茎、叶的功能之后,进一步探究茎的结构和输导功能的,茎的结构是怎样的?以及茎是怎样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较直观,学生的感性认识较丰富,只要教师创设情景,逐步引导,一步一个小台阶,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初一学生刚接触显微镜,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有不规范的操作,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验操作应及时纠正。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你知道芽的种类以及叶芽的结构和发育情况吗?(理解并说明)
(2)你知道木本植物茎的各部分结构吗?(理解并说明)
(3)你能说出导管和筛管的位置及功能吗?(理解并说明)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2)通过资料阅读,尝试对资料进行分析与归纳,形成分析与归纳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爱护一草一木的思想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木本植物茎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2、茎的输导功能的实验,探究茎的各部分作用。
教学难点:
1、枝芽和茎的关系。
2、导管和筛管的位置和功能。
五、教法、学法分析
(一)教学方法
1、多媒体辅助引入情境法: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读书指导法:指导学生独立阅读教科书及参考书以获取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及获取知识、分析知识的能力。
3、实验探究法:通过直观演示实验,对比分析,探究植物的芽的区别,茎的结构,并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植物茎的疏导作用。
4、问题讨论法:以问题加图片的方法,给学生以最大的启发和最直观的感受,引导学生更积极的进行猜想和假设。
(二)学法
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对生物学的兴趣;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提高学生思维质量;
六、教具准备:茎的结构模型、杨树茎若干段、杨树的顶芽、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时间教学环
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
3Min 导入1.世界上最高的树是澳洲的杏仁桉,
高可达156m。
2.世界上最粗的树是生长在西西里
岛的一件大栗树,树干的周长有55m
左右。
3.世界上体积最大的树是生长在美
国的一株巨杉,又称世界爷。
人们在
它的树干下部开了一个洞,可以通过
汽车,或者让四个骑马的人并排通
过。
提出疑问:树为什么能长得这样高
大、粗壮?为什么巨杉中间开洞,树
却不会死亡?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答案:(1)树能够通
过根吸收水分和肥料
吧可以长得高大、粗
壮。
(2)因为树的根
没有死等(存在疑问、
怀疑)
引起学生
的阅读和
了解的兴
趣。
5min 一、自
主阅读
预习
1、什么是枝芽?什么是花芽?
2、枝芽的结构包括哪几部分?怎么
发育的?
3、木本植物的茎由那几部分构成?
4、导管和筛管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简单引导学生找到问题答案。
枝芽是将来会发育成
为纸条的芽。
花芽是将来会发育成
为花的芽。
茎由外到内依次是树
皮、形成层、木质部
和髓。
导管的作用是输导水
分和无机盐。
筛管的作用是输导有
机物。
自主预
习,形成
初印象,
从而对整
节课的内
容有一个
大体的印
象。
7min 二、枝
芽的结
构与发
育
1、植物的主干和侧枝都是由什么发
育而来的?
2.芽有几种类型?
3.枝芽由哪些部分组成?它们将来
发育成什么?
1.由芽发育而来的。
2.枝芽是将来发育成
为枝条的芽。
花芽是
将来会发育成为花的
芽。
3.生长点(分生组织)
——使芽轴不断伸长
叶原基——发育成幼
叶
幼叶——发育成叶
芽轴——发育成茎
芽原基——发育成新
芽
从大量的
图片出
发,引导
学生自己
根据生活
经验了解
枝条是什
么?芽又
是什么?
并通过讨
论说出概
念。
发育前的
芽和发育后形成的枝条放在一起更加容易让学生形成感官记忆。
20min 三、木
本植物
茎的结
构
第二部分知识是茎的结构,大家预习
之后知道木本植物茎的结构了,那接
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同学们预习的怎
么样吧。
展示图片并提问:
1.树皮的外侧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内侧部分是什么?内有什么结构?属
于什么组织?
2.木质部使植物茎很坚硬,内
有什么结构?属于什么组织?
3.位于中央颜色较浅的是髓,
其细胞比较大,有什么功能?属于什
么组织?
4.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
结构叫什么?有什么特点?是什么组
织?
5.形成层的细胞分裂,向内形成新
的木质部,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所
以其作用是使茎怎样?
6.草本植物茎不能像木本植物那样
逐年加粗,我们可以推断,它没有什
么结构?
[提出问题]:既然木本植物的茎每年
都能加粗,你能判断一棵大树的年龄
吗?
结合预习说出茎的结
构从外到内依次是树
皮、形成层、木质部
和髓。
及时记忆后六
个小组各自讨论一个
问题并进行展示。
学生小组
讨论后得
到问题答
案,提高
学生的写
作能力,
表达能
力,自信
心的养
成。
教师及时
归纳总
结,形成
固定的印
象。
从生活中
学生感兴
趣的年轮
出发,引
起孩子们
继续听课
的兴趣。
小资料:请你算一算,据一位老护林员讲,一棵松树要生长30~40年,才能达到直径12cm,问每年约长多少?(0.3—0.4cm)。
谈一谈自己受到的启发和感受,进一步明确保护森林、爱护绿色植物的重要意义。
7min 四、茎
的输导
作用
在植物的茎里,分布着许许多多的
导管和筛管,连接着根、叶、花、果
实和种子。
它们是植物体内运输水、
无机盐和有机养料的主要通道。
植物
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
是通过哪一种管道系统运输的呢,在
茎中的那个部位呢?
1、展示在1—2天前就准备好带叶的
木本植物的枝条,和浸在红墨水中的
枝条
讨论:茎的哪一部分先被染成红色
呢?叶子的哪一部分先被染成红色
的呢?两根枝条有什么区别?
2、 PPT展示带有瘤状物的枝条图片
从叶子的作用引导学生叶子制造
的有机物通过筛管向下运输到根,所
以当韧皮部被破坏之后运输被阻塞,
所以形成了节瘤。
学生理解实验过程,
猜测,小组讨论后猜
测,最后在老师的引
导下知道最先被染红
的是木质部,因为它
具有输导水分和无机
盐的作用。
看到一个长有节瘤的
图片,根据之前的讨
论猜测是因为物质运
输受阻导致的,在老
师的引导下知道,因
为叶片制造的有机物
向下运输到根的过程
受到阻碍,所以形成
了节瘤。
得出结论“韧
皮部的筛管能输导有
机物”。
从实验出
发,引导
孩子们通
过大胆猜
测得出结
论,说明
原因,这
样子更加
容易让孩
子们开
心、愉快
地学习。
从节瘤出
发让孩子
们加深茎
的作用是
输导作
用。
3min 五、回
顾知识
本节课学习了枝芽的结构和发育情
况。
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茎
的输导作用。
六、板书设计
八 、课后作业: 一、填空题
1.木本植物的茎从外到内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髓四部分构成。
树皮内侧的部分称__________,其中含有起__________作用的__________。
树皮的外侧部分主要起__________作用。
2.教科书中“茎的输导功能”实验证明了导管具有运输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功能,筛管具有运输 的功能。
二、选择题
把一段带叶的茎下端插入装有稀释红墨水的瓶子里,放置在温暖的阳光下,待到叶脉微红时,用肉眼观察茎的横切面,染红的结构是 ( ) A .韧皮部 B .木质部 C .筛管 D .导管
在木本植物的树干上环割一周,深度至形成层,剥去圈内树皮,过一段时间可见到环割上端出现瘤状物,这种现象说明 ( ) A .韧皮部输送有机物受阻 B .木质部输送有机物受阻 C .韧皮部输送水和无机盐受阻 D .木质部输送水和无机盐受阻
3.将来既能发育成枝和叶又能发育成花的芽是 ( ) A .侧芽 B .枝芽 C .混合芽 D .花芽 三、识图题
第三节 植物茎的输导作用
一、枝芽发育成枝 定义 枝条、芽、枝芽、花芽 枝芽的结构和发育 生长点 芽轴不断伸长 幼叶 叶 芽轴 逐渐伸长 芽原基 新芽 二、茎 1、茎的结构和功能 树皮:外层保护作用,内层韧皮部输导作用 形成层:具有分裂能力 木质部:含有导管,输导作;有支持力。
髓:茎的中央,贮藏营养的作用 2、茎的输导作用 木质部的导管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韧皮部的筛管输导有机物
四、简答题
有人用铁丝固定在两棵树干上晒衣服,这种做法有什么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