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颅内压监测模式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11655/zgywylc2018.04.034
作者单位 :030003太原钢铁(集团)有 限公 司总医院神经外科 通信作者 :芦戬 ,Email:lujiantaigang@126.COITI
腔附近的硬脑膜下 。对照组 :只做单纯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 减压术 。各组 术后予西 医常规治疗 :严观意识 、瞳孔及生命体 征 变化 ,心 电监护 ,持 续低流量 吸氧 ,保持 呼吸道通畅 ,药物 止 血 ,控 制血压与 血糖 ,预防感染 ,抑 酸保护 胃肠 道黏膜 ,肠 内外 营养支持 ,脱水 ,补液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失衡及 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
对照组患者按照临床经验 ,复查头颅 CT及腰椎穿刺结 果 ,对颅 内压变化情况进行评估并 干预 ,予甘露醇 (国药准字 H13023037,石家庄 四药有 限公 司)120滴/rain快速静点 ,并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变化对脱水药物用法及用量进行调整 。脑 室型及硬膜下颅 内压监测组患者在 常规 治疗 基础上 ,给予持 续颅 内压监 测 ,采用 Codman颅 内压监 测仪实时监护 ,每 2 h 记 录 1次 。 干 预 标 准 :颅 内压 低 于 15 mmHg不 用 脱 水 剂 ;颅 内压超过 20 mm Hg,且 持续时间超过 15 min,则予 20%甘露 醇注射液 250 ml快 速静点 :颅 内压持续增 高至 30 mmHg的 患者 ,输甘露 醇仍无 明显 改善或改 善后短期 内又升高 ,则 应 复查 头颅 cT,排除再次 出血可能 ,颅 内压监 测时间约一周左 右 。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各 组患者甘 露醇使用剂 量 (g)及 天 数 (d),观 察并 记录 各组 治疗 过程 中 肾功 能损 害 (肌 酐 Cr> 133 I ̄mol/L)、电解 质紊 乱(Na ̄<135 mmol/L)、颅 内感染 、等并 发 症发 生情 况 ,1个 月后 观察 各组 患者 格拉 斯 哥结 局评 分 (GOS)评分 。 1.4 疗效评定标准 ]:在对高血压脑 出血患者治疗 1月后 , 对治疗结果应用神经外科学 GOS进行评价 ,5分为治疗效果 优 良,患者在接受 治疗后能恢复正常生活 ;4分为轻度残疾 , 患者接受治疗 后可在陪伴 的监 护下独立生活 :3分为重度 残 疾 ,患者的 Et常生 活不能 自理 ,需陪伴照顾 ;2分为植物人 状 态 ;1分为死亡。GOS评分越高 ,表 明预后评价效果越好。 1.5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 用 SPSS 15.0统 计软件对数据 进 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 打表示 ,计数资料 以例数 (%)表示 ,采 用 单 因素方差分析 ,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I 3组患者甘露醇使用 剂量 、时间对 比:同对照组 比较 ,硬 膜 下颅 内压 监测组与脑 室型颅 内压监测组 甘露醇使 用剂量 及 时间均 明显减少 ,差异有 统计 学意义 (P<0.05),其 中脑室 型颅 内压监测组减 少更 显著 ,同硬膜下颅 内压监 测组 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尸<0.05)。结果见表 1。 2.2 3组患者临床并发症情况 比较 :各组患者接受 常规临床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8年 4月第 18卷第 4期 ChineseRemedies&Clinics,April 2018,Vo1.18,No.4
· 577 ·
不 同颅 内压 监 测 模 式
在 高血 压脑 出血 治疗 中 外科 中常见危急重疾病 之一 .其致 死率 、致残率均较高 ,而且还具有发病急 、进展快及预后差等 特点 。脑 出血患者其血肿压迫周 围脑组织 ,使颅 内压短期 内 急剧升 高 ,进而 出现偏 瘫 、失语 、昏迷 甚至死亡 等不 良后果 。 通 过研 究 ,越来越 多的学者 意识到 .有效 控制颅 内压的变化 是脑 出血治疗过程 中的一个 重要环节 ,颅内压的监测可作为 脑 出血患者 的预警 系统 ,在 临床诊 断和治疗 中发挥着重要作 用 。1960年 Lundberg ̄I]首次阐明了颅 内压 (ICP)监测 的重要 性和安全性 。我科室选择 2015年 1月至 2017年 6月手术 指征 明确 的脑 出血患者 6O例进行研究 ,取得 了较好的研究 效果 ,现报告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临床资料 :60例患者均为我院 2015年 1月 至 2017年 6 月告高血压脑 出血手 术 (开颅 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 术 )患 者 ,病例入选标准 :①发病后 24 h内急诊手术 ;②年龄 30~75 岁 ,既往 有高血压病史 ≥1年 ;③ 除外 脑动脉瘤 、脑动静脉 畸 形破 裂出血及单纯脑室 出血患者等其他脑 出血疾病 ;④ 除外 合并其他 脏器的严重疾病 ,如肿瘤 患者 、肝硬化患者 、肾功 能 衰竭患者 、心肌梗 死 患者等 ;⑤除 外 口服 抗凝 药物 (阿司 匹 林 、氯 吡格雷 、华法令 ),伴有血 友病及血液 疾病等有 出血倾 向的患者 。随机分为 3组 ,脑室型颅 内压监测组 、硬膜下颅 内 压监 测组和对 照组 ,每组各 2O例 ,脑 室型颅 内压 监测组 :男 性 12例 ,女性 8例 ,年龄 36~73岁 ,平均 (56 ̄11)岁 ,出血量 在 40 ̄60 ml,平均 出血量 为(49 ̄6)ml;硬膜下颅 内压监 测组 : 男性 11例 ,女性 9例 ,年龄 39~75岁 ,平均 (54 ̄10)岁 ,出血 量在 45-60 ml,平均 出血量为 (47 ̄5)ml。对照组(无颅 内压监 测 ):男 性 8例 ,女 性 l2例 ,年 龄 38~7l岁 ,平 均 (58 ̄9)岁 ,出 血量在 40—55 mJ,平均出血量 为(45 ̄7)ml。3组病 例性别 、年 龄 、出血量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有可 比性。 1.2 治疗方法 :脑室 型颅内压监测组 :患者全麻 后先行 血肿 对侧 额角穿刺 (脑 疝患者在可全身麻醉前施实 ),置入 Cod. msn脑室型颅 内压监测装置后再行开颅血 肿清除+去骨减 压 术 ,术 中监测颅 内压 变化 ,根据监测数值 释放脑 脊液 ,控制 在 l5~20 mmHg。硬膜下颅 内压监测组 :患者行开颅血肿清 除+ 去骨瓣减压术 中将 Codman硬膜下颅 内压监测探头置 于血肿
作者单位 :030003太原钢铁(集团)有 限公 司总医院神经外科 通信作者 :芦戬 ,Email:lujiantaigang@126.COITI
腔附近的硬脑膜下 。对照组 :只做单纯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 减压术 。各组 术后予西 医常规治疗 :严观意识 、瞳孔及生命体 征 变化 ,心 电监护 ,持 续低流量 吸氧 ,保持 呼吸道通畅 ,药物 止 血 ,控 制血压与 血糖 ,预防感染 ,抑 酸保护 胃肠 道黏膜 ,肠 内外 营养支持 ,脱水 ,补液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与酸碱失衡及 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
对照组患者按照临床经验 ,复查头颅 CT及腰椎穿刺结 果 ,对颅 内压变化情况进行评估并 干预 ,予甘露醇 (国药准字 H13023037,石家庄 四药有 限公 司)120滴/rain快速静点 ,并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变化对脱水药物用法及用量进行调整 。脑 室型及硬膜下颅 内压监测组患者在 常规 治疗 基础上 ,给予持 续颅 内压监 测 ,采用 Codman颅 内压监 测仪实时监护 ,每 2 h 记 录 1次 。 干 预 标 准 :颅 内压 低 于 15 mmHg不 用 脱 水 剂 ;颅 内压超过 20 mm Hg,且 持续时间超过 15 min,则予 20%甘露 醇注射液 250 ml快 速静点 :颅 内压持续增 高至 30 mmHg的 患者 ,输甘露 醇仍无 明显 改善或改 善后短期 内又升高 ,则 应 复查 头颅 cT,排除再次 出血可能 ,颅 内压监 测时间约一周左 右 。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各 组患者甘 露醇使用剂 量 (g)及 天 数 (d),观 察并 记录 各组 治疗 过程 中 肾功 能损 害 (肌 酐 Cr> 133 I ̄mol/L)、电解 质紊 乱(Na ̄<135 mmol/L)、颅 内感染 、等并 发 症发 生情 况 ,1个 月后 观察 各组 患者 格拉 斯 哥结 局评 分 (GOS)评分 。 1.4 疗效评定标准 ]:在对高血压脑 出血患者治疗 1月后 , 对治疗结果应用神经外科学 GOS进行评价 ,5分为治疗效果 优 良,患者在接受 治疗后能恢复正常生活 ;4分为轻度残疾 , 患者接受治疗 后可在陪伴 的监 护下独立生活 :3分为重度 残 疾 ,患者的 Et常生 活不能 自理 ,需陪伴照顾 ;2分为植物人 状 态 ;1分为死亡。GOS评分越高 ,表 明预后评价效果越好。 1.5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 用 SPSS 15.0统 计软件对数据 进 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 打表示 ,计数资料 以例数 (%)表示 ,采 用 单 因素方差分析 ,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I 3组患者甘露醇使用 剂量 、时间对 比:同对照组 比较 ,硬 膜 下颅 内压 监测组与脑 室型颅 内压监测组 甘露醇使 用剂量 及 时间均 明显减少 ,差异有 统计 学意义 (P<0.05),其 中脑室 型颅 内压监测组减 少更 显著 ,同硬膜下颅 内压监 测组 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尸<0.05)。结果见表 1。 2.2 3组患者临床并发症情况 比较 :各组患者接受 常规临床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8年 4月第 18卷第 4期 ChineseRemedies&Clinics,April 2018,Vo1.18,No.4
· 577 ·
不 同颅 内压 监 测 模 式
在 高血 压脑 出血 治疗 中 外科 中常见危急重疾病 之一 .其致 死率 、致残率均较高 ,而且还具有发病急 、进展快及预后差等 特点 。脑 出血患者其血肿压迫周 围脑组织 ,使颅 内压短期 内 急剧升 高 ,进而 出现偏 瘫 、失语 、昏迷 甚至死亡 等不 良后果 。 通 过研 究 ,越来越 多的学者 意识到 .有效 控制颅 内压的变化 是脑 出血治疗过程 中的一个 重要环节 ,颅内压的监测可作为 脑 出血患者 的预警 系统 ,在 临床诊 断和治疗 中发挥着重要作 用 。1960年 Lundberg ̄I]首次阐明了颅 内压 (ICP)监测 的重要 性和安全性 。我科室选择 2015年 1月至 2017年 6月手术 指征 明确 的脑 出血患者 6O例进行研究 ,取得 了较好的研究 效果 ,现报告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临床资料 :60例患者均为我院 2015年 1月 至 2017年 6 月告高血压脑 出血手 术 (开颅 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 术 )患 者 ,病例入选标准 :①发病后 24 h内急诊手术 ;②年龄 30~75 岁 ,既往 有高血压病史 ≥1年 ;③ 除外 脑动脉瘤 、脑动静脉 畸 形破 裂出血及单纯脑室 出血患者等其他脑 出血疾病 ;④ 除外 合并其他 脏器的严重疾病 ,如肿瘤 患者 、肝硬化患者 、肾功 能 衰竭患者 、心肌梗 死 患者等 ;⑤除 外 口服 抗凝 药物 (阿司 匹 林 、氯 吡格雷 、华法令 ),伴有血 友病及血液 疾病等有 出血倾 向的患者 。随机分为 3组 ,脑室型颅 内压监测组 、硬膜下颅 内 压监 测组和对 照组 ,每组各 2O例 ,脑 室型颅 内压 监测组 :男 性 12例 ,女性 8例 ,年龄 36~73岁 ,平均 (56 ̄11)岁 ,出血量 在 40 ̄60 ml,平均 出血量 为(49 ̄6)ml;硬膜下颅 内压监 测组 : 男性 11例 ,女性 9例 ,年龄 39~75岁 ,平均 (54 ̄10)岁 ,出血 量在 45-60 ml,平均 出血量为 (47 ̄5)ml。对照组(无颅 内压监 测 ):男 性 8例 ,女 性 l2例 ,年 龄 38~7l岁 ,平 均 (58 ̄9)岁 ,出 血量在 40—55 mJ,平均出血量 为(45 ̄7)ml。3组病 例性别 、年 龄 、出血量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有可 比性。 1.2 治疗方法 :脑室 型颅内压监测组 :患者全麻 后先行 血肿 对侧 额角穿刺 (脑 疝患者在可全身麻醉前施实 ),置入 Cod. msn脑室型颅 内压监测装置后再行开颅血 肿清除+去骨减 压 术 ,术 中监测颅 内压 变化 ,根据监测数值 释放脑 脊液 ,控制 在 l5~20 mmHg。硬膜下颅 内压监测组 :患者行开颅血肿清 除+ 去骨瓣减压术 中将 Codman硬膜下颅 内压监测探头置 于血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