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间隔件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编制依据 (2)
2、工程概况 (2)
3、施工部署 (3)
3.1 施工部位及工期要求 (3)
3.2 劳动组织及责任分工 (4)
4、施工前期准备 (5)
5、间隔件的选用及安装 (6)
5.1基础钢筋间隔件的选用及安装 (6)
5.2柱钢筋间隔件的选用及安装 (9)
5.3梁钢筋间隔件的选用及安装 (10)
5.4板钢筋间隔件的选用及安装 (11)
5.5剪力墙钢筋间隔件的选用及安装 (11)
6、间隔件成品检查 (14)
6.1主控项目 (14)
6.2一般项目 (14)
7、间隔件安装质量检查 (15)
7.1主控项目 (15)
7.2一般项目 (16)
8、成品保护措施 (16)
9、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6)
1、编制依据
2、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2)结构设计概况表
(3)钢筋保护层
混凝土的耐久性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使用年限50年的相关规
定。
本工程钢筋间隔件分塑料间隔件、水泥(砂浆)间隔件、金属间隔件,根据使用部位不同分为竖向表面间隔件、水平表面间隔件、竖向内部间隔件、水平内部间隔件。
3、施工部署
3.1 施工部位及工期要求
钢筋工程计划于2014年5月13日开始筏板钢筋施工,2015年3月14日完成所有主体结构钢筋施工。根据设计图纸结合现场施工条件,工期安排表如下,详见进度计划。
3.2 劳动组织及责任分工
3.2.1 管理层负责人
项目经理:谢胜辉——本工程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工程实施。
技术总工:曹跃冲――负责项目经理部全面技术、质量工作。
技术员:负责钢筋工程施工方案编织、方案交底、料单审核、技术复核。
土建工长:对钢筋工程进行技术交底;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控;负责钢筋工程验收。
质检员:对钢筋工程质量进行监控、检查,督促不合格项目的整改;对建材质量进行检查、监控。
预算人员:对钢筋料单进行审核,并实时对钢筋用量进行动态分析。
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技术工作;贯彻交底执行情况。
钢筋工长:对钢筋加工、安装向工人交底;进行现场指导。
质检员:对钢筋工程质量进行监控、检查,落实不合格项目的整改;负责钢筋工程自检。
4、施工前期准备
混凝土结构及构件施工前均应进行钢筋间隔件的方案设计,方案设计包括选型、规格、间距及固定方式等内容;钢筋间隔件要求如下:
(1)用于控制混凝土构件的保护层和钢筋间距的临时固定物件采用钢筋间隔件,不得采用石子、砖块、木块等作为间隔件。
(2)钢筋间隔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在有抗渗、抗冻、防腐等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间隔件应符合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要求。
(3)钢筋间隔件所有的原材料应提供产品合格证,使用制作前应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工厂生产的成品间隔件进场时应提供产品合格证和说明书。有承载力要求的间隔件应提供承载力试验报告,承载力试验方法应符合《混凝土结构用钢筋间隔件应用技术规程》(JGJ/T219-2010)中附录A的规定;有抗渗要求的塑料钢筋间隔件应提供抗渗性能试验报告,抗渗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混凝土结构用钢筋间隔件应用技术规程》(JGJ/T219-2010)中附录B的规定。
(5)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应根据不同结构类型、环境类别及使用部位、保护层厚度或间隔
尺寸等选择合适的钢筋间隔件。钢筋间隔件选择如下:
注:1 表中○表示宜选用;△表示可以选用;×表示不应选用。
2 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的划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见下表:
(6)钢筋间隔件形状、尺寸符合保护层厚度或钢筋间距要求,保证混凝土浇筑密实,不得在混凝土内形成孔洞。
(7)钢筋间隔件上与被间隔钢筋连接的连接件或卡扣、槽口应与其相适配并可牢固定位。
(8)电焊机、混凝土泵、管架基础等设备基础荷载不得直接作用在钢筋间隔件上。
(9)清水混凝土的表层间隔件应根据功能要求进行专项设计。与模板的接触面积对水泥基类钢筋间隔件不大于300mm²;对塑料钢筋间隔件和金属钢筋间隔件不大于100mm²。
5、间隔件的选用及安装
5.1基础钢筋间隔件的选用及安装
5.1.1水泥砂浆垫块的选用和安装
(1)基础底板下层钢筋保护层厚度为40mm,可采用绑扎大理石垫块。基础底板内垫块成梅花状布置,纵横每排间距0.8m-1.0m,梅花形布置形式下图所示:
图1 基础底板砂浆垫块梅花形布置形式图
(2)基础底板有侧面钢筋时,侧面绑扎上下两排水泥砂浆垫块,梅花状布置,每排内的垫块水平间距0.8m。基础底板侧面垫块绑扎示意图如下:
图2基础底板侧面砂浆垫块梅花形布置形式图
5.1.2钢筋马凳的选用和安装
(1)车库、楼座基础底板上层钢筋绑扎时需要马凳支撑,钢筋骨架与马凳绑扎固定。楼座基础马凳采用φ18(G1#楼马凳采用φ20)钢筋焊接制作,长度3m,每个马凳三个等边三角形支腿,高度h=板厚-2×保护层厚度-4d。马凳横向通长搭接布置,纵向间距1.5m,相邻马凳搭接300mm 。马凳应支撑在下层钢筋上,并应垂直于底板上层筋的下筋。马凳形式参见下图(用于G1#楼基础底板)。
图3 楼座基础底板马凳型式图
(2)车库基础马凳采用φ18钢筋焊接制作长度1.5m,每个马凳两个工字型支腿,高度h=板厚-2×保护层厚度-4d。马凳横向通长搭接布置,纵向间距 1.5m,相邻马凳搭接150mm。马凳形式参见下图。
图4 车库基础底板马凳型式图
基础底板上层下排钢筋铺设方向
钢筋马凳
第一排马凳距基础边第一排马凳距基础边
图5 基础底板板马凳布置图
(3)楼座楼板马凳采用同楼板钢筋直径的钢筋焊接制作,长度1.5m,每个马凳两个工字型支腿,高度h=板厚-2×保护层厚度-3d。马凳横向通长布置,纵向间距2m。马凳应支撑在下层钢筋上,并应垂直于底板上层筋的下筋。
图6 楼座楼板马凳示意图
图7 楼座楼板马凳布置图5.2柱钢筋间隔件的选用及安装
5.2.1水泥砂浆垫块的选用和安装
柱子钢筋保护层厚度采用砂浆垫块控制,垫块绑扎在柱筋外皮上,注意避开十字交叉处,从柱子的底部向上800mm处开始绑扎第一层垫块,水平间距约为0.4m,竖向间距为0.8m,并且水平与竖向水泥砂浆垫块在柱子的每侧不应少于2个,对称布置,直至距柱顶上端约100mm处,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准确。
图8 柱钢筋间隔件的设置示意图距柱上端约100mm
水平间距0.4m
距柱底部800mm绑第一层垫块
5.2.2柱定位框的选用和安装
为控制柱子竖向主筋的位置,在柱子预留筋的上口设一个定位框,顶在模板内,比柱截面小2mm;柱纵筋定位框采用φ18钢筋焊接制作,制作时预留纵筋钢筋保护层厚度,混凝土浇注前将卡箍设置在距浇注完成面20cm处,绑扎牢固,柱筋定位框如右图所示。混凝土浇筑后拆除重复利用。
图9 柱定位框示意图
5.3梁钢筋间隔件的选用及安装
(1)混凝土梁类的竖向表层间隔件应放置在最下层受力钢筋下面,当安放在箍筋下面时,其间隔件尺寸应作相应的调整。安放间距不应大于下表的规定。
梁类的竖向表层间隔件的安放间距(m)
跨中上层钢筋直径≤1012~18 20~25 ≥25安放间距(m) 0.6 1.0 1.5 2.0 (2)梁类构件的水平表层间隔件应放置在受力钢筋侧面,当安放在箍筋侧面时,其间隔尺寸应作相应的调整。对侧面配有腰筋的梁,在腰筋部位应放置同样数量的水平间隔件。安放间距不应大于下表的规定。
梁类的水平表层间隔件的安放间距(m)
钢筋直径(mm) ≤1012~18 20~25 ≥25
安放间距(m) 0.8 1.2 1.8 2.2
(3)一般梁侧及底面垫块间距按下图放置
垫块间距应为600-800mm
图10 梁钢筋间隔件的设置示意图
梁的截面高度>600mm时,沿梁的纵向每间隔800mm安装2个垫块的箍筋竖肢的上部和下部。
5.4板钢筋间隔件的选用及安装
5.4.1水泥砂浆垫块及马凳的选用和安装
板钢筋垫块采用砂浆垫块,从板的一边500mm的距离开始安装,安装在底层钢筋的交叉点上,间距900mm×900mm梅花状布置,在绑扎楼板下层钢筋的同时铺设通长钢筋焊制马凳。马凳做法:楼座板马凳采用同楼板钢筋直径相同的钢筋焊接制作,长度 1.5m,每个马凳两个工字型支腿,高度h=板厚-2×保护层厚度-4d;马凳横向通长搭接布置,纵向间距1500mm,相邻马凳搭接150mm;马凳应支撑在下层钢筋上,并应垂直于底板上层筋的下筋。板垫块安装间距、马凳加工图如下所示:
板筋垫块纵横间距为900mm
图11 板钢筋垫块设置示意图图12 板钢筋间隔件示意图
5.5剪力墙钢筋间隔件的选用及安装
(1)墙体水平钢筋定位
墙体水平钢筋间距采用竖向梯子筋控制,绑墙水平筋时,根据竖向梯子筋分档间距安放水平筋。竖向梯子筋比墙体立筋规格大一个等级并代替墙立筋,竖向梯子筋只在普通墙体设置,人防墙体不设置。竖向梯子筋间距≤2.0m设置,梯子筋设置上中下三道顶模棍,顶模棍长度b=墙厚-2mm,顶模棍采用无齿锯垂直切割,两端去飞边毛刺,刷灰色防锈漆,裹进2mm,顶模棍居中焊接;其余钢筋为非顶模钢筋。有防水要求的外墙顶模棍中部焊接80*80*3mm止水片,内墙不带止水片。梯子筋形状见下图。
图13 竖向梯子筋示意图
(2)墙体竖向钢筋定位
墙体竖向钢筋间距采用水平梯子筋控制。梯子筋采用螺纹φ14钢筋焊接制作,长度一般不大于2.0m。水平梯子筋放平并与墙体竖向钢筋用绑扎丝绑牢。混凝土浇筑前水平梯子筋设在顶板上皮10cm控制钢筋间距,在绑扎下一层墙体钢筋时就绑扎就位,直至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拆除,混凝土浇筑后拆除重复利用。墙体水平梯子筋形状见下图。
图14 水平梯子筋示意图
(3)“π”型卡
人防墙体水平筋内置,采用π型卡控制其截面尺寸及保护层厚度。
Π型卡采用Φ14钢筋无齿锯垂直切割,焊接连接,两端去飞边毛刺;“π”型卡间距≤1.5m,每道墙体设置上中下三排,均匀布置,“π”型卡的长度为墙厚-2mm。“π”型卡形状见下图。
图15 “π”型卡示意图
(4)墙体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
混凝土墙类的表层间隔件应采用阵列式放置在最外层受力钢筋处,水平与竖向安放间距不应大于下表规定
混凝土墙类的表层间隔件的安放间距(m)
外层受力钢筋直径(㎜) ≤810-16 18-22 ≥25安放间距0.5 0.8 1.0 1.2
注:a与b为垫块的水平与竖向间距
图16 墙体钢筋间隔件设置示意图
6、间隔件成品检查
6.1主控项目
(1)工厂及现场制作的钢筋间隔件在使用前应对其承载力进行抽样检查,钢筋间隔件承载力应符合要求。
检查数量:同一类型的钢筋间隔件,工厂生产的每批检查数量宜为0.1%,且不应少于5 件。
检查方法:检查现场检验报告。工厂生产的还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
(2)水泥基类钢筋间隔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及《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检查砂浆或混凝土试块强度。每一个工作班的同一配合比的砂浆或混凝土取样不应少于一次。
6.2一般项目
(1)水泥间隔件的外观、形状、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其偏差值如表:
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数量检查方法
(2)金属间隔件的外观、形状、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偏差值如表:
7、间隔件安装质量检查
7.1主控项目
(1)混凝土浇筑前应对钢筋间隔件的安放质量进行检查,其形式、规格、数量级固定方式应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目测、用尺量。
(2)钢筋间隔件安放的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符合下表规定。
钢筋间隔件安放的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
检查数量:抽取构件数量的3%,且不应小于6个构件;对抽取的梁(柱)类构件,应检查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对抽取的板(墙)类构件,应检查不少于10处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
检查方法:用尺量。
7.2一般项目
(1)钢筋间隔件的安放位置应符合施工方案,其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注:表中d为被间隔钢筋直径。
检查数量:按钢筋安装工程检验批随机抽检钢筋间隔件总数的10%。
检查方法:目测,用尺量。
(2)钢筋间隔件的安放方向应与被间隔钢筋的排放方式一致。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目测。
8、成品保护措施
钢筋间隔件分类分别存放,且码放整齐;
金属间隔件应存放部位应有避雨措施,防止遇水生锈。
施工现场钢筋间隔件严禁随意丢弃,在铺设钢筋过程与人员走动过程中,注意钢筋间隔件任意踩踏问题。
9、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施工过程中严禁将钢筋间隔件随处丢弃,做到工完场清;
现场制作金属间隔件时必须由持有特殊工种证件的工人进行加工制作。
电焊工需持有电焊工操作证,且每天开具动火作业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