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3.0波粒二象性课件 教科版选修35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二十六页,共41页。
A.图像(a)表明光具有粒子性 B.图像(c)表明光具有波动性 C.用紫外光观察不到类似的图像 D.实验表明光是一种(yī zhǒnɡ)概率波 【解析】选A、B、D.少数光子的行为表现出光的粒子性,A正确; 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光的波动性,B正确;出现亮条纹的地方是 光子到达概率大的地方,出现暗条纹的地方是光子到达概率小的 地方,光是概率波,D正确;紫外光虽然不是可见光,但也能够产 生光的干涉现象.C错误.
光较强时,包含的光子数较多,照射金属 时产生(chǎnshēng)的光电子较多,因而饱 和电流较大
第八页,共41页。
2.用图像表示光电效应方程
(系1图)最线大如初图动.能(dòn12gnménvg2m)
与入射光频率v的关
(2)由图线可以得到的物理量
①截止频率:图线与v轴交点的横坐标
v0.
②逸出功:图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的值A=|-E|=E.
第十四页,共41页。
【总结提升】解答关键在于理解光电效应的规律(guīlǜ),掌握光电效 应发生的条件.对易错选项及错误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易错角度 易错选C
错误原因
误认为只要光的强度足够大就能发生光电效应. 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应该 是只有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才能发生 光电效应.
第四页,共41页。
考点2 光电效应(ɡuānɡ diàn xiào yìng)方程
1.基本(jīběn)物理量 (1)光子的能量ε=___h,v其中h=6.63×10-34 J·s(称为普朗克常 量). (2)逸出功A:使电子脱离某种金属所做功的_______.
最小值 (3)最大初动能:发生光电效应时,金属表面上的_____吸收光
本章(běn zhānɡ)内容
第一页,共41页。
考点(kǎo diǎn)1 光电效应
1.产生条件(tiáojiàn)
入射光的频率____大_金于属的截止频率.
第二页,共41页。
2.光电效应规律
(1)每种金属都有一个截止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_____大这于个
截止频率才能产生(chǎnshēng)光电效应. (2)当入射光的频率高于截止频率,光电流出现时,光电流的大小 由_光__强__决定, __光__强_越大,光电流越大. (3)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____线_关性系. (4)光电效应的发生___几__乎__(_j_īh_ū_)_是的瞬,一时般不超过10-9 s.
第二十四页,共41页。
3.用波长为2.0×10-7 m的紫外线照射钨的表面,释放出来的光
电子中最大的动能是4.7×10-19 J.由此可知,钨的截止频率是
(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光速c=3.0×108 m/s,结果
取两位有效数字)( )
A.5.5×1014 Hz
B.7.9×1014 Hz
第十页,共41页。
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进一步说明 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两者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的统一 体,其表现规律为: (1)从数量上看:个别光子的作用效果(xiàoguǒ)往往表现为粒子性;大量 光子的作用效果(xiàoguǒ)往往表现为波动性. (2)从频率上看:频率越低波动性越显著,越容易看到光的干涉 和衍射现象;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显著,越不容易看到光的干涉和 衍射现象,贯穿本领越强.
剩余部分转化为光电子的初动能,只有直接从金属
表面飞出的光电子才具有最大初动能,对于确定的
金属,A是一定的,故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随入射
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
第七页,共41页。
对应规律
效应 (xiàoyìng) 具有 瞬时性
光较强时
饱和电流大
对规律的产生的解释
光照射金属时,电子(diànzǐ)吸收一个光 子的能量后,动能立即增大,不需要能量 积累的过程
第三页,共41页。
1.对光电效应现象的三点(sān diǎn)说明 (1)光电效应的实质是光现象转化为电现象. (2)光电效应中的照射光包括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3)照射光的频率决定着是否发生光电效应及光电子的最大初动 能. 2.对光电子的理解 光电子是金属表面受光照射逸出的电子,光电子也是电子,与 光子不同,光子的本质是光.
第二十八页,共41页。
【解析( jiě xī)】由A=hhcv0, = 又eU=Ek,且Ek=hvv-Ac ,,
0
所以 U hc ( 1 1 ) hc(0 ) .
e 0
e0
答案: h
c
0
hc(0 ) e0
第二十九页,共41页。
6.(1)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如图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 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K),钠极板发射出的光电子被 阳极A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下列光电流I与A、K之间的电压 UAK的关系图像(tú xiànɡ)中,正确的是______.
V以
1 mv2
后,具有最大初动能(d1òmnvg2 néhng)A的光电子达不到阳极,2因此eU=
由光电效应方程得1:mv22 0.6 eV, A 1.9 eV (3分)
由以上两式得: 2
(2分)
(3分)
答案:(1)0.6 eV (2)1.9 eV
第十八页,共41页。
【总结提升】应用光电效应方程时的注意事项
第二十一页,共41页。
2.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三 条(sān tiáo)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 所示.则可判断出( )
第二十二页,共41页。
A.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 B.乙光的波长(bōcháng)大于丙光的波长(bōcháng) C.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 D.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对应规律
对规律的产生的解释
存在(cúnzài) 截止 频率v0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 着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 增大,与入射光强度无 关
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首先(shǒuxiān)必须克服
金属原子核的引力做功A,要使入射光子的能量不
小于A,对应的0频率Ah ,
即截止频率
电子吸收光子能量后,一部分克服阻碍作用做功,
(1)每种金属( jīnshǔ)都有一个截止频率,光频率大于这个截止频率才能
发生光电效应.
(2)截止频率是发生光电效应的最小频率,对应着光的极限波长
和金属( jīnshǔ)的逸出功,即
(3)应用光电效应方程
=hhvv0 -Ah时c,0 注 A意.能量单位电子伏和焦
耳的换算(1 eV=1.6×10-191 mJ)v. 2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理解能否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只 由光的频率决定. 【自主解答】选B.每一种金属对应一个截止频率,低于截止频率的光, 无论照射时间(shíjiān)有多长,光的强度有多大,都不能使金属产生 光电效应,只要照射光的频率大于截止频率,就能产生光电效应.因为 X射线的频率高于紫外线的频率,所以改用X射线照射可能发生光电效 应,B选项正确.
2
第十九页,共41页。
1.(2011·广东高考)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 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 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pínlǜ)有关 D.入射光频率(pínlǜ)大于极限频率(pínlǜ)才能产生光电子
第二十页,共41页。
【解析】选C、D.要产生光电效应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最小频 率,即极限频率,当入射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时,不管光的 强度多大都不会产生光电效应,与光照时间无关,故D正确(zhèngquè), A、B错误;对同一种金属,入射光的频率越大,光电子的最大 初动能越大,需要的遏止电压越大,C正确(zhèngquè).
C.9.8×1014 Hz
D.1.2×1015 Hz
【解析】选BΒιβλιοθήκη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在恰好(qiàhǎo)发生光
电效应时最大初动能为0,有hν0=A,且故12c=mBλ正vνm确2 ,.化h简 得Aν, 0=
hc
1 2
mv
m
2
c
1 2
mv
m
2
7.9 1014
Hz,
h
h
第二十五页,共41页。
4.(2011·上海高考)用极微弱的可见光做双缝干涉实验,随着时 间的增加,在屏上先后出现(chūxiàn)如图(a)、(b)、(c)所示的图像, 则
易错选D
误认为只要光的照射时间足够长就能发生光电 效应.而实际上是入射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时 照射多长时间也不会发生光电效应.
第十五页,共41页。
逸出功与最大初动能的计算(jì suàn) 【例证2】(8分)如图所示,当电键S断开时, 用光子能量为2.5 eV的一束光照射阴极P,发 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合上电键,调节滑动变 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60 V 时,电 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0 V时,电流 表读数为零. (1)求此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的大小. (2)求该阴极材料的逸出功.
第十六页,共41页。
【解题( jiě tí)指南】
反向遏止电压 (diànyā),使电 子减速为零
动能 定理
光电子的最大 初动能 (dòngnéng)
光电效应
方程
逸出功
第十七页,共41页。
【规范解答】设用光子能量为2.5 eV的光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
初动能(dòngnéng)为Ek,阴极材料逸出功为A,当反向电压达到U=0.60
第二十三页,共41页。
【解析】选B.由图像知甲光、乙光对应的遏止电压Uc2相等,且 小于丙光对应的遏止电压Uc1,所以甲光和乙光对应的光电子最 大初动能相等且小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故D项错误;根 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v-W0知甲光和乙光的频率相等, 且小于丙光的频率,故A错误、B正确;而截止频率是由金属( jīnshǔ)决 定的,与入射光无关,故C错误.
第二十七页,共41页。
5.(2011·新课标全国卷)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某金属的截止频率 相应的波长为λ0,该金属的逸出功为______.若用波长为λ(λ< λ0)的单色光做实验,则其遏止电压为______.已知电子的电荷量、真空中的光速 和普朗克常量分别为e、c和h.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sīlù)分析: 先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计算出逸出功,再由遏止电压与光电 子最大初动能的关系及光电效应方程,可求出遏止电压.
电子
子后克服原子核的引力逸出时所具有的动能的最大值.
(diànzǐ)
第五页,共41页。
2.光电效应(ɡuānɡ diàn xiào yìng)方程 光电子的初动能 1 mv2与入射光光子的能量hv和逸出功A之间的
2
关系:hν=__12_m__v_2__A_
第六页,共41页。
1.对光电效应规律(guīlǜ)的解释
③普朗克常量:图线的斜率k=h.
第九页,共41页。
考点(kǎo diǎn)3 光的波粒二象性
1.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__粒__子_(性lì,zǐ同) 时光还具有___波_动_性,即光 具有波粒二象性. 2.大量光子(guāngzǐ)运动的规律表现波出动光的_____性,单个光子 (guāngzǐ)的粒子运动表 现出光的_____性. 波动性 3.光的波长越长,______粒_越子明性显,越容易看到光的干涉和衍射 现象;光的频率越高,_______越明显,穿透本领越强.
第十二页,共41页。
光电效应规律的理解 【例证1】(2011·上海高考)用一束紫外线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 生光电效应,可能(kěnéng)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措施是( ) A.改用频率更小的紫外线照射 B.改用X射线照射 C.改用强度更大的原紫外线照射 D.延长原紫外线的照射时间
第十三页,共41页。
第三十页,共41页。
(2)钠金属中的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从金属表面逸出,这就是(jiùshì)光 电子.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的过程中,其能量的大小______(选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一页,共41页。
(3)从传播与作用上看:光在传播过程中往往(wǎngwǎng)表现出波动性;在 与物质发生作用时往往(wǎngwǎng)表现为粒子性. (4)波动性与粒子性的统一:由光子的能量E=hv,光子的动量 p h表达式也可以看出,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并不矛盾:表示粒 子性的粒子能量和动量的计算式中都含有表示波的特征的物理 量——频率v和波长λ. (5)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时不可把光当成宏观概念中的波,也不 可把光当成宏观概念中的粒子.
第二十六页,共41页。
A.图像(a)表明光具有粒子性 B.图像(c)表明光具有波动性 C.用紫外光观察不到类似的图像 D.实验表明光是一种(yī zhǒnɡ)概率波 【解析】选A、B、D.少数光子的行为表现出光的粒子性,A正确; 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光的波动性,B正确;出现亮条纹的地方是 光子到达概率大的地方,出现暗条纹的地方是光子到达概率小的 地方,光是概率波,D正确;紫外光虽然不是可见光,但也能够产 生光的干涉现象.C错误.
光较强时,包含的光子数较多,照射金属 时产生(chǎnshēng)的光电子较多,因而饱 和电流较大
第八页,共41页。
2.用图像表示光电效应方程
(系1图)最线大如初图动.能(dòn12gnménvg2m)
与入射光频率v的关
(2)由图线可以得到的物理量
①截止频率:图线与v轴交点的横坐标
v0.
②逸出功:图线与纵轴交点的纵坐标的值A=|-E|=E.
第十四页,共41页。
【总结提升】解答关键在于理解光电效应的规律(guīlǜ),掌握光电效 应发生的条件.对易错选项及错误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易错角度 易错选C
错误原因
误认为只要光的强度足够大就能发生光电效应. 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取决于入射光的频率,应该 是只有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才能发生 光电效应.
第四页,共41页。
考点2 光电效应(ɡuānɡ diàn xiào yìng)方程
1.基本(jīběn)物理量 (1)光子的能量ε=___h,v其中h=6.63×10-34 J·s(称为普朗克常 量). (2)逸出功A:使电子脱离某种金属所做功的_______.
最小值 (3)最大初动能:发生光电效应时,金属表面上的_____吸收光
本章(běn zhānɡ)内容
第一页,共41页。
考点(kǎo diǎn)1 光电效应
1.产生条件(tiáojiàn)
入射光的频率____大_金于属的截止频率.
第二页,共41页。
2.光电效应规律
(1)每种金属都有一个截止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_____大这于个
截止频率才能产生(chǎnshēng)光电效应. (2)当入射光的频率高于截止频率,光电流出现时,光电流的大小 由_光__强__决定, __光__强_越大,光电流越大. (3)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成____线_关性系. (4)光电效应的发生___几__乎__(_j_īh_ū_)_是的瞬,一时般不超过10-9 s.
第二十四页,共41页。
3.用波长为2.0×10-7 m的紫外线照射钨的表面,释放出来的光
电子中最大的动能是4.7×10-19 J.由此可知,钨的截止频率是
(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光速c=3.0×108 m/s,结果
取两位有效数字)( )
A.5.5×1014 Hz
B.7.9×1014 Hz
第十页,共41页。
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进一步说明 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两者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的统一 体,其表现规律为: (1)从数量上看:个别光子的作用效果(xiàoguǒ)往往表现为粒子性;大量 光子的作用效果(xiàoguǒ)往往表现为波动性. (2)从频率上看:频率越低波动性越显著,越容易看到光的干涉 和衍射现象;频率越高粒子性越显著,越不容易看到光的干涉和 衍射现象,贯穿本领越强.
剩余部分转化为光电子的初动能,只有直接从金属
表面飞出的光电子才具有最大初动能,对于确定的
金属,A是一定的,故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随入射
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
第七页,共41页。
对应规律
效应 (xiàoyìng) 具有 瞬时性
光较强时
饱和电流大
对规律的产生的解释
光照射金属时,电子(diànzǐ)吸收一个光 子的能量后,动能立即增大,不需要能量 积累的过程
第三页,共41页。
1.对光电效应现象的三点(sān diǎn)说明 (1)光电效应的实质是光现象转化为电现象. (2)光电效应中的照射光包括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3)照射光的频率决定着是否发生光电效应及光电子的最大初动 能. 2.对光电子的理解 光电子是金属表面受光照射逸出的电子,光电子也是电子,与 光子不同,光子的本质是光.
第二十八页,共41页。
【解析( jiě xī)】由A=hhcv0, = 又eU=Ek,且Ek=hvv-Ac ,,
0
所以 U hc ( 1 1 ) hc(0 ) .
e 0
e0
答案: h
c
0
hc(0 ) e0
第二十九页,共41页。
6.(1)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如图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 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K),钠极板发射出的光电子被 阳极A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下列光电流I与A、K之间的电压 UAK的关系图像(tú xiànɡ)中,正确的是______.
V以
1 mv2
后,具有最大初动能(d1òmnvg2 néhng)A的光电子达不到阳极,2因此eU=
由光电效应方程得1:mv22 0.6 eV, A 1.9 eV (3分)
由以上两式得: 2
(2分)
(3分)
答案:(1)0.6 eV (2)1.9 eV
第十八页,共41页。
【总结提升】应用光电效应方程时的注意事项
第二十一页,共41页。
2.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三 条(sān tiáo)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 所示.则可判断出( )
第二十二页,共41页。
A.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 B.乙光的波长(bōcháng)大于丙光的波长(bōcháng) C.乙光对应的截止频率大于丙光的截止频率 D.甲光对应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大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
对应规律
对规律的产生的解释
存在(cúnzài) 截止 频率v0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 着入射光频率的增大而 增大,与入射光强度无 关
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首先(shǒuxiān)必须克服
金属原子核的引力做功A,要使入射光子的能量不
小于A,对应的0频率Ah ,
即截止频率
电子吸收光子能量后,一部分克服阻碍作用做功,
(1)每种金属( jīnshǔ)都有一个截止频率,光频率大于这个截止频率才能
发生光电效应.
(2)截止频率是发生光电效应的最小频率,对应着光的极限波长
和金属( jīnshǔ)的逸出功,即
(3)应用光电效应方程
=hhvv0 -Ah时c,0 注 A意.能量单位电子伏和焦
耳的换算(1 eV=1.6×10-191 mJ)v. 2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理解能否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只 由光的频率决定. 【自主解答】选B.每一种金属对应一个截止频率,低于截止频率的光, 无论照射时间(shíjiān)有多长,光的强度有多大,都不能使金属产生 光电效应,只要照射光的频率大于截止频率,就能产生光电效应.因为 X射线的频率高于紫外线的频率,所以改用X射线照射可能发生光电效 应,B选项正确.
2
第十九页,共41页。
1.(2011·广东高考)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 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 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pínlǜ)有关 D.入射光频率(pínlǜ)大于极限频率(pínlǜ)才能产生光电子
第二十页,共41页。
【解析】选C、D.要产生光电效应入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最小频 率,即极限频率,当入射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时,不管光的 强度多大都不会产生光电效应,与光照时间无关,故D正确(zhèngquè), A、B错误;对同一种金属,入射光的频率越大,光电子的最大 初动能越大,需要的遏止电压越大,C正确(zhèngquè).
C.9.8×1014 Hz
D.1.2×1015 Hz
【解析】选BΒιβλιοθήκη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在恰好(qiàhǎo)发生光
电效应时最大初动能为0,有hν0=A,且故12c=mBλ正vνm确2 ,.化h简 得Aν, 0=
hc
1 2
mv
m
2
c
1 2
mv
m
2
7.9 1014
Hz,
h
h
第二十五页,共41页。
4.(2011·上海高考)用极微弱的可见光做双缝干涉实验,随着时 间的增加,在屏上先后出现(chūxiàn)如图(a)、(b)、(c)所示的图像, 则
易错选D
误认为只要光的照射时间足够长就能发生光电 效应.而实际上是入射光的频率小于极限频率时 照射多长时间也不会发生光电效应.
第十五页,共41页。
逸出功与最大初动能的计算(jì suàn) 【例证2】(8分)如图所示,当电键S断开时, 用光子能量为2.5 eV的一束光照射阴极P,发 现电流表读数不为零.合上电键,调节滑动变 阻器,发现当电压表读数小于0.60 V 时,电 流表读数仍不为零;当电压表读数大于或等于0.60 V时,电流 表读数为零. (1)求此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的大小. (2)求该阴极材料的逸出功.
第十六页,共41页。
【解题( jiě tí)指南】
反向遏止电压 (diànyā),使电 子减速为零
动能 定理
光电子的最大 初动能 (dòngnéng)
光电效应
方程
逸出功
第十七页,共41页。
【规范解答】设用光子能量为2.5 eV的光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
初动能(dòngnéng)为Ek,阴极材料逸出功为A,当反向电压达到U=0.60
第二十三页,共41页。
【解析】选B.由图像知甲光、乙光对应的遏止电压Uc2相等,且 小于丙光对应的遏止电压Uc1,所以甲光和乙光对应的光电子最 大初动能相等且小于丙光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故D项错误;根 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k=hv-W0知甲光和乙光的频率相等, 且小于丙光的频率,故A错误、B正确;而截止频率是由金属( jīnshǔ)决 定的,与入射光无关,故C错误.
第二十七页,共41页。
5.(2011·新课标全国卷)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某金属的截止频率 相应的波长为λ0,该金属的逸出功为______.若用波长为λ(λ< λ0)的单色光做实验,则其遏止电压为______.已知电子的电荷量、真空中的光速 和普朗克常量分别为e、c和h.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可按以下思路(sīlù)分析: 先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计算出逸出功,再由遏止电压与光电 子最大初动能的关系及光电效应方程,可求出遏止电压.
电子
子后克服原子核的引力逸出时所具有的动能的最大值.
(diànzǐ)
第五页,共41页。
2.光电效应(ɡuānɡ diàn xiào yìng)方程 光电子的初动能 1 mv2与入射光光子的能量hv和逸出功A之间的
2
关系:hν=__12_m__v_2__A_
第六页,共41页。
1.对光电效应规律(guīlǜ)的解释
③普朗克常量:图线的斜率k=h.
第九页,共41页。
考点(kǎo diǎn)3 光的波粒二象性
1.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__粒__子_(性lì,zǐ同) 时光还具有___波_动_性,即光 具有波粒二象性. 2.大量光子(guāngzǐ)运动的规律表现波出动光的_____性,单个光子 (guāngzǐ)的粒子运动表 现出光的_____性. 波动性 3.光的波长越长,______粒_越子明性显,越容易看到光的干涉和衍射 现象;光的频率越高,_______越明显,穿透本领越强.
第十二页,共41页。
光电效应规律的理解 【例证1】(2011·上海高考)用一束紫外线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 生光电效应,可能(kěnéng)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措施是( ) A.改用频率更小的紫外线照射 B.改用X射线照射 C.改用强度更大的原紫外线照射 D.延长原紫外线的照射时间
第十三页,共41页。
第三十页,共41页。
(2)钠金属中的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从金属表面逸出,这就是(jiùshì)光 电子.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的过程中,其能量的大小______(选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一页,共41页。
(3)从传播与作用上看:光在传播过程中往往(wǎngwǎng)表现出波动性;在 与物质发生作用时往往(wǎngwǎng)表现为粒子性. (4)波动性与粒子性的统一:由光子的能量E=hv,光子的动量 p h表达式也可以看出,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并不矛盾:表示粒 子性的粒子能量和动量的计算式中都含有表示波的特征的物理 量——频率v和波长λ. (5)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时不可把光当成宏观概念中的波,也不 可把光当成宏观概念中的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