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宁夏中卫市地理高一(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宁夏中卫市地理高一(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读1901~2011年法国总人ロ及人ロ出生率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題。
1.图中法国人口出生率两次大幅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生育政策B.自然灾害C.战争D.生育观念
2.20世纪70年代以后,法国人口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B.人口老龄化加剧
C.人口死亡率大幅下降D.接纳国际移民
3.为了提高人口出生率,法国应
A.健全养老保障体系B.完善育儿补贴制度
C.延迟退休年龄D.放开移民政策
【答案】1.C
2.D
3.B
【解析】
1.本题考查影响人口变化的因素,据图分析图中1911年和1941年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结合法国社会背景,这两年恰逢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因此是战争原因导致两次出生率大幅度下降,故选C。
2.结合图中法国总人口变化曲线图和出生率变化曲线图,20世纪70年代后人口出生率下降,但在总人口增加,这是由于法国接纳国际移民导致的,故选D。
3.本题考查提高生育率的措施,完善育儿补贴制度,能够为新生儿童提供充分的保障,确保各项顺利进行,能够提高人口的出生率。
健全养老保障体系是解决养老问题的措施、延迟退休年龄及放开移民政策时解决劳动力不足的措施。
故选B。
2.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举措,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否则会引发城市生态问题。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城市河流水位过程线提前的因素有( )
①水泥路面多②绿地多③下水道多④人口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下列能够有效防御城市洪水的措施是( )
①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
②禁止开采地下水
③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④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持天然池塘、河道
⑤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④⑤
【答案】1.B
2.A
【解析】
1.绿地多会增加下渗,使洪峰错后。
水泥路面多、下水道多导致城市水位过程线提前。
人口多少和河流水位过程线提前关系不大。
据此分析本题选B。
2.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增加雨水的下渗,可有效减少地表水量,①可行;禁止开采地下水,②不可行;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持天然池塘、河道,增强对城市地表水的下泄能力,减少城市内涝,③可行;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可有效提高雨水下渗,减轻地表水的汇集,④可行;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主要应对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地表径流影响不大,⑤不可行。
据此分析本题选A。
【点睛】
城市化过程中常见问题的治理对策:
1、建立新城和卫星城,开发新区,有效控制中心城市和城市中心区规模。
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加强道路建设,发展立体交通,加强交通管理,加快住宅建设,合理调控房价等。
3、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加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开展环境污染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将污染严重企业外迁或关闭,做好城市的合理规划,大力加强绿化建设等。
4、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
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
动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使城市景观尽可能地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3.下图为农业分类示意图。
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甲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
C.乳畜业D.混合农业
2.美国某个以生产小麦为主的农场,其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A.甲B.乙
C.丙D.丁
【答案】1.A
2.B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农业地域类型以作物种植为主,劳动密集程度高,商品率低,具有上述的特点的是季风水田农业。
2.美国某个以生产小麦为主的农场是商品谷物农业,具有以作物种植为主、劳动投入少而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等特点。
4.读我国某河流上游部分河段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
A.自东南向西北B.自西北向东南
C.自西南向东北D.自东北向西南
2.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 )
A.甲乙河段B.乙丙河段
C.丙丁河段D.丁戊河段
【答案】1.C
2.B
【解析】
1.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图中右下角年均温最低,海拔最高,结合图右上角的指向标可判断出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C正确。
2.等温线越密集,单位距离内温差越大,海拔高度差异越大,坡度越陡,图中乙、丙河段等温线最密集,坡度最陡,水能资源最丰富,B正确。
5.读下面“粤、苏、贵、桂四省区2010年和2050年老年人口比重变化趋势图”,完成下题。
四省区老年人口比重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差值
导致图中老年人口变化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是
A.省际人口的迁移B.人口出生率的降低
C.人口寿命的延长D.经济、医疗水平的提高
【答案】A
【解析】
【详解】
由题中图可以看出,贵、桂经济欠发达省份2050年老年人口比重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经济发达的粤、苏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主要是因为青年劳动力人口从经济欠发达区流入经济发达区,省际人口的迁移引起的,A正确;而经济发达区的人口寿命虽然更长,出生率更低,经济、医疗水平更高,但是由于人口的迁移,使它们的老年人口变化趋势减小,BCD错误。
故选A。
6.近年来,青海省互助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加强农产品流通、技术和信息服务等工作,使马铃薯种植成为农业增收的主要来源。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的马铃薯种植业属于
A.商品农业B.立体农业C.粗放农业D.混合农业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关键考查对农业分类方法的理解。
【详解】
分析试题: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本地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所生产的马铃薯主要是用来向外地销售,所以马铃薯种植业属于商品农业;而在生产过程中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搞好技术和信息服务等工作,所以它还属于现代农业和集约农业;又因本地主要种植马铃薯,它不是混合农业,故选A。
7.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是()
A.低温冷害B.地表崎岖C.土壤贫瘠D.干旱少雨
【答案】A
【解析】
我国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霜期长,多低温冻害,不利于农业发展。
故A正确。
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地形平坦辽阔,故B错误。
东北地区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黑土富含有机质,土壤肥沃,故C错误。
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利于农业生产,故D错误。
8.下图是“地球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能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A
【解析】
黄赤交角是地球自转轨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图中的序号是①,A对。
②是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B 错。
③、④不是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C、D错。
9.北京时间201年8月18日、8月26日、9月21日,太阳先后3次出现特大耀斑活动。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不包含太阳天体系统是( )
A.银河系B.总星系C.太阳系D.地月系
2.耀斑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A.内部B.光球层C.色球层D.日冕层
3.这几次太阳活动造成的影响有( )
A.使到达地球的可见光增强,紫外线有所减少
B.出现电离层的扰动,短波通信受到强烈干扰
C.爆发时极光格外耀眼
D.对人造卫星的运行没有影响
【答案】1.D
2.C
3.B
【解析】
【分析】
1.地月系包含地球和月球,地月系属于太阳系,不包含太阳,D正确;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属于总星系,因此银河系、总星系、太阳系都包含太阳,因此ABC错误。
故答案选D。
2.人类能够直接观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大气层。
太阳大气由里往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黑子,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耀斑,日冕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太阳风。
故C 正确,ABD错误。
3.熟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即可正确作答。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引起电离层挠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现象;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往往与地球各地年降水量变化周期有相关性。
所以太阳活动不会使到达地球的可见光增强,紫外线减少,故A错误;太阳活动出现电离层的扰动,短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强烈干扰,甚至中断,故B正确;太阳活动爆发时,若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两极地区会出现绚丽多彩的极光,故C错误;太阳活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中断,对人造卫星的运行有一定的影响,故D错误。
故答案选B项。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
②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
④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
10.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
地域文化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状况,是一定地域内各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下图为“浙江水乡乌镇、重庆过江索道”景观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表述不属于“地域文化”的特性是
A.特定的地域性B.相对的稳定性
C.综合性(物质方面、非物质方面)D.与时俱进的创新性
2.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的有
① 建筑风格②生活水平高低③宗教信仰④消费习惯⑤习俗⑥教育水平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⑤D.②④⑥
3.“浙江水乡乌镇”与“重庆过江索道”反映出两地
A.地形地势不同B.气候条件不同C.植被状况不同D.耕作方式不同
【答案】1.D
2.C
3.A
【解析】
1.地域文化首先在于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地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处于特定的地域性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但地域文化不能与时俱进,不具有创新性,D错。
故选D。
2.城市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当地地域文化的直接表现。
地域文化特征包括城市建筑风格、宗教信仰、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而生活水平高低、教育水平和消费习惯与地域文化无关,故选C。
3.浙江乌镇与重庆地区气候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条件差异不明显,B错。
植被均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差异不大,C错。
均为水田,一年两熟或者三熟,D错。
而由于乌镇地处江南,地势较低,排水不畅,河汊纵横,形成特有水乡特点,而重庆地区地势起伏大,多大江大河,成为对岸交通的障碍,所以依赖索道,导致两地特征差异的主要因素为地形地势,故选A。
11.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 000、2 000、6 000、4 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A.8 000B.2 000C.6 000D.4 500
2.对于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相当于木桶短板效应的是( )
A.四川——水力资源B.山东——气候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D.内蒙古——水资源
【答案】1.D
2.D
【解析】
【分析】
试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
1.由木桶效应可知,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供养人数最少的那类资源,D正确。
2.由木桶效应可知,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供养人数最少的那类资源,内蒙古水资源数量最少,相当于短板,D正确。
12.西欧、北美东部、东亚和南亚是世界人口稠密区。
这表明有利于人口集中分布的主要自然条件是
①矿产资源丰富②森林草原广布③沿海地势低平④气温适宜降水适中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C
【解析】
东亚、南亚、西欧和北美东部位于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带,这些地区地势低平,气温宜,降水适中,适宜人类居住,故选C。
13.《河北雄安新区启动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河北雄安新区起步区控制规划》2019年6月1日向社会公示。
启动区作为雄安新区率先建设区域,承担着首批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落地、高端创新要素集聚、高质量发展引领、新区雏形展现的重任。
启动区100平方千米,突出绿色、智能、创新、统筹布局生产、生活、生态,形成“五片、三带、多中心”城市功能结构。
下图示意雄安新区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国家在河北省新建雄安新区的首要目的是
A.平衡京津冀区域发展B.吸引国内外投资
C.疏解北京非首功能D.提高河北省城市化水平
2.雄安新区最有可能承接
A.北京市政府行政部门B.国务院各职能部门
C.大型企业和科研机构D.各国在中国大使馆
3.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北京生态环境压力减轻B.北京经济中心地位下降
C.雄安新区迁入人口增多D.白洋淀的湿地面积减少
【答案】1.C
2.C
3.D
【解析】
1.结合材料,启动区作为雄安新区率先建设区域,承担着首批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落地、高端创新要素集聚、高质量发展引领、新区雏形展现的重任。
主要是为了疏解北京非首功能,故选C。
2.根据材料提示,雄安新区是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北京市政府行政部门、国务院各职能部门和各国在中国大使馆是属于首都的行政和外交功能,属于首都功能,所以大型企业和科研机构是雄安新区最有可能承接的部门,故选C。
3.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将逐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北京生态环境压力减轻,北京经济中心地位下降,雄安新区迁入人口增多,材料提到建设成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所以白洋淀的湿地面积将得到有效保护,不会减小,ABC正确,D错误,故选D。
14.读“某区域水稻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区域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位于温带,河网密布
B.地形多样,土壤肥沃
C.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D.光照充足,日温差大
2.该区域水稻种植业的优势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
①劳动力②历史③科技④交通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3.该区域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是()
A.单产较低B.水利设施完备C.商品率低D.机械化水平高
【答案】1.C
2.A
3.C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了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试题难度较易。
1.据图可知,该区域位于热带,降水较多,河网密布,故A错误;该区域以平原高原为主,地形单一,故B错误;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充足,故C正确;该区域位于热带光照充足,日温差小,故D 错误;综上所述,选C。
2.图示区域位于南亚,该地区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精耕细作;南亚都为发展中国家,农业科技水平不高;交通等基础设置并不完善;所以该区域种植水稻的优势条件是劳动力充足,历史悠久,故BCD错误,选A。
3.图示区域位于南亚,都为发展中国家,农业科技水平,机械化水平不高,水利设施不完善,多旱涝灾害。
水稻单产较高,故A错误;该区域水利设施不完善,多旱涝灾害,故B错误;该区域人口稠密,多为自给农业,商品率低,故C正确;该地区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且工业不发达,机械化水平低,故D错误;综上所述,选C。
15.下表示某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的变化,以及甲、乙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
读下图,完成下题。
甲、乙两类企业相比( )
A.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
B.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
C.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
D.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较低,随着人均工资上涨,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比乙类企业短。
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进入该区域时间比乙早。
【详解】
甲、乙两类企业相比,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较低,随着人均工资上涨,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比乙类企业短,A错。
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B对。
乙类企业支付工资较高,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比甲类企业晚,C错。
乙类企业支付工资能力强,产品的附加值较高,D错。
16.城市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城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
下图是某大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空间差异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市
A.I区高档写字楼密度大
B.Ⅱ区适宜建垃圾填埋场
C.Ⅲ区商业网点最为密集
D.IV区城市热岛效应最强
2.甲处土地利用强度增大,主要原因是
A.建设湿地公园B.划定耕地保护区C.增加种植业投入D.扩大卫星城规模
【答案】1.A
2.D
【解析】
【分析】
1.据图可知,I区位于市中心,为中心商务区,地价较高,因此建筑物高大稠密,是商业网点的集中分布区,故A正确,C错误;II区离市中心较近,不适宜建垃圾填埋场,B错误;IV区位于郊区,远离市中心,城市热岛效应较弱,D错误。
据此分析选A。
2.据题干知,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
据图可知,甲地远离市区,但是土地利用强度增大,说明建设用地面积增多,最有可能是卫星城市的规模扩大,增加了建设用地面积,D正确,其它均不会增加建设用地面积,不会使土地利用强度增大,ABC均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分区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城市的各项经济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通达度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因此,各项活动之间必然要发生竞争,并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形成了城市功能区。
一般情况考虑地价,在城市中心形成商业区,商业
区外圈形成住宅区,城市外缘形成工业区。
中心商务区的特点是建筑物以多层大厦为主,交通便捷,人口密集,昼夜差别较大,交通流量大。
17.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
下图示意采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最适宜发展该模式的地区是( )
A.河套平原B.黄淮平原C.辽东丘陵D.两广丘陵
2.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
①提高经济效益②加快城镇发展③提供清洁能源④促进民居集中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答案】1.D
2.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对农作物的分布的理解和循环农业的意义。
1.模式图中显示农业主要种植水稻和甘蔗。
水稻种植需满足雨热同期的条件,多分布在我国南方;甘蔗种植需要高热量,多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故最适宜发展该模式的地区是两广丘陵地区,D正确。
故选D
2.该模式下循环农业结合水稻种植、甘蔗种植、渔业养殖和生猪饲养,生产方式多元化,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①正确;
循环农业对加快城镇发展的作用不大,②错误;
图中显示该模式使用沼气循环作为清洁能源,降低生产消耗,③正确;
该模式促进居民转向鱼塘等水域和耕地面积集中的区域发展,可能促使居民走向分散,④错误;
综上,故①③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难度适中,解答本题需要了解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典型分布地区,比如水稻和甘蔗,据此来推断该模式所在地区。
18.荷兰牧业以家庭农场为主,鼓励草场放牧,集约化程度控制在较低水平,乳制品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二。
读“荷兰菲仕兰坎皮纳公司业务流程图”。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荷兰牧场的牧草质量、单位面积产量均高于我国内蒙古草原,主要得益于()
A.气候温凉湿润B.水源充足C.人口众多D.地形平坦
2.荷兰乳品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是( )
A.建立乳品冷藏运输通道
B.扩大天然草场放牧规模
C.建立互惠共赢的产业链
D.倡导奶牛圈养提高产量
【答案】1.A
2.C
【解析】
1.荷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而我国内蒙古草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牧草质量、单位面积产量均低于荷兰牧场,正确选项是A。
2.根据荷兰菲仕兰坎皮纳公司业务流程图可知,荷兰乳品业建立了互惠共赢的产业链,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销量,而我国畜牧业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链,正确选项是C。
19.崇明是上海的花木之乡。
近年来,崇明区花种植規模不断扩大,在2021年第十届中国花博会承办资格,主题为”花开・中国梦”,中国花博会是我国花卉艺城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综合性花事盛会。
花博会为崇明产业调整、升級带来了机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近年来明区花声种植規模不断扩大的因素主要是()
A.市场B.科技
C.劳动力D.交通
2.崇明区花卉种植模扩大最可能占用()
A.港口用地B.蔬菜地
C.水稻田D.乳牛厂
3.花博会不能直接促进崇明()的发展。
A.现代农业B.房地产业
C.生态旅游业D.花卉研发、生产和销售产业
【答案】1.A
2.C
3.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
1.祟明是上海的花木之乡。
随着经济收人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对花卉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从而导致崇明区花卉种植规模扩大。
故选A。
2.崇明区花疒种植规模扩大最可能占用单位面积产值低、规模大的水稻田。
故选C。
3.中国花博会是我国花卉园艺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综合性花事盛会,直接促进花卉研发、生产和销售产业,促进现代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发展。
花博会是短期活动,对房地产业没有直接影响。
故选B。
20.近年来,重庆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拥有汽车生产企业14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近千家,具有70%以上的汽车零部件本地配套化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重庆市集中了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近千家,主要目的是( )
A.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降低零部件的生产成本
B.建立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
C.为当地的汽车企业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D.有利于零部件生产厂之间开展协作
2.重庆市今后汽车工业发展亟须( )
A.扩大汽车产量,提高汽车工业在工业结构中的比重
B.减少与跨国公司的合作,加强自主研发
C.大力发展汽车电子等核心零部件厂
D.加大科技投入,培养汽车专业人才
【答案】1.C
2.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产业转移。
1.由材料中的信息可知,重庆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拥有汽车生产企业14家,因此汽车零部件企业集中于重庆可以为整车厂提供配套的零部件,从而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汽车产业技术要求高,对廉价劳动力数量要求低。
建立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不是目的。
汽车零部件生产厂之间协作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