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法第五章辅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仲裁法第五章辅导
仲裁法第五章辅导
一、重点难点
(一)仲裁协议的法定内容:1)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2)仲裁事项。
3)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二)仲裁协议的效力。
1)对当事人的效力(当事人就协议事项的诉权受到限制;当事人可提请仲裁的范围受到限制;对当事人课以附随义务)。
2)对仲裁机构的效力(授权效力;对行使仲裁权范围的限制效力;对仲裁裁决内容实现的保证力)。
3)对人民法院的效力(排除人民法院对有仲裁协议的争议案件的管辖权;对仲裁机构基于有效的仲裁协议所作有效裁决,法院负有执行职责)。
4)仲裁条款的独立性,是指仲裁条款虽然作为主合同的一部分,但其在性质上、效力上均独立于主合同,其效力有独立的确定性,不受主合同变更、解除、无效等情形的影响。
仲裁条款的独立性,表现在两个方面:A性质上独立性。
主合同是规定当事人双方实体权利、义务的协议,是实体性质的,而仲裁协议是关于当事人选择仲裁方法解决争议的协议,是程序性质的,二者可以分离。
B效力上独立性。
仲裁条款虽然载于合同之中,但其效力并不因合同其他条款效力的终止而终止。
(三)仲裁协议的无效情形:1)因主体条件不合格而无效。
主体条件是指签订仲裁协议的当事人要有缔结仲裁协议的资格和能力。
仲裁协议的订立主体上只能是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和法人组织。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缔结仲裁协议,否则,仲裁协议无效。
仲裁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必须与协议仲裁的纠纷有直接利害关系。
如果仲裁协议的订立者与协议仲裁的事项无直接法律关系,则仲裁协议无效。
2)因意思表示要件不合格而无效。
意思表示要件是指订立仲裁协议的意思表示必须是真实的,订立仲裁协议的意思表示须以效果意思和行为意思判断其效力。
如果仲裁协议是在其中一方当事人受胁迫、欺诈或在被胁迫的前提下签订的,不但欠缺效果意思,也欠缺行为意思,这样的仲裁协议也是无效的。
3)因内容要件不合格
而无效。
内容要件即仲裁协议的法定内容须健全且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4)因不符合仲裁协议的形式而无效。
在我国,只承认书面的仲裁协议,如果口头等非书面形式达成的仲裁协议,则不能生效。
二、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我国仲裁法不承认默视仲裁协议,也不承认口头仲裁协议,只承认______、_____的仲裁协议。
答案:书面方式的明示的
2、书面仲裁协议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二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包含于合同中仲裁条款其他书面方式的仲裁协议
3、实践中,仲裁协议以三种形态存在:__________________的仲裁协议;____________
的仲裁协议;__________________仲裁协议。
答案:典型规范的书面存在于函电中的仲裁协议引用型的书面
4、裁协议的内容分两类:一为____________;二为____________。
答案:法定内容约定内容
5、裁协议的效力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的效力;____________的效力;____________
的效力。
答案:对当事人的对仲裁机构的对人民法院的
6、《仲裁法》规定: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可以请求____________作出决定或者请求____________作出决定。
答案:仲裁委员会人民法院
二、选择题
1、根据仲裁协议订立的时间,其可分为()。
答案:AB
A、事先仲裁协议
B、事后仲裁协议
C、明示仲裁协议
D、默视仲裁协议
2、根据仲裁协议的意思表示方式,仲裁协议可以分为()。
答案:CD
A、事先仲裁协议
B、事后仲裁协议
C、明示仲裁协议
D、默视仲裁协议
3、我国仲裁协议的法定内容包括()。
答案:ACD
A、仲裁事项
B、仲裁费用的负担
C、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D、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4、下列属于仲裁协议的约定内容的是()。
答案:ABCD
A、涉外仲裁中适用的实体法律
B、仲裁裁决的效力
C、仲裁费用的负担
D、仲裁机构适用的仲裁规则
5、A市甲公司与B市乙公司在C市签订一份合同,该合同履行地在D市,合同中的仲裁条款约定,如本合同发生争议提交C市仲裁委员会仲裁。
现甲、乙两公司发生合同纠纷,甲公司欲申请仲裁,得知C市未设立仲裁委员会,但A。
B、D三个市均设立了仲裁委员会,甲公司应当怎么办?
A向A市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B.向B市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C.向D市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D.向C市或D市法院起诉
答案:D
解析:此题测试仲裁协议的有效条件。
《适用民事诉讼法意见》第146条规定:“当事人在仲裁条款或协议中选择的仲裁机构不存在,或者选择裁决的事项超越仲裁机构权限的,人民法院有权依法受理当事人一方的起诉。
”《仲裁法》第18
条规定:“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或者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补充协议;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
”据此,本题约定的仲裁机构不存在,又未达成新的协议,则原协议无效。
因没有协议在A、B、D三市仲裁,故依《仲裁法》第4条之规定:“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据此,排除答案A、B、C。
《仲裁法》第5条规定:“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
”本题即属于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选答案D。
但答案D本身是按照1991年4月9日,民事诉讼法生效以前,原民事诉讼法(试行)所规定的合同纠纷案件管理的原则拟定的。
本题A市为原告住所地,B市为被告住所地,C市为合同签订地,D市为合同履行地。
《民事诉讼法》第24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
”就本题而言,起诉应在B市或D 市法院。
6、甲公司与乙公司就双方签订的加工承揽合同达成仲裁协议,约定一旦合同履行发生纠纷,由当地仲裁委员会仲裁。
后合同履行发生争议,甲公司将乙公司告上法庭。
对此乙公司没有向受诉法院提出异议。
开庭审理中,甲公司举出充分证据,乙公司败诉几成定局,于是乙公司向法院提交了双方达成的仲裁协议。
法院审查后认为该仲裁协议无效,此时应如何
处理?
A.继续审理
B.判决该仲裁协议无效
C.如甲公司对仲裁协议效力没有异议,则裁定驳回起诉
D。
将仲裁协议的效力问题移交有关仲裁委员会审理
答案:A
解析:此题测试仲裁协议的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8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时未声明有仲裁协议,人民法院受理后,对方当事人又应诉答辩的,视为该人民
法院有管辖权。
”由此可见,乙公司应诉答辩后,法院拥有了审判权,因而法院应继续审理。
7、上海市兴隆公司与宁波市西宁公司在东台市签订了一份合同,该合同履行地在温州市。
合同中的仲裁条款约定:如本合同发生争议,提交东台市仲裁委员会仲裁。
现兴隆公司与西宁公司发生合同纠纷,兴隆公司欲申请仲裁,得知东台市未设仲裁委员会,但上海、宁波、温州三个市均设立了仲裁委员会。
请问:兴隆公司应当怎么办?
A.向上海市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B.向宁波市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C.向温州市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D.向宁波市或温州市的法院起诉
答案:D
解析:此题测试仲裁协议的效力。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6条规定:“当事人在仲裁条款或协议中选择的仲裁机构不存在,或者选择裁决的事项超越仲裁机构权限的,人民法院有权依法受理当事人一方的起诉。
”据此,A、B、C项可排除,即D为正确答案。
8、铁路、公路、水路货物运输和联合货物运输中发生的合同纠纷,由下列哪个仲裁机构管辖?
A.合同签订地 B.合同履行地 C.运输始发地 D仲裁协议选定的答案:D
解析:见《仲裁法》第6条。
该条规定:“仲裁委员会应当由当事人协议选定。
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
9、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应当在何时提出?
A.申请仲裁之时
B.仲裁庭首次开庭之前
C.仲裁裁决作出之前
D.仲裁程序终结之前
答案:B
解析:见《仲裁法》第20条第2款。
该条款规定:“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应当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提出。
”
10、甲厂与乙厂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双方约定发生争议由仲裁机关仲裁。
后甲厂违约,乙厂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该仲裁机关接受了申请并立案,向甲厂发出了通知书。
甲厂拒绝接受仲裁,向本地法院起诉。
则该合同纠
纷应由谁解决?
A.仲裁机关 B.人民法院
C.仲裁机关或人民法院 D.双方协商解决
答案:A
解析:见《仲裁法》第4条、第5条。
第4条规定:“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
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第5条规定:“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
”
10、2.当事人双方订立仲裁协议,遇有下列哪些情形该协议无效?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
B.一方采取胁迫、欺诈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
C.协议中约定的仲裁机构并不存在
D.法人之间为解决非合同的财产权益纠纷订立的仲裁协议
答案:ABC
解析:见《仲裁法》第17条。
该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协议无效:“(一)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的;(二)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三)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