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校本课程序言正式稿:曹顺平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我怎样才能走近你,欣赏你,拥抱你?说起抛却过分的功利,当你把数学当做一种文化来看待的时候,数学就在你心中了。
数学好比登山,一步步的爬,很累,很苦。但是如果你能欣赏山林的风景,那么登山就是一种乐趣了。
登山有三重境界。
首先是初识阶段。走入山林,爬的微微出汗,坐拥山色风光。体会“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当你会做算术,会记账,能够应付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的时候,你会享受数学给你带来的便捷,感受到好似饮用清泉那样的愉悦。
于是劳顿着,但快乐着。
信手写来,权作为序。
曹顺平 於
镇江市丹徒高级中学
2018.1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积累就没有丰富的素材,没有整合创新就没有鲜明的特色。这套校本教材的写作,凝聚了我们数学备课组的全体老师的智慧结晶,在不断修改、讨论,几易其稿的基础上完成的。在此,衷心感谢为此付出辛勤劳动的领导和同仁。
本教材是一个尝试,是一种师生合作,是一种教学相长;本教材更是一个遗憾,只是未臻雕琢的雏稿,公之于众难掩惶恐。然时不我待,或许一个不成熟的研究成果能换来成熟的立说。
具体分工如下:
目录:
1、校本课程《生活中的数学》说明 范习昱
2、序言 曹顺平
3、第一节:银行利息、贷款、房贷(数列的应用)朱斌
4、第二节:交通信号灯的设置(概率的应用) 张海叶
5、第三节:阶梯水费、电费等(函数建模)丁夏云
6、第四节:彩票中奖的概率(概率的应用) 朱镇禄
7、第五节:桥的设计与限高设置(抛物线、圆的应用)马常军
《数学校本课程》序言
人们喜爱音乐,因为它不仅有神奇的乐谱,而且有悦耳的优美旋律!
人们喜爱画卷,因为它不仅描绘出自然界的壮丽,而且可以描绘人间美景!
人们喜爱诗歌,因为它不仅是字词的巧妙组合,而且有抒发情怀的韵律!
人们喜爱哲学,因为它不仅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浓缩,而且使人更加聪明!
人们喜爱科技,因为它不仅是一个伟大的使者或桥梁,而且是现代物质文明的标志!
其次是理解阶段。爬到山腰,大汗淋漓,歇足小坐。环顾四周,云雾环绕,满目苍翠,心旷神怡。正如苏轼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数学理解到一定程度,你会感受到数学的博大精深,数学思维的缜密周全,数学的简洁之美,使你对符号运算能够有爱不释手的感受。不过,理解了,还不能创造。“采药山中去,云深不知处。”对于数学的伟大,还高深莫测。
8、第六节:测量与计算(解三角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丰文伟
9、第七节:几何体的造价问题(导数在解决函数最值中的应用 )
孙茂
10、第八节:优化投资与分配 (线性规划问题)
谢丽
11、第九节:数据处理与分析(统计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戴慧
12、第十节: 中国古代数学名题欣赏(如鸡土同笼问题、白鸡问题、韩信点兵问题等) 郑友培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和我们形影相随,生活中处处有图形,时时讲数量,生活离不开分析,判断,推理,生活需要插上想象的翅膀。形和数是数学研究的对象,从感性到理性的思考是数学的特长。数学不但是各行各业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还有林的幽静,雾的朦胧,山的崎岖,曲的和谐,舞的韵律,诗的想象。浏览数学风光不需要门票,拿一支笔,铺一张纸,捧一本书,就可以凭借生活经验,登上数学之舟扬帆试航,它能给每一位辛勤劳动者提供丰厚的报偿。
第三是登顶阶段。攀岩涉水,越过艰难险阻,到达顶峰的时候,终于出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局面。这时,一切疲乏劳顿,全部抛到九霄云外。“雄关漫道真如铁”,欣赏数学之美,是需要代价的。当你破解了一道数学难题,“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境,是语言无法形容的快乐。
我校是一所地处农村的普通高级中学,由于招收学生相对来说基础薄弱,学习行为习惯不好,学生对文化课学习普遍兴趣不浓,特别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让绝大多数学生望而生畏,经历过一次一次的打击之后,产生了一批数学学困生,对学校发展和教师教学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因素。鉴于此,如何提高学生数学兴趣,摆脱这些学生数学梦魇般的生活,是放在我校全体数学教师面前的课题。所以,编写一套适合我们学生能够使用,又贴近实际生活、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的校本教材迫在眉睫。时不我待,在我校范习昱老师的精心策划下,校本课程之《生活中的数学》面世了。
编写这套校本教材的主要宗旨是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社会,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社会生活与数学关系密切,它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个方面,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数学教育寓于生活实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而数学之为德,数学之为用,难以用旋律、美景、韵律、聪明、标志等词语来表达!
因此,我们可以说,你可以不信仰上帝,但不能不信仰数学!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教育部2017年最新修订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提出:高中数学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高中数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好比登山,一步步的爬,很累,很苦。但是如果你能欣赏山林的风景,那么登山就是一种乐趣了。
登山有三重境界。
首先是初识阶段。走入山林,爬的微微出汗,坐拥山色风光。体会“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当你会做算术,会记账,能够应付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的时候,你会享受数学给你带来的便捷,感受到好似饮用清泉那样的愉悦。
于是劳顿着,但快乐着。
信手写来,权作为序。
曹顺平 於
镇江市丹徒高级中学
2018.1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积累就没有丰富的素材,没有整合创新就没有鲜明的特色。这套校本教材的写作,凝聚了我们数学备课组的全体老师的智慧结晶,在不断修改、讨论,几易其稿的基础上完成的。在此,衷心感谢为此付出辛勤劳动的领导和同仁。
本教材是一个尝试,是一种师生合作,是一种教学相长;本教材更是一个遗憾,只是未臻雕琢的雏稿,公之于众难掩惶恐。然时不我待,或许一个不成熟的研究成果能换来成熟的立说。
具体分工如下:
目录:
1、校本课程《生活中的数学》说明 范习昱
2、序言 曹顺平
3、第一节:银行利息、贷款、房贷(数列的应用)朱斌
4、第二节:交通信号灯的设置(概率的应用) 张海叶
5、第三节:阶梯水费、电费等(函数建模)丁夏云
6、第四节:彩票中奖的概率(概率的应用) 朱镇禄
7、第五节:桥的设计与限高设置(抛物线、圆的应用)马常军
《数学校本课程》序言
人们喜爱音乐,因为它不仅有神奇的乐谱,而且有悦耳的优美旋律!
人们喜爱画卷,因为它不仅描绘出自然界的壮丽,而且可以描绘人间美景!
人们喜爱诗歌,因为它不仅是字词的巧妙组合,而且有抒发情怀的韵律!
人们喜爱哲学,因为它不仅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浓缩,而且使人更加聪明!
人们喜爱科技,因为它不仅是一个伟大的使者或桥梁,而且是现代物质文明的标志!
其次是理解阶段。爬到山腰,大汗淋漓,歇足小坐。环顾四周,云雾环绕,满目苍翠,心旷神怡。正如苏轼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数学理解到一定程度,你会感受到数学的博大精深,数学思维的缜密周全,数学的简洁之美,使你对符号运算能够有爱不释手的感受。不过,理解了,还不能创造。“采药山中去,云深不知处。”对于数学的伟大,还高深莫测。
8、第六节:测量与计算(解三角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丰文伟
9、第七节:几何体的造价问题(导数在解决函数最值中的应用 )
孙茂
10、第八节:优化投资与分配 (线性规划问题)
谢丽
11、第九节:数据处理与分析(统计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戴慧
12、第十节: 中国古代数学名题欣赏(如鸡土同笼问题、白鸡问题、韩信点兵问题等) 郑友培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和我们形影相随,生活中处处有图形,时时讲数量,生活离不开分析,判断,推理,生活需要插上想象的翅膀。形和数是数学研究的对象,从感性到理性的思考是数学的特长。数学不但是各行各业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还有林的幽静,雾的朦胧,山的崎岖,曲的和谐,舞的韵律,诗的想象。浏览数学风光不需要门票,拿一支笔,铺一张纸,捧一本书,就可以凭借生活经验,登上数学之舟扬帆试航,它能给每一位辛勤劳动者提供丰厚的报偿。
第三是登顶阶段。攀岩涉水,越过艰难险阻,到达顶峰的时候,终于出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局面。这时,一切疲乏劳顿,全部抛到九霄云外。“雄关漫道真如铁”,欣赏数学之美,是需要代价的。当你破解了一道数学难题,“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境,是语言无法形容的快乐。
我校是一所地处农村的普通高级中学,由于招收学生相对来说基础薄弱,学习行为习惯不好,学生对文化课学习普遍兴趣不浓,特别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让绝大多数学生望而生畏,经历过一次一次的打击之后,产生了一批数学学困生,对学校发展和教师教学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因素。鉴于此,如何提高学生数学兴趣,摆脱这些学生数学梦魇般的生活,是放在我校全体数学教师面前的课题。所以,编写一套适合我们学生能够使用,又贴近实际生活、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的校本教材迫在眉睫。时不我待,在我校范习昱老师的精心策划下,校本课程之《生活中的数学》面世了。
编写这套校本教材的主要宗旨是让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社会,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社会生活与数学关系密切,它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个方面,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数学教育寓于生活实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而数学之为德,数学之为用,难以用旋律、美景、韵律、聪明、标志等词语来表达!
因此,我们可以说,你可以不信仰上帝,但不能不信仰数学!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教育部2017年最新修订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提出:高中数学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高中数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