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病例讨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影像依据:
– 胃肠透视发现胃小弯侧近幽门处有充盈缺损
• 病理依据:
– 胃小弯近幽门局部隆起,粘膜皱襞消失,中央有一 4cm×3cm之溃疡,边缘不规则隆起,切面呈灰白色、 质硬,底部凸凹不平,有出血坏死。
– 镜下见大量腺样细胞巢侵入粘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 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多见。
整理课件
21
整理课件
15
小叶整性理课件肺炎
16
镜下: 1. 病灶以细支气管为中心。 2. 炎症反应:血管扩张、充血;中性粒
细胞浸润;管腔内大量中性粒细胞和 脱落坏死的上皮细胞。 3. 病灶周围代偿性肺气肿。 4. 严重时,支气管和肺组织破坏,化脓 性炎症改变。
整理课件
17
小叶整性理课件肺炎
18
临床病理联系
红细胞数 血红蛋白 白细胞 ALT(谷丙转氨酶) A(血清总蛋白) G(血清球蛋白) CEA(血清癌胚蛋白)
正常
患者
36℃ ~37℃、
38.3℃


60 ~100次/分
86次/分

90~130/60~88mmHg 120/70mmHg
(3.0~5.0)X1012/L
2.50X1012/L

110~150g/L
整理课件
31
死亡原因
1. 胃腺癌晚期并全身多器官转移 2 .恶病质 3. 肺感染(小叶性肺炎)
整理课件
32
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主要区别
整理课件
33
• 胃: – 胃小弯近幽门局部隆起,粘膜皱襞消失, 中央有一4cm×3cm之溃疡,边缘不规 则隆起,切面呈灰白色、质硬,底部凸 凹不平,有出血坏死。 – 镜下见大量腺样细胞巢侵入粘膜下层、 肌层及浆膜层。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 裂像多见。
重较前减轻约15公斤,进行性消瘦,贫血。
整理课件
30
恶病质
这是一种机体严重消瘦、贫血、厌食和全身 衰弱的状态。它是肿瘤通过各种途径使机体代谢 发生改变,使机体不能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肿 瘤从人体固有的脂肪、蛋白质夺取营养构建自身, 故机体失去了大量营养物质,特别是必需氨基酸 和维生素(由脂肪蛋白质分解而形成)。体内氧 化过程减弱,氧化不全产物堆积,营养物质不能 被充分利用,造成以浪费型代谢为主的状态,热 量不足,进而引起食欲不振,只能进少量饮食或 根本不能进食,极度消瘦,皮包骨头,只剩下骨 头架子,形如骷髅,贫血,无力,完全卧床,生 活不能自理,极度痛苦,全身衰竭等综合征。
80g/L

(4.0~10.0)x109/L 10. 6x109/L

5~40U/L
400U/L

40~55g/L
50g/L

5~40g/L
20g/L

<5ng整/理m课L 件
120ng/mL
↑9
讨论:
1、此患者的临床诊断、病理诊断和死亡原因 是什么?
2、通过此例如何判断肿瘤的良恶性? 3、肿瘤对机体的危害有哪些表现? 4、肿瘤的转移方式有哪些?此例表现如何?
整理课件
4
解剖所见:
• 身体极度消瘦,体重30kg。左锁骨上淋巴 结肿大。腹水2500ml,橙红、半透明状。
• 胃: – 胃小弯近幽门局部隆起,粘膜皱襞消失, 中央有一4cm×3cm之溃疡,边缘不规 则隆起,切面呈灰白色、质硬,底部凸 凹不平,有出血坏死。 – 镜下见大量腺样细胞巢侵入粘膜下层、 肌层及浆膜层。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 裂像多见。
整理课件
13
小叶性肺炎
• 主要由化脓菌感染引起,病变常以细支气 管为中心,以肺小叶为单位的、呈灶状散 布的急性化脓肿。
• 好发人群:儿童和年老体弱者
整理课件
14
小叶性肺炎
病理特点:
大体: 1.双肺散在化脓性病灶,背侧和下叶为多; 2.病灶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直径0.5-1cm ; 3.可发展成“融合性支气管肺炎” 4.一般不累及肺膜。
溃疡型胃腺癌
整理课件
22
肝转移性胃腺癌
• 实验室检查: ALT ↑ • 影像依据:
—B超显示肝脏有多个大小不等强回声团。 • 病理依据:
– 体积增大,表面及切面可见大小不一的灰 白色结节,境界清楚。
– 镜下见结节内为不规则腺样细胞巢,细胞 异型性明显,可见核分裂像。
整理课件
23
肝转移性胃腺癌
整理课件
• 3、种植性转移:胃肠道黏液癌侵及浆膜后, 种植到卵巢。
整理课件
45
• 侵袭破坏(出血、坏死、穿孔、感 染)
• 转移
• 顽固性疼痛
• 恶病质
整理课件
39
肿瘤对机体的危害:
良性肿瘤:分化较成熟,生长缓慢,在 局部生长,不浸润,不转移,故一般 对机体的影响相对较小,主要表现为 局部压迫和阻塞症状。这些症状的有 无或严重程度,主要与肿瘤发生部位 和继发变化有关。良性肿瘤有时可发 生继发性改变,亦可对机体带来不同 程 度的影响。
整理课件
5
解剖所见:
• 肝脏: – 体积增大,表面及切面可见大小不一的 灰白色结节,境界清楚。 – 镜下见结节内为不规则腺样细胞巢,细 胞异型性明显,可见核分裂像。
整理课件
6
解剖所见:
• 肺脏: – 表面及切面可见多发散在的灰白色结节,境界 清楚, – 镜下病变与肝脏内结节相同。 – 双肺下叶还可见散在黄白色1cm左右实变病灶, – 镜下见病灶内细支气管腔内大量中性粒细胞及 坏死渗出物,上皮细胞有坏死脱落,细支气管 周围肺泡腔有中性粒细胞及液体渗出。
整理课件
43
本例的转移方式: 淋巴道转移(淋巴结肿大,质硬) 血道转移(血清癌胚抗原含量很高) 种植性转移(腹水2500ML,橙红、
半透明状)
整理课件
44
本例的肿瘤转移过程:
• 1、淋巴道转移:胃的肿瘤细胞浸入淋巴管, 随淋巴流到局部淋巴结。
• 2、血道转移:肿瘤细胞多经静脉入血,少 数亦可经淋巴管间接入血。侵入体循环静 脉的肿瘤细胞经右心转移到肺;侵入门静 脉系统的肿瘤细胞转移到肝。
整理课件
40
恶性肿瘤:分化不成熟,生长迅速,浸 润并破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还可发生 转移,对机体的影响严重,治疗效果尚 不理想,患者的死亡率高。恶性肿瘤除 可引起局部压迫和阻塞症状外,还易并 发累及局部神经,可引起顽固性疼痛。 肿瘤产物或合并感染可引起发热。晚期 恶性肿瘤患者往往发生癌症性恶病质。 这是一 种机体严重消瘦、贫血、厌食和 全身衰弱的状态。
整理课件
7
解剖所见:
• 淋巴结: – 胃周边、肠系膜、大网膜、纵隔、肝门、 肺门等处淋巴结肿大变硬,切面灰白, – 镜下病变相同,正常淋巴结结构破坏, 内见腺样细胞巢。
• 卵巢: – 双侧均有多数灰白色大小不等结节。 – 镜下与肝脏内结节相同。
整理课件
8
体格与实验室检查
T(体温)
P(脉搏)
BP(呼吸)
整理课件
10
诊断:
• 溃疡型胃腺癌
• 肝转移性胃腺癌
• 肺转移性胃腺癌
小叶性肺炎
• 淋巴结转移性胃腺癌
• 卵巢转移性胃腺癌
• 癌症性恶病质
整理课件
11
课本知识回顾:
1、腺癌 2、小叶性肺炎 3、转移性肿瘤
整理课件
12
腺癌
病理特点:
大体:癌组织呈灰白色,湿润,半透明 如胶冻样。
镜下:癌细胞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 排列不规则的腺体或腺样结构,细胞 常不规则地排列成多层,核大小不一, 核分裂象多见。可见腺腔扩张,含大 量粘液,并可由于腺体的崩解形成黏 液池,癌细胞似漂浮在黏液中。
样细胞巢。
整理课件
27
淋巴结转移性胃腺癌
整理课件
28
卵巢转移性胃腺癌
• 临床依据:
– 腹胀及腹水
• 病理依据:
– 卵巢双侧均有多数灰白色大小不等结节。 – 镜下所见与肝脏内结节相同。 – 腹水2500ml,橙红、半透明状。
整理课件
29
癌症性恶病质
• 临床依据: 起病以来,患者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体
出物,上皮细胞有坏死脱落,细支气管周围肺泡腔有 中性粒细胞及液体渗出。
整理课件
25
肺转移性胃腺癌 小叶性肺炎
整理课件
26
淋巴结转移性胃腺癌
• 临床依据:
– 体检发现左锁骨上多个淋巴结肿大,质硬。 病理依据: – 胃周边、肠系膜、大网膜、纵隔、肝门、肺门
等处淋巴结肿大变硬,切面灰白。 – 镜下病变相同,正常淋巴结结构破坏,内见腺
24
肺转移性胃腺癌 小叶性肺炎
• 临床依据:
– 入院后出现咳血、咳脓痰及呼吸困难等症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影像依据:
– X线显示肺部多发散在、界限清楚的圆形病灶,多靠近 胸膜,之间可见散在模糊片状阴影。
• 病理依据:
– 表面及切面可见多发散在的灰白色结节,境界清楚, – 镜下病变与肝脏内结节相同。 – 双肺下叶还可见散在黄白色1cm左右实变病灶, – 镜下见病灶内细支气管腔内大量中性粒细胞及坏死渗
• 胃肠透视:发现胃小弯侧近幽门处有充盈 缺损。
• B超:显示肝脏有多个大小不等强回声团。
整理课件
3
病历摘要:
• 临床采用化疗和营养支持疗法。 • 以后患者逐渐消瘦、贫血,腹胀及腹水,
并出现咳血、咳脓痰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 胸片显示肺部多发散在、界限清楚的圆形
病灶,多靠近胸膜,之间可见散在模糊片 状阴影。 • 经抗感染治疗无效,入院后二个月死亡。
整理课件
34
• 肝脏:
– 体积增大,表面及切面可见大小不一的 灰白色结节,境界清楚。
– 镜下见结节内为不规则腺样细胞巢,细 胞异型性明显,可见核分裂像。
整理课件
35
• 肺脏: – 表面及切面可见多发散在的灰白色结节,境界 清楚, – 镜下病变与肝脏内结节相同。 – 双肺下叶还可见散在黄白色1cm左右实变病灶, – 镜下见病灶内细支气管腔内大量中性粒细胞及 坏死渗出物,上皮细胞有坏死脱落,细支气管 周围肺泡腔有中性粒细胞及液体渗出。
整理课件
41
肿瘤的转移方式有哪些? 此例表现如何?
整理课件
42
肿瘤的转移方式:
1.淋巴道转移:肿瘤细胞侵入淋巴管 随淋巴流到到局部淋巴结。 2.血道转移:瘤细胞侵入血管后,可 随血流到达远处的器官,继续生长, 形成转移瘤。 3.种植性转移:发生于胸腹腔等体腔 内器官的恶性肿瘤。侵及器官表面时, 瘤细胞可以脱落,像播种一样种植在 体腔内其他器官的表面,形成多个 转 移性肿瘤。
整理课件
36
• 淋巴结:
– 胃周边、肠系膜、大网膜、纵隔、肝门、 肺门等处淋巴结肿大变硬,切面灰白,
– 镜下病变相同,正常淋巴结结构破坏, 内见腺样细胞巢。
整理课件
37
• 卵巢: – 双侧均有多数灰白色大小不等结节。 – 镜下与肝脏内结节相同。
整理课件
38
肿瘤对机体的危害有哪些表现?
• 压迫、阻塞
病例讨论
整理课件
1
病历摘要:
陈××,女,63岁
病史:
• 五个月前开始出现上腹隐痛、不适,服胃 舒平、去痛片等稍见缓解。
• 三个月前自觉腹痛较前加重,餐后尤明显, 伴呕吐、黑便和呕血。
• 起病以来,患者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体 重较前减轻约15公斤。
整理课件
2
病历摘要:
• 入院后体检发现左锁骨上多个淋巴结肿大, 质硬。腹膨隆,腹围75CM,肝右肋下2CM, 肝区扣击痛,脾未扪及,移动性浊音(+)。
症状:咳嗽、咳痰,粘液脓痰。 听诊:散在湿性啰音。 X线:散在不规则小片状或斑点状模
糊阴影。
整理课件
19
转移性肿瘤
特点:边界清楚,常为多个,散在分布,多 接近于器官的表面。
整理课件
20
溃疡型胃腺癌
• 临床依据:
—五个月前开始出现上腹隐痛、不适。
—三个月前自觉腹痛较前加重,餐后尤明显,伴呕吐、黑 便和呕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