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描写表现人物个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作描写表现人物个性
一.教学目标
1.能细致观察,初步形成将自己所思、所见、所闻写下来的习惯。
2.能使用人物动作描写方法把人物描写得具体、生动。
4.能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自己作文。
二、教学重点
1.初步掌握选择具体事例和把握人物特点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2.学会使用人物描写方法,激活人物个性。
三、整体构思
结合写人作文训练,让学生观察身边人,展开系列写作活动。
分四阶段:
(一)准备阶段:观察人物,搜集素材
1.观看采访视频,学习采访的方法。
2.选定生活中自己最熟悉的身边人实行观察,并对其实行跟踪采访,认真填写观察表格。
3.录制采访视频或音频、拍摄采访照片。
搜集写作对象的一张生活照片。
4.制作幻灯片和手抄报展示所搜集的素材。
(二)具体指导阶段:“选择素材,凸显个性”写作指导课
(三)升华点拨阶段:“活用描写,激活个性”写作指导课
(四)成文完善阶段:学生根据搜集的素材和已写成的作文片段,最终完成全文写作任务;通过学生互评、教师评阅等环节,完成作文评价;然后,对自己的作文实行再次修改与完善。
四、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
1.明确要求,指导学生学习观察身边人。
2.分组采访,了解人物性格和背后故事。
3.搜集材料,分组制作幻灯片和手抄报。
第二阶段:选择素材凸显个性
教学目标:
1.强化读写联系,初步掌握选择具体事例以凸显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
2.初步形成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选材体现人物个性;
2.学习凸显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1.课前第一阶段“观察人物、搜集素材”成果展示。
2.准备学案(一)(二)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正在实行的是一个完整的写作活动。
依托于活动,同学们的写作就有了活水之源。
在准备阶段“观察人物,收集素材”的采访活动中,同学们收集了大量的素材,了解了很多的故事,也制作了内容充实、图文并茂、画面精美的视频,生动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各种各样的身边人,那我们如何通过自己的生花妙笔来让人物鲜活地“站”在我们面前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来写出人物个性。
二、读写联系,探讨写法,领悟规律。
学生的作文素材有了,紧接着教师要通过抓读写联系,协助学生领悟写人凸显个性的方法。
启发谈话:何为“人物的个性”。
1.点评习作
对比提纲(一)(二)
提纲(一)
题目:我最熟悉的一个人
中心:赞扬作者母亲的正直
内容:(一)开头
(二)对社会的看法
(三)母亲的人生观
(四)对幸福的看法
(五)结尾,点明中心
提纲(二)
题目:我的父亲
内容:(一)开头,总起。
用手抄报收集的人生絮语。
(二)中间部分:与家人相处
(三)1.起因:电视风波
2.经过:老爸绅士地让我们黄女士看
3.结果:和平解决
(三)童年生活:放风筝(详)
1.起因:无聊所以放
2.经过:一放学就到自家天台放,与其他小孩比谁飞得高
3.结果:练就远视眼
(四)结尾:总结:俺爸是个乐观大度的人
教师提问:
(1)哪一个提纲更好地突出了人物个性?为什么?
明确:提纲二,提纲一缺乏具体事例
(2)提纲(二)选择的事例是否恰当?为什么?
明确:不恰当,选择的具体事例与人物性格不相符合。
学生小结:如何写出人物个性?
明确:(1)使用具体事例突出人物个性
(2)选择具体事例要恰当
对比提纲(三)(四)
提纲三:
题目:我的“全职”妈妈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妈妈对我生活上的照顾和心灵上的呵护,体现了妈妈作为一个尽职尽责的家庭主妇对我的爱以及她生活乐观的态度
内容:(一)开头:母亲是人间最伟大的人
(二)中间部分
1.母亲在没有我之前,是一个爱打扮,逛街,和朋友聚会,玩的人。
但自从有了我就变成了全职太太。
2.我上了中学后,妈妈每天早上6点起来,为我做丰富的早餐,我放学回家后也能够即时吃晚饭。
3.当我在学校与同学关系或学习上,遇到困难,伤心的时候,妈妈会作为我的知心朋友,呵护我,协助我。
(三)结尾:母爱是伟大的。
提纲四:
题目:我的母亲
中心思想:通过叙述生活中母亲的几件具体事情来体现母亲爱家、节俭、开明、尊重孩子的性格特点,表达母亲对我的爱和我对母亲深深的依恋。
内容:(一)开头:描述母亲和蔼的面容。
(二)中间部分
1.爱家的母亲:母亲曾因工作原因需要离家几个星期,她在离家前为我准备充足的零食,买好接下来几天的蔬菜水果,外出期间打电话问候我的情况。
(动作描写)
2.节俭的母亲:一天我们家吃螃蟹时,我吃的很浪费,母亲小心地拾起并教导我。
(动作描写)
3.开明的母亲:我想当漫画家,出画集,但对于母亲来说,这是“不务正业”的表现,我内心挣扎,不知道要不要告诉母亲,母亲听过我的话后,不但同意且大力支持。
(三)结尾:感谢母亲的爱,借用名言结尾。
教师提问:
(1)是否使用具体事例体现人物个性?
明确:是。
都使用具体事例写出人物个性。
(2)选择具体事例是否恰当?是否与人物个性相符合?
明确:恰当。
选择的具体事例与人物性格都相符合。
(3)哪一个提纲选择的具体事例能更好地突出人物个性特征?为什么?
明确:提纲三事例欠典型,提纲四事例恰当,典型。
学生小结:如何写出人物个性?
明确:(3)选择具体事例要典型
2.经典重现
教师启发:模仿是人类的天性,也是创新的前提。
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例子”,写作需要借鉴,增强对范文的模仿练习,正是创新的前奏。
·启发学生从学过的第一单元的写人课文《藤野先生》领悟写法。
同学们,我们学过的第一单元课文中,有很多是描写人物的,有哪些人物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明确:如鲁迅的《藤野先生》,胡适的《我的母亲》
教师提问:以《藤野先生》为例,他为什么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课文是否写出了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
·明确:人物个性鲜明
教师追问:那么写出了藤野先生哪些个性特征?
·学生回顾课文,明确:认真负责、严谨治学、热情诚恳、求实精神(板书)
(正直热诚、治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
教师追问:作者是如何写出藤野先生的个性特征的呢?
·明确:添改讲义——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严谨治学
关心实习——热情诚恳
了解裹脚——求实精神
教师总结:如何写出人物个性?
(1)使用具体事例突出人物个性
(2)选择具体事例要恰当
(3)选择具体事例要典型
三、根据学案素材,构思起草,修改完善写作提纲
1.小组内点评。
2.自己修改。
3.课堂交流。
四、布置作业
回顾课堂知识,选择具体事例,结合一定的人物描写方法,凸显人物个性,写一个两百字的片段。
第三阶段活用描写激活个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协助学生学会使用各种人物描写方法,激活人物个性,使人物形象更立体。
课前准备:
1.回顾已学课文,总结写人的几种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2.准备学案(二)
教学步骤
一、情感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中的人也各具形色:有的刚正耿直,有的能言善辩,有的乐观阔达,有的多愁善感。
面对如此美丽的生活,我们该如何拿起手中的笔,把他们的形象表现在大家面前,以触动心灵,唤起情感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人物写作中的一种重要方法:活用描写,激活个性。
二、知识回顾,归纳方法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下列文段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分别体现了人物怎样不同的个性?
1.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不过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背影》)明确:动作描写,突出父亲爱子心切,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
2.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列夫·托尔斯泰》)明确:肖像描写,突出列夫·托尔斯泰的粗鄙,不平凡,不修边幅。
3.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
我想他是知道的。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几年过去了,我逐步
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老王》)
明确:心理描写,突出了作者内心善良。
4.“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
“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一年的运气的事情。
不许说别的话!说过之后,还得吃一点福橘。
”她又拿起那橘子来在我的眼前摇了两摇,“那么,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阿长与山海经》)
明确:语言、神态描写,突出阿长愚昧迷信,渴望幸福的心态。
小结:各种不同的人物描写方法,都能激活人物个性。
选择恰当的人物描写方法,有利于彰显人物性格。
三、浅谈习泳,掌握技巧
1.分组点评同学佳作
2.分组选择病例修改
·病例1:
放学回家,妈妈立刻问我考试成绩怎么样,我说得不好,妈妈立刻大声地骂我。
参考范例:
放心回家,一进门,妈妈急切的声音立刻传来:“儿子,考试成绩出来了吧?块说,考了多少分?”我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唉,完了,还是逃不过这个劫!我低下头,慢吞吞地从书包拿出卷子,缓缓地递给妈妈。
妈妈一把将试卷抢了过去,目光一扫过度数,立刻瞪圆了双眼:“什么?55分!你上学干什么去了?每次让你复习你总搪塞我!看吧……”我的耳边充斥着妈妈的咆哮声,我什么都不能思考了,难过与羞愧,将我扯进了无边的黑暗里……
·病例2:
我走进了办公室,迎面正碰上蔡老师的目光,里面充满了责备,我喊了一生蔡老师,蔡老师点了下头,仅仅嗯了一声。
参考范例:
我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走进了办公室,迎面正碰上陈老师的目光,那里面没有了往日的慈祥可亲,而是充满了责备。
于是一阵恐惧袭上了心头。
我只好勉强笑一笑,喊了一生黄老师,连声音都有几分颤抖了。
陈老师皱了皱眉,鼻孔里嗯了一声。
我的心又是一阵紧缩:我犯了什么错吗?
四、学以致用,小试牛刀
掌握方法,自我修改,互相点评。
五、布置作业
使用课堂知识,再选一事例,使用恰当的人物描写方法,体现身边人的个性特点。
第四阶段
1.学生根据搜集的素材和已写成的作文片段,利用一节课时,最终完成全文写作任务;
2.通过学生互评、教师评阅等,完成作文评价;
3.在评价基础上,对自己的作文实行再次修改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