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新高考1) 选择性必修3 第2章 第32讲 核心素养专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素养专练
(2021·福建泉州模拟)半岛工程是指通过桥梁、海堤及促淤造地等方式,将海岛与陆地相连接的综合工程。
1955年,连岛海堤的建成让厦门岛成为半岛,铁路和国道得以连入厦门。
21世纪以来,由于港口规模较小,温州开始推进连岛兴港、围涂造地的半岛工程。
与此同时,厦门开始启动拆堤建桥工程。
下面左图示意厦门岛位置,右图示意温州位置。
据此完成1~3题。
1.温州半岛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A.促进工业转型B.增加城市功能
C.增加城市用地D.促进旅游业发展
2.温州半岛工程两段海堤建成后,甲海域()
A.滩涂淤积增强B.盐度明显下降
C.深水泊位增加D.海水污染减轻
3.厦门拆堤建桥是为了()
A.改善交通安全B.降低维护成本
C.促进海洋运输D.修复海洋生态
答案 1.C 2.A 3.D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温州半岛工程建设主要是为了增加港口的建设用地,扩大港口的规模,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故选C。
第2题,结合图示信息可知,温州半岛工程两段海堤建成后,将会减缓流水的速度,增加滩涂淤积的速度,A正确;内外海水交换的频率下降,盐度会发生变化,但不会明显下降,B错误;由于淤积增加,则深水泊位会减少,C错误;水体的交换减弱,流动性减少,海水污染增加,D错误。
第3题,将原来修建的堤坝拆除,主要是为了恢复海洋原来的生态环境,遵循自然规律,其目的是修复海洋生态环境,D正确;改善交通安全和促进海洋运输不是主要目的,A、C错误;海堤拆除以后会
增加维护成本,B错误。
(2020·河南豫南九校月考)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与动力。
若各国政府的能源政策不变,则未来世界对一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未经加工原始状态下的能源)的需求如下图(含预测)所示。
据此完成4~6题。
4.目前世界能源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燃烧效率低,能源资源浪费严重
B.机械化大生产,就业机会少
C.大气污染加重,并导致全球变暖
D.煤炭、石油运量大,运力不足
5.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总趋势为()
A.煤炭、石油、天然气不再作为能源
B.多元化、低碳化、新能源比重上升
C.煤炭、石油、天然气仍然为主要能源
D.水能、核能等新能源比重变化不大
6.大力发展太阳能的原因有()
①清洁能源,减轻环境污染②可再生能源,储量大③有利于能源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④技术难度小,投资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答案 4.C 5.B 6.A
解析第4题,“燃烧效率低,能源资源浪费严重;机械化大生产,就业机会少;煤炭、石油运量大,运力不足”均不属于环境问题,A、B、D错误。
“大气污染加重,并导致全球变暖”属于环境问题,且煤炭燃烧要排放大量的烟尘、酸性气体、二氧化碳等,会引起大气污染和全球变暖,C正确。
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煤炭、石油、天然气虽然占比越来越
少,但仍为能源,A错;随着科技发展,新能源越来越多,占比越来越大,煤炭、石油、天然气不再是主要能源,C错误。
图中显示能源的消费结构趋向于多元化、低碳化、且新能源比重上升,B正确。
核能为新能源,水能为常规能源,D错误。
故选B。
第6题,太阳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①②正确。
开发利用太阳能,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③正确。
太阳能发电具有占地广、效率低、成本高、技术难度大的特点,④错误。
故选A。
中新社北京2017年1月7日电中国粮食形势已从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
从2003年到2016年,中国粮食产量由8 613亿斤增加到12 325亿斤。
但在产量大幅增长的同时,玉米、稻谷阶段性过剩特征明显,小麦优质品种供给不足,大豆产需缺口巨大。
此外,粮食生产日益向东北等水热条件并不占优势的北方核心产区集中,13个粮食主产区占全国粮食产量的75%以上,粮食跨区域流通和平衡的压力越来越大。
据此回答7~9题。
7.上述材料最能反映出我国()
A.化肥农药滥用,耕地质量下降
B.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
C.粮食生产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D.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扩大
8.我国粮食流通成本偏高,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要高一倍多,主要原因是()
A.玉米、稻谷库存量大
B.粮食生产向水热条件好的地区集中
C.产销区距离大,运距远
D.粮食进口多,加大运输压力
9.目前,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达80%,为减少大豆进口,合理的措施为()
①对大豆进口实行更严格的配额管理②增加农业补贴,实行大豆收购保护价③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耕地质量④加快土地流转,培植专业的大豆承包大户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7.C8.C9.D
解析第7题,我国的粮食生产品种结构不稳,时常出现某些品种的过剩,加上空间上生产重心转向东北地区,而东北地区的热量条件存在不足,没有完全实现因地制宜的原则,说明
我国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故选C。
第8题,粮食产区集中在东北等区,主消费区与主产区相距较远,导致粮食流通成本偏高。
故选C。
第9题,对大豆进口实行更严格的配额管理与市场经济不相符,①错;增加农业补贴,实行大豆收购保护价,可以调动农民种植积极性,减小大豆的对外依存度,②对;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耕地质量对降低大豆进口依存度影响不大,③错;加快土地流转,培植专业的承包大户,可以提高大豆产量,提高大豆的自给率,减少进口,④对。
故选D。
(2020·山东潍坊模拟)浙江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经过搜集资料、调查研究,完成了对浙江省不同地形类型区能源利用状况的统计(见下表)。
据此完成10~11题。
浙江省不同地形类型区能源利用状况统计表
分组
能源类型
电力
瓶装液
化气
管道天
然气
薪柴太阳能
管道
煤气
太阳能
电加热
煤炭
总占
比
内陆平原60.75 9.77 18.46 7.26 0.31 1.46 1.44 0.55 100 山区52.72 11.38 16.48 10.69 1.01 0.97 0.26 6.49 100 沿海54.03 13.78 24.97 2.77 3.12 0.69 0.21 0.43 100 海岛61.44 14.18 12.21 10.01 0.74 0.53 0.82 0.07 100
10.由表中数据可知()
A.煤炭比重最大
B.沿海能源结构更合理
C.海岛用电量最多
D.山区能源以薪柴为主
11.为直观反映各地形类型区的能源利用状况,兴趣小组成员分别绘制了下列地理图表,其中最准确合理的是()
答案10.B11.D
解析第10题,由表中数据可知,煤炭所占比重很低,A错;海岛电力所占比重高,并不意味着用电量大,C错;山区能源以电力为主,D错;沿海地区新能源所占比重高于其他地形类型区,薪柴+煤炭所占比重低于其他地形类型区,其能源结构更加合理,选B。
第11题,表格数据为不同能源类型所占比重,而不是具体的能源数量,故A、C错;B项折线图横坐标缺少能源类型;而D项柱状图较为完整,很好地体现了海岛地区的能源结构,故选D。
12.(2020·山东青岛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厦潮汐电站位于浙江省温岭市江厦港,是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的先驱者,也是我国第一座潮汐能双向发电站。
它利用潮汐形成的落差来推动水轮机,再由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当水从海洋流向水库时进行反向发电,从水库流向海洋时进行正向发电。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江厦电站进行主题为“潮汐电站选址与效益”的实践活动。
在与工作人员的交谈中,学生了解到该电站是利用已建原“七一”塘围垦海涂工程改建而成,大坝的选址要考虑海洋水文、地域地形、泥沙特性、枢纽布置和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
图1示意学生绘制的江厦电站位置。
图2示意江厦电站景观。
下表示意活动当日大门岛和东门村潮位记录(单位:m)。
0:00 3:00 6:00 9:00 12:00 15:00 18:00 21:00 24:00
大门岛 5.87 2.97 1.79 4.63 5.39 2.57 0.98 3.86 5.82
东门村7.18 4.08 2.19 5.09 6.65 3.57 1.30 4.34 6.93
(1)利用表格数据,参照大门岛潮汐曲线图绘制东门村潮汐曲线图。
(2)分析江厦潮汐电站大坝选址的有利自然条件。
(3)指出与水电站相比,潮汐电站的主要优势。
答案(1)
(2)处于海湾中,潮差大;口小库大,利于储备大量海水;处于海岸相距最窄处,利于建坝,工程量小。
(3)无库区淹没,不需要移民及耕地征用;建坝等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破坏小;受地形、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小。
解析(1)根据表中东门村不同时段的潮汐数据进行绘点,继而连接成光滑曲线即可。
如下图所示:
(2)潮汐需要利用潮差进行发电,由图可知,江厦潮汐电站大坝位于海湾,涌浪形成较大的潮差;水库狭长,蓄水面积大;坝址位于海岸狭窄处,工程量小。
(3)修建水库需要进行库区移
民及征用土地,潮汐电站利用海湾作为(天然)库区;潮汐利用潮差进行发电,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修建水库会对生态环境有较大的影响;水库的选址受地形、地质及气象(水量变化)影响较大,潮汐电站受此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