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科开展探究性教学的策略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探究中要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应该特别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以追求从真正的探究中有所收获,包括增进对世界的认识和学生探究素质的不断提升,从而使学生的探究实践得到不断的提高与完善。教师如何指导学生的探究,即探究的进度能否由教师预先确定或设计;是否应该先给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自主地开展非指导性研究;探究活动中学生自主活动的重点是什么,教师重点指导探究是哪些方面;如何引导,何时介入,介入多少;哪些指导是必要的,怎样指导才算充分了?要知道,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介入得过早,学生还没有充分地自主探究,以致阻碍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有时介入过晚以致让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状态;有时教师不必要的指导剥夺了学生的尝试错误和从教训中学习的机会;有时教师的指导不充分,以致学生手足无措。
作者单位性教学的有效策略
2.1通过“有效提问”促进探究。课堂提问主要有两种形式:学生提出问题和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现代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认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学记》中也把“善问”看成是“进学之道”。可见培养解决问题、发明创造的前提是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2.2通过设置“思维冲突”激发探究。各知识点的呈现,通常不是单一地显示其本质特性,往往是其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一起显示,这时就要求教师要深入分析教材内容,预见可出现的干扰因素及其解决方法。通过设置思维冲突,当学生进入活跃的思维状态时,教师适时指导学生科学思维,先分析,后综合,先比较后归纳,指导其对所学知识整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会计学科开展探究性教学的策略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愈加迫切,本文立足于中等职业学校会计学科,从有效提问、设置思维冲突、探究性实践三方面开展探究性教学,实现教育教学的优化效果。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会计自主探究有效教学
1中等职业学校会计学科开展探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探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活动。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会计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教学能够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得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学生们在了解知识的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与实践经验,获得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形成具有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贯穿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投入,相互影响,相互启发。
3具体实施过程中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3.1探究性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并关照个别差异。教学中,无论是什么方式的探究学习,都必须以学生扎扎实实的独立学习为基础,并非只有好学生才有能力开展探究,应该给每一个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较少发言的学生,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研究中来。在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活动时,教师要防止一部分“优秀的学生”控制和把持局面,要注意让每一个学生对探究活动有所贡献,让每一个学生承担探究权利与义务。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中等职业学校会计课堂教学惯用“课堂讲解+课外练习”的套路。课堂上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程序,将教材的知识点逐条分析讲解,力图讲“深”讲“透”,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进行知识的巩固。诚然,这种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在短期内掌握大量的知识,但由于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习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以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为例,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淹没在大量的重复性模仿练习中,结果仅仅获得对会计的感性认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多在熟能生巧的低状态学习层次上往返,学生无力去发现、探究、归纳、总结,不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久而久之造成了一系列问题,如:学生学习依赖心理严重,一旦离开老师就不知道如何学习;碰到新问题不知如何解决。而处于当今学习化社会,一个人如果不知道如何学习无疑是致命的,学习方式的变革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2.3通过“探究性实践”亲历探究。会计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一些模拟实验、验证性实验设计为探究实验,为学生提供一个能思考、交流、合作、探究的空间,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掌握知识。如讲授《按实际成本计价原材料发出的核算》教学内容时,采用沙盘模拟,根据沙盘原理,将原材料的收发流程在沙盘上直观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企业原材料收发过程中的物流与资金流的关系,掌握原材料发出的实际成本计算方法及账务处理。
3.3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相互促进。探究式学习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接受式学习也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两者应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现实出发,应大力倡导探究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在探究性学习方式中,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靠自己的探索得出问题的结论,进而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学生不仅经历了探索问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中酸甜苦辣的体验,对自己辛苦获得的结论有一种特殊的成功体验。这种体验会给学生的身心带来愉悦。这种愉悦,对于学生在今后人生道路上进行的新的探索是一种极大的激励与渴望。
作者单位性教学的有效策略
2.1通过“有效提问”促进探究。课堂提问主要有两种形式:学生提出问题和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现代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认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学记》中也把“善问”看成是“进学之道”。可见培养解决问题、发明创造的前提是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2.2通过设置“思维冲突”激发探究。各知识点的呈现,通常不是单一地显示其本质特性,往往是其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一起显示,这时就要求教师要深入分析教材内容,预见可出现的干扰因素及其解决方法。通过设置思维冲突,当学生进入活跃的思维状态时,教师适时指导学生科学思维,先分析,后综合,先比较后归纳,指导其对所学知识整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会计学科开展探究性教学的策略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愈加迫切,本文立足于中等职业学校会计学科,从有效提问、设置思维冲突、探究性实践三方面开展探究性教学,实现教育教学的优化效果。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会计自主探究有效教学
1中等职业学校会计学科开展探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探究性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活动。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会计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教学能够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得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学生们在了解知识的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与实践经验,获得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形成具有探究性、开放性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贯穿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投入,相互影响,相互启发。
3具体实施过程中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3.1探究性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并关照个别差异。教学中,无论是什么方式的探究学习,都必须以学生扎扎实实的独立学习为基础,并非只有好学生才有能力开展探究,应该给每一个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较少发言的学生,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研究中来。在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活动时,教师要防止一部分“优秀的学生”控制和把持局面,要注意让每一个学生对探究活动有所贡献,让每一个学生承担探究权利与义务。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中等职业学校会计课堂教学惯用“课堂讲解+课外练习”的套路。课堂上教师按照预设的教学程序,将教材的知识点逐条分析讲解,力图讲“深”讲“透”,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进行知识的巩固。诚然,这种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在短期内掌握大量的知识,但由于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习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以中等职业学校会计教学为例,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淹没在大量的重复性模仿练习中,结果仅仅获得对会计的感性认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多在熟能生巧的低状态学习层次上往返,学生无力去发现、探究、归纳、总结,不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久而久之造成了一系列问题,如:学生学习依赖心理严重,一旦离开老师就不知道如何学习;碰到新问题不知如何解决。而处于当今学习化社会,一个人如果不知道如何学习无疑是致命的,学习方式的变革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2.3通过“探究性实践”亲历探究。会计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一些模拟实验、验证性实验设计为探究实验,为学生提供一个能思考、交流、合作、探究的空间,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掌握知识。如讲授《按实际成本计价原材料发出的核算》教学内容时,采用沙盘模拟,根据沙盘原理,将原材料的收发流程在沙盘上直观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企业原材料收发过程中的物流与资金流的关系,掌握原材料发出的实际成本计算方法及账务处理。
3.3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相互促进。探究式学习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接受式学习也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两者应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现实出发,应大力倡导探究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在探究性学习方式中,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靠自己的探索得出问题的结论,进而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学生不仅经历了探索问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中酸甜苦辣的体验,对自己辛苦获得的结论有一种特殊的成功体验。这种体验会给学生的身心带来愉悦。这种愉悦,对于学生在今后人生道路上进行的新的探索是一种极大的激励与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