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也需要有选择的智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
养 性
修 德
2018.11
善良也需要有选择的智
慧
章中林
善良是什么?古禅宗说大善若智,而王阳明则说是
致良知。
这两句话,其实就点明了善良就是智慧本身。
初三学生小何骑着电瓶车去上学。
途中,遇到一位老奶奶摔倒了,小何急忙上前把她扶了起来。
不料,老人却一口咬定是小何撞了她,这让善良有口莫辩了。
后来经过交警多方勘察,终于还小何一个清白。
而小何却“主动”向老人捐款千元。
交警盛赞小何“以德报怨,让人钦佩”。
看了报道,相信许多人都会说小何心地善良。
但我却要给她打个问号。
孔子曾经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讹诈你的人,你都捐款千元,那善待你的人呢?
其实,记者是为了宣传的需要,忽略了一个事实——女孩在被讹诈过程中心灵的挣扎。
一个还没有成年的孩子,就被成年世界的欺骗所中伤,她的困扰和痛苦是可想而知的。
最后,她为什么选择捐款?那是因为司法成本昂贵,她无奈笑下才做出的选择啊。
从报道中,我们知道老人一家一直抓着小何不放。
小何选择拿出一千元,他们才表示不上诉。
是非泯灭,善恶颠倒,这让善良何处安放呢?
小何是善良的,但沉重之下的选择却是让人唏嘘慨叹的;而记者选择忽略不堪的现实,还自认为善良,谁又能说不是对人性善的一种践踏呢?
1848年,谢德林因《错综复杂的事件》获罪,被流放到维亚特卡从事艰苦的杂役。
作家们联合起来,为营救他而日夜奔走。
但被公认为是谢德林密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却无动于衷——连在公开场合的一句声援都没有。
一天,陀思妥耶夫斯基刚走出门,一群作家涌了上来。
他们揪住他的衣领,气愤地质问他:“大家都在为谢德林奔忙,你却躲在屋子里。
你还有一个作家的良知吗,你还是谢德林的朋友吗?”他没有做任何辩解,掰开那只抓住衣领的手,大踏步地走开了。
等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去世,人们才发现他一本厚厚的笔记本里写的都是给谢德林的文字。
在笔记本的扉页上,他写道:“亲爱的谢德林,我知道你正在遥远的地方受苦受难,但我不能去看望你,去声援你,那样,只能加重你的苦难。
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呢?唯有一支笔,我每天在用文字为你祈祷,祈祷你早已结束苦难,回到我们的身边。
我们再在一起喝咖啡,一起朗诵诗歌。
”
原来,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了不因为自己的振臂一呼给谢德林加重苦难,他是在用不动声色的方式在为他祈祷啊。
这饱含深情的字里行间里所投射出来的,谁能说不是一种炽烈的善良呢?
一个姐姐参加一档电视节目,妹妹陪着她。
才艺表演结束后,镜头突然转向妹妹,主持人要求她在台上和亲生父母相认。
一阵慌乱之后,她断然拒绝了这个要求。
原来,小姑娘还没满月就被亲生父母送人了。
此后二十多年,她尽管和亲生父母生活在同一个镇上,却形同路人,从没被正眼看过。
现在自己长大了,他们来相认,还有这个必要吗?
可是,主持人却怒了,说她心胸狭隘,不懂得换位思考。
应该想想当年父母的难处,应该学会原谅,否则“你永远不可能幸福”。
认了就幸福了?不一定。
我倒觉得小姑娘这个的选择是正确的,毕竟是养父母把她抚养长大,她要懂得感恩啊。
善良是一种智慧的选择,它是内心仁善的自然流露。
真正的善良是一种保护自我,也保护他人的智慧,它能让人获得美好的生活。
因此,当我们要做出善良抉择的时候,就要懂得以平等博大的胸怀,以善良来体察善良。
这样,才能使善良发出它宝石般的的光芒。
编辑:修远 xdyszzsb@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