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毕业试题及答案指导-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配套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积极作用: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 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客观 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考点 2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1.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大增,开始对外侵略扩张,矛头直 指中国。__1_8_9_4__年,以朝鲜东学党起义为导火线,___日__本____ 对中国发动____甲__午__中__日__战__争______。在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 带____邓__世__昌____壮烈殉国。1895 年,___北__洋__舰__队___全军覆没。
初知由富致强,坚船利炮并非孤立之物。另一方面,西人入内 地,折冲周旋之际,商务之事目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 遂生保卫“利权”之想。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 1300 万 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 少 10 万匹。
C.左宝贵 D.邓世昌
答案 D
3.分析右图中的数据,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清朝经济比日本发达 B.中国的经济负担沉重 C.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中国新开放通商口岸 答案 B
4.某人在《三十自述》中说:“明年乙未和议成……南海 先生联公车三千人,上书请变法,余亦从其后奔走焉。”这里 所说的“乙未和议”是指( )
思路点拨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 力,要求学生认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回忆、再 现所学知识(如洋务运动),在此基础上,作出准确判断。本题 以“甲午中日战争”作为素材,并考查与“近代化”相关的内 容。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D 三项的表述客观,均符合史实,正确;而 C 项的“使东方开启 了近代化时代”,明显不符合史实,因为东方的近代化早在日 本明治维新时期就开启了。
2.__1_8_9_5___年,___李__鸿__章___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签 订了丧权辱国的《__马__关__条__约____》。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 岛、___台__湾___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 日本兵费白银___2__亿___两;开放沙市、___重__庆___、苏州、杭州 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___开__设__工__厂___。《马关条约》使外 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___加__深___了中国的半殖 民地化程度。
——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李 鸿章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关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洋务企业主要包括哪两大类。这两者 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取得的成效。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 积极作用。
历史评论( ) A.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 B.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答案 D
考点 3 康有为、梁启超 戊戌变法
1.1895 年,《__马__关__条__约___》签订,民族危机严重,__康__有__为__ 和__梁__启__超___等发起“_公__车__上__书__”,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__1_8_9_8__年,__光__绪_____帝颁布“明 定国是”诏书,戊戌变,《马关条约》签订之前,西方国家对中国的 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马关条约》签订之后则以资本输出为主。 列强对华输出商品虽然冲击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是 资本输出对中国的危害更大。因为外国可以在中国投资设厂, 招募中国廉价劳动力,掠夺中国廉价原料,倾销廉价商品。
1.19 世纪末,日本总领事大越成德通知在沪日侨中妇婴撤 回国内,男子则“安分自守,不准出门,不准众人聚集”。于
答案 (1)目的:维护清朝统治。关键:学习西方的军事技 术。
(2)两大类: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内在联系:洋务运动,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主要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 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民用企业,作为军事工业的补充, 为军事工业服务。
(3)成效:洋务运动对于抵制外国资本的入侵起过一定的积 极作用。
用和局限性
限性
(续表)
2011 课标内容
2022 课标内容
对应教 材课目
了解 19 世纪中 2.知道甲午中 后期的边疆危机 日战争的主要 和中法战争,知 战役;列举《马 道甲午中日战争
关条约》的主 的主要战役和 八上 要内容,说明 《马关条约》的 第 5 课 《马关条约》 主要内容,初步
与中国民族危 认识《马关条约》
机加剧的关系 与中国民族危机
加剧的关系
近三年考查情况 2020 年 2021 年 2022 年
—
—
—
(续表)
2022 课标 对应教 近三年考查情况 2011 课标内容
内容 材课目 2020 年 2021 年 2022 年
3.知道康有为、了解戊戌变
梁启超等维新 法的主要史
八上 4 分/
派代表,了解 事,认识变法
A.中英和议签订《南京条约》 B.中国与列强和议签订《辛丑条约》 C.中日和议签订《马关条约》 D.中国与英法和议签订《北京条约》 答案 C
5.在清政府被迫签订某一不平等条约后,列强欣喜若狂, 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 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 瓜分中国为言者。”下列哪一项是对材料中“不平等条约”的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注意掌握洋务 运动的主要内容及评价。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创办近代企 业、抵制外国经济侵略,属于其主观动机,但在客观上其有利 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这符合“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的含义,故正确答案选 D。
答案 D
“近代史”和“近代化”是两个概念。 中国近代史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鸦片战争是中 国近代史的开端。 “近代化”也可以称为“现代化”,包括经济领域的工业 化、商品化,政治领域的法制化、民主化,思想领域的人性化、 科学化。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工业化)的开端。
【例 1】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 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 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 )
A.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B.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C.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洋务派的主 观目的是维护和巩固__封__建__统__治__,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_先__进__的__科__学__技__术_,使中 国出现了第一批_近__代__工__业__企__业__,客观上为中国__民__族__资__本__主__义__ 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 的抵制作用,为中国的___近__代__化___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近代化的 开端)。
—
—
第 6 课 题 32
“百日维新” 的意义和局
的主要史实 限性
(续表)
2011 课标内容
2022 课标内容
对应教 材课目
近三年考查情况 2020 年 2021 年 2022 年
知道义和团运
4.知道义和团 运动和抗击八 国联军侵华的 史实;结合《辛 丑条约》的主要 内容,分析《辛 丑条约》对中国 民族危机全面 加深的影响
是日本寓沪侨民纷纷乘船回国。与此有关的事件是( )
A.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
C.卢沟桥事变 答案 A
D.八一三事变
2.“中日两国同于七月初一宣战,(甲午)八月十八两国海军 在高丽西北鸭绿江口相遇。那一次的海军之战是中华民族……
最要紧的一个战。”此次海战中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是( )
A.林则徐
B.关天培
【例 2】“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乃至远东近代历史上划时 代的重要事件,不仅对中日两国产生了巨大的直接影响,而且 使远东国际形势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面对该材料解 读不正确的是( )
A.新兴的近代文明战胜了腐朽落后的封建文明 B.简单学习西方的器物不足以挽救国家的危亡 C.甲午战争使东方开启了近代化时代 D.甲午战争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5.面对内外忧患,清政府部分有识之士开始筹办洋务。阅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要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 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 洋务军事企业始于 (19 世纪 )60 年代 , 在 (19 世 纪)70 年代达到高潮,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 的洋务民用企业,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一方面, 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
4.据统计,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开办期间,销售西书 83 454 本。另据 1878 年汇编的《译书事略》,西书主要涉及技 术工程领域。读西书、求西学的时尚新风反映了( )
A.甲午战争后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 B.洋务运动将学习西学付诸“自强”实践 C.戊戌变法在思想方面产生广泛影响 D.新文化运动利用“科学”思想启迪民智 答案 B
动和抗击八国 联军侵华的史 事,结合《辛 丑条约》的主 要内容,认识 《辛丑条约》 对中国民族危 机全面加深的 影响
八上 第7课
4 分/ 题 31 4 分/ 题 32
—
—
考点 1 洋务运动
1.19 世纪____6_0___年代开始,以_______(中央)、_曾__国__藩___、 __李__鸿__章__、__左__宗__棠__、__张__之__洞__等为代表,发起___洋__务__运__动___, 学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
1.到 19 世纪 80 年代,清政府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
等海军。南洋水师起步较早但发展缓慢,北洋水师连续多年无
法添置新的舰船。这说明了当时( )
A.洋务运动成效显著
B.自强、求富已经实现
C.海军建设步履艰难 答案 C
D.军队改制全盘西化
2.洋务运动兴办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多所学校,在这
些学校就读过的学生中,有北洋海军军官邓世昌、京张铁路总
2.洋务运动前期以“___自__强___”为口号,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__江__南__制__造__总__局__、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___军__事___工业;后期以 “__求__富___”为口号,创办了__轮__船__招__商__局___(李鸿章)、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张之洞)等___民__用___工业。19 世纪 70—80 年代中期, 洋务派还筹建了南洋、___北__洋___、福建、广东等海军。为培养 人才,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派遣留学生出国 深造等。
工程师詹天佑、翻译《天演论》的严复。以上材料表明洋务运
动( )
A.巩固封建帝制
B.创建强大海军
C.培养近代人才 答案 C
D.创办近代企业
3.陈旭麓说:“(洋务运动)并不是以新物取代旧物,而是在 旧物边上别置一新物,可以称为布新而不除旧。”“不除旧” 的后果是( )
A.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 A
2.变法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鼓励_私__人__兴__办__工__矿__企__业__等;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开办_新__式__学__堂___,培养人才,科举考试废除 _八__股__文__;裁减绿营, 训练新式军队等。
3.由于变法触动了___顽__固__派___的利益,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___谭__嗣__同___等六人被杀害,戊戌变法只持续了 103 天,故又称 为“___百__日__维__新___”。变法在社会上起了__思__想__启__蒙__作用,为资 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二)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2011 课标内容
2022 课标 对应教 近三年考查情况 内容 材课目 2020 年 2021 年 2022 年
1.了解洋务派为 了解洋务 “自强”“求 运动的主
富”而创办的主 要内容,初
八上
要军事工业和民 步认识洋
—
—
—
第4课
用工业,初步认 务运动的
识洋务运动的作 作用和局
考点 2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1.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大增,开始对外侵略扩张,矛头直 指中国。__1_8_9_4__年,以朝鲜东学党起义为导火线,___日__本____ 对中国发动____甲__午__中__日__战__争______。在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 带____邓__世__昌____壮烈殉国。1895 年,___北__洋__舰__队___全军覆没。
初知由富致强,坚船利炮并非孤立之物。另一方面,西人入内 地,折冲周旋之际,商务之事目远多于军事事目,刺激既多, 遂生保卫“利权”之想。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 1300 万 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 少 10 万匹。
C.左宝贵 D.邓世昌
答案 D
3.分析右图中的数据,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清朝经济比日本发达 B.中国的经济负担沉重 C.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D.中国新开放通商口岸 答案 B
4.某人在《三十自述》中说:“明年乙未和议成……南海 先生联公车三千人,上书请变法,余亦从其后奔走焉。”这里 所说的“乙未和议”是指( )
思路点拨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 力,要求学生认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回忆、再 现所学知识(如洋务运动),在此基础上,作出准确判断。本题 以“甲午中日战争”作为素材,并考查与“近代化”相关的内 容。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D 三项的表述客观,均符合史实,正确;而 C 项的“使东方开启 了近代化时代”,明显不符合史实,因为东方的近代化早在日 本明治维新时期就开启了。
2.__1_8_9_5___年,___李__鸿__章___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签 订了丧权辱国的《__马__关__条__约____》。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 岛、___台__湾___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 日本兵费白银___2__亿___两;开放沙市、___重__庆___、苏州、杭州 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___开__设__工__厂___。《马关条约》使外 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___加__深___了中国的半殖 民地化程度。
——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目的。李 鸿章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关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洋务企业主要包括哪两大类。这两者 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取得的成效。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 积极作用。
历史评论( ) A.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 B.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答案 D
考点 3 康有为、梁启超 戊戌变法
1.1895 年,《__马__关__条__约___》签订,民族危机严重,__康__有__为__ 和__梁__启__超___等发起“_公__车__上__书__”,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__1_8_9_8__年,__光__绪_____帝颁布“明 定国是”诏书,戊戌变,《马关条约》签订之前,西方国家对中国的 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马关条约》签订之后则以资本输出为主。 列强对华输出商品虽然冲击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是 资本输出对中国的危害更大。因为外国可以在中国投资设厂, 招募中国廉价劳动力,掠夺中国廉价原料,倾销廉价商品。
1.19 世纪末,日本总领事大越成德通知在沪日侨中妇婴撤 回国内,男子则“安分自守,不准出门,不准众人聚集”。于
答案 (1)目的:维护清朝统治。关键:学习西方的军事技 术。
(2)两大类: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内在联系:洋务运动, 前期以“自强”为口号,主要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 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民用企业,作为军事工业的补充, 为军事工业服务。
(3)成效:洋务运动对于抵制外国资本的入侵起过一定的积 极作用。
用和局限性
限性
(续表)
2011 课标内容
2022 课标内容
对应教 材课目
了解 19 世纪中 2.知道甲午中 后期的边疆危机 日战争的主要 和中法战争,知 战役;列举《马 道甲午中日战争
关条约》的主 的主要战役和 八上 要内容,说明 《马关条约》的 第 5 课 《马关条约》 主要内容,初步
与中国民族危 认识《马关条约》
机加剧的关系 与中国民族危机
加剧的关系
近三年考查情况 2020 年 2021 年 2022 年
—
—
—
(续表)
2022 课标 对应教 近三年考查情况 2011 课标内容
内容 材课目 2020 年 2021 年 2022 年
3.知道康有为、了解戊戌变
梁启超等维新 法的主要史
八上 4 分/
派代表,了解 事,认识变法
A.中英和议签订《南京条约》 B.中国与列强和议签订《辛丑条约》 C.中日和议签订《马关条约》 D.中国与英法和议签订《北京条约》 答案 C
5.在清政府被迫签订某一不平等条约后,列强欣喜若狂, 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 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 瓜分中国为言者。”下列哪一项是对材料中“不平等条约”的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注意掌握洋务 运动的主要内容及评价。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创办近代企 业、抵制外国经济侵略,属于其主观动机,但在客观上其有利 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这符合“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的含义,故正确答案选 D。
答案 D
“近代史”和“近代化”是两个概念。 中国近代史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鸦片战争是中 国近代史的开端。 “近代化”也可以称为“现代化”,包括经济领域的工业 化、商品化,政治领域的法制化、民主化,思想领域的人性化、 科学化。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工业化)的开端。
【例 1】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 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 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指的是( )
A.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B.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C.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D.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洋务派的主 观目的是维护和巩固__封__建__统__治__,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_先__进__的__科__学__技__术_,使中 国出现了第一批_近__代__工__业__企__业__,客观上为中国__民__族__资__本__主__义__ 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 的抵制作用,为中国的___近__代__化___开辟了道路(是中国近代化的 开端)。
—
—
第 6 课 题 32
“百日维新” 的意义和局
的主要史实 限性
(续表)
2011 课标内容
2022 课标内容
对应教 材课目
近三年考查情况 2020 年 2021 年 2022 年
知道义和团运
4.知道义和团 运动和抗击八 国联军侵华的 史实;结合《辛 丑条约》的主要 内容,分析《辛 丑条约》对中国 民族危机全面 加深的影响
是日本寓沪侨民纷纷乘船回国。与此有关的事件是( )
A.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
C.卢沟桥事变 答案 A
D.八一三事变
2.“中日两国同于七月初一宣战,(甲午)八月十八两国海军 在高丽西北鸭绿江口相遇。那一次的海军之战是中华民族……
最要紧的一个战。”此次海战中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是( )
A.林则徐
B.关天培
【例 2】“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乃至远东近代历史上划时 代的重要事件,不仅对中日两国产生了巨大的直接影响,而且 使远东国际形势的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面对该材料解 读不正确的是( )
A.新兴的近代文明战胜了腐朽落后的封建文明 B.简单学习西方的器物不足以挽救国家的危亡 C.甲午战争使东方开启了近代化时代 D.甲午战争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5.面对内外忧患,清政府部分有识之士开始筹办洋务。阅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要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 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 洋务军事企业始于 (19 世纪 )60 年代 , 在 (19 世 纪)70 年代达到高潮,在它达到高潮的同一时间里,出现了最初 的洋务民用企业,两者之间,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一方面, 出使外国的人们通过实地观察,目睹了西人工商业的蒸蒸日上,
4.据统计,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翻译馆开办期间,销售西书 83 454 本。另据 1878 年汇编的《译书事略》,西书主要涉及技 术工程领域。读西书、求西学的时尚新风反映了( )
A.甲午战争后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 B.洋务运动将学习西学付诸“自强”实践 C.戊戌变法在思想方面产生广泛影响 D.新文化运动利用“科学”思想启迪民智 答案 B
动和抗击八国 联军侵华的史 事,结合《辛 丑条约》的主 要内容,认识 《辛丑条约》 对中国民族危 机全面加深的 影响
八上 第7课
4 分/ 题 31 4 分/ 题 32
—
—
考点 1 洋务运动
1.19 世纪____6_0___年代开始,以_______(中央)、_曾__国__藩___、 __李__鸿__章__、__左__宗__棠__、__张__之__洞__等为代表,发起___洋__务__运__动___, 学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
1.到 19 世纪 80 年代,清政府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
等海军。南洋水师起步较早但发展缓慢,北洋水师连续多年无
法添置新的舰船。这说明了当时( )
A.洋务运动成效显著
B.自强、求富已经实现
C.海军建设步履艰难 答案 C
D.军队改制全盘西化
2.洋务运动兴办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多所学校,在这
些学校就读过的学生中,有北洋海军军官邓世昌、京张铁路总
2.洋务运动前期以“___自__强___”为口号,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__江__南__制__造__总__局__、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___军__事___工业;后期以 “__求__富___”为口号,创办了__轮__船__招__商__局___(李鸿章)、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张之洞)等___民__用___工业。19 世纪 70—80 年代中期, 洋务派还筹建了南洋、___北__洋___、福建、广东等海军。为培养 人才,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派遣留学生出国 深造等。
工程师詹天佑、翻译《天演论》的严复。以上材料表明洋务运
动( )
A.巩固封建帝制
B.创建强大海军
C.培养近代人才 答案 C
D.创办近代企业
3.陈旭麓说:“(洋务运动)并不是以新物取代旧物,而是在 旧物边上别置一新物,可以称为布新而不除旧。”“不除旧” 的后果是( )
A.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B.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 A
2.变法主要内容有发展农工商业,鼓励_私__人__兴__办__工__矿__企__业__等;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开办_新__式__学__堂___,培养人才,科举考试废除 _八__股__文__;裁减绿营, 训练新式军队等。
3.由于变法触动了___顽__固__派___的利益,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___谭__嗣__同___等六人被杀害,戊戌变法只持续了 103 天,故又称 为“___百__日__维__新___”。变法在社会上起了__思__想__启__蒙__作用,为资 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二)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2011 课标内容
2022 课标 对应教 近三年考查情况 内容 材课目 2020 年 2021 年 2022 年
1.了解洋务派为 了解洋务 “自强”“求 运动的主
富”而创办的主 要内容,初
八上
要军事工业和民 步认识洋
—
—
—
第4课
用工业,初步认 务运动的
识洋务运动的作 作用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