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检测用气象单元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动车检测用气象单元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1相对湿度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1.1测量方法
将被校准气象单元放入校准装置的试验舱,根据校准点设定相对湿度控制单元,当试验舱内相对湿度到达校准点时(以60%为例),读取校准装置相对湿度示值和被校气象单元相对湿度示值,按公式(1)计算其示值误差。

1.2测量模型
1)式中:A〃-相对湿度的示值误差,%;万-被
△〃 = 〃一
H(
校气象单元3次相对湿度示值平均值,%;
校准装置相对湿度示值,%
o
1.3方差和灵敏系数由式(1)得方差:
(2)灵敏系数:g = —=~ = 1 C? =、 = 1。

(〃)
1.4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1.4.1被校气象单元相对湿度校准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被校气象单元示值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气象单元相对湿度测量结果重复性及数显仪器的分辨力。

由于气象单元相对湿度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与数显仪器的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属于同一种效应导致的不确定度,因此取二者的较大者。

1.4.1.1相对湿度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测量结果重复性可以通过连续重复测量得到的测量列,采用A类评定方法
进行。

在校准装置的相对湿度控制单元及被校气象单元正常工作条件下,等精度重复测量10次,数据如下:
被校气象单元单次测量实验标准差为:
10_
之(〃- 〃)2
s = 1 二=0.82%
\77-1
实际测量时,在重复条件下连续测量3次,以3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那么可得气象单元的测量结果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4))=里)=0. 47%
V3
被校气象单元相对湿度数显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气象单元相对湿度分辨力为0.1%,其量化误差以等概率分布落在宽度为0.05% 的区间内,按均匀分布考虑。

其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0 05%(〃)== o. 029%
以上两项取大者,那么:〃(〃)=0.47%
校准装置的相对湿度控制模块的标准不确定度
1.4.
2.1校准装置的相对湿度控制模块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根据校准装置的相对湿度控制模块要求,U=l.2% 62。

那么:
1.422校准装置的试验舱相对湿度不平衡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根据气象单元的测量原理和试验舱控制要求,由于校准装置的相对湿度不均匀仪器的误差不超过1%。

其区间半宽度为0.5%,假设由此引入的不确定度服从均匀分布,因此:
校准装置的相对湿度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
校准装置的相对湿度分辨力为0.1%,其半宽度为0.05%,按均匀分布考虑。

由此引入的不确定度为:
不考虑上述各分量相关性,那么:
〃(%)==Vo. 62 + 0. 292 + 0. 0292 = 0. 67%
1.5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见表lo
表1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4(△〃) = {♦(〃)+ 〃2优)=Jo. 472 + 0. 672 = 0. 82%
1.6 扩展不确定度取包含因子k2,贝I 」:
U = k • 4(A 〃)= 2 X 0・ 82 = 1. 7%
2温度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2.1测量方法将被校准气象单元放入校准装置的试验舱,根据校准点设定温度控制单元,
0.5
0. 29%
必(4)=竿
=0. 029%
当试验舱内温度到达校准点时,(以30℃为例),读取校准装置温度示值和被校气 象单元温度示值,按公式(2)计算其示值误差。

AT = T -T s 式中:
△ 7-温度的示值误差,℃;下--被校气象单元3次温度示值平均值,C ;
校准装置温度示值,*
2.3 方差和灵敏系数由式(1)得方差:
叱(A7) =+ 成〃2 G)
2.4 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2.4.1 被校气象单元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被校气象单元温度示值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气象单元温度测量结果重复 性及数显仪器的分辨力。

由于气象单元温度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与数 显仪器的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属于同一种效应导致的不确定度,因此取二 者的较大者。

2.4.1.1 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测量结果重复性可以通过连续重复测量得到的测量列,采用A 类评定方法
进行。

在校准装置的温度控制单元及被校气象单元正常工作条件下,等精度重复测 量10次,数据如下:
被校气象单元单次测量实验标准差为:10-£ (T
一 7)2
= 1 金=0.13℃\77-1
实际测量时,在重复条件下连续测量3次,以3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
量结果,那么可得气象单元温度测量结果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组=0. 07℃
2.2 测量模型
灵敏系数:g
灵敏系数:g
a(A7)
a(7)
2.4.1.2被校气象单元温度数显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气象单元温度的分辨力为0.1℃,其量化误差以等概率分布落在宽度为0.05℃
的区间内,按均匀分布考虑。

其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A == 0, 029℃以上两项取大者,贝I」:u(T) = 0. 07℃
2.4.2校准装置的温度控制模块的标准不确定度
2.4.2.1校准装置的温度控制模块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根据校准装置的温度控制模块要求,
U=QA℃ 62。

那么:
%(々)=号=0. 05℃
2.4.2.2校准装置的试验舱温度波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根据气象单元的测量原理和试验舱控制要求,由于校准装置的温度波动误差不超过0.2C。

其区间半宽度为O.FC,假设由此引入的不确定度服从均匀分布, 因此:
〃2(々)=写=0. 057℃
2.4.2.3校准装置的温度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校准装置的温度分辨力为其半宽度为0.05℃,按均匀分布考虑。


此引入的不确定度为:
〃3(G)二竿=0. 029℃
不考虑上述各分量相关性,那么:
〃(々)==Vo. 052 + 0. 05 72 + 0. 0292 : 0. 08℃
2.5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见表1。

表1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 J〃2—+ 〃2亿)=7o. 072 + 0. 082 = 0. 1℃
2.6扩展不确定度取包含因子仁2,贝I」:
U = k ♦ 4(AT)= 2 X 0. 1 = 0. 2℃
3温度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3.1测量方法
将被校准气象单元放入校准装置的试验舱,根据校准点设定大气压力控制单元,当试验舱内大气压力到达校准点时(以100 kPa为例),读取校准装置大气压力示值和被校气象单元大气压力示值,按公式(3)计算其示值误差。

3.2测量模型(2)
式中:
A 夕--大气压力的示值误差,kPa ;工-被校气象单元3次大气压力示值平均值,kPa ; 7S--校准装置大气压力示值,kPa 。

3.3 方差和灵敏系数由式(1)得方差:
夕)=夕)+ c ;〃2(,s )
3.4 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3.4.1 被校气象单元引入大气压力示值的标准不确定度
被校气象单元大气压力示值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气象单元大气压力测量 结果重复性及数显仪器的分辨力。

由于气象单元大气压力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 不确定度与数显仪器的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属于同一种效应导致的不确 定度,因此取二者的较大者。

3.4.1.1 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
测量结果重复性可以通过连续重复测量得到的测量列,采用A 类评定方法 进行。

在校准装置的大气压力控制单元及被校气象单元正常工作条件下,等精度重 复测量10次,数据如下:
被校气象单元单次测量实验标准差为:
s = 1 =0.23 kPa
实际测量时,在重复条件下连续测量3次,以3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
灵敏系数:J =
灵敏系数:J =
3( △
夕)
量结果,那么可得气象单元大气压力测量结果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丘)=卫=0. 13 kPa
V3
3.4.1.2 被校气象单元大气压力数显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气象单元大气压力的分辨力为0.1 kPa,其量化误差以等概率分布落在宽度
为0.05kPa 的区间内,按均匀分布考虑。

其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以上两项取大者,贝I 」:uG ) = 0. 13 kPa
3.4.2 校准装置的大气压力控制模块的标准不确定度
3.4.2.1 校准装置的大气压力控制模块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根据校准装置的大气压力控制模块要求,U=0,lkPa 仁2。

那么:
4(%)== 0. 05 kPa
3.4.2.2 校准装置的大气压力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
校准装置的大气压力分辨力为0」kPa,其半宽度为0.05 kPa,按均匀分布考 虑。

由此引入的不确定度为:
不考虑上述各分量相关性,那么:
〃(夕s ) == Vo. 052 + 0. 0292 = 0. 05 7 kPa
3.5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见表1。

表1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表
不确定度分
量 ulp J
不确定度来源
标准不确定
度值
%
u(p)
被校气象单元大气压力参
数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
0.13 kPa
1
0.13 kPa

〃(.S)
校准装置的大气压力控制 模
块引入的不确定分量
0.057 kPa 1 0.057 kPa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4(△〃)= J 〃2(夕)+ 〃2 伉)=^/o. 132 + 0,0572 = 0.2 kPa
0. 029 kPa
0. 05
〃3(%)=
=0. 029 kPa
3.6扩展不确定度取包含因子上2,贝IJ:
U = k、△夕)=2 x 0. 2 = 0. 4 kP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