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读后感
《〈端午〉读后感》
在翻开《端午》这本书之前,我对于端午节的认知,无非就是吃粽子、赛龙舟,还有那几天的法定假期。
然而,当我真正沉浸在这本书
的字里行间时,我才发现,原来端午节这个看似熟悉的节日,背后竟
隐藏着如此丰富且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温暖人心的故事。
书中对于端午节的由来、习俗的描写,详细得仿佛作者将我拉进了
那个久远的时代,让我亲眼目睹了一切的发生。
比如说包粽子这一习俗,作者不仅描述了糯米、粽叶和各种馅料的准备过程,还细致地刻
画了人们包粽子时的神态和动作。
那一双双巧手熟练地将粽叶折成漏
斗状,填入糯米和馅料,再用绳子紧紧扎住,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生
活的气息和浓浓的节日氛围。
我仿佛能闻到那粽叶和糯米混合的清香,能听到人们边包粽子边谈笑的声音。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描写的一个小镇上的端午庆祝活动。
在
这个小镇里,端午节仿佛是一场盛大的家庭聚会。
清晨,当第一缕阳
光洒在小镇的青石板路上,家家户户就已经开始忙碌起来。
女人们在
厨房里准备着丰盛的端午美食,男人们则忙着在门口插上艾叶,为孩
子编织五彩的香囊。
孩子们呢,早就迫不及待地穿上新衣,戴着香囊,在街头巷尾嬉笑打闹。
小镇的中心有一条清澈的小河,每年的端午节,这里都会举行赛龙
舟比赛。
比赛还没开始,河边就已经挤满了人,大家都怀着兴奋和期
待的心情等待着。
参赛的队伍早早地就来到了河边,他们身着统一的
队服,精神抖擞。
鼓手站在船头,手中的鼓槌高高举起,仿佛在等待
着那一声令下,就能敲出震撼人心的节奏。
当比赛的哨声响起,鼓手
奋力击鼓,队员们齐声喊着口号,手中的桨整齐地划动着水面,龙舟
就像离弦的箭一般冲了出去。
河面上,水花四溅,龙舟飞驰;河岸上,人们欢呼雀跃,加油声此起彼伏。
那种热烈的场面,让我这个读者都
忍不住跟着热血沸腾起来。
除了这些热闹的场景,书中还讲述了一些关于端午节的温情故事。
有一位老奶奶,每年端午节都会亲手包很多粽子,然后挨家挨户地送
给邻居们。
她的粽子里,包的不仅仅是糯米和馅料,更是她对邻里的
关爱和祝福。
还有一个小女孩,她一直梦想着能参加赛龙舟比赛。
为
了实现这个梦想,她每天早早起床刻苦训练,最终在比赛中取得了优
异的成绩。
这些故事虽然平凡,但却充满了人性的温暖和力量。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想起了自己过端午节的经历。
小时候,每到端
午节,妈妈都会早早地准备好食材,包出各种形状和口味的粽子。
我
总是在一旁好奇地看着,偶尔也会试着帮忙,但往往是越帮越忙,把
糯米撒得到处都是,惹得妈妈又好气又好笑。
爸爸则会在门口挂上艾叶,说是能驱邪避灾。
到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美味的
粽子,听爸爸讲着屈原的故事。
那时候的端午节,充满了欢声笑语,
是我童年里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端午节对于我来说,似乎也渐渐变得只是一个普通的假期。
不再有亲手包粽子的乐趣,不
再有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温馨。
但是这本书,让我重新找回了那份失
落的节日情怀,让我明白了端午节不仅仅是吃几个粽子、放几天假那
么简单,它更是一种传承,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一种对家人和朋
友的牵挂。
合上书本,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决定,从今年开始,要让自
己的端午节重新变得有意义起来。
我要亲手包粽子,哪怕包得不好看;我要和家人一起去看赛龙舟比赛,为选手们加油助威;我还要给朋友
们送上自己的祝福,让他们也能感受到这份节日的温暖。
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用心去感受、去传承,端午节这个古
老的节日,就会永远鲜活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永远散发着它独特
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