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文化建设方案(推荐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文化建设方案(推荐阅读)
第一篇:公路文化建设方案
道真自治县公路管理所
农村公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按照十七大提出在全党、全社会掀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为推进我县农村公路文化建设,增强公路行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树立公路行业良好社会形象,不断增强道真交通运输事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文化软实力,结合市公路处《关于加强农村公路文化建设实施意见》(遵市公发〔2012〕8号)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为目标,全面提升我所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积极建设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农村公路文化,为全面推进道真公路事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文化基础、制度文化保障、精神文化动力和行为文化支撑。
二、重要意义
公路文化是公路行业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逐步形成、不断积累的,体现行业价值理念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是公路事业发展的重要成果,是行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它对于树立行业核心价值理念、弘扬公路人精神、提升交通形象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总体目标
认真开展公路特色文化(公路文化、窗口文化、党建文化、廉政文
化、安全文化、大众文化等)建设,使我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事业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通过努力,形成以安全畅通为目标的物质文化、以岗位职责为要求的制度文化、以敬业奉献为核心的
精神文化、以文明服务为重任的行为文化,构建出科学完整的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道真农村公路特色的公路文化体系。
四、主要任务
通过抓好“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全面增强我所又好又快发展的文化软实力,努力提高我所发展的向心力、凝聚力、生命力和竞争力。
(一)加强公路物质文化建设,提高公路发展服务能力。
根据公路发展的需要和经济条件的可能,把发展观、质量观、安全观、环保观贯穿于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之中,大力改善文化基础设施环境和条件,增强公路行业的服务能力和形象力。
(二)加强公路制度文化建设,提高公路发展的凝聚力。
围绕建设创新型单位,进一步健全、倡导和完善制度文化。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
(三)加强公路精神文化建设,提高公路发展的吸引力。
要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重点,大力弘扬公路人“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不畏险阻、团结奉献”的精神,使广大干部职工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四)加强公路行为文化建设,增强公路发展的生命力。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规范职工行为,形成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核心的职业道德体系,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提高职工身心素质,促
进职工的全面发展。
四、实施步骤
(一)启动宣传阶段
1、建立健全领导机构。
成立农村公路文化建设工作机构,安排经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开展农村公路文化建设的日常工作。
2、召开农村公路文化建设动员大会,确定目标任务。
3、加强农村公路文化建设的宣传活动。
(二)教育培训阶段
1、出台指导性文件。
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开发资源,按照上级有关公路文化建设的要求,在全所推广实施。
2、举办农村公路文化建设培训班。
有计划、分层次地举办农村公路文化建设学习培训班,积极响应上级安排的学习培训,宣传农村公路文化的核心理念,宣讲农村公路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培养农村公路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
(三)实施推进阶段
1、结合学习宣传先进事迹活动,推出一批农村公路文化研究成果、建设成果、活动成果,培育农村公路文化建设人才和示范单位。
2、大力推进农村公路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在健全完善各类制度中增加制度文化理念,全面规范干部职工的行为。
3、结合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琴棋书画比赛活动、文艺演唱比赛活动、体育比赛活动、演讲及知识竞赛活动,把农村公路文化建设融入每个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之中。
(四)总结表彰阶段
把农村公路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创建文明行业中进行统一检查与考核,评比表彰农村公路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及个人。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农村公路文化建设的领导工作,成立农村公路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冷国东(所长)
副组长:韩忠建(副所长)、涂勤芳(副所长)
成员:李佳凤(支部书记)、张建华(会计)、王强(办公室)下设办公室在所办公室,王强任办公室主任,各队、组、室、班、点负责人为联络员。
(二)明确职责。
把农村公路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队、组、室、班、点和具体责任人,并列入工作考核体系。
领导小组要认真部署、善作善为,务求实效。
(三)抓好宣传。
要充分利用主流新闻媒体,组织策划有一定影
响力的宣传活动,向全社会展示道真公路人“奉献、服务、为民”精神风貌。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一日
第二篇:公路文化建设方案6
道公路发〔2012〕6号签发人:冷国东
道真自治县公路管理所
农村公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按照十七大提出在全党、全社会掀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召,为推进我县农村公路文化建设,增强公路行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树立公路行业良好社会形象,不断增强道真交通运输事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文化软实力,结合市公路处《关于加强农村公路文化建设实施意见》(遵市公发〔2012〕8号)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促进公路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确保公路安全畅通”为目标,全面提升我所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积极建设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农村公路文化,为全面推进道真公 1
路事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文化基础、制度文化保障、精神文化动力和行为文化支撑。
二、重要意义
公路文化是公路行业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逐步形成、不断积累的,体现行业价值理念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是公路事业发展的重要成果,是行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它对于树立行业核心价值理念、弘扬公路人精神、提升交通形象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总体目标
认真开展公路特色文化(公路文化、窗口文化、党建文化、廉政文化、安全文化、大众文化等)建设,使我所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事业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通过努力,形成以安全畅通为目标
的物质文化、以岗位职责为要求的制度文化、以敬业奉献为核心的精神文化、以文明服务为重任的行为文化,构建出科学完整的符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道真农村公路特色的公路文化体系。
四、主要任务
通过抓好“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建设,全面增强我所又好又快发展的文化软实力,努力提高我所发展的向心力、凝聚力、生命力和竞争力。
(一)加强公路物质文化建设,提高公路发展服务能力。
根据公路发展的需要和经济条件的可能,把发展观、质量观、安全观、环保观贯穿于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之中,大力改善文化基础设施环境和条件,增强公路行业的服务能力和形象力。
(二)加强公路制度文化建设,提高公路发展的凝聚力。
围绕建设
创新型单位,进一步健全、倡导和完善制度文化。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长效机制。
(三)加强公路精神文化建设,提高公路发展的吸引力。
要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重点,大力弘扬公路人“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不畏险阻、团结奉献”的精神,使广大干部职工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四)加强公路行为文化建设,增强公路发展的生命力。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规范职工行为,形成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核心的职业道德体系,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提高职工身心素质,促进职工的全面发展。
四、实施步骤
(一)启动宣传阶段
1、建立健全领导机构。
成立农村公路文化建设工作机构,安排经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开展农村公路文化建设的日常工作。
2、召开农村公路文化建设动员大会,确定目标任务。
3、加强农村公路文化建设的宣传活动。
(二)教育培训阶段
1、出台指导性文件。
收集资料、调查研究,开发资源,按照上级有关公路文化建设的要求,在全所推广实施。
2、举办农村公路文化建设培训班。
有计划、分层次地举办农村公路文化建设学习培训班,积极响应上级安排的学习培训,宣传农村公路文化的核心理念,宣讲农村公路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培养农村公路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
(三)实施推进阶段
1、结合学习宣传先进事迹活动,推出一批农村公路文化研究成果、建设成果、活动成果,培育农村公路文化建设人才和示范单位。
2、大力推进农村公路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在健全完善各类制度中增加制度文化理念,全面规范干部职工的行为。
3、结合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琴棋书画比赛活动、文艺演唱比赛活动、体育比赛活动、演讲及知识竞赛活动,把农村公路文化建设融入每个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之中。
(四)总结表彰阶段
把农村公路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创建文明行业中进行统一检查与考
核,评比表彰农村公路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及个人。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农村公路文化建设的领导工作,成立农村公路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冷国东(所长)
副组长:韩忠建(副所长)、涂勤芳(副所长)
成员:李佳凤(支部书记)、张建华(会计)、王强(办公室)下设办公室在所办公室,王强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农村公路文化建设的日常事务工作。
各队、组、室、班、点负责人为联络员。
(二)明确职责。
把农村公路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队、组、室、班、点和具体责任人,并列入工作考核体系。
领导小组要认真部署、善作善为,务求实效。
(三)抓好宣传。
要充分利用主流新闻媒体,组织策划有一定影响力的宣传活动,向全社会展示道真公路人“奉献、服务、为民”精神风貌。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一日
主题词:文化建设公路方案抄送:市公路处、县交通运输局。
道真自治县公路管理所办公室2012年2月21日印发(共印8份)
第三篇:加强公路文化建设
浅谈公路文化建设
对促进公路事业发展的影响
公路文化是劳动者在公路建设、养护、管理的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加强公路文化建设,对于推动公路行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公路文化建设能有效增强干事创业的凝聚力公路文化是交通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公路部门肩负着历史使命和重要责任,需要充分运用公路文化的力量,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先进的管理理论、共同的发展愿景凝聚精神力量,促进科学发展,激发公路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广大公路人员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公路部门的共同价值取向充分展现,公路文化软实力进一步提升,进而形成推动公路事业发展的巨大内在动力。
公路文化建设的作用主要有四点:一是凝聚作用。
将部门利益和个人价值观与公路核心价值理念相互统一,使全体干部职工与公路事业发展达到同心同德的境界,激发个人对组织的安全感、归属感、信赖感和自豪感,最大限
1度地发挥个人为集体共同目标积极工作的能动性和才智潜能。
二是导向作用。
用适合公路发展的文化将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潜移默化地统一到公路工作的总体目标上来,并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工作。
三是激励作用。
通过目标激励、情感激励、物质激励等多种形式武装人、感召人、鼓舞人、教育人,形成
“以人为本”的工作氛围。
四是约束作用。
公路文化本身就包含全体职工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则的内容,主要表现为对人的行为、活动的控制。
公路部门就是要充分发挥这个作用,有效地引导、约束和校正每个干部职工的个体行为,使制约、规范的约束作用耳濡目染地影响人们的习惯,完善人们的人格,使个体的行为更加符合公路部门的价值标准和工作需要,从而保证公路养护、建设、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觉悟同步提高,个人需求和集体利益相容兼顾,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公路文化建设能有效提高职工的敬业爱路意识
加强公路文化建设,就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使用和激励。
以人为核心,以信任职工、关心职工、尊重职工为宗旨,是公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首先要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调动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让职工自觉参
与重大问题的决策。
第二,建立激励机制,深化人事、劳动、分配制度的改革,把着眼点放在增强职工进取心和竞争意识上,充分调动职工工作和生产积极性。
第三,不断改善职工工作、生产和生活条件,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
近年来,由于受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影响,职工队伍中也出现了一些消极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尤其显得迫切和必要。
一是进行行业责任教育,使大家认识公路交通在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增强责任感和荣誉感;二是进行传统教育,继承和发扬公路行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默默无闻、助人为乐、甘于奉献的光荣传统;三是树立公路行业勤奋敬业贡献突出的先进模范人物、优秀党员、先进生产者、十佳工作人员等先进模范人物,他们是我们的骄傲和榜样,代表了行业形象,对加强公路行业的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精神楷模。
三、加强公路文化建设能有效促进公路行业的发展如何能在更高层面上实现新的发展,既是公路行业自身发展的要求,更是经济社会发展对公路的客观要求。
此时,涵盖制度、物质、精神三个层面的公路文化正好为解决新矛盾、实现新发展找到了突破口,提供了总抓手。
开展公路文化建设,就是要提升管理水平。
强化制度建设,加强管理工作,认真学习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借思想教育引导、规范人们的行为。
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监督机制,坚持按制度按原则办事。
进一步加大调查研究力度,加强对现状的理性分析和对未来发展的预见分析,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和发展质量。
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办公自动化系统、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养护管理系统等。
开展公路文化建设,就是要提高发展本领。
要以基层为主,加强文化建设。
我们公路行业90%以上的职工分布在管理第一线上,公路行业的价值观、宗旨、信念等,要得到全体职工的认可,就必须在一线推进,让广大职工在日常的生产中,在自己的岗位上都能深切感受到良好公路文化氛围的影响。
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积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促进发展的正确思想和理性思维,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练就新本领,努力解决发展中的新矛盾,积极应对新的发展问题,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职工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开展公路文化建设,就是要提升发展理念。
在谋划发展目标时,不仅要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更要
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充分发挥公路在优化生产力布局、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引导作用。
公路文化是群体文化,只有依靠职工、发动职工,才能使其健康发展。
要利用自身开展的技术比武、岗位大练兵和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职工技术比武、立功竞赛、安康杯等知识竞赛,文艺汇演、征文、绘画、书法、摄影比赛,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职工学习向上的热情,寓教于乐,活跃了单位气氛,增强了凝聚力、形成了向心力,创造出了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活跃了职工生活,陶冶了职工情操,是职工们的多层次需要。
综上所述,公路文化伴随着公路事业的形成发展而走向成熟,公路职工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丰富、发展了公路文化。
我们有责任深入探索和研究公路文化,从文化高度来审视公路建设、管理、养护、服务,用公路文化引导社会认识公路事业的功能,用公路文化激发职
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和自尊、自爱、自强的事业心,进而推动着公路事业的蓬勃发展。
第四篇:公路管理站安全文化建设方案
公路管理站安全文化建设方案
为了使我司的安全生产工作更上一个台阶,使“要我安全”观念提升到“我要安全”观念,依据TCL企业文化的宗旨和精神,我站将计划在3年内逐步建立和弘扬企业安全文化,使企业员工素质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更大的提高,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一、倡导企业安全文化
1.安全文化的含义:它是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安全价值观与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
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科学、合理地影响和激励员工每时每刻的思维和行为。
体现在积极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不断追求自我保护和健康,抵御灾害,保护企业财产及员工安全和健康。
2.安全文化的构成:
观念层面:a: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意识;b:科学的态度、理念和认识;c:高尚的品德、爱心和情感。
管理层面:a:安全系统工程;b:风险评估技术;c:安全目标管理;d:人员/岗位/制度定置管理。
行为层面:a:遵章守纪,规范生产与生活行为;b:开展文明活动,保持身心健康;c:维护安全,抵制违章与冒险。
物态层面:a:人、机、环境设计合理与匹配;b:可靠性与本质安全化;c:环境与气象。
形象层面:a:庄重的仪表,规范的着装;b:安全色、安全警示、安全标识。
c、安全的行为与意识。
3.安全文化的作用:a:督导决策者的决策思维,促使决策者以高度责任心和热情对待企业的安全事业。
b:监督、影响和激励管理者的管理行为,提升管理者自觉自愿履行安全责任与职能的意识。
c:规范执行者的行为,陶冶员工群体思维模式,使执行者自觉遵章守纪。
4.安全文化建设:a:设施建设—设备设施等硬件的完善是构筑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提。
b:组织建设—是形成全面、系统的安全组织体系的基础。
实行步调一致、分级管理、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的原则。
c:队伍建设—以决策层为先导,管理层为枢纽,执行层为基础,确保安全文化建设健康、快速的发展。
5.安全文化建设的特点:
预防性——预防在先的安全观念.社会性——涵盖生产、经营、生活、环境、交通及一切时空。
全员性——员工、家属、子女及其周围相关人员共同的安全。
持续性——自始至终地贯穿于任何活动静态与动态的全过程之中。
二、安全文化建设
我站安全文化建设计划用三年时间,从宣传培训开始,引入和逐步实施,然后再循环修正和提高。
相互服务,相互监督,相互提示,相互促进。
把安全意识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一切方面、一切时空过程中。
积极营造一种舆论、烘托一种气氛、树立一种责任、培养一种技能、提供一种保障,达到众望所归的安全目标。
1.向阳站员工的安全标准:
具备相应的、相对全面的安全文化知识。
具备相应的、相对全面的法律意识。
掌握先进的现代科技知识。
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
2.班组安全行为准则:
“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
“杜绝三违”: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
实现“三无”:个人无违章,岗位无隐患,班组无事故。
3.宣传教育活动:
a.员工安全教育培训
b.每年例行宣传教育活动
c.日常宣传教育活动
d.全员安全技能演练
e.全员安全必备要件
f.安全传媒。
4.安全骨干队伍的作用
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生产安全例会。
通过不同层次的会议,使站领导、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得以强化和聚合,安全思想和工作中心得以理解和传播,使各项安全决策、计划、安排得以顺畅地纳入到各级、各项工作中去。
促使各级干部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工作,步调一致地完成共同的安全使命。
5.安全管理有序控制
----加强设备设施安全检查,使其保持完好状态。
----监督、检查、以HSE管理体系为依托大力开展HSE监督管理机制。
----核查“安全控制程序”和“应急反应控制程序”的执行情况和受控程度。
----保证各项工作程序清晰受控、责任明确、效果显著。
以上活动,形成了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使来自不同层面的,尤其使文化素质差异较大的员工能很快地认同和接受“安全在你手中,安全在你脚下”的观念。
员工的安全素质得到较大提高,“我要安全”的主动意识得到加强。
三、安全文化精髓
安全文化理念:生命与健康同在,我与企业同发展!
安全人本思想:
1.永远肯定和尊重人的尊严和才能。
2.尊重员工价值,安全力求完美。
3.安全归根结底是为了员工自己。
安全方针:预防在先,分级管理;职责明确,全员参与。
安全宗旨:升华人,健康人!
安全誓词:
每一位升华员工承诺——
履行安全责任,做好本职工作。
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
做健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