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0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2020年高一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9题;共56分)
1. (4分) (2014高一下·册亨期末) 读图,a、b、c分别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三种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据此回答下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图中②国0~14岁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正确措施是()
A . 70% 鼓励生育
B . 60% 计划生育
C . 15% 采取移民政策
D . 30% 鼓励人员出国
2. (2分) (2019高一下·武威月考) 全球人口迁移在不同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主要属于政治因素的是()
A . 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
B . 交通和通信的发展
C . 战争引起的难民潮
D . 深圳经济特区吸引大量人口迁移
(2)新中国成立以来与80年代中期到现在两个历史阶段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从迁移方向看都是从内地流向沿海,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欠发达地区
②从迁移原因看,前者是受国家政策影响,后者主要是经济因素引起的
③从迁移量看,前者以国家有组织的迁移为主,迁移量小,后者以自发迁移为主,流动量大
④从迁移方式看,都以被迫性迁移为主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3. (2分) (2017高一下·武城期中) 读“某市人口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市不同区域人口数量的变化,反映了()
A . 中心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定少于郊区
B . 中心区人口数量已低于郊区
C . 中心区经济发展水平已落后于郊区
D . 远郊区人口总数减少
(2)近几年,该市近郊区住房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主要原因是()
①近郊区成为新商业中心
②工业区外迁,部分人口迁往近郊区
③近郊区城市化发展
④远郊区较近郊区建筑物密度大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4. (4分) (2017高二上·汕头期中) 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 . 人口密度的区域差异
B . 国家政策的影响
C . 自然资源的区域差异
D . 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5. (2分) (2016高二上·桂林期中)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

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

完成下列问题。

(1)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A . 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 . 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 . 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 . 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2)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A . 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B . 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C . 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D . 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6. (2分) (2020高一下·泰安期中)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6,常住人口为21813334人(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人口密度约为全国的1/10。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制约新疆环境人口容量的资源短板是()
A . 耕地资源
B . 草场资源
C . 矿产资源
D . 水资源
(2)为提高新疆环境人口容量,目前下列措施较合理的是()
A . 调整农业结构,提高灌溉技术
B . 发挥光照优势,扩大水稻种植
C . 出台优惠政策,促进人口的迁入
D . 降低区内人们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7. (2分) (2019高一下·鸡东月考) 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人口容量为()
A . 8000
B . 10000
C . 6000
D . 4500
8. (2分) (2019高一下·哈尔滨期中) 城市是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桥头堡",合理发展城市非常重要。

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A . 绿化面积不断减少
B . 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C . 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
D . 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9. (2分) (2015高一下·商丘期中) 读某城市空间不同阶段的发展演变模式图,回答.图中四个阶段按时间的发展演变顺序,正确的是()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②③①④
D . ①④③②
10. (2分) (2017高一下·河北月考) 下图为“1990年—2008年上海不同区域常住人口年均增量(单位:万人/年)图”。

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关于图中不同区域常住人口年均增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1990年至2005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减少
B . 1990年至2005年近郊和远郊人口增加
C . 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增加
D . 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边缘区人口增加
(2)图中不同区域常住人口年均增量变化的原因是()
A . 远郊人口出生率不断提高
B . 近郊环境与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C . 中心城边缘区知名度不断上升
D . 中心城核心区交通便捷
11. (4分)下列有关城市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城市环境污染严重,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B . 城市交通阻塞,只会造成时间和能源浪费问题
C . 世界多数城市分布有贫民窟,以发展中国家尤为明显
D . 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城市问题尤为突出
12. (4分) (2019高三上·哈尔滨期中) 人口城镇化分为“城化”和“镇化”两部分,人口“城化”是指人口向各类城市的城区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而人口“镇化”是指人口向小城镇的镇区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

为测定镇区人口集聚程度及其对人口城镇化发展的贡献,将镇区总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比例称为“城镇人口镇化水平”,将某一时期内某区域的镇区人员增长量占城镇总人口增长量的比例称为“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区2000~2005年和2010~2015年两个时段的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柱状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M省最可能是()
A . 辽宁
B . 上海
C . 湖南
D . 安徽
(2) 2000~2005年,吉林省的()
A . 镇区人口呈现负增长
B . 城镇人口总数下降
C . 城区人口呈现正增长
D . 镇区人口总数上升
13. (4分) (2014高一下·兰陵期中) 如图为商业、工业、居住三种活动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活动A的区位有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的趋势
B . 活动B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C . 活动C对交通的依赖性较大,往往安排在市中心
D . 活动A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14. (2分) (2017高一下·泉港期末) 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

近年来,阿拉善高原(位置见下图)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 . 光照
B . 热量
C . 土壤
D . 水分
(2)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
A . 降低运输成本
B . 改善生态环境
C .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D . 增强市场竞争力
15. (2分)(2019·乌鲁木齐模拟) 新西兰奶牛生产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较大差异。

每年六月至八月,全国绝大多数奶牛处于妊娠后期到产犊前停止泌乳时期,这个现象称为“奶牛放假”。

下图为新西兰乳畜业经济数据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奶牛放假”现象考虑较少的因素是()
A . 降水的变化
B . 恢复奶牛生产
C . 气温的变化
D . 维持草畜平衡
(2) M地呈现“饲养多,加工厂少,出口占比低”的特点,其成因可能是()
A . 本地消费量大
B . 交通运输不便
C . 加工技术落后
D . 原料对外输出
16. (4分)(2020·海南) 读表“世界永久性草地和牧场面积前十位的国家表”(2000年)。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澳大利亚、中国等国家相比,俄罗斯永久性草地和牧场面积比重较小的根本原因是()
A . 海拔高
B . 降水多
C . 寒流影响范围广
D . 纬度高
(2)某乳企计划在沙特阿拉伯兴建驼奶基地,其生产用水最可能的来源是()
A . 人工降雨
B . 修建水库
C . 海水淡化
D . 跨流域调水
17. (4分) (2017高二下·包头期中) 下图为某地月最高平均气温、月最低平均气温、年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

完成问题。

(1)该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A . 热带雨林
B . 常绿硬叶林
C . 草原荒漠
D . 落叶阔叶林
(2)利用该地的典型农产品,可发展的工业是()
A . 橡胶加工
B . 甜菜制糖
C . 葡萄酿酒
D . 玉米制乙醇
(3)在不同的地貌单元,交通线路的密度有很大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 交通运输方式不同
B . 交通运输需求量不同
C . 民族不同
D . 交通运输线路走向不同
18. (4分) (2019高二上·定州期中) 万里长城为何千年不倒,其中蕴藏了中国古人的智慧。

古代的建筑工人通过将糯米汤与标准砂浆混合,发明了超强的“糯米砂浆”。

这种砂浆比水泥还要牢固,而且防水性能非常好。

我国南方泉州洛阳桥屹立千年,靠的却是牡蛎。

牡蛎下层的壳较厚,可看作是牡蛎的基座,可分泌粘液和礁石融为一体。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古代建筑者在利用“生物技术”上,巧夺天工,“糯米”和“牡蛎”的主要作用是()
A . 填充
B . 固结
C . 防水
D . 防潮
(2)虽然这样的“生物技术”制造的建筑物非常牢固,但是普通建筑很少使用的原因是()
A . 成本高
B . 技术要求高
C . 劳动力不足
D . 对牢固度要求不高
(3)我国南方相对北方来说,使用“糯米砂浆”修建建筑物,要想长久保持,面临最大困难是()
A . 多台风
B . 湿度大
C . 降水多
D . 多洪涝
19. (4分) (2019高三上·河南月考)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立的创业板上市公司是我国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典型代表,创业板主要为创新型企业、高技企业等提供融资途径,下图为我国创业板公司空间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我国的创业板上市公司()
A . 各省级行政区均有分布
B . 面临严重资金短缺问题
C .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较短
D . 分布重心位于北方地区
(2)影响我国创业板公司空间分布的最关键因素是()
A . 受教育水平
B . 工业基础
C . 劳动力数量
D . 经济开放程度
二、判断题 (共10题;共20分)
20. (2分) (2018高一下·宿迁期中) 人口的自然增长取决于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21. (2分) (2017高二上·沭阳月考)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先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

22. (2分) (2018高一下·灌南月考) 发达国家的医疗水平很高,人口死亡率均普遍低于发展中国家。

23. (2分) (2018高一下·灌南月考) 若某地的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相当,表明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基本协调。

24. (2分) (2017高二下·南京会考) 距市中心距离和交通通达度,是影响城市地价的重要因素。

()
25. (2分) (2018高一下·灌南期中) 城市主要有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三大功能区,各功能区之间具有明确的界限。

26. (2分) (2018高一下·邗江期中) 地域文化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建筑景观产生深刻影响。

27. (2分) (2017高二上·江苏月考) 基塘农业是广泛分布于长江三角洲的一种生态农业。

28. (2分) (2018高一下·连云港期末)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

29. (2分) (2017高二下·南京会考) 工业分散导致成本提高,利润下降。

()
三、非选择题 (共3题;共13分)
30. (6分) (2019高一下·昌平期中) 下面左图为“我国某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下右图为“G城人口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左图归纳出1950~2007年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

(2)据右图描述2007年与1983年相比,简述G城人口变化的趋势可能带来的问题。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G城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1. (3分) (2021高三上·广州月考)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某城市通过建设工业园区的方式大力发展制造业。

该市某工业园区占地近3万平方米,共有五金制品、模具销售、配件包装、塑胶等39家制造企业。

2011年,该工业园区启动改造,拆除部分低矮
旧厂房,按照甲级写字楼(办公空间中的顶尖级别,多数成为当地地标)和工业生产双重标准建设了一座23层的科创大厦(如下图所示)。

该大厦高99.8米,每层楼高4.2米,荷载每平方米750千克,是集研发办公、制造生产、生活配套于一体的制造产业综合体,实现了"工业上楼"。

(1)从低矮厂房到科创大厦,指出该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区位变化,并说明判断理由。

(2)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分析该园区工业"上楼"的原因。

(3)推测适宜"上楼"的工业企业的生产特点。

32. (4分) (2019高一下·长治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如a地)城市形态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该地早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中期当地改种蔬菜、花卉,部分出口,其所需粮食从东北、苏北等地调入;近几年,当地许多农民出租土地,或建简易房出租,所需农产品大多从外地调入。

(1)结合材料二,说明a地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结合材料一,说出影响乙类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及该工业的显著特点。

(3)结合材料一,说出甲类工业区位变化特点,并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角度,推测甲工业区位变化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9题;共56分)
答案:1-1、
答案:1-2、
考点:
解析:
答案:2-1、
答案:2-2、
考点:
解析:
答案:3-1、答案:3-2、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答案:5-2、考点:
解析:
答案:6-1、答案:6-2、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