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西省太原市第十九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山西省太原市第十九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
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有M、X、Y、Z、W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中M、Z同主族; X+与M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离子半径:Z2->W-;Y的单质晶体熔点高、硬度大,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M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只能存在离子键
B.元素Y、Z、W的单质晶体属于同种类型的晶体
C. 由于W、Z、M元素的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减小,所以其沸点依次降低
D.元素W和M的某些单质可作为水处理中的消毒剂
参考答案:
D
略
2. 将0.01mol下列物质分别加入100mL蒸馏水中,恢复至室温,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①Na2O1 ②Na2O ③Na2CO3④NaCl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A
①②溶于水,溶质都是0.02moL,但前者有氧气生成,因此氢氧根浓度大,有
①>②;③中碳酸根水解使得阴离子浓度稍大于④。
因此有A正确。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污水处理中的化学方法有混凝法、中和法、沉淀法、氧化还原法等
B.青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在身体有炎症时可以自行服用
C.玻璃、陶瓷、水泥、光导纤维的化学组成都是硅酸盐
D.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极少,对维持生命不是很重要
参考答案:
A
略
4. (双选)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A.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某无色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存在:Al3+、NH4+、Cl-、S2-
B.pH=2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Fe2+、ClO-、SO42-
C.常温下某溶液中K W/c(H+)=1×10-12,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NH4+、Cl-、HCO3-
D.某溶液中加入少量Al 有气体生成,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NO3-
参考答案:
AD
【知识点】离子共存问题
解析:A、常温下,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的溶液呈酸性或碱性,当溶液呈碱性时Al3+、NH4+不能大量存在,当该溶液呈酸性时S2-不能大量存在,故A正确;B、pH=2的溶液呈酸性,Fe2+被ClO-氧化而不能大量存在;故B错误;C、常温下某溶液中K W/c(H+)=1×10-12,溶液中c(H+)=1×10-2mol/L,HCO3-不能大量存在,故C错误;D、某溶液中加入少量Al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酸性或碱性,所给离子都不反应,故D正确。
故答案选AD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问题,掌握常见的离子间的反应是关键,一定注意溶液的性质。
5. 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3-+H+=CO2↑+H2O
B、往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CO32-+2H+=CO2↑+H2O
C、往氨水中滴加氯化铝:Al3++4OH-=AlO2-+2H2O
D.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2Fe2++Cl22Fe3++2Cl-
参考答案:
AD
略
6.
参考答案:
C
7. 用0.2 mol/L Na2SO3溶液32 mL,还原含2×10-3mol X2O72-的溶液,过量的Na2SO3用
0.1 mol/L KMnO
4酸性溶液氧化(其中KMnO
4
被还原成Mn2+),共消耗KMnO
4
溶液1.6 mL,则
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3 B.+4 C.+5
D.+6
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已知:n(Na2SO3)=0.2mol/L×0.032L=0.0064mol,n(X2O72-)=2×10-3mol,n(KMnO
4)=0.0016L×0.1mol=0.00016mol,Na2SO3被氧化为Na2SO4,S元素化合价由+4价升高为+6价;KMnO4发生还原反应,Mn元素化合价由+7价降低到+2价,X2O72-中X 元素发生还原反应,令X元素在产物中的化合价为a价,则0.0064mol×(6-4)=0.00016mol×(7-2)+2×10-3mol×2×(6-a),a=3,故选A。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8. 已知25℃时,电离常数K a(HF)=3.6×10-4,溶度积常数K sp(CaF2)=1.46×10-10。
现向1 L 0.2mol·L-1HF溶液中加入1 L 0.2 mol·L-1CaCl2溶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5℃时,0.1 mol·L-1HF溶液中pH=1 B.K sp(CaF2)随温度和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C.该体系中有CaF2沉淀产生 D.加入CaCl2溶液后体系中的c(H+)浓度不变
参考答案:
C
略
9. 已知某温度下的热化学方程式:2SO2(气)+O2(气)2SO3(气);
△H= -197kJ/mol,在同温同压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SO2和1 molO2,达平衡时放出热量Q1 kJ;向另一相同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5 mol SO2、0.75 molO2和0.5mol SO3达平衡时放出热量Q2 kJ,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Q1< Q2< 197 B.Q l=
Q2< 197
C.Q1> Q2> 197 D.Q2<Q1< 197
参考答案:
D
10. A、B、C、D、E是同周期的五种元素,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呈碱性,且碱性B>A;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且酸性C>D;五种元素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E的离子半径最小,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CDEAB
B、ECDAB
C、BAEDC
D、BADCE
参考答案:
A
11. 下图所示对实验仪器名称的标注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C
略
12. 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NH4CNO和CO(NH2)2 B.CH2OHCHO和CH3COOH C.CH3OOCCH3和CH3COOCH3 D.甘氨酸和CH3 CH2NO2
参考答案:
BD
略
13.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此图表示可用蒸馏法分离X、Y B.SO2气体通入溴水中
C.氨气通入醋酸溶液中D.N2(g)+3H2(g)= 2NH3(g) ΔH= -92 kJ/mol
参考答案:
D
略
14. 碘元素有多种价态,可以形成多种含氧阴离子I x O y n-。
由2个IO62-正八面体共用一个面的I x O y n-的化学式为
A、I2O94-
B、I2O106-
C、
I2O118- D、I2O1210-
参考答案:
A
15.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甲、乙、丙含同一种元素.下列各组物质可按下图转化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参考答案:
C
【考点】氮气的化学性质;含硫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铁的化学性质.
【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①假设甲是C,丙是二氧化碳,则丁是氧气,乙为一氧化碳;
②假设甲是氮气,丙是二氧化氮,氮气不能一步转化为二氧化氮;
③假设甲是S,丙是三氧化硫,硫不能一步转化为三氧化硫;
④假设甲是铁,丙是硝酸铁,则丁是硝酸,乙为硝酸亚铁.
【解答】解:①假设甲是C,丙是二氧化碳,则丁是氧气,乙为一氧化碳,碳在少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在过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所以符合转化关系,故正确;
②假设甲是氮气,丙是二氧化氮,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但氮气不能一步转化为二氧化氮,故错误;
③假设甲是S,丙是三氧化硫,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被氧化生成三氧化硫,但硫不能一步转化为三氧化硫,故错误;
④假设甲是铁,丙是硝酸铁,则丁是硝酸,乙为硝酸亚铁,铁和少量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亚铁,硝酸亚铁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铁和过量稀硝酸反应实现硝酸铁,所以符合转化关系,故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之间的转化,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采用代入法分析解答即可,注意硫不能一步转化为三氧化硫、氮气不能一步转化为二氧化氮,必须都通过先转化为其低价氧化物,题目难度不大.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8分)
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制取乙醛,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己略去,粗黑线表示乳胶管。
请填写下列空白:
(1)甲装置常常浸在温度为70~80的水浴中,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时,先加热玻璃管乙中的镀银钢丝,约1分钟后鼓入空气,此时铜可丝即呈红热状态。
若把酒精灯撤走,控制一定的鼓气速度,铜丝能长时间保持红热直到实验结束。
(3)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控制鼓气速度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鼓气速度过快则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鼓气速度过慢则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试管丁中用水吸收产物,则要在导管乙、丙之间接上戊装置,其连接方法是(填戊装置中导管代号):乙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丙。
参考答案: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2006·广东卷)26.地球化学中,通常用热重分析研究矿物在受热时的质量变化以确定其组成。
取66.6 mg由高岭石[Al4Si4O10(OH)8]和方解石(CaCO3)组成的矿物,加热,在673 K~1123 K区间内分解为氧化物,样品总失重13.8 mg。
⑴方解石的失重百分比为。
⑵计算矿物中高岭石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⑴CaCO3==CaO+CO2↑
方解石的失重百分比为:
⑵解:设66.6 mg矿物中高岭石[Al4Si4O10(OH)8]的质量为x mg,方解石(CaCO3)的质量为y mg
Al4Si4O10(OH)8 2 Al2O3+4SiO2+4H2O CaCO3CaO+CO2↑
516 mg 72 mg 100 mg 44 mg
x mg ? y mg ?
依题意:x+y=66.6
72x/516+44y/100 =13.8
解得:x=51.6 y=15.0
矿物中高岭石的质量分数
答:⑴方解石的失重百分比为44%。
⑵矿物中高岭石的质量分数为77.5%
略
18. (6分)将10g铁粉置于40ml的HNO3溶液中,微热,反应随着HNO3浓度的降低生成气体的颜色由红棕色变为无色,充分反应后共收集1792mlNO,NO2的混合气体,溶液中还残留了4.4g固体。
请回答下面问题,并写出计算过程。
(1)求该反应中被还原和未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
(2)求原HNO3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3)求NO,NO2体积比
参考答案:
(6分) (1)2∶5(2)7mol?L-1(3)3∶1
略
19. (2005·江苏卷)25.较低温度下,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可制得漂白粉,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某校甲、乙两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均用200mL 12mol/L 盐酸与17.4g MnO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备氯气,并将制备的氯气与过量的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用稀NaOH溶液吸收残余的氯气。
分析实验结果发现:
甲、乙两组制得的漂白粉中Ca(ClO)2的质量明显小于理论值
甲组在较高温度下将氯气与过量的石灰乳反应,所制得的产品中Ca(ClO3)2的含量较高。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上述实验中理论上最多可制得Ca(ClO)2多少克?
⑵实验中所得到的Ca(ClO)2的质量明显小于理论值,试简要分析其可能原因,并写出可能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
(1)14.3 g
(2)见解析
(1)根据题意
n(HCl)=12 mol·L-1×0.2 L=2.4 mol
n(MnO2)==0.2 mol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n(HCl)∶n(MnO2)=2.4 mol∶0.2 mol=12∶1>4∶1
所以浓HCl过量,应根据MnO2计算。
根据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n(Cl2)=n(MnO2)=0.2 mol
又因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n〔Ca(ClO)2〕=n(Cl2)=×0.2 mol=0.1 mol
m〔Ca(ClO)2〕=143 g·mol-1×0.1 mol=14.3 g
(2)①随着反应进行,温度升高,会产生副产物Ca(ClO3)2
6Cl2+6Ca(OH)25CaCl2+Ca(ClO3)2+6H2O
②Cl2未与石灰乳完全反应,残余Cl2被NaOH溶液吸收
Cl2+2NaOH====NaCl+NaClO+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