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东方市琼西中学2018届高三5月月考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高三仿真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明代文学的一个特色是集团林立,流派纷呈,标新立异,争讼不息。

明代以前,文人的结合往往是具有较多共同特点的作家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而成,且围绕着一时的文学大家或权势人物组成一个圈子。

明初,先后以文坛三杨(杨士奇、杨溥、杨荣)和李东阳等台阁文人为核心,其他文人也以趣味相投,自相结合,或窗下切磋以攻文,或林下逍遥以娱老,各文人集团之间尚未形成相互攻讦的风气。

成化、弘治以后,统治集团日见腐败,词臣的文柄旁落,逐步由“文章之贵贱操之在上,其权在贤公卿”,转变为“操之在下,其权在自立”的局面,也改变了原来台阁创作追求雍容典雅之风。

而城市的发达,也有利于文人相对集中,并滋长着一种文酒风流、空疏不学的风气。

文人们聚集在一起,往往只是在宴谈谑浪、此唱彼和寻求情感上的沟通和文化上的满足。

由于空疏不学,则入主者偏执一端,不可一世,批评他人,抹煞一切;出奴者,便一无定见,随波逐流,容易为时风所左右,为他人所笼络。

以弘治、正德年间的前七子为代表,文士的集合改变了过去以兴趣相组合的模式,形成了以主张相结合的风气,这标志着名人流派观念的自觉。

但往往由此而造成了“各立门庭,同时并角,其议如讼”的局面。

万历以后,国事日非,文人结社多指斥朝政,党同伐异,本来文艺性、学术性的团体渐渐打上了鲜明的政治色彩,如声势浩大的全国性团体复社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因此,明代的文学团体,尽管标榜不同,或以地域分,或以社所名,或以时代称等,但究其性质,主要就是兴趣型、主张型、政治型三大类。

当然,这也只是就大致的倾向而言,因为他们大都是一种松散的结合。

明代文学史上,特别受人注目的就是“主张型”的文学团体和他们所引起的文学争论。

文学争论在分门立户、相互否定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暗暗地相互渗透,从而促进了文学的变通和发展。

如针对前七子师法秦汉古文而积剽袭模拟之弊,“唐宋派”王慎中等在心学和文学通俗化的思潮影响下,提倡学习与明代语言差距较小的唐宋散文,自由地表达作者独立的主体精神,在作品中能见到“真精神与千古不可磨灭之见”。

但由于他们过于追求理正法严,不免失之于沉滞,不久就遭到了王世贞等后七子的反击。

但这绝不是历史的简单重复。

唐宋派毕竟打破了“文必秦汉”的神话,为后来的公安派的崛起做好了准备,而且后七子中的王世贞后来也悄悄地肯定了归有光等人的文章,摒弃成见,会通众说,归于和平。

这有力地证
明了通过争论而取得的“双美”共识。

明代文人集团的林立和各种流派的纷争就这样既是现实创作的反映,又反过来推动了创作与流派的发展;既使作家更加自觉地追求和凸显流派的风神,又使各派的文风在相互交流、相互调剂的过程中沿着相反相成的规律不断演进。

沿着这一方向,在以后的文学史上,文人们的集团意识和流派观念更加自觉,更加明确。

(摘编自《明代文学:众多的文学群体及文学的论争》,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代的文学团体成员往往围绕一时的文学大家或权势人物组成兴趣型集团。

B.明代初期,以一些台阁文人为核心的文学集团,其文学创作追求雍容典雅之风。

C.前七子入主出奴,改变了过去以兴趣相结合的模式,标志着名人流派观念的自觉。

D.唐宋派提倡学习唐宋散文,它打破了“文必秦汉”的神话,后来也得到了后七子的肯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立足明代文学史,从文学团体类型和流派纷争两方面论述了明代文学的一个特色。

B.文章二、三段结合文人群体在不同时期的文学表现,比较详尽地阐释出其大致的类型
C.文章第四段以文学争论中的相互否定又相互渗透,证明通过争论可以实现“双美”共识。

D.文章大体呈总分总结构,先提出观点,再结合明代文学的特色进行分析,最后进行总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统治集团的日见腐败、词臣的文柄旁落和城市的发达,是成化、弘治以后文人以主张相结合形成集团的主要原因。

B.万历以后,文人结社多指斥朝政、党同伐异,有一定的政治主张,作为有全国影响的团体复社,其鲜明的政治色彩也会影响其文艺性、学术性作品。

C.后七子中的王世贞后来也悄悄肯定归有光等人的文章,说明不同流派在争论过程中也会自觉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观点。

D.随着文人们的集团意识和流派观念更加自觉和明确,为了追求和凸显流派的风神,文人们会越来越对立,纷争会越来越激烈。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清河坊
俞平伯
①山水是美妙的俦侣,而街市是最亲切的。

我们追念某地时,山水的清音,其浮涌于灵府间的数和度量每不敌城市的喧哗。

白老头儿舍不得杭州,却说“一半勾留为此湖”;可见西湖在古代诗人心中,至多也只沾了半面光。

那一半儿呢?谁知道是什么!这更使我胆大,毅然于西湖以外,另写一题曰“清河坊”。

②我决不想描写杭州狭陋的街道和店铺,我所亟亟要显示的是淡如水的一味依恋,一种茫茫无羁泊的依恋,一种在夕阳光里,街灯影傍的依恋。

③我们试想:若没有飘零的游子,则西风下的黄叶,原不妨由它们哗哗自己去响着。

若没有憔悴的女儿,则枯干了的红莲花瓣,何必常夹在诗集中呢?人万一没有悲欢离合,月即使有阴晴圆缺,又何为呢?怀中不曾收得美人的倩影,则入画的湖山,其黯淡又将如何
呢?……一言蔽之,人对于万有的趣味,都从人间趣味的本身投射出来的。

这基本趣味假如消失了,则大地河山及它所有的因果都落于渺茫了。

④离题已远,快回来吧!这儿名说是谈清河坊,实则包括北自羊坝头,南至清河坊这一条长街。

中间的段落各有专名,不胜枚举。

看官如住过杭州的,看到这儿早已恍然;若没到过,多说也还是不懂。

杭州的热闹市街不止一条,何以独取清河坊呢?我因它竟铺石板不修马路,我认它为杭州街。

⑤哪怕它十分喧阗,悠悠然的闲适总归消除不了。

我所经历的江南内地,都有这种可爱的空气。

我在伦敦纽约虽住得不久,却已嗅得欧美名都的忙空气;若以彼例此,则藐乎小矣。

杭州清河坊的闹热,无事忙耳。

他们越忙,我越觉得他们是真闲散。

忙且如此,不忙可知——非闲散而何?
⑥我与妻,还有娴小姐同走这条街的次数最多,她们常因配置些零星而去,我则瞎跑而已。

若今天买的东西少,时候又早,天气又好,往往雇车到旗下营去,从繁热的人笑里,闲看湖滨的暮霭与斜阳。

“微阳已是无多恋,更苦遥青着意遮。

”我时时看见这诗句自己的影子。

⑦清河坊中,小孩子的油酥饺是佩弦【注】以诗作保证的,我所以时常去买来吃。

叫她们吃,她们以在路上吃为不雅而不吃,常被我一个人吃完了。

油酥饺冰冷的,您想不得味吧。

然而我竟常买来吃,且一顿便吃完了。

您不以为诧异吗?不知佩弦读至此如何想?他不会得说:“这是我一首诗的力啊!”
⑧在这狭长的街上,不知曾经留下我们多少的踪迹。

可是江南的风虽小,雨却豪纵惯了的,早把这一天走过的千千人的脚迹,洗刷个干净。

明日的人儿等着哩,今日的你怎能不去!
⑨话说回来,干脆了当!若我们未曾在那边徘徊,未曾在那边笑语;或者即有徘徊笑语的微痕而不曾想到去珍惜它们,则莫说区区清河坊,即十百倍的胜迹亦久不在话下了。

我爱诵父亲的诗句:只缘曾系乌篷艇,野水无情亦耐看。

(有删改)【注】佩弦,朱自清的字。

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①段作者引用白居易的诗句,引出作者写杭州不写西湖而要写“清河坊”的缘由。

B.文章第③段作者运用了排比、反问、比喻等修辞手法,意在说明景由情生、境因情起,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道理。

C.文章第⑦段中“我”去吃小孩子的油酥饺是因朱自清以诗为证,油酥饺虽冰冷不得味,“我”却因是朋友的力推而时常买来作为分享。

D.本文语言具有时代特色,兼有“诗家语”,但以意役辞,繁简得当,并不觉雕琢与涂饰,显示出语言的厚度与张力。

5.杭州之景万千,以西湖为著,杭州热闹街市也不止一条。

作者为什么独写“清河坊”呢?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5分)
6.文章第⑨段,作者引用其父亲的诗句“只缘曾系乌篷艇,野水无情亦耐看”意味悠长,请结合全文简析诗句的作用。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

材料一:
由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等单位专家共同研制的“治霾”科技新成果——陶瓷金属磨损自修复材料(DFR)“发动机医生”,目前已在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推广,成为“治霾”利器。

这个龙江人自己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新材料产品已成功抢占润滑油产业技术制高点,并远销国外市场。

“发动机医生”主攻方向是发动机节能减排。

黑龙江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主任、项目技术负责人张存德介绍:“简单地说,汽车发动机缸体经过长时间活塞运动会出现磨损,导致出现发动机漏油、串气、冒黑烟、烧机油、燃料燃烧不完全等现象,都会产生有害气体和可吸入颗粒物。

DFR材料就是加入汽车发动机内的‘工业味精’,它通过超精研磨,清理氧化物、油垢和积碳,提高发动机的密封性能,使油料、燃气燃烧充分,从而降低有害气体排放、降低颗粒物排放和节省燃油,进而减少由于发动机尾气排放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的空气污染。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材料二:
1955年,美国政府出台了第一部空气污染治理法案《空气污染控制法》;1963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清洁空气法》,这部法案成为了美国最重要的空气污染控制法案。

针对汽车尾气排放的控制,1967年,美国政府出台了《机动车空气污染控制法》和《空气质量法》。

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体制,美国联邦和各州政府在标准和法律的实行上存在较大的矛盾。

直到1970年,在美国民众的努力下,《清洁空气法》修正案出台,它是一项全国性的立法,具有广泛的约束效力,被视为一座里程碑。

它规定了由联邦政府制定空气质量标准,列出空气污染物质名单,制定了车辆的认证、检测、减排配件应用等多项制度,对燃料的生产也做出明确规定。

根据该法案设立了联邦环境保护署,赋予了其实在的管理权力。

针对雾霾污染,加州政府还出台了比美国政府出台的空气质量法还严格的《污染防治法》以及《加州洁净空气法》。

这些法案在美国后来的空气污染防治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美国空气质量管理法律法规的颁布虽然使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但空气质量管理并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不同时期、不同形式下,空气质量总会出现一些新情况。

对此,美国环保署根据新出现的情况,多次修订《清洁空气法》,每次修订都对空气质量的标准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且对各州实行要求更严格的空气污染控制条例。

美国治理空气污染借鉴了水污染治理的排污许可证制度,对排污企业进行管制。

美国加州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局推出了区域空气污染排放交易机制,由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局对纳入交易机制的工厂的排污情况进行在线实时监测,规定排放额度,并且每年递减,从而强制排污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排放指标在芝加哥期货市场公开挂牌交易。

这一机制对控制固定污染源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选自《合作经济与科技》,有删改)材料三:
一场抗击雾霾的“战争”正悄然展开。

由荷兰艺术家丹·罗斯加德设计的名为“无霾之洞”雾霾净化塔已于9月底进京,目前正在朝阳798艺术区内进行调试和测试,将择期与公
众见面。

该塔高7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空气净化器,其中收集到的雾霾颗粒可被压缩做成黑色宝石。

雾霾净化塔似乎只是一件艺术品,只有艺术没有环保。

据报道,在全国像“无霾之洞”雾霾净化塔这样的治霾“神器”并不少,如2016年5月12日,西安市除霾塔项目如期封顶。

有人预测,随着“减霾在行动”越来越迫切,与雾霾净化塔类似的装置将会在一些地方大增。

事实上,与其争相建设雾霾净化塔,不如在雾霾产生的源头上多下功夫治理,如下大力气抓好产业结构调整,抓好控煤、控烟和机动车尾气治理,抓好工地扬沙和渣土车洒漏的整治。

(选自《发明与创新.大科技》,有删改)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发动机医生”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为润滑油产业技术的排头兵,是“治霾”的利器。

B.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先后出台多项治理空气污染的法案,法律基本内容与各州政府差异较大。

C. 美国政府治理空气污染借鉴了水污染治理的方法,规定排放额度,并且每年递减,进行有效监管。

D. 荷兰艺术家设计的空气净化塔为世界上最大的空气净化器,可将收集到的雾霾颗粒压缩为黑色宝石。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 “发动机医生”有为发动机节能减排的功效,加入DFR材料,能有效降低有害气体排放、降低颗粒物排放和节省燃油。

B. 美国联邦政府出台的多项治理空气的法案,对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质名单都有详细的说明,也规定了燃料的生产。

C. 美国加州南海岸空气质量管理局引入市场机制,对排污情况在线实时监测,强制排污企业减少空气与水的污染物排放。

D. 中国目前治理雾霾的方法更多为科技消霾,而美国政府更多从法律和市场等两个方面进行治理,为“治霾”提供根本保障。

E. 制造治理雾霾的科技产品不如从源头治理雾霾,可在控煤、控烟和机动车尾气治理上多下功夫,抓好扬沙和洒漏的治理。

9.有人认为需要体制保障,才能从根本上治理雾霾;也有人说运用高科技治理雾霾,切实有效。

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黄福,字如锡,昌邑人。

洪武中,由太学生
...历金吾前卫经历。

上书论国家大计,太祖奇之,超拜工部右侍郎。

建文时,深见倚任。

成祖列奸党二十九人,福与焉。

成祖入京师,福迎附。

李景隆指福奸党,福曰:“臣固应死,但目为奸党,则臣心未服。

”帝置不问,复其官。

已,督安南军饷。

安南既平,郡县其地,命福以尚书掌布政、按察二司事。

时远方初定,
军旅未息,庶务繁剧,福随事制宜,咸有条理。

上疏言:“交阯赋税轻重不一,请酌定,务从轻省。

”又请:“循泸江北岸至钦州,设卫所,置驿站
..输
..,以便往来。

开中积盐,使商贾
粟,以广军储。

官吏俸廪
..,仓粟不足则给以公田。

”又言:“广西民馈运,陆路艰险,宜令广东海运二十万石以给。

”皆报可。

于是编氓籍,定赋税,兴学校。

数召父老宣谕德意,戒属吏毋苛扰,上下帖然。

时群臣以细故谪交阯者众,福咸加拯恤,甄其贤者与共事,由是至者如归。

镇守中官马骐怙宠虐民,福数裁抑之,骐诬福有异志。

帝察其妄,不问。

仁宗即位,召还,命兼詹事,辅太子。

福在交阯凡十九年。

及还,交人扶携走送,号泣不忍别。

宣德七年帝改福官南京明年兼掌南京兵部英宗即位加少保参赞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机务留都文臣参机务自福始隆用福言政肃民安正统五年卒,年七十八,赠谥忠宣。

福丰仪修整,不妄言笑。

历事六朝,多所建白。

公正廉恕,素孚于人,事微细无不谨,忧国忘家,老而弥笃。

自奉甚约,妻子仅给衣食,所得俸禄,惟待宾客周匮乏而已。

(节选自《明史•黄福传》)【注】开中法:明代鼓励商人运输粮食到边塞换取盐引,给予贩盐专利的制度。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宣德七年/帝改福官南京/明年兼掌南京兵部/英宗即位/加少保参赞/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机务/留都文臣参机务/自福始/隆用福言/政肃民安/
B.宣德七年/帝改福官南京/明年兼掌南京兵部/英宗即位/加少保/参赞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机务/留都文臣参机务自福始/隆用福言/政肃民安/
C.宣德七年/帝改福官南京/明年兼掌南京兵部/英宗即位/加少保/参赞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机务留都/文臣参机务自福始/隆用福言/政肃民安/
D.宣德七年/帝改福官南京/明年兼掌南京兵部/英宗即位/加少保参赞/南京守备襄城伯李隆机务留都/文臣参机务自福始/隆用福言/政肃民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学生,指在太学读书的生员,太学是古代的最高学府,明朝、清朝时太学俗称国子监。

B.驿站,指古代路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专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

C.商贾,古代对商人的称呼,住着出售货物为商,行走贩卖货物为贾;商贾泛指做买卖的人。

D.俸廪,指俸金与禄米,也泛指俸禄,是我国古代按照规定给予各级官吏的报酬。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福事奉六朝,多有建言。

他提出轻省赋税、设立卫所、设置驿站、让广东海运粮食供给广西等建议,都被皇上认可批准了。

B.黄福才干卓著,理政有方。

安南初定,他编制户籍,制定赋税,兴办学校,向父老宣讲皇上的恩德和旨意;告诫下属不要苛扰百姓,上下顺服
C.黄福救助官员,受民爱戴。

他帮助和救济所有被贬到交趾的官员,选出贤明的人共事;离开交趾时,百姓奔走相送,哭泣不忍分别。

D. 黄福为官廉洁,不事家产。

他自己的生活非常节俭,妻子儿女也是仅够衣食;所得的俸禄,都用于接待宾客和周济贫困的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时远方初定,军旅未息,庶务繁剧,福随事制宜,咸有条理。

(2)公正廉恕,素孚于人,事微细无不谨,忧国忘家,老而弥笃。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晚次鄂州
卢纶①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②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注】①卢纶:唐代诗人。

此诗写于至德年间,正值安史之乱中。

②旧业:指和平时期在家中一直从事的农业生产。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起句述说心情的喜悦,次句突转,流露暂不得至汉阳的怅然,平淡的语句体现出微妙的情思。

B.诗歌第二联简笔勾勒船舱中的所见所闻,写出了船中生活的枯燥乏味和诗人的焦灼不安。

C.诗人浪迹三湘,心驰家乡,“逢”字将万般愁情与秋色的万般凄凉联系起来,妙合无垠。

D.诗歌主要运用反衬手法,用商人酣睡反衬诗人彻夜难眠,用鄂州宁静反衬家乡的战乱。

E.诗歌虽只截取漂泊生涯中的片段,却反映出广阔的社会背景,揭示了战乱带给诗人的愁苦。

15.诗歌尾联写了哪些内容?对全诗思想感情的表达有什么作用?(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李白《蜀道难》中“,”三句写出了剑阁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______,_____”两句蕴含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演员的诞生》节目组的恶意剪辑,使得袁立大发雷霆,频频爆料,更有一些娱乐大佬纷纷参与争论,娱乐圈一时间吵得风生水起
....。

②座谈会上,代表们结合我市实际,广开言路
....,各抒己见,就交通设施、教育文化、旅游发展等方面的问题献计献策。

③抗日战争的硝烟虽已消散,但各界人士毁家纾难
....的历史永远不能遗忘,浴血奋战的英雄应当永远被我们铭记。

④2017年12月14日当代著名诗人余光中溘然长逝,余先生的一生,常怀赤子之心,光风
..
霁月
..,永远让人景仰。

⑤从国际上看,能成功从中等收入跨越到高收入的国家实际上是屈指可数的,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要成功跨越更是凤毛麟角
....的。

⑥依格宣布停止制作象《灰姑娘2:梦想成真》这样狗尾续貂
....的低劣作品,这些作品对迪斯尼来说就好比《料理鼠王》中那些速冻食品一样。

A.①②⑤ B.①④⑥C.②③⑤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专家指出,2016年如果说是“统计改革年”,那么2017年就可以说是“统计执法年”,统计的执法落实已经逐渐拉开帷幕。

B.2017年入冬以来,我国流感活动水平上升较快,且仍处于上升,多地医院急诊和住院患者、重症患者增多,诊疗压力大。

C.适逢在南京大屠杀80周年之际,加拿大安大略省计划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定为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却遭到了否认屠杀行为的日本政客的阻挠。

D.女性科学家们并不认为性别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为优秀科学家的重要因素。

她们觉得,无论男女,要当科学工作者都要有—些特别的“共性”。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邻居小伙平时总是西装革履,每次见到他,我都由衷地对他说:“在下真是风度翩翩!”
B.台上,李教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带领我们探索科学的奥秘,我们洗耳恭听,收获颇丰。

C.在莜砜的再三邀请下,我朗笑出声,对他拱拱手,说道:“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D.你若想得到我们三个的抬爱,就得拿出实际行动来,不要只在口头上说对我们如何如何好。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实现文化自信,最根本在于提高文化的创新创造能力。

文化的创造力和创新力是很个人化的能力,要提升这种能力,,涉及阅历、教育、知识结构、想象力甚至体力等许多方面。

文化自信既是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也是对建设时代性的发展的当代中国文艺的信心。

既不泥古不化,;,又广泛借鉴吸收世界先进文化,以创造更好的当代中国文艺。

21.下面文段有多处逻辑问题,请就其中三处加以具体说明。

(5分)
一提起糖尿病,中老年人都把吃主食与糖尿病联系起来,认为主食中含糖量高,于是不敢吃或吃得很少,这大错特错。

经验证明,不吃或少吃主食,必然多吃零食,脂肪、蛋白质摄入量就会太多,导致体内物质代谢紊乱,结果不仅会引起糖尿病,而且导致冠心病等诸多疾病。

正确的做法是:每天正常进食主食,适当再搭配些粗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