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语下《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计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三语下《装满昆虫的口袋》教学设计2----c8f9c142-
6eab-11ec-98d6-7cb59b590d7d
《装满昆虫的衣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激发对科学和自然的热爱,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从费伯的故事中得到启发,从小培养热爱自然和科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介绍课文。
1、导入: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后人是怎样纪念他的呢?读读课文第十一节。
(为了纪念他,后人建造了两个高高隆起的口袋雕塑,仿佛里面装满了许多昆虫。
)
2、为什么人们要强调法布尔的衣袋?(因为法布尔爱昆虫,衣袋中经常装满昆虫。
)
二、抓住“迷”,理清课文。
1.喜欢看足球比赛的人通常被称为球迷,喜欢下棋的人被称为国际象棋迷。
我们怎么
称呼费伯?(昆虫扇)
2、速读全文,你能找出文中带“迷”字的词语吗?(着迷迷恋痴迷)a、法布尔从小
就对小虫子着迷。
b、但他父母的责骂并没有阻止费伯对昆虫的迷恋。
c、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让费
伯进入了科学殿堂。
3、学习第1段。
1、什么叫“着迷”?(喜欢某种事物到了沉的程度。
)
2.费伯住在。
(引文)这种优美的环境为费伯沉迷于昆虫研究创造了独特的条件。
四、学习第2―10自然段。
1.读这句话:“但父母的责骂并没有阻止费伯对昆虫的迷恋。
”。
2.“迷恋”是什么?你从这句话中学到了什么?
(可见小法布尔研究昆虫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的行为受到了父母的阻挠;法
布尔始终对自己的兴趣爱好很执着,坚持不懈,不轻言放弃)
3.告诉我你是从哪里学来小费伯对昆虫的痴迷并坚持不懈地研究它的?
4.摘自《抓纺
织娘》。
a、在黄昏中抓住织工;三天前我就想抓住它;
觉得纺织娘的鸣叫声就像歌声一样美妙。
b、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小法布尔的话?(兴奋)5、从第四自然段体会
小费伯对别的什么都不感兴趣,但喜欢昆虫。
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观察和研究昆虫。
指导朗读,读出小法布尔渴求了解生物世界的愿望。
6、从“捉小甲虫”中体会。
在这种情况下,在哪里可以看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小法布尔心情的变化:捉小甲虫时的“高兴”、“心里甜滋滋的”;――被父母责骂
时的“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将“心爱的小宝贝”放进了垃圾
堆;――“仍然兴致勃勃”地拣那些昆虫,背地里“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捕捉小甲虫时的动作:呼喊和突袭,迅速捕捉它们,把它们放在袋子里,放在袋子里
享受
引导学生找到文中有两处描写小法布尔的衣袋是鼓鼓的,为下文的讲述作铺垫。
五、
学习第11自然段。
1.读这句话:“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让费伯进入了科学殿堂。
”。
小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只能用“痴迷”来形容,这便是什么精神的体现呢?(坚持不懈,孜孜不倦)
2.费伯正是带着这种不懈的追求进入了科学殿堂。
今天,人们对法布尔的印象有一个
典型的特点——(引用阅读)他的口袋里装满了昆虫
六、拓展阅读。
法布尔对昆虫的训练和坚韧几乎到了忘记吃饭和睡觉的地步。
也许他对昆虫的好奇和
热爱是无法理解的。
他的心血凝成了一部简单通俗的昆虫杰作《昆虫》,以科学的态度和
详实的材料真实地介绍了昆虫的生活。
他的作品中的小昆虫栩栩如生,充满灵性。
你想一
起进入费布尔的昆虫世界吗?下课后请读这本书。
七、练笔。
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观察昆虫的活动,并写一本观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