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行为训练和心理干预对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躯体功能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
育迟缓智力低下,社会适应功能不足,发育阶段出现严重的能力损害,语言运动以及社会能力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部分患儿成年之后仍然会存在一些症状,影响正常的学业和生活。

对语前聋患儿常见的精神生理问题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和评估,对减轻听力障碍和患儿精神智力以及社会适应功能造成的影响、提高
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4]。

本次研究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语前聋患儿开展了综合护理干预工作,结果显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语前聋人工耳蜗植入患儿的听觉言语康复效果,显著提高患儿的听觉言语水平。

综合护理干预帮助患儿家长纠正了对人工耳蜗不正确的期望值,从而减少了家长不科学行为对患儿康复进程的影响。

护理工作人员帮助患儿家长正确认识到了人工耳蜗植入和言语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改变了患儿家长的错误观念,引导患儿家长充分认识到了家庭康复对提升患儿听觉言语能力的重要作用,并将患儿的家庭康复训练当
作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康复的重要工作内容[5]。

患儿佩戴人工耳蜗装置之后,会因为疼痛或者对声音的不适应而出现不愿意佩戴的抗拒情绪,因此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告知家长,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并安抚患儿,保持患儿情绪稳定,消除患儿的抗拒心理。

同时,护理工作人员还要为家长详细讲解人工耳蜗的调机方法,确保患儿能够逐步适应声音,循序渐进。

在患儿刚刚佩戴人工耳蜗的一段时间内,家长应该避免患儿进入嘈杂的环境,而是应该将患儿安置在安静的环境中,逐步引导
患儿感受声音,使患儿逐步形成对声音的记忆[
6]。

同时,家长还要注意和患儿的沟通,通过听生放物的训练来逐步提高患儿的记忆能力。

另一方面,护理工作人员还要重视 
对人工耳蜗的维护工作,需要为患儿家长详细讲解人工耳蜗的正确使用以及维护方法,最大程度延长人工耳蜗的使用寿命。

在日常生活中。

家长还要注意观察患儿的表现,利用生活中的电话声、交谈声、鞭炮声和音乐等其他环境声音来锻炼患儿对听觉形成正确的反应。

在这过程中,家长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积极的态度,关心并鼓励患儿,帮助患儿逐步树立自信心,从
而最大程度的提高患儿的言语功能[
7]。

综上,综合护理干预在语前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言语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 考 文 献
[1]蒋中香.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护理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
合护理(中英文),
2016,2(11):159 160.[2]杨维艳,乐建云,何家丽.160例婴幼儿人工耳蜗植入术患
儿的护理经验总结[
J].家庭医药,2017(10):201 202.[3]王宁.先天性聋儿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心理护理干预效果
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2):65 67.
[4]倪红.综合护理对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儿的观察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4):223 224.
[5]孙光霞,王文静.语前聋患儿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围手术
期心理护理[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4):98 100.[6]赵洋梅,于维秀,郑天娥.人工耳蜗植入术围手术期的护
理[J].西南国防医药,2016,26(2):202 203.
[7]胡丹丹,邹卫珍.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围手术期护
理[
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36(1):94 96.(本文编辑:曾丽琼)
DOI:10.19791/j.cnki.1006 6411.2021.13.038
工作单位:224000 盐城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五官科医院
江燕: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收稿日期:
2019-09-20术前行为训练和心理干预对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后
患者负性情绪及躯体功能的影响
江 燕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前行为训练和心理干预对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躯体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6月在本院耳鼻喉科进行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的43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为观察组,另择期选择43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对照组。

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进行术前行为训练和预见性心理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负性情绪及躯体功能。

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后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症状评分、躯体化症状评分和SS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躯体功能相比,观察组的干预后的SpO2变化无差异(P>0.05),观察组呼吸不适应人数、术后进食量减少人数、术后睡眠异常人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为(
12.48±8.23)h,显著短于对照组(17.27±9.55)h(P<0.05)。

结论 对FESS患者应用术前行为训练和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的躯体功能,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质量,减少患者发生晕厥的可能,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关键词:术前行为训练;心理护理;FESS;负性情绪;躯体功能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作为临床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病因复
杂,其主要病理生理表现为慢性化脓性炎性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鼻塞、失眠、脓涕、记忆力减退、嗅觉障碍、精神不振等,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1]。

这种慢性病影响
因素多,复发率高,治疗时间长,患者往往需要反复就医,因此对
患者的心理也会造成一定的障碍[
2]。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
(functionalendoscopicsinussurgery,FESS)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有疼痛轻、创伤小、疗效好的特点,但是因为手术操作部位的特殊性,患者的敏感度较高,应激反应较强烈,因此容易产生负性情绪[3]。

这种心理问题不利于患者积极的接受治疗,甚至影响术后疗效,因此在对患者采用有效的治疗手段的同时,也要注重术前的心理护理和行为训练。

鉴于此,本研究探讨了FESS患者应用术前行为训练和心理干预对患者负性情绪及躯体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耳鼻喉科收治的行FESS术的8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经鼻内镜及临床症状确诊为慢性鼻息肉-鼻窦炎;②年龄均超过18周岁;③具有良好的沟通、理解能力;④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⑤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②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③患有精神障碍者;④不配合及中途退出者。

按照不同的收治时期将所有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

其中对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17例;观察组中男性27例,女性16例。

两组患者的其他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 (x±s)
组别例数年龄
(岁)
焦虑评分
(分)
抑郁评分
(分)
心理状况总分
(分)
躯体化症状评分
(分)
术前SpO

(%)
对照组4337.51±12.265.09±0.544.15±0.4122.86±1.799.92±1.2198.55±1.27观察组4338.17±13.375.13±0.614.17±0.4422.84±1.829.93±1.2798.49±1.31t值-0.239-0.322-0.2180.051-0.0370.216
P值 0.812 0.748 0.8280.959 0.9700.830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术前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即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前鼻镜及鼻内窥镜检查,CT扫描鼻部位确认病变部位及范围,术前3d使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术前1d协助患者修剪鼻毛、清洗鼻腔,同时指导患者如何控制喷嚏,并在术前晚及术日早晨使用漱口水漱口,确保口腔清洁;其次,根据患者个人文化层次以通俗易懂方式通过个人访谈、集体教育等为患者讲解手术目的、麻醉方式、手术医生情况、注意事项、手术优缺点以及疾病形成原因和配合治疗的重要性,促使患者能够加深对疾病的认知同时,更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着重加强对患者进行术前行为训练和预见性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2.1 吞咽功能训练 此项训练从术前1~2d开始,由护理人员在旁协助指导,首先向患者介绍演示具体的训练方法,然后为患者准备好温度合适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和水,让患者保持半卧位,先用棉球堵塞住一侧鼻孔,练习用汤勺或者吸管分次小口吸取食物和水,稍微适应之后,再用棉球堵塞双侧鼻孔进行练习,逐渐习惯吞咽,以此减少术后发生呛咳的概率[4]。

1.2.2.2 呼吸功能训练 此项训练从术前2~3d开始,由护理人员在旁协助指导,首先向患者介绍并演示具体的训练方法,然后指导患者进行训练。

训练依然采取半卧位,然后用棉球堵塞患者的一侧鼻腔,注意堵塞的力度不可过大,动作轻柔,以免损伤鼻腔黏膜,待训练适应之后,再堵塞双侧鼻腔进行训练,具体训练方法有以下三种[5]。

①吹气球呼吸训练。

患者手持一个气球,然后放松全身,保持轻松,缓慢地深深地吸气,吸到最大肺活量时含住气球进气口,再缓慢地将肺内吸入的气体注入气球,吹尽后将气球内的气体放尽,休息一会,然后重复练习,持续3~5min,一天训练3~4次。

②缩唇腹式深呼吸训练:首先放松全身,做好准备,然后经口缓慢地深深地吸气,吸到最大肺活量时屏住呼吸,保持1~2s,然后把嘴唇缩成口哨形状,将肺内的气体缓慢呼出,呼出的同时自己数数,呼尽空气后休息几秒,然后继续重复练习,首次练习5min,之后逐渐增加时间,一天训练3~4次[6]。

③打哈欠式呼吸训练:这是一种最简单的训练方法,只要有空闲时间,患者就可以自行练习。

具体操作是模拟打哈欠的动作,经口持续吸气5s后呼出空气,反复多次进行。

1.2.2.3 活动行为指导 该项训练主要是为了减少患者术后发生晕厥的概率。

因患者术后体虚乏力或其他不适容易导致晕厥,因此有必要针对性的进行预见性护理,加强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安全教育,下床时切忌直接起床,要慢慢起床,应用3个“1分钟”缓慢起床,睡醒后先睁眼卧床1min,让头脑慢慢恢复清醒,然后半卧位缓慢坐起1min,熟悉一下周边环境和障碍物,最后扶床站立1min,让肢体肌肉慢慢得到放松[7]。

过了这3min后,若患者无心慌气急、头晕目眩等现象,再由家属或者护士陪同进行其他活动,活动时注意控制好时间和幅度,避免低头过久和如厕久蹲,减少晕厥发生的概率。

1.2.2.4 预见性心理护理 术前加强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详细介绍手术的相关流程、配合要点、预期效果和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以及应对方法,让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8]。

根据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重点关注负性情绪较多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顾虑,并给予言语鼓励和精神支持,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术后耐受力。

1.3 评价指标
⑴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elf ratingsomatizationsymptomscale,SSS)参考庄琦等[9]提出的躯体化症状评估工具,应用SSS量表对患者负性情绪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主要包含了5个条目的焦虑症状、4个条目的抑郁症状和9个条目的躯体化症状共18个条目,每个条目按“没有症状-1分”、“程度尚轻-2分”、“程度中等-3分”、“程度严重-4分”进行评分,评分越高说明负性情绪越多,心理健康状况越差[10]。

⑵躯体功能则参考徐巍等[10]提出的信效度检验评估工具。

结合鼻部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及医护专家意见后,自编制作而成具体内容包含了术前、术后6h患者的SpO

变化及呼吸状况,术后3d内的进食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以及术后睡眠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取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SSS评分比较 两组的抑郁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焦虑症状评分、躯体化症状评分和SSS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SSS评分比较 (分,x±s)
组别例数焦虑症状
评分
抑郁症状
评分
躯体化症状
评分
SSS总分
对照组4310.08±1.795.41±0.6624.77±1.4245.26±5.58观察组438.94±1.755.16±0.6823.65±1.3842.49±4.72t值2.9861.7303.7092.485
P值0.0040.087<0.001 0.0152.2 两组患者护理后躯体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SpO
2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呼吸不适应人数、术后进食量减少人数、术后睡眠异常人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后躯体功能比较
组别例数SpO

(%,
x±s)
呼吸
不适应
人数(例)
术后
进食量
减少人数
(例)
术后睡眠
异常人数
(例)
术后首次
下床时间
(h,
x±s)
对照组4398.01±
0.53 
151814
17.27±
9.55 
观察组4398.04±
0.55 
696
12.48±
8.23 
t/χ2值-0.258 5.1034.3734.1702.491
P值0.7970.0240.0370.0410.015
3 讨论
鼻内窥镜手术是用于治疗鼻腔疾病的常见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及疼痛较小的优点,而且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因此受到了很多患者的认可。

鼻内窥镜手术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在内视镜下直接进行手术,手术视野好,而且分辨率高,视野清晰,视角还可以转换,因此能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最大程度减轻对鼻腔的损伤,有助于患者更快康复[11]。

但是因为手术操作部位的特殊性,加上术前疼痛折磨导致很多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术中患者敏感度较高,应激反应强烈,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后期康复。

而术前行为训练和预见性心理护理则有利于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减轻负性情绪,降低应激反应,提高躯体功能[12]。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术前给予了预见性的心理护理,为患者详细介绍了手术的相关流程、配合要点、预期效果和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以及应对方法,提高了患者的手术配合度,帮助患者建立了心理应激预案,有效减轻了患者害怕、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增强了其手术适应能力,使其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手术并主动配合术前行为训练。

结果显示,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症状评分、躯体化症状评分和SSS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同时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了术前行为训练,包含吞咽功能训练、呼吸功能训练、活动行为指导等。

吞咽功能的训练能够帮助患者训练如何根据呼吸的节奏调节吞咽频率,使患者增加了术后进食量,减少了术后呼吸不适应率和睡眠异常率[13]。

通过相应的呼吸训练提前帮助患者适应鼻腔堵塞期间的呼吸模式,缓解呼吸不畅的体验,降低呛咳事件的发生率。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呼吸不适应人数、术后进食量减少人数、术后睡眠异常人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而活动行为指导,有效地降低了患者发生术后晕厥的概率。

因为FESS术后患者受到手术影响,容易出现体虚乏力、头晕目眩,若不注意提前防范,很可能出现意外。

在本次研究中,应用3个“1分钟”有效降低了晕厥发生的概率,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安全性。

此外,张标新等[14]研究表明,与实施常规术前准备和健康教育组对比,术前行为训练及心理干预能够促使患者术后呼吸不适应人数、晕厥人数、术后躯体化症状评分、焦虑症状评分等明显减少,且睡眠质量、进食量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提前现象显著;提示,在FESS术后患者躯体功能及负性心理状态应用术前行为训练及心理干预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与本文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其次,邓卢燕[15]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了,经术前行为训练及心理支持干预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降低,且患者心理健康、躯体健康、社会适应、精神健康等评分,以及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比组;更进一步证实了对术前行为训练及心理干预FESS术后患者躯体功能及负性心理状态的应用价值影响。

综上所述,对FESS患者应用术前行为训练和心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的躯体功能,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质量,减少患者发生晕厥的可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 考 文 献
[1]ZhangL,FuT,ZhangQ,etal.Effectsofpsychologicalinter ventionsforpatientswithosteoarthritis:asystematicreviewandmeta analysis[J].PsycholHealthMed,2018,23(1):1 17.[2]应莉,张金萍.系统护理干预在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7,24(8):88 90.
[3]常艺琼,徐开伦,李四军,等.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对慢性鼻 鼻窦炎患者负面情绪改善的研究[J].四川医学,2017,38(6):643 647.
[4]曹延哲.护理干预对慢性鼻窦炎鼻内窥镜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24):4601 4602.
[5]梁翠琼.行为训练联合快速康复护理对肺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
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
(18):2589 2592.
[6]HsuTJ,TsaiHT,HwangAC,etal.Predictorsofnon pharmaco
logicalinterventioneffectoncognitivefunctionandbehavioralandpsychologicalsymptomsofolderpeoplewithdementia[J].GeriatrGerontolInt,2017,17Suppl1:28 35.
[7]袁林杰.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鼻 鼻窦炎的临床效果及对
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8,35(5):944 946.
[8]黄芳,谢磊,徐?.认知干预对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心理健
康及护理措施依从性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7,46(16):2303 2304.
[9]庄琦,毛家亮,李春波,等.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的初步编
制及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0,19(9):847 849.
[10]徐巍,陈大伟,张莺,等.中文版简易躯体功能评估工具的
信效度检验[
J].护理学杂志,2011,26(9):22 24.[11]杨虹,李秀雅,肖克珍,等,术后早期半卧位对全身麻醉下
行鼻内镜手术患者舒适度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8):1087 1090.
[12]吕艳.鼻内镜下慢性鼻窦炎手术的护理[J].当代护士(上
旬刊),2016,23(3):78 79.
[13]FleinerT,LeuchtS,F rstlH,etal.Effectsofshort termexer
ciseinterventionsonbehavioralandpsychologicalsymptomsinpatientswithdementia:asystematicreview[J].JAlzheim ersDis,2017,55(4):1583 1594.
[14]张标新,赵德娟,朱子秀,等.术前行为训练及心理干预对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后患者躯体功能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11):1009 1012.[15]邓卢燕.术前行为训练及心理支持对慢性鼻 鼻窦炎患者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后躯体功能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9,26(4):436 439.
(本文编辑:曾丽琼)
DOI:10.19791/j.cnki.1006 6411.2021.13.039
工作单位:226018 南通 南通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介入科张锦云: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收稿日期:2019-09-20
※妇产科护理
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在伴有胎盘植入的凶险型前
置胎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张锦云 陈晓玲
摘要 目的 探讨MDT诊疗模式在伴有胎盘植入的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5例伴有胎盘植入的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方式。

将2017年9月—2019年5月收治的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在产科会同介入科、重症监护室、麻醉科、手术室及检验科等科室的医务人员的共同参与下,在医务科等职能科室的协调指挥下,开展MDT诊疗模式。

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及住院时间。

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出血量、输血量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少(P<0.05)。

结论 对伴有胎盘植入的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应用MDT诊疗模式,能有效缩短手术的时间,减少出血量和输血量,确保母婴的安全,减少家庭的经济损失,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关键词:MDT诊疗模式;胎盘植入;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后大出血;子宫切除 凶险型前置胎盘是指既往有剖宫产史,此次妊娠胎盘附着
于原子宫瘢痕部位的前置胎盘,伴或不伴胎盘植入[1]。

随着国
家二胎政策的开放,疤痕子宫孕育二胎,甚至三胎的现象越来越多,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生的概率也增加了,凶险型前置胎盘同时伴有胎盘植入的发生概率也显著增加了。

前置胎盘合并胎盘粘
连、胎盘植入是引起产时、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
2]
,严重危及母婴安全,甚至危及生命。

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team,MDT)诊疗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医疗模式,其目的是使传统的个体式、经验式医疗模式转变为现代的小组协作、决策模式,最终以质量控制系统来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并进一步推动多学科交叉发展[
3]。

自2017年9月以来,本院对5例伴有胎盘植入的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开始采取了MDT诊疗模式在数字减影血管造(digitalsubstractionangiography,DSA)室进行预置球囊扩张导管待胎儿娩出后行子宫动脉栓塞术,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产妇术中出血量,保存了产妇的子宫,挽救了产妇的生命,确保了胎儿的安全,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2019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伴有胎盘植入的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妇10例。

纳入标准:①符合伴有胎盘植入的凶险型前置胎盘诊断;②既往有剖宫产史,且本次妊娠为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在子宫肌层;③均为单胎妊娠;④临床及妊娠资料完整;⑤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妊娠期高血压等并发症;②有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恶性肿瘤者。

根据本院开展MDT诊疗模式时间(2017年9月),将2015年1月—2017年8月住院收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