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
——从“篮球架子原理”谈班级管理
泉港区南埔中心小学林梅英
因为父亲工作的原因,刚上小学二年级的王楚嫣转学到泉州。

那天下午,接到王楚嫣妈妈的电话,说孩子到了泉州不吃饭哭闹着要回泉港。

因为正在上课,我只能简单地劝说,道理似乎都听进去了,最后却变成了一句话“我要回去读书,我想林老师了!”我让家长带她到新学校看看,到处玩一玩。

晚上再通话时,又劝说了一个多小时,把许多事分析了一下。

她沉默地听着,偶尔穿插一句就是“我想您了!”据说,晚饭也不吃,又哭又吐了一个下午,听到可以回泉港读书的消息后,又蹦又跳,不哭也不闹,乖乖地吃饭。

第二天上午,王楚嫣又回到了我的课堂上。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经常有学生来家里,如果我不在时,边帮我做家务边等我;节日我不寂寞,学生的信件、电话或是本人陪着我;我去看他们里,陈冰看到我“哇”地就大哭起来;他们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不会忘记告诉我;他们会和我谈学习、谈工作、谈生活、谈感情……
我与学生的距离比较近,这和我的篮球架子班级管理是分不开的。

大家有没有想过,篮球架子为什么要做成现在的这个高度?为什么不是两层楼房那么高或者跟一般人的身高差不多呢?不难想象,如果篮球架子都是两层楼房这么高的话,估计谁也别想投篮得分了。

然而,如果篮球架子跟常人身高差不多,谁都可以不费力气“百发百中”,那么球赛也就不会那么激烈、精彩了,大家会觉得篮球运动没啥意思。

正是由于现在这个跳一跳才够得着的高度,使得篮球运动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既热门又普遍的体育项目,引得无数体育健儿为之奋斗不已,也让许许多多篮球爱好者为之呐喊助威,乐此不疲。

俄国心理学家巴甫洛夫临终前,有人向他请教如何取得成功,他的回答是:“要热诚而且慢慢来。

”其中的“慢慢来”和“跳一跳,够得着”的意思一样,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力所能及,二是不断提高。

也就是说,既要让人有机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不至于望着高不可攀的果子而失望,又不要让人毫不费力地轻易摘到果子——“跳一跳,够得着”是最好的目标。

一位日本的企业家说,如果你给下属80%的工作,他的能力会退步,如果你给下属100%的工作,他的能力会停步不前,如果你给下属120%的工作,会使他的能力有突破性的进展。

我给班级学生也制定了各种“跳一跳,够得着”的120%目标。

一、老师先要跳
夫妻有七年之痒,教师会有职业倦怠。

怎样应对职业倦怠呢了?我查了不少资料,答案五五花八门,但其中有一点是很多人都比较认同的,就是提高学习意识,充实自己,消除知识枯竭。

如果老师没有跳的冲动和欲望,如何让学生跳起来呢?又怎么教学生跳呢?学习,才会有跳起来的力量。

1、向书本学习。

书本给予我们的智慧和力量,我就不再老生常谈了。

2、向专家名师学习。

“各种习惯在最开始就要形成。

”专家说,整个小学阶段主要是学习习惯的养成,而低年级对习惯的养成更是重中之重。

一年级刚入学,我不急着上课,而是对学生的各种行为习惯进行培养,手把手教他们如何做,并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一个月不到,班级的各种习惯基本养成了。

而后再慢慢地变成“和蔼可亲”,学生感受到的是老师越来越好,否则先松后紧,学生感到的是老师不断“变坏”。

我特别喜欢魏书生老师的班级管理理论:让学生行使“主人权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承包的“责任田”。

我尽量让每个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处于主人的位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相应的责任,把责任落实到位。

比如,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扫地是件让人很头疼的事。

我帮他们划分好各人扫的地盘,门窗、垃圾、黑板……由哪个人负责,最后值日劳动委员检查过关后才可以回家。

这样,班级既干净,学生轻松,老师也不辛苦。

3、向同事学习。

我们学校的研讨氛围特别浓厚,平时集体办公时,大家边备课改作业边研讨,有问题马上拿出来讨论,各抒己见。

研讨时,我们学校的教师非常坦率,能真诚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帮助同事进步,一节公开课凝聚了集体的智慧。

蔡彩琴、陈育英老师像老大姐关心大家生活的精神让我感动;邱妹老师无私帮助同事提高业务能力的情怀让我敬仰;林兰兰老师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从没怨言的积极态度,
让我赞叹不已的同时,也激励我向她慢慢靠近……
4、向家长学习。

每学期两次的家长会,有时我会请几个家长介绍他们教育孩子的成功经验,比如写一手好字的林慧彬、喜欢阅读的林闽婧瑜、爱发言的杨震东、独立的陈怡婷、成绩优秀的林韩湘……有时我们围绕一个话题集中讨论,比如这学期的“如何让孩子喜欢上阅读”,有时我则让每个家长畅所欲言……私下,我经常和家长交流沟通,或电话或家访或家长到学校,沟通让我改进了班级的管理,改变了教学方法。

向家长学习,于是有了我们班漂亮的通讯录,有了班级QQ互动群,有了《三字经》、唐诗背诵,有了不少小书法家,有了各种各样的奖状……
5、向学生学习。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在班级管理中,学生很多时候也能给班主任很多启发和教育。

高明的教育者,不仅把学生当作受教育的对象,也把学生当成伙伴,乃至老师。

向学生学习,就是还教师以真实,给教育以诚实。

当我们在学生面前不再是神而还原为质朴、真诚有缺点的人时,学生更会把我们当做可以信任可以亲近的朋友,而朋友般平等的感情,无疑是教育成功的前提。

学习孩子们的求知欲、孩子们的上进心、孩子们积极的、执着的做事态度……改错作业或写错字,我会真诚向学生道歉,因此我们班的学生相对比较能包容别人的错误。

见到学生,我主动先向他们问好,此后见面,大家比赛似的先问好。

中午抽些时间,在教室里看课外书,孩子们惊讶之后也很快地拿起了课外书……
6、自我反思。

有人说,会反思的人一辈都在教书,不会反思的人只是教一年的书,我尽量去反思。

学生有乱扔纸张的坏习惯,多次强调无效,我在反思后,让学生每人在课桌旁挂个塑料袋,地板干净了,受到不少老师的好评,好多班级跟着模仿。

学生铅笔、橡皮容易掉在地上,认不出自己的,我让他们做个记号,找我拿告状的人没了……
刚入学,王楚嫣胆子非常小,我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效果。

有次在上课时不知怎么就说起她的酒窝,我近距离地看了她半天,然后很认真地说:“楚嫣笑起来真迷人,两个酒窝都能装酒了,林老师真想一醉方休!”大家善意地大笑起来,马上摸着自己的脸颊,试图在自己脸上也找出酒窝。

渐渐的,王楚嫣的笑脸
越来越多了,胆子也越来越大了。

又有一次,让学生用“……像……”练习说一句话。

等大家说得差不得了,我一本正经地说“王楚嫣的头发像一棵椰子树。

”全班同学都往她的头上看,然后异口同声说:“真的,很像耶!”从那以后,不少女生也想扎一个椰子头,可惜没一个成功,这让王楚嫣露足了脸。

此后“王楚嫣的头发像一棵椰子树。

”经常出现在学生的作业上。

二年级刚开学,我在班上感叹:“王楚嫣的小女孩头不见了,变成代表大孩子的两个弯月头,一个暑假,长得真快!”大家又是哄堂大笑,也想找出长大的标志了。

现在,王楚嫣已经成了我重要的小助手。

二、让学生想跳
学生喜欢老师,才会想跟着老师一起跳。

如何让学生喜欢老师?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犯先入为主的错。

在接手一个新到级时,我不去了解学生的过去,甚至听到大家在谈论学校的“风云”学生时,我会刻意忽略他们的名字,忽略他们的事迹,忘记他们的面孔。

在我眼中,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最好的。

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人对同一个人、同一事物的看法是不相同的,难免会带着自己的主观情感,带着有色眼镜。

如果我们从他人口中了解到学生的情况,就会形成定势思维,就会人云亦云。

一年级刚入学时,张英就以“狠冽”、霸道、干脆、活泼的性格很受我赏识,光荣了成了我亲自培养的第一批班干部。

很快也发现了问题,她在管同学管班级时,是无可挑剔。

可是,她上课坐不住,要么忙着做自己永远忙不完的削铅笔等事,要么总有不少的借口,在班级到处走,一节课很难认真听课五分钟,写的字让我很闹心。

我见过不少调皮捣蛋的男生,可她的性子比男生还皮,应该说是“野”,这是我碰到的第一个“野”而不是“皮”的学生,而且“野性”十足,告状的老师、学生真不少。

我对张英的这种“野”并不排斥,甚至有些淡淡地欣赏与喜欢,可能这些正是我所缺乏的。

因此,她很听我的话,指出缺点后,她态度非常好,会马上去改,就是效果不理想。

比如,字写得太难看了,我把那页纸撕了,写了范字给她看,她重写,还是难看,我再撕她接着写,后来那本子只剩下三页,她还在重写,最后投降的变成我。

发现张英两张人物画都是个哭脸时,我突然意识到她是个不开心的孩子,马上联系家长详细了解她的情况。

原来,从小父母都在外工作,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整天随着村里的大男孩到处玩。

在幼儿园时,是老师非常头痛的一个人,家人的评价也是糟透了。

我给家长分析了一下,孩子这种情况,一是习惯不好,二是缺少父母的关爱,三是太多人否定她,建议妈妈回家工作。

有一天,张英对我连说三次“林老师,我妈妈回家了!”是非常激动兴奋的表情。

渐渐的,张英脸上开始出现笑容了。

课堂上口头造句,其他同学是小红小明怎么样,而张英是林老师怎么样,其实很多时候我并没有她说得那么好。

太多人否定张英,我哪怕只是一点点的肯定,就足以让她信赖我,依赖我,会想方设法地改变自己,让我更喜欢她更欣赏她。

张英的变化过程:上课不到处走了→上课有一大半的时间在做自己的事或做小动作说话→在课堂上看课外书(小组的讲故事中比赛荣获“故事大王”后)→大部时间可以认真上课→课堂上的朗读越来越有感情……
张英的优点越来越多:人干净了、注重仪表了、有点淑女的气质、讲文明讲礼貌了,大半天都可以泡在阅读里、与人的矛盾少了、我得力的助手……当然,还是有不少缺点:可以写端正的字大多时间还马虎着,上课不时地说个悄悄话做个小动作、偶尔作业忘记了交。

三、让学生会跳
学生会跳,学校的引跳很重要,但没有家长后面的托一托、帮一帮,孩子也是跳不好的。

在中国,很多的职业都有岗前培训,父母这一行业却很少有。

而我所在的农村学校,更是没几个家长会主动学习如何当父母。

因此,我利用每学期的家长会,比较系统地对家长进行一些小培训,当然,每次家长会,我都会定一个小主题。

平时与家长的沟通中,也适当地进行交流。

我把这两年家长会的内容整理一下,主要有下面三点。

(一)、指导家长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
1、爱学习、求上进的气氛。

2、家长对学校、对教师要有积极的态度。

3、给孩子提供一个固定的学习地点。

4、注意在家里用完东西就放回原处的榜样作用。

5、家里可以根据经济情况和孩子的兴趣订阅一些报刊杂志。

6、注意生活方式(孩子的健康包含睡眠、营养保健和体育锻炼三个方面。


(二)、帮助家长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1、勤于思考、敢于攻关的习惯。

2、在规定时间内学习的习惯。

3、力戒拖延和磨蹭。

4、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5、养成复习旧课和预习新课的习惯。

6、做完作业细心检查的习惯。

7、良好的休息习惯。

(三)、引领家长走出家教误区
1、舍本求末。

2、把孩子当小大人对待。

3、忽视惩罚。

4、忽视奖赏。

5、过多指责、否定一切。

6、忽视让孩子学会吃苦。

7、学习不好是因为态度不认真。

其实,孩子的学习不好大多是由于学习能力的问题。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有10-30%的孩子存在学习能力障碍问题。

这是由于孕期不良环境,生育时早产、难产、剖腹产,幼儿期缺乏充分的活动和感觉刺激等原因造成的。

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学习成绩差、人际关系障碍、性格退缩等症状的心理障碍,被称为感觉统合失调,需要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和治疗,而不是打骂所能解决的。

我常常对家长说,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去比较,不要提过高的要求,只跟以前的自己比,制定以后的目标,做最好的自己就行。

低年级的家长常说孩子只听老师而不听父母的话,不是老师比父母更爱学生或是父母有多糟
糕,而是老师比较舍得地鼓励表扬孩子。

我的口头禅是“用放大镜看优点,摘下眼镜看缺点!”更搞笑的是学生自己制作的新年贺卡,好多学生写道“祝林老师早日脱掉眼镜!”
刚入学的王楚嫣,漂亮、安静、懂事,声音轻轻的,不爱说话,胆子比较小,但如果用心看,不难发现水汪汪的眼中带着忧郁和不安,懂事得过分了。

在与家长的沟通中,知道她有个几个大的小弟弟,爸爸在外工作,妈妈没办法每天接送她,上学的时间都住在学校附近的舅妈家。

而且在妈妈再次怀孕之后,就与她分房间睡了,怕打扰弟弟,说话都不许她大声。

我帮家长分析了一下,建议实在没办法的话,周二或周三也要接回家一趟,在家里尽量与多与孩子谈心,谈谈学校的生活,有空要带孩子出去玩、与其他人多接触。

过了一段时间,家长来电感谢,说孩子改变了很多。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过“自幼充分享受母爱的人长大后会享有自信。

”第一学期后半学期,王楚嫣的胆子明显变大了,上课积极发言;第二学期,不但能和同学相处地很愉快,而且小小年龄,写的字竟然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了。

她的舞蹈也受到师生的好评。

四、让学生善跳
班主任管理班级,不是为了管学生,我个人认为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能够自理班级。

一年级刚入学,我发现班上有几个特别活跃的孩子,很系统地培训地一下如何当老师的小助手,并亲自带着他们管理班级一段时间,特别是做操、聚会、中午、课间、放学后卫生打扫等,他们在管理,我在旁边观看,做得好的及时表扬,做不到位的,纠正引导。

这几个同学很快就上手,管理老师不在班级时的各种事务。

等完全能胜任时,就让他们各自选一名副手帮自己,必须像老师培训他们一样培训新干部。

新干部培训成功后,再让他们带新的班干部。

现在,班干部的主力军,好多个曾经都是人家的副手,好几个曾经都很内向。

第一个学期,我们班级基本处于“无政府”状态,因为我对他们说过“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小老师,每个人都可以是班长,只要你想,只要你肯去努力,只要你去做了!”
学生在竞争中学会了合作,人际关系也大大地改善了。

无形中,班级的纪律、卫生、学习等都做得不错,整个班级也相对比较和谐。

在各级的竞赛中,无论是团体还是个人,我们班级都取得不错的成绩;学校的三项评比,我们班级常常拿到流动红旗,今年还荣获“区优秀班级”。

一年级下学期,我在半选拔半自我推荐和推荐中,任命了更多的班干部,让班级的各种事务都有专人负责。

二年级上学期,为了让学生成为班级真正的主人,把班级的点点滴滴全部交给各个学生,我在管理中采取“固定岗”全员上岗。

(附岗位图)“固定岗”,就是班级中的一个服务性的固定岗位,要求班级49位同学人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必须选择一个服务性项目,发扬“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奉献精神,培养班级主人翁的责任感。

二年级下学期,我的设想是在管理中采取“固定岗”全员上岗,“轮流岗”分批管理的方法。

“轮流岗”,就是让全班同学轮流(定期互换)担任班委,体验不同的班委角色。

“轮流岗”根据班级实际设置岗位,要求每一个同学根据不同岗位的职责和要求,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没有皱纹的老祖母是可怕的,没有遗憾的人生是不完美的。

在班级的管理中,我也存在着不少缺点,但我会不断地反思总结、学习改进。

过去的,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能掌握现在,把握未来!
做最好的自己,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