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县“三沼”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环境
Ziyua n Huanjing
廿谷县“三沼'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甘谷县农村能源推广站,甘肃甘谷741200)
要: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甘谷县“三沼;综合利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推
动全县“三沼”综合利用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基础关键词:三沼;综合利用;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21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甘谷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农村沼气建设
作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基础工程、民 心工程,作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和
推进县域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抓手。

积极争取农村 沼气建设项目,大力普及推广农村能源新技术,提高 资源利用率,以“一池三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沼气
建设项目在甘谷县得到了快速发展,基本实现了资 源节约、环境保护、经济增长的目的。

截至2018年
底,全县累计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23 701 口,涉及 全县15个乡(镇)242个项目村23 701户农户,占农
村总户数的50%以上;建成5联户沼气工程10处,
20联户沼气工程1处,养殖小区沼气工程1处;建
成农村沼气县级服务站1处,标准化村级服务网点
92处;建成商品沼气“进棚入园”155 口,大型沼气集
中供气工程1处,有力保证了“三沼”的综合利用。

1 “三沼”综合利用发展现状
甘谷县依托农村沼气项目建设,通过积极开展
沼渣、沼液在小麦、玉米、马铃薯、果树、蔬菜等农作 物上利用的试验,建立“三沼”综合利用示范点,以点
带面进行大面积推广,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高 了“三沼”综合利用率,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
生态效益的共赢。

多年来,在“三沼”综合利用试验示范的带动下,甘
谷县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大石乡马川村为中心的“五配
O
文章编号:1003-6997(2019)18-0057-02
套”(沼气池+改厕+改圈+水窖+果园)生态农业示 范区169.33 hm 2,以磐安镇五坪为中心的蔬菜、瓜果高
效农业示范区1 020 hm 2,以新兴镇西沟流域为中心的 小麦、玉米、马铃薯等高产粮食种植区1 573.33 hm 2,全 县农产品产出率和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2017—2019年甘谷县连续3年依托“三沼”综
合利用示范推广项目,坚持以商品沼气池“进棚入 园”和大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为连接纽带,通过提高
沼气、沼液、沼渣利用率,大幅度提升了农产品效益。

一是以商品沼气“进棚入园”“三沼”综合利用为纽 带,采用“畜一沼一果”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实现农 村沼气与农业生产有效连接,延长农村沼气产业链 条,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 目标。

该模式在新兴镇刘家村、安远镇老庄村果园生
产基地建设商品化沼气池155 口,建立“三沼”综合
利用示范点4处41.33 hm 2。

经测算,沼渣、沼液替代部 分化肥和农药,苹果园能减少投入约9 000F /hm 2,果 质改善后,果园可增收45 000元/hm 2。

二是以大型 沼气集中供气工程“三沼”综合利用为纽带,采用
“畜一沼一菜”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合理利用沼肥 发展蔬菜生产,减少无机肥料的使用量,改善所产蔬 菜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效益十分可观。

该模式在
新兴镇雒家村建立地膜马铃薯、大葱、蒜苗沼肥示范 点6处100 hm 2,并以该村为中心,向周边10个邻村
收稿日期:2019-06-06
作者简介:王 辉(1974-),男,甘肃甘谷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村能源技术应用推广工作。

2019 年"18 期($" 575 期)
57
辐射推广666.67 hm 2o
2 "三沼"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
在“三沼”综合利用的过程中,由于“三沼”综合
利用的发展动力较小,大部分农村沼气利用普遍重 视对“气”的利用,对沼液、沼渣综合利用没有弓I 起足 够重视,大大降低了沼气的利用效率。

一是“三沼”综合利用经费投入少。

目前,农户对
沼液、沼渣综合利用处于试验摸索阶段,各级政府对 “三沼”综合利用专项经费投入少,无法开展各种对
比试验,缺乏有科学依据的原理和数据,大大影响和
制约了对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技术规程和指导的探 索,示范推广应用范围较窄、程度较低。

二是“三沼”综合利用技术宣传不到位。

农村沼 气建设的效益在于进行综合利用,大部分农户对“三 沼”综合利用技术没有掌握,尤其对沼肥在改善土壤
理化性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方面的作用了解 极少,仅停留在照明、做饭等解决燃料的层面上,缺
少对沼渣、沼液进行综合利用的知识,导致农户对 “三沼”综合利用不积极、不主动。

三是“三沼”综合利用市场尚未真正建立。

目前, 农村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家里全是老人、妇女,对沼
渣、沼液难以按农作物生长季节运送到田间地头,造 成经济损失。

而市场对沼渣、沼液产业开发的拉动作
用十份有限,国家和省、市对沼渣、沼液的开发利用 也没有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以沼渣、沼液为原料的
优质有机肥产业开发尚未启动,直接影响了农村沼 气综合效益的发挥。

四是“三沼”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水平低。

目前, “三沼”综合利用仍处于试验、示范阶段,规模较小, 推广方式单一,社会力量参与较少,产业化发展较
慢,水平较低。

因此,在充分发挥“三沼”利用时,从整
个产业上减缓了发展的速度,降低了科学技术水平 的利用效率,无法形成产业化发展趋势。

3 "三沼”综合利用发展对策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三沼”综合利用是
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搞好统筹规划
根据农村沼气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因地制 宜、科学合理,充分利用“三沼”的资源优势,制定“三沼”
综合利用规划,健全工作机制,积极推进产业化发展,实 现农业增效侬民增收的目标。

在统筹规划上,要将“三
沼”综合利用示范推广项目向农作物种植基地、专业合 作社进行倾斜,充分发挥现代循环农业的优势;在技术
利用上,要将沼渣、沼液来替代化肥、农药作为重点,将
沼肥利用纳入到果蔬无公害认证范围中。

3.2加强宣传指导
在“三沼”综合利用过程中,甘谷县能源管理部
门要积极组织技术人员下到项目乡(镇)、村组,利用
广播、电视等各种宣传工具,大力宣传“三沼”综合利 用知识,做到家喻户晓,鼓励广大农户在生产实践中 积极施用沼肥,提升“三沼”综合利用水平。

同时,要
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项目农户如何在小麦、玉米、
马铃薯、设施蔬菜等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用沼渣作基
肥,用沼液作追肥,使所有沼气使用农户都成为“三 沼”综合利用技术的行家里手。

3.3抓好示范带动
在全县沼气使用率高、沼肥利用好的乡(镇)、村
组率先进行“三沼”综合利用示范点建设,让示范点
典型引路,辐射带动周边乡(镇)、村组学习使用“三 沼”综合利用技术,真正做到“示范一处、成功一处、
发展一处”,推动甘谷县农产品无公害化生产。

同时, 要积极组织思想先进、易接受新事物的农户到“三
沼”综合利用示范点观摩学习,以现身说法引导他们
开展“三沼”综合利用试验示范与推广工作,探索“三 沼”综合利用技术和发展模式,延长沼气产业链条。

3.4加强技术创新
积极组织相关技术人员深入研究农村户用沼气 和沼气工程生产、沼渣沼液使用处理措施及利用成 本等问题,不断进行创新技术,加强农产品的生产研
究,完善应用技术,从而形成一套完善的“三沼”综合
利用技术体系。

3.5加大扶持力度
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扶持,根据甘谷县
(下转第62页)
58
2019 年"18 期($" 575 期

40 d 停止喷水。

逐渐揭开薄膜通气、炼苗,最后拆除 薄膜。

月季生根后,原来留的两片小叶会脱落,新芽
会萌发,待新叶转绿后,喷洒0.1%磷酸二氢钾溶液,
促进幼芽生长。

5病虫害防治
2月过后,由于温度不断上升,棚内要进行杀
菌,要做好降温、降湿以及苗床杂草清理工作。

杀菌
一般采用蒸熏方法,用甲霜灵雾剂(25%)和百菌清
腐霉利烟雾剂(60%)进行棚内熏烟杀菌。

10 d 左右 用70%霜腺•'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棚内出
现雾气引起的病原抱子萌发。

抒插后最佳的水分条 件:苗床的田间持水量保持在80%左右,空气相对 湿度 80% - 90%[5]O
6移栽
月季成活后,等根部老化变成褐色后开始移栽,
藤本月季在3月中旬芽萌之前进行裸根移植即可, 每株留3 ~ 4根枝条,一般穴径为30 ~ 45 cm 、深 40 ~50 cm ,移栽后一次性浇透水,每隔5~8天浇1
次水。

月季喜肥,移栽时可浇发芽水,施稀薄的液肥,
以后每隔18天浇1次液肥,夏季炎热应停止施肥,
秋季应施腐熟有机肥。

7 田间管理
7.1花期管理
一般5月开始孕育花朵,要注意及时剪除嫁接
苗木上的萌菓枝,剪除残花,第一批花开后,要将花 枝与基部以上10 : 20 cm 或枝条充实处留1个健壮
腋芽剪断,以增强新枝势力,使第二批花开花,仍需
留壮去弱,促进开花。

在花期,要及时去除杂草,防治
病虫害。

藤本月季常见病害有黑斑病和白粉病两种,
白粉病在萌芽前喷洒药剂进行预防,可选用定期喷
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救治;黑斑
病一般在夏季高发,发病时极易引起落叶,严重影响
植株的观赏性,建议每周喷洒波尔多液或者石硫合
剂1%进行防治,全生长期共喷4~5次。

7.2越冬管理
藤本月季安全越冬要做到修剪和防寒。

藤本月季
在温度-5=时,开始落叶,当叶片脱落60%时,开始修
剪埋土,修剪以“株丛均匀,强枝高剪,弱枝短剪,侧生
壮芽剪去上部枝条”为原则,剪掉开花枝、病枝、细弱 枝、老枝,保留充实枝条4 ~ 5根。

修剪后等到“霜降”之
前开始扎捆,一般5?8株为1捆,同时采用秸秆进行
遮盖,以达到保暖的目的,确保顺利越冬。

参考文献
[1] 韩霜,徐昌龙,刘现茂.月季,种的资源利用与开发现状调查[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8,(9).
[2] 姚德宏,朱以明,项春龙,等.切花月季生长的温度特征及其应用解析[J].上海农业学报,2006,(3).[3] 车向军,韩世昌,赵振昌,等.庆阳冬半年最低气温的变化特征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6,(23).
[4] 王生珍.月季无根嫁接扌千插育苗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8,(24).
[5]
张海涛.月季扌千插育苗技术[J].现代园艺,2016,(23).
(编辑张顺全)
(上接第58页)
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一套科学合理的“三 沼”综合利用优惠扶持政策,将“三沼”综合利用纳入
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认证范围。

同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参与“三沼”综合利
用产品的开发和推广。

3.6加快市场开发
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认真总结“三沼”综合利
用与循环农业发展建设的新模式,不断完善沼气工
程使用的后续服务体系,积极探索“三沼”综合利用
服务专业化、利用标准化、发展规模化机制,促使“三
沼”综合利用朝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同时,依托
科研院校,整合技术力量,进一步加强“三沼”综合利
用技术的应用研究,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编辑李娜)
62
2019 年"18 期($" 575 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