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5单元混合运算第2课时乘除法和加减混合运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学科(下)第 5 单元导学指导案
课题:乘除法和加减混杂运算课型:新授研究课课时:第2课时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教师复
备栏或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 48 页例 2、“做一做”及练习十一中的第 3学生笔题,用红笔勾画出诱惑点,独立思虑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研究任务,记栏
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诱惑点,课上小组谈论交流,答疑解惑。
3、带﹡号的帮扶生不做。
学习目标: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觉“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杂运算的
运算序次,并能正确运用运算序次进行计算。
3.培育学生养成先看运算序次,再进行计算的优异习惯,提升学
生的运算能力。
学习要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杂运算的运算序次。
学习难点:理解规定混杂运算的运算序次的必需性
教具:多媒体课件或情形挂图。
教法 : 试试指导法。
学法:自主研究法。
一、导学目标
(一)、独立试试(预习)
自学课本第48页例 2、“做一做”及练习十一中的第3 题内容。
(二)、复习并检查。
18+925-78×630÷ 5
12+8+931-8+624-8-9
(三)新课导入:
1、引入课题。
刚刚的口算中,都含有哪些运算?后边 3 个题目是如何口算的?
2、展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 齐读目标 )
二、自主研究、合作交流(导读研究)
1、仔细观察,采集信息,解决问题
问题: 1. 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依据这幅图我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3你能列算式解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
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2、反响交流,总结混杂运算的序次
分步算式综合算式综合算式
4×3=124×3+77+( 4× 3)
12+7= 19=12+7=7+12
= 19=19
追问:这是谁列的?
追问 1:这道题我们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
追问 2 :为何先算 4× 3?
谈谈是怎么想的。
3、练习辨析,进一步牢固混杂运算的序次
7+( 4×3)
=7 +12
=19
问题: 1.有的同学是这样列式的,和刚刚的有什么不一样?
2.加这个小括号什么意思?
3.不加这个小括号先算谁?
4.这个小括号该加吗 ?
5.用脱式计算的形式怎么算的啊?
说明:这道题有乘法,还有加法,那么我们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在算式下边第一行抄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7+),再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 12),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 19)。
问题: 1. 这道题谁会用脱式算一算?
2.这个算式我们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
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假如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三、自主练习、完成目标( 检测达标 ) 。
1、下边各题第一步要先算什么?把它圈出来
20-8÷27×5-34+4×681÷9+2
问题这些题里有乘、除法,还有加、减法,我们按什么序次?
2、下边的计算对吗?假如不对,把它改正过来
34-17+33×8÷418÷3×3=34-20=24÷4=18÷9
=14=6=2
3、先说一说运算序次,再计算。
48 +16-3754÷9×76×4+50
45-6×245÷5-836+49÷7
四、拓展作业:( 1、先独立答题 2 、组内交流 3 、师生交流)
1、把下边每一组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1)3×5=1518+15=33综合
(2)48÷6=854-8=46综合
五、全课小结: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两级运算都出现,应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六、预习课本第49 页例 3 和“做一做”。
七、板书设计:
乘除法和加减混杂运算
教课例 2: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
分步算式综合算式综合算式
4×3= 124×3+77+( 4× 3)
12+7=19=12+7=7+12
= 19=19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假如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教课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