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多角度诗歌鉴赏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4
从思想情感的 角度鉴赏
情感与手法
情感与形象
A
5
从表现手法的 角度鉴赏
描写形象的手法
表达情感的手法
A
6
从语言角度鉴赏 (语言美)
有乐感 (音乐美)
有质感 (形象美)
有个性 (风格美)
节奏、押韵、 平仄、对仗、 反复、回环、 炼字、炼句
有形体、有色彩 有重量、有温度
作家、作品个性
各种修辞 (含:炼字炼句)
A
21
• 示例一:从炼字的角度分析。“破”传神地写出 了桑叶在春风的催动下,逐渐萌发、膨胀,终于 撑破了原来包在桑芽上的透明薄膜。“破”字不 仅有动态,而且似乎能让人感到桑芽萌发的力量 和速度。早春寒林没有树叶,乌鸦是黑色的,在 林中历历可数,用“点”生动地写出了乌鸦或飞 或栖的情态,而且一个“点”字一改“斜日寒林” 的衰寒景象。
A
9
鉴赏语言风格要注意的问题
• 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风格上有何特色? •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
艺术。 •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ຫໍສະໝຸດ 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 4.答题步骤:
•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A
喜用的词句、惯用 的形象、常用的手法、 经常表达的情感-----
7
诗人个体语言风格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 •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陆游的悲壮爱国 • (孟)郊寒(贾)岛瘦 • “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
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
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A
11
•
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 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 • 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 歌。 (步骤一) • 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 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步骤二)
1、从语言的角度:总体风格,清新素淡;炼 字:叠词以及动词的运用等;
2、从形象的角度:可从形象、意境、情感的 角度具体分析;
3、表达技巧的角度:衬托,以乐写哀,情景 交融等;
A
27
A
28
•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A
10
• 5.答题示例: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
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
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
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
• 示例二:从意境的角度分析。词的上阕描绘了初 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表现了对田园生 活的向往之情。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 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 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 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A
22
• 示例三: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最后两句运用 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 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 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场, 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则为 己赋,采用代人填词的形式,以荠菜花自况,效 果独特。
A
14
艺术 风格
现实主 义风格
细节真实 形象典型 描写客观
广义
浪漫主 义风格
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消极浪漫主义风格
狭义
作家 风格
群体 风格
个体 风格
豪放派 婉约派
花间派
李白豪放飘逸、 杜甫沉郁顿挫
作品风格 清新自然、简洁
(语言风格) 明快、平和冲淡
A
情 感 、 形 象 、 技 法 、 语 言
15
多角度鉴赏诗歌练习
情感 写景诗 羁旅诗 闺怨诗 边塞诗 ----
音乐美(音韵)
B
D 语言
形象美(修辞) 个性美(风格)
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构思技巧
技法 ●
A
A 形象情感层面(意境)
C
C
物的
意象
形象 人的
意象
B 情感技法层面
C 形象技法层面 D 语言A层面 E (整体)艺术风格层3面
多角度鉴赏诗歌
选准某个角度,并以它 作为鉴赏核心,扩展到相 关的面。
A
18
• 从写景的角度:①可分析写景之时采用的手法—— 动静结合、反衬;如:夏日的江村风日清丽,屋檐 上栖息的小燕雀,蝴蝶展翅停在午间的花枝上,蜘 蛛在屋角悠然织网。月光照射在疏疏落落的帘子上, 斜倚枕上,听着潺潺溪水声。作者选取远离官场的 农村夏日景象,通过写燕雀、蝶、蛛网的动来衬托 出乡村生活的恬静,使得乡村生活生意盎然,充满 情趣;乡村整体的闹,恰恰表明了他们的祥和,表 现出农村的“风日清”;而农村的“风日清”正反 衬出官场的污浊难耐。因而,水到渠成的表达出诗 人 淡泊名利、厌恶世俗,想要归隐田园的情怀。 ②也可从“写景顺序”这个角度入手,全诗景物描 写的顺序是由白天到夜晚,从视觉到听觉;
• 示例四:从思想感情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阕 通过嫩芽、蚕种、细草、黄犊、暮鸦等意象描绘 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词的下阕将 愁风雨的“城中桃李”和怒放的“溪头荠菜花” 进行对比,通过写景和抒情,表达了作者在罢官 乡居期间对农村生活的欣赏流连和对城市上层社 会的鄙弃。
A
23
三、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 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可分析作者 对春暮的态度,也可评价末句暗点西园的 用意。
• 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
A
25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虞美人·梳楼 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 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 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春暮西园 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A
24
• 从语言的角度:可分析总体语言风格;也 可抓住满过知等字分析炼字的精彩。
• 从形象的角度:可联系诗中意象作具体分 析,也可以联系写景状物分析虚实相生, 动静皆备的特色。
• 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可分析白描渲染衬托 等艺术手法,也可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 点。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词。
A
26
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佳作。词写羁旅他乡, 凭栏伤怀,思归念远的心情。起笔点染景物,写 词人凄迷愁苦的心境,使人思归。词中匠心独运, 写“愁”多,用“楼”小作衬托。写哀愁,用海 棠反衬。恰如王夫之所说,这里是用“乐景写 哀”,起到“一倍增其哀乐”之效果。词中语言 清新素淡,雕琢之下,不仍平淡之本色,是其艺 术之最大特色。
• 刻画出一个素朴真率的船家女形象。(步骤三)
A
12
从意境角度鉴赏
意象与技法
意境、技法与情感
A
13
从诗歌整体艺术风格的角度欣赏
艺术风格:指作家(诗人)在创作实践中 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艺术风貌、特色、作风、格 调和气派。它是作家(诗人)鲜明独特的创作 个性的体现,统一于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思想 与技法之中,是作家(诗人)走向成熟的重要 标志,是衡量艺术作品在艺术上的成败、优劣 的重要标准和尺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又可 分为作家风格和作品风格两种。
A
8
诗歌作品语言风格
淡雅高远 、平淡自然、 明快浅显 、辞藻华 丽 、委婉含蓄、 简洁洗练、 沉郁顿挫、 浑厚雄壮 、多用口语 、明白如话、朴实无 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现 实、浪漫、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 淡、沉郁、悲慨、清新、明丽、豪迈、奔 放、刚劲、低沉、幽怨、哀伤、凄凉、缠 绵、清新飘逸、华妙艳丽、雄健高昂、悲 壮苍凉、严谨细腻等……。
A
19
•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情景交融的手 法,如:本诗通过夏日午夜燕雀、蝴蝶、 蜘蛛等意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清净、 安宁的生活的喜爱。抒发了诗人淡泊名 利、厌恶世俗,想要归隐田园的情怀。
A
20
二、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2012高考多角度诗歌鉴赏
衡阳县第一中学 聂仲生
2012、03、30
A
1
所有的诗歌都是一体三维四面的立体组 件,它们都以语言为基本组织材料,以形 象、情感、技法三维做支撑,从而构成立 体的内涵丰富、言简意赅、感情丰满的诗 歌艺术品。
鉴赏这件艺术品其实就是鉴赏这三维构 成的四面及这“一体”。
A
2
E:艺术风格
A
16
一、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A
17
• 从语言的角度:抓住“邀”、“纳”二 字,分析炼字的精彩;如:“邀”字采 用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情味,晃 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请来的一样;“纳” 字展开想象,化虚为实,溪声好像可以 用虚枕装起来一样。这一联表现出诗人 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传达出作者 的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写出心境的清 闲;(分析第三联叠词的使用,可酌情 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