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课内外阅读理解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阅读理解参考答案
1、北京的春节
课内阅读
(一)
1、正月十五赏花灯买各种花炮燃放吃元宵
2、再一个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引出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元宵节。

3、形状各类
4、春节的三次高潮分别是:除夕、元旦、元宵节。

因为处处张灯结彩,小孩子们放花炮,家家户户吃元宵,非常热闹。

5、赏花灯、放花炮、吃元宵。

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不唯一)
7、喜欢。

从“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一句中可以看出来。

读这句话时要读出高兴、幸福的感情。

(二)
1、截然不同:形容两种事物没一点共同之处。

万不得已:表示无可奈何,不得不如此。

2、除夕真热闹。

3、时间热闹安静
4、气味、颜色、声音除夕的热闹及人们的喜悦心情
5、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6、略
读写迁移:略
2、腊八粥
课内阅读。

1、搅拌浓密放松资历
2、A
3、(1)夸张(2)拟人
4、语文心理迫不及待盼粥
5、心理夸张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

6、(1)八儿看到煮腊八粥的时候“喜得快要发疯了”,突出了他迫不及待想吃腊八粥的心理。

(2)八儿的妈妈告诉他可以吃粥的时间,八儿说“那我饿了!”,做出要哭的样子,写出了八儿苦苦等待而不得的着急的心理。

7、太阳落山时天真、可爱又贪吃
读写迁移:略
3、古诗三首
1、xiān yíng mò
2、《古诗十九首》
3、主人公是织女,抒发了虽近在咫尺而衷情难诉的愁苦。

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遭受各种束缚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现实。

4、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4、藏戏
课内阅读
1、在藏戏里,不同颜色和形状的面具,代表着不同的身份,象征着不同的意义。

2、藏戏面具得以保留的重要原因在于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让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

3、略
读写迁移:略
课外阅读:
(一)饺子
1、饺子;时间顺序。

2、粉角、角子、馄饨、饼饵。

3、列数字。

4、“至少”不能去掉,它说明最晚在唐朝就出现了饺子,表示饺子出现的时间,去掉后表意不准确。

5、除夕吃饺子蕴含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也表示新旧更迭,幸福团圆之意。

(二)岁时的寄托
1、时间顺序。

先介绍春节和元宵节的食俗,接着介绍夏天端午节、秋天中秋节和重阳节的食俗,最后介绍冬天除夕的食俗。

2、(1)准确地说明了“吃汤圆始于春秋时期”的说法,没有得到证实。

(2)“万万”表程度,强调了在元宵节吃汤圆的重要性。

3、再现了古人除夕吃年夜饭的情景;为“从古代起,人们就极为重视除夕之夜”作佐证,文章语言典雅。

4、A(B项农历大年初一是春节;C项“重阳”是秋天的节日;D项“传坐酒”是元日以后)
习作: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