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8周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小结:方向以及把方向和距离结合起来,既可用来确定现实空间中物体的位置,又可来确定平面图上物体的位置。
二、练习与实践
活动一:
1、师:观察主题图,说一说街区图的内容
教学过程(续):
特别强调比例尺1 10000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多少米。
2、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请同学看图回答。
师:说一说从图上获得的信息,对于线路图的描述,需要说清楚行进的方向和距离。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教学后记:
学生讨论回答。
师用时钟演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让学生说出旋转多少度?
教学过程(续):
师:我们说一个图形旋转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后再交流,使学生弄清两种旋转的含义,明确要表述清楚图形的旋转,一定要说清围绕哪个点旋转,向什么方向旋转,旋转了多少度?
完成书上第三题。
你能画出三角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教材分析
重点
加深学生对图形变换知识的理解。
难点
加深学生对图形变换知识的理解。
教法
质疑引导
学法
练习法
教具
教学过程:
回顾图形变换的有关知识
师: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图形变换的内容,请大家看三名同学剪的图案、及设计的图案与花边,它们各用了哪些图形的变换方法?
学生观察、讨论、汇报。
教师指出:图形的变换可以用轴对称图形、平移、旋转、缩放等到方法。
2、在平面图形上可以怎样确定图形的位置?
(可以用数对确定平面图上物体的位置;)
3、请学生利用语言来描述教室里的一些物体位置
(如:小明坐在我的左边;讲台在我的前面,我的位置在教室可以用数对(3,2)表示……)
4、确定位置时还应用过哪些知识?
(用东、南、西、北,南偏东,南偏西,北偏东、北偏西……,还可以将方向与角度距离结合起来描述物置的学习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分析
重点
能用数对、方向和距离描述平面图中物体的位置。
难点
能准确用数对、方向和距离描述平面图中物体的位置。
教法
质疑引导
学法
练习法
教具
教学过程:
一、整理与反思
1、提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一般是怎样描述位置的?
(用上、下、前、后、左、右主要用来确定现实空间中物体的位置。)
课时计划
第15周第课(章、单元)第4节第课时年月日
课题
图形与变换
课型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
能力
比较系统地帮助学生掌握图形变换的常用方法,加深学生对图形的平移、旋转、图形的放大和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过程与
方法
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蕴藏的美,产生创造美的欲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的情感。
过程与
方法
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有关的简单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教材分析
重点
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有关的简单问题。
难点
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有关的简单问题。
教法
质疑引导
学法
练习法
教具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1.收集数据,统计表。
学生画完后互相检查。
(三)复习图形的平移
师:生活中有哪些平移的现象?让学生看上做一做题,说出从A-B-C-D是如何变化过来的?引导学生说出平移时要注意说清平移的方向,以及平移的距离。
(四)复习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师: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后现原来图形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说出:大小不同,形状相同。
完成93页第六题。
师:下面我们就来复习这些知识
(一)复习轴对称图形
师:生活中有哪些轴对称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讨论、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轴对称图形沿着对称轴对折,两侧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让学生自己设计出轴对称图形。可以画可以用纸折等。
完成练习93页第1、2题。
(二)复习旋转
师:生活中,你看见哪些旋转现象?
①填一填.
教学过程(续):
②用语言描述清楚还是表格记录清楚?
(2)统计表.
为了帮助整理和分析全班的数据,同学们又设计了一种统计表.
如: XX班学生最喜欢的学科统计表
学科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其他
人数
①根据上一张表中“最喜欢的学科”统计各学科人数.
②将数据填在统计表中.
③你认为用统计表记录数据有什么好处?你对统计表还知道哪些知识,与同学进行交流。
师: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的六(1)班建立手拉手班级,你想向手拉手的同学介绍哪些情况呢?
学生可能回答:
①姓名、性别。
②身高、体重。
③兴趣爱好。
(1)调查表。
为了清楚地记录你的情况,同学们设计了一种个人情况调查表。
姓名性别
身高/cm体重/kg
最喜欢的学科最喜欢的运动项目
最喜欢的图书长大后最希望做的工作
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特长
生:从阳光小区到邮局怎样走?
生:出小区穿过马路向左拐弯,到四季路再向右拐弯。
生:沿着和平路向西,到四季路向北。
3、学生说出行进距离
让学生看课本第106页下面街区图的局部放大图,看该示意图是怎样量的。
强调:量目标位置所在的点到路的中轴线的距离。
三、巩固与练习
1、练习二十第1题
要求学生综合应用方向、距离和比例尺在图上确定位置
学生画在课本上
2、练习二十第2题
生:独立做题,再集体讲评。
(学生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要注意分清这两个数分别表示的意义。)
3、练习二十第3题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教学后记:
课时计划
第16周第课(章、单元)第2节第课时年月日
课题
统计
课型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
能力
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有关的简单问题。
(五)设计图案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设计图案。进行展示。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教学后记:
课时计划
第16周第课(章、单元)第1节第课时年月日
课题
图形与位置
课型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
能力
复习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可以用不同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物体位置的关系是相对的。
过程与
方法
进一步体会确定位置的学习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练习与实践
活动一:
1、师:观察主题图,说一说街区图的内容
教学过程(续):
特别强调比例尺1 10000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多少米。
2、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请同学看图回答。
师:说一说从图上获得的信息,对于线路图的描述,需要说清楚行进的方向和距离。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教学后记:
学生讨论回答。
师用时钟演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让学生说出旋转多少度?
教学过程(续):
师:我们说一个图形旋转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后再交流,使学生弄清两种旋转的含义,明确要表述清楚图形的旋转,一定要说清围绕哪个点旋转,向什么方向旋转,旋转了多少度?
完成书上第三题。
你能画出三角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教材分析
重点
加深学生对图形变换知识的理解。
难点
加深学生对图形变换知识的理解。
教法
质疑引导
学法
练习法
教具
教学过程:
回顾图形变换的有关知识
师:今天我们一起复习图形变换的内容,请大家看三名同学剪的图案、及设计的图案与花边,它们各用了哪些图形的变换方法?
学生观察、讨论、汇报。
教师指出:图形的变换可以用轴对称图形、平移、旋转、缩放等到方法。
2、在平面图形上可以怎样确定图形的位置?
(可以用数对确定平面图上物体的位置;)
3、请学生利用语言来描述教室里的一些物体位置
(如:小明坐在我的左边;讲台在我的前面,我的位置在教室可以用数对(3,2)表示……)
4、确定位置时还应用过哪些知识?
(用东、南、西、北,南偏东,南偏西,北偏东、北偏西……,还可以将方向与角度距离结合起来描述物置的学习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材分析
重点
能用数对、方向和距离描述平面图中物体的位置。
难点
能准确用数对、方向和距离描述平面图中物体的位置。
教法
质疑引导
学法
练习法
教具
教学过程:
一、整理与反思
1、提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一般是怎样描述位置的?
(用上、下、前、后、左、右主要用来确定现实空间中物体的位置。)
课时计划
第15周第课(章、单元)第4节第课时年月日
课题
图形与变换
课型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
能力
比较系统地帮助学生掌握图形变换的常用方法,加深学生对图形的平移、旋转、图形的放大和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过程与
方法
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蕴藏的美,产生创造美的欲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的情感。
过程与
方法
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有关的简单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教材分析
重点
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有关的简单问题。
难点
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有关的简单问题。
教法
质疑引导
学法
练习法
教具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交流
1.收集数据,统计表。
学生画完后互相检查。
(三)复习图形的平移
师:生活中有哪些平移的现象?让学生看上做一做题,说出从A-B-C-D是如何变化过来的?引导学生说出平移时要注意说清平移的方向,以及平移的距离。
(四)复习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师: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后现原来图形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说出:大小不同,形状相同。
完成93页第六题。
师:下面我们就来复习这些知识
(一)复习轴对称图形
师:生活中有哪些轴对称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讨论、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轴对称图形沿着对称轴对折,两侧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让学生自己设计出轴对称图形。可以画可以用纸折等。
完成练习93页第1、2题。
(二)复习旋转
师:生活中,你看见哪些旋转现象?
①填一填.
教学过程(续):
②用语言描述清楚还是表格记录清楚?
(2)统计表.
为了帮助整理和分析全班的数据,同学们又设计了一种统计表.
如: XX班学生最喜欢的学科统计表
学科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其他
人数
①根据上一张表中“最喜欢的学科”统计各学科人数.
②将数据填在统计表中.
③你认为用统计表记录数据有什么好处?你对统计表还知道哪些知识,与同学进行交流。
师: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的六(1)班建立手拉手班级,你想向手拉手的同学介绍哪些情况呢?
学生可能回答:
①姓名、性别。
②身高、体重。
③兴趣爱好。
(1)调查表。
为了清楚地记录你的情况,同学们设计了一种个人情况调查表。
姓名性别
身高/cm体重/kg
最喜欢的学科最喜欢的运动项目
最喜欢的图书长大后最希望做的工作
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特长
生:从阳光小区到邮局怎样走?
生:出小区穿过马路向左拐弯,到四季路再向右拐弯。
生:沿着和平路向西,到四季路向北。
3、学生说出行进距离
让学生看课本第106页下面街区图的局部放大图,看该示意图是怎样量的。
强调:量目标位置所在的点到路的中轴线的距离。
三、巩固与练习
1、练习二十第1题
要求学生综合应用方向、距离和比例尺在图上确定位置
学生画在课本上
2、练习二十第2题
生:独立做题,再集体讲评。
(学生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时,要注意分清这两个数分别表示的意义。)
3、练习二十第3题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教学后记:
课时计划
第16周第课(章、单元)第2节第课时年月日
课题
统计
课型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
能力
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有关的简单问题。
(五)设计图案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设计图案。进行展示。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教学后记:
课时计划
第16周第课(章、单元)第1节第课时年月日
课题
图形与位置
课型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
能力
复习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可以用不同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物体位置的关系是相对的。
过程与
方法
进一步体会确定位置的学习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