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
化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安全操作规程
1 目的
为保证仪器设备的完好和准确,特制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生产品质部化验室仪器设备使用、维护、校验。
3 内容与要求
3.1 内容
3.1.1维修工负责组织维护、联系外部检定。
3.1.2 各班组负责仪器设备的安全使用、维护、校验的日常工作。
3.2 要求
3.2.1铂、银、镍器皿
铂、银、镍器皿使用后应存放在保险柜中妥善保存。
使用中发生丢失除室内追查责任、赔偿外,由司法部
门追究责任。
3.2.1.1 铂器皿
3.2.1.1.1 铂器皿加热时应当在电炉内(若在硅碳棒电炉内,应有必要的通气装置,防止铂的碳化)或煤气灯的氧化焰上灼烧。
禁止使用还原性火焰或发烟、发黄光的火焰,亦不准接触蓝色火焰。
3.2.1.1.2 不得在铂器皿内熔融或加热碱金属氧化物及氢氧化物,含磷、含碳和大量硫化物的物质,以及含重金属的样品(如铅、锡、锑、砷、汞、铜等)。
3.2.1.1.3 高温下不准使用大量过氧化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作熔剂,灼烧时器皿应放在素烧陶瓷管架或石棉板上,要用带有铂尖的钳子轻轻夹取。
3.2.1.1.4 铂器皿中不允许处理卤素或分解出卤素的物质,如王水、溴水及盐酸和氧化剂的混合物。
3.2.1.1.5 成份不明的物质不要用铂器皿加热或融熔。
3.2.1.1.6 铂器皿的清洗方法:
a一般清洗时可用稀盐酸(1+5)溶液加热。
b如器皿上粘有赃物时,可用焦硫酸钾或碳酸钠融熔除去。
c如有轻微腐蚀,可用圆粒细海砂轻轻抹擦腐蚀部分。
3.2.1.1.7 在使用铂器皿时,要防止其变形,因此不应使灼热的铂器皿骤然投入冷水中冷却。
在脱熔块时,不得用硬物在皿内刮取。
由高温中取出的铂坩埚要放在干净的石棉垫板上。
3.2.1.1.8 已变形的铂坩埚或可用形状相吻合的木模进行校正(但已变脆的碳化铂部分要均匀用力校正)。
3.2.1.2 银器皿
3.2.1.2.1 银的熔点较低,使用温度一般不超过750℃为宜。
3.2.1.2.2 刚从高温中取出的银坩埚不许立即用水冷却,以防裂纹。
3.2.1.2.3 应用氧化钠熔剂时,只宜烧结,不宜融熔,所以要严格控制温度。
3.2.1.2.4 含硫化物高的物质不要在银坩埚中融熔。
3.2.1.2.5 清洗银器皿时,可用微沸的稀盐酸(1+5),但不宜将器皿放在酸内长时间加热。
3.2.1.3 镍坩埚
3.2.1.3.1 镍坩埚只宜使用碱性熔剂,如氢氧化钠、过氧化钠进行融熔,不得应用焦硫酸钾、硫酸氢钾等酸性熔剂。
使用温度不得高于700℃,否则带入溶液中的镍盐将大量增加。
3.2.2 高温炉及其温度控制器
3.2.2.1 化验室用的高温炉必须配有温度自动控制器,所用热电偶应与控制器表头规定的热电势相符合(可外接电阻调整)。
3.2.2.2 使用前须接好地线并检查断偶保护是否灵敏。
高温炉应安装在牢固的台面上,控制器则尽量远离热源。
3.2.2.3 热电偶要插入炉膛的中部,并防止偶端与炉壁接触。
开启电源前,应首先将控制器的控制指针调到
所需温度,开启电源后应注意控制器指针是否反向。
3.2.2.4 电炉升至规定温度后,控制器应自动控制并保温,否则应切断电源进行检查,不得继续使用。
3.2.2.5 送入或取出灼烧物时,最好切断电源,防止触电。
炉膛底
部应垫一耐火板(不要将灼烧物品直接放到炉膛底部,防止烧结在一起)。
3.2.2.6 禁止融熔和灼烧沉淀在同一炉内进行,不得在炉内灰化滤纸。
容易飞溅的熔剂,更不能直接放在炉中融熔,要避免热电偶端被飞溅的融熔物玷污。
3.2.2.7 控制器要定期进行检定。
3.2.3 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
3.2.3.1 每月应检查一次叶片与锅壁、锅底的间隙。
每年请技术监督部门来检查一次。
当间隙超过3mm±1mm,又无法调整时,应更换新锅或叶片。
3.2.3.2 首次使用时,一定要检查机器的电器接线是否正确。
3.2.3.3 保持工作场地的清洁,带有电器控制箱的,后
盖要盖好,防止灰尘进入。
3.2.3.5 在操作中起落搅拌叶一定要轻起轻放。
3.2.3.6 做完试验后必须将锅内和搅拌叶擦拭干净。
3.2.3.7 经检查不符合要求的零部件要及时更换。
3.2.4 水泥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
3.2.
4.1 每月应检查振实台的紧固螺丝,每年请技术监督部门来厂检查一次,松紧要适宜,台面要水平。
与混凝土基座相连的地脚螺丝要固紧,以免开动后振实台来回移动位置。
3.2.
4.2 做完试验后必须将设备擦拭干净。
3.2.
4.3 经检查不符合要求的零部件要及时更换。
3.2.5 压力试验机
3.2.5.1 压力试验机每年至少请技术监督部门鉴定一次,相对误差不得超过1%,每半年与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或对比单位)进行一次破型对比。
3.2.5.2 压力机用油每年更换一次, 所用的油质应符合压力机说明书上的要求。
3.2.5.3 经常检查储油箱的油量是否正常,油箱管接头有无松动,防止漏油、溢油等情况。
3.2.5.4 经常注意被动指针的弹性垫圈松紧是否恰当, 加荷过程指针运转是否平稳,如有抖动应检查原因,尤其注意测力摆杆仰程不准超过最大限度,指针旋转亦不准超过一周。
3.2.5.5 抗压夹具的球座应保持润滑、灵敏,夹具压板长62.5±0.1mm,宽度不小于40mm,加压板面必须磨平。
3.2.5.6 使用完毕要彻底擦拭机器各部位,保持干净,套上罩子。
3.2.6 抗折试验机
3.2.6.1 每年请技术监督部门来厂检查一次。
3.2.6.2 抗折试验机要保持水平安放,使用前要检查试验机的灵敏度。
3.2.6.3 每季度应检查抗折夹具的尺寸和要求是否符合标准的规定。
3.2.6.4 更换夹具时,应先作对比试验。
3.2.6.5 刀口上不准抹油,磨损后应及时更换。
3.2.7 0.080mm方孔筛
3.2.7.1 更换新筛或筛子使用一定时间后,都要进行修正。
一般修正差值在±0.2%范围内可继续使用;在±0.2~±0.5%范围内可采用修正系数的方法调整;差值超过±0.5%时应清洗,清洗后再校验修正;修正系数超出±0.80~±1.20%范围时,应更换新筛。
3.2.7.2 筛子应经常保持干净。
常用的筛子可浸泡于净水中保存,一般在使用20~30次后须用0.3~±0.5mol /l的醋酸或食醋清洗。
清洗时用毛刷轻轻由筛底向里按经纬线依次清洗,不得用毛刷由筛内向外刷洗,更不能无规则的任意乱刷,以免损坏筛网。
4 相关文件和记录
4.1《安全风险评价表》
4.2《作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