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城建工作汇报材料(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镇城建工作汇报材料(2)
乡镇城建工作汇报材料
院、少年宫、电视广播等设施,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

在每个居住社区中心设置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每处用地3000-4000平方米,服务半径为1000-1500米。

居住小区或居委会(约3000-8000人)设置一处文化站,建筑面积150-300平方米。

5.体育设施
规划保留原有各类体育场馆,并逐步提高标准,完善活动设施,改造为少年活动中心。

规划在城区北部结合长城公园建设定边县体育中心,包括体育馆、标准体育场、灯光球场、多个篮球场、羽毛球场以及门球场等体育设施及场地;同时在每个社区中心,结合社区绿地、公共绿地配建小型活动场地,如旱冰场、健身场等,加强市民的体育锻炼意识,增强人民体质。

规划体育用地18.94公顷,人均1.05平方米。

6.社会福利设施、社区服务中心和无障碍设施
县城和片区中心城镇已配套建设养老院1处。

不断完善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维护老年人的权益提供制度保障。

要着力解决好农村老年人最需要解决的“养”和“医”的问题,把城乡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真正建立健全起来,切实解决好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

7.供电、邮政、通信设施
规划近期内新建110千伏变电站两座,分别选址在规划区北部和西南部,同时对现状110千伏定边变进行扩容改造,加速满足城市供电要求。

规划区的中压等级配网采用10千伏,主要工业用户由10千伏专线电缆供电,10千伏中压配网的目标网为地下电缆环网,由高压变配电站引出的大容量电缆结合开闭所构成,现有的架空网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应逐步向地下过渡。

高压走廊设置了一定范围的绿化隔离带,得到有效保护控制。

电力线路在规划区内原则上沿道路敷设,与电信线路分侧布置。

新建电力线路原则上敷设于道路东侧或北侧,在主要道路口应预埋过街管道或沟道,随道路建设一并实现。

定边县邮政服务现由定边县邮政局提供,定边县邮政局下辖12个邮政服务网点,布局合理,邮政服务覆盖全县范围。

四、居住环境
1. 2015年7月我县出台了《定边县旧城区改造实施办法》,鼓励多元化的方式行进旧城的建设,并予以政策、收费等多项优惠措施的支持。

2015年初,借着南北大街拓宽、拆迁改造的契机,我县的旧城改造全面开展,截止目前已累计完成700余户的拆迁,拆迁用地面积600余亩,新建了7个住宅小区,新建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达到节能标准。

2.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0平方米以上。

3.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今年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开展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状况调查的通知》和榆林市住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市住房保障对象摸底调查的通知》文件精神,为切实解决中低收入家庭居民住房困难问题,我县及时对城镇住房困难家庭(人员)进行了摸底。

4.强化“以人为本,服务于民”的理念,积极推进物业管理社会化,新建住宅小区全面推行物业管理,促进物业管理向高标准服务、人性化管理迈进。

五、园林绿化
几年来,我县加大了绿化工程的投入,建成区绿地率达到了30.34%,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了30.8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5.19平方米,大大提高了人均绿地占有率,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形象。

城区内留有绿化廊道和绿化斑块并结合北部长城公园和南部公园楔入城区,形成点——线——面的绿化系统,为最终形成环境良好的宜居城市提供生态保障。

同时利用城市东侧水源保护地带周边良好的植被条件,建设城市东侧的森林公园。

并对城市环路、铁路和城市外侧道路进行绿化,形成城市外围道路绿化林带,将进一步改善中心城区的生活环境质量。

六、环境设施
1.污水处理
我县已完成修建处理总规模近期(2015年)1万吨/天,远期(2020年)2万吨/天的污水处理厂1处,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

城区主干道路建成污分流的排水系统。

2.垃圾处理
现已建立起完善的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系统。

县城内有大垃圾箱120只,塑料收集桶400多只,日清运垃圾量为260吨,清运范围覆盖城区范围内的所有街巷道及城乡结合部。

垃圾处理厂处理规模216吨/天,服务年限为18年。

3.环境卫生
环卫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区环境卫生面貌有了很大改观。

现有环卫工人680人,环卫作业及管理车辆共100多辆,县城内主要环卫基础设施有:中转站4座,水冲式公厕8座。

清扫面积为259万平方米,城区内3米以上硬化巷道全部纳入清扫范围。

4.环境质量
空气、水和声环境质量良好。

空气污染指数小于等于100的天数达到290天以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达到三类以上,声环境质量标准达到二级以上。

七、城镇管理
1.制度建设
住建局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榆林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严格规划审批,加强建
设管理,促进效能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主要街道和重点地段容貌
由城市管理执法大队负责监管,杜绝主要大街和重点地段出现违章搭建现象,杜绝乱摆摊点、乱张贴现象。

3.沿街店铺管理
由城市管理执法大队负责监管,沿街店铺实行“门前五包责任
制”,杜绝出店经营、占道经营。

4.城镇交通管理
由城区交-警中队负责县城内交通值勤,文明指挥,公正执法,规范行人、车流行进路线,保障通行有序。

5.规划建设管理
我县城市规划建设实行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积极维护公共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

切实做到以下两点:①严格“一书两证”管理,要按照总规、详规以及《榆林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等要求,在科学、民主、集体审批的前提下,确保规划审批结果的合法性、权威性和严肃性。

②继续严格执行对沿街主要街道和重要地段以及重大建设项目建筑设计方案上报县规委会审查批准制度,全面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和建设品味。

6.群众满意度
群众对县城建设满意率达到91.4%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