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四:水圈与水资源ppt 人教课标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长江与黄河(大河往往具有各种补给水源,但以降水补给为主;
讨论归纳河流给人类带来的利与弊
(2)地下水(地下淡水是储量最大的液态淡水) (读图比较两类地下水的差异)
按埋藏条件分类──潜水(浅层地下水)、承压水(深层地下水)
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①水质污染(尤其是补给区);②过量
使用会带来:地面沉降、水资源枯竭(漏斗)、河口区水质 (盐分高)
二、例题分析
城市景观照片 城市名称 河流及所注入 的海洋或河流 城市所在地的 地形区名称 城市所在区域 的气候类型 河流径流量季 节变化特点及 其成因 河流在城市发 展中的共同作
( 1) ( 2)
二、例题分析
2.近几十年来,水资源不足已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甚至危及 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生存,读图回答:
一、知识整理
3.陆地水 可分为地表水(河水、湖泊水、沼泽水、冰川等)和地下水 (1)河流 河流的一般概念: 水系与流域(分水岭);外流河与内流河;外流流域和内流流 域。(结合我国) ①河流补给类型 雨水补给、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湖 泊水补给、地下水补给
一、知识整理
②补给水源与径流变化(读图比较)
一、知识整理
③对策和措施(一般针对原因分析采用) 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建立蓄水工程(修建水库、营造防护林 等) 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修建跨流域引水工程(南水北调、引栾 入津等) 用水量迅速增加──有计划控制人口增长;科学用水,节约用水; 合理利用地下水以补地表水不足 水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科学用水,节约用水;加强水资源 利用管理 水质污染──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还有加强宣传力度,增强节水意识;制定和采用各种法规、经济手 段等 联合国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提醒人们必须合理开 发利用水资源,加强节水和环保意识。
一、知识整理
主要归纳: 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表层海水异常升温现象,称之厄尔尼诺。 影响──秘鲁渔场受损;带来气候异常:太平洋东岸(干旱区) 出现暴雨、形成洪涝灾害;太平洋西岸(湿润区)发生干旱 并易引发森林火灾。 原因──主要由于信风的减弱所引起的(也有人认为与人类的 活动有关)。 拉尼娜则为相反的现象和影响。 ( 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影响我 国的台风增多)
(1)世界上最缺水国家中,绝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原因主要是
,其
。 全世界有许多地区因水而引发冲突,其中最典型的是 。
地区。
二、例题分析
(2)世界上唯一的城市岛国是 (填图上数字代号) ,该国位于 气候类型区,它也被列为最缺水国家之一的原因是 。 (3)上海所处的地理纬度虽然与许多最缺水国家相近,但以水资 源数量而言,上海并不缺水,这主要是由于上海地区受 环流的影响。然而现在上海却已成为 型缺水城市。解决上海的水资源问题,目前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多项选择) A.海水淡化 B.大力开采地下水 C.将取水口 从黄浦江移至长江 D.防治水体污染,改善长江、太湖来水的水质 E.节 约用水,减少浪费
一、知识整理
某些年份,当东南信风增强,南赤道暖流强度变大,南美太平 洋沿岸的涌升补偿流增加,使得表层海水水温持续下降,往 往造成表层海水水温比正常年份低。这种现象称为拉尼娜现
象,又称反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同样源于西班牙语,是与
“圣婴”相对应的“圣女”的意思。 拉尼娜现象引起大气与海洋环流异常,导致气象气候灾害。拉 尼娜出现时,热带太平洋东部比常年更为干旱,而热带太平 洋西部暖性海水增温,降水比常年更多,台风次数增加,极 易发生洪涝灾害。
一、知识整理
④黄河断流与南水北调 关于黄河断流: 1972年首次出现断流,成为中国北方缺水最明显的标志。 1997年黄河断流226天,断流河段从黄河口一直上溯至河南开封,长达780千米, 断流天数和长度均为历史之最。 黄河断流原因:自然原因(径流量小、下游补给少、径流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大、气候干旱趋势明显);人为原因(用水量激增,水资源供不应求;水 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缺乏统一规划和科学管理。) 断流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后果:黄河下游三角洲地区及近海水域自然环境恶化;
一、知识整理
2.海洋水
(1)表层水温分布
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太阳辐射量随纬度分布);同纬度差异(寒暖 流影响)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层水盐度分布
分布规律:以南北回归线附近为最高,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 度递减(降水量与蒸发量随纬度分布)(图示);特殊海区同 纬度的差异:往往受寒暖流或近河口淡水汇入的影响。(红海、 波罗的海)
湖泊水补给:径流量较稳定,且对河流起调节作用。(关于水库效应)
地下水补给:径流量稳定,变化小
一、知识整理
③在我国的分布 东部季风区的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西部内陆区的河流以冰川积 雪融水补给为主;都出现夏季汛期,但形成的原因不同。 南北方地区的径流量及变化也存在着差异,原因与夏季风影响下 的雨带有关。
利用京杭运河输水,施工难度小,投资省。但逐级提水能耗大,水
体易受污染,水质较差。
一、知识整理
中线工程 从长江中游最长支流汉江丹江口水库筑渠引水,向北自流,在郑州
以西穿越黄河,沿途向河南、河北供水,最后调水至北京和天津。远景规 划准备将三峡水库的水通过水渠向丹江口水库补给。 由于地势南高北低,可自流引水。中线工程的优势在于水质良好,受益面积大, 尤其可缓解京津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但引水干渠线路长,工程量大,
东、中、西三条线路每年可调水400-500亿立方米,相当于在北方增加一条黄 河。南水北调工程一旦竣工,华北和西北地区用水紧张的状况可以得到缓
二、例题分析
选择题: 1.在黄河各河段中,下列关于上游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量最大 B.水流最平稳 C.输沙量最多 D.洪 涝灾害最多 2.俄罗斯海岸线虽然漫长,但大部分航运价值不高。下列关于这一特 点的成因分析中,错误的是( ) A.东部沿岸经济欠发达 B.北部沿岸冰封期长,无不冻港 C.西部海岸线较短 D.最大港口通往大西洋需经它国海 域 3.在世界地形图上,干流两次穿过赤道的世界大河是( ) A.刚果河 B.尼罗河 C.亚马孙河 D.密西西比河
一、知识整理
④影响
同纬度海水的盐度和温度的差异往往与洋流的影响有关。
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联系各大洲气候分布) 对海洋生物(大渔场)的影响: 寒暖流交汇处、涌升流(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北海渔场和 秘鲁渔场)、舟山渔场(寒暖流交汇、大陆架) 对航海的影响:顺逆流对能源的消耗量有影响(过去对航速也有 影响) 对海洋污染的影响:能扩大污染范围(尤其是难降解的污染物)
水质污染加剧;增加洪水隐患
一、知识整理
关于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工程是将长江流域的水通过东、中、西三条线路调到缺水 的华北和西北地区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东线工程 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附近抽水,沿京杭运河逐级提水北
上,至山东境内黄河南岸的东平湖,然后经河底隧洞穿越黄河, 向北自流,直达天津,向华北地区供水。
一、知识整理
(4)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一词源于西班牙语,意为“圣婴”,最初是秘鲁渔民用来表示圣诞 节前后太平洋沿岸海水温度偏高的现象,现泛指赤道附近的东部太平洋表层 海水温度上升引起气候异常的事件。
厄尔尼诺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它是热带海洋洋流与大气相互作用的产物。每隔 4-7年,热带东太平洋东南信风减弱,使南赤道暖流也相应减弱,太平洋中、 东部向西流动的暖性海水明显减少,甚至出现西太平洋暖性海水以赤道逆流 形式向东蔓延的趋势。同时,由于南赤道暖流减弱,南美太平洋沿岸涌升补 偿的海水减少,表层海水水温比常年高出 3-6℃。这样,热带太平洋东部, 由于表层海水温度相对上升,上升气流活跃,出现暴雨和洪涝灾害。同时, 南美太平洋沿岸因涌升海水减少,水中浮游生物骤减,鱼类因缺乏食物而大 量死亡。而以往多雨的热带太平洋西部,由于表层海水温度相对下降,下沉 气流活跃,降水减少,出现干旱灾害。这就是厄尔尼诺造成的太平洋两岸的 灾害气候。
比较我国东西部与南北方河流径流的不同点(从补给来源考虑)
在气候植被等影响下的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 结冰期等)
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北方和南方的河流(流量、汛期、含沙量、
一、知识整理
汛期主要出现在夏季、黄河凌汛除外)(包括源头、流经地形 区和省区、入海口、上中下游分段和特征、开发利用和存在的 主要问题)
响及利用中的不当(水质污染)有关,(如黄淮海流域最为缺水──季 节性缺水)
一、知识整理
水资源问题(缺水): ①缺水的原因 自然原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气候异常 人为原因──用水量迅速增加(人口增长、工农业经济发展);利 用率低,浪费严重;水质污染。 ②缺水地区(资源型缺水与水质型缺水) 我国:华北(黄淮海流域缺水最严重――与人口分布、用水量有关 )、西北均属缺水地区(原因:水资源总量少;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连续干旱的时间长;用水量增长快;水质污染)、城市缺水(如上 海属水质型缺水城市) 世界:非洲北部、南部和东北部地区;西亚和中亚地区;澳大利亚 中西部;北美洲西南部等地(干旱地区)──径流资源严重短缺。
一、知识整理
4.水资源
(1)概念与特点:
概念(广义与狭义): 目前技术条件下人类利用的淡水,主要包括河水(更新周期短)、 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特点:
不可替代性、可再生性、利与害的两重性、地域性、时间性等
一、知识整理
(2)衡量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三大热带雨林区(南美亚马孙流域径流最丰富,其次东南亚诸岛和非洲的刚
4.按海洋表面盐度分布的一般规律,下列各海区中,海洋表面盐度最 高的是( ) A.北纬100大陆西岸附近 B.南纬250大陆东岸附近 C.南纬350大陆西岸附近 D.北纬600大陆东岸附近
二、例题分析
综合分析题: 1 .许多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与河流息息相关,自然造就了河流,河流养育了 城市。 读下面中外著名城市景观照片,完成表格:
淹没损失大,移民多,施工难度高。雅砻江
西线工程 分别在长江上游从通天河引水至雅砻江,再从雅砻江引水至黄河上
游和从大渡河抽水至黄河上游,主要向西北地区供水和增加黄河流量。
工程规模大,受益面积广,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水资源保障,并可改善黄河中上
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但开凿隧洞线路长,施工难度大,调水进入黄河干流, 还需修建大量配套工程,工程浩大。
一、知识整理
(3)洋流
①概念 从概念中理解洋流(表层海水、一定方向) ②分类 按成因分三类: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按相对水温分:暖流、寒流 ③分布洋流模式(图示):结合成因理解分布规律 洋流的实际分布: 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南半球呈逆 时针,环流东部为寒流,西部为暖流。 北半球中高纬海区的大洋环流──“气旋型大洋环流”,呈逆时针,环流东部为暖 流,西部为寒流。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流动;冬季受东北季风 影响,洋流呈反时针流动(图示)。
果盆地。) 前六位国家──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中国;
人均量最大的国家:加拿大(我国仅占世界人均量四分之一)
( 3)我国基本特征:总量大,人均少;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变率大。(与人口众多、受季风气
候影响有关) ( 4)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与人口分布、气候(降水)影
(补给水源的量和时间变化影响河流的径流量和径流时间变化)
雨水补给:径流量较大、径流变化与雨水季节变化一致(结合不同的气候 类型分别阐述河流径流的状况)
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径流量较小,径流变化与气温的季节变化相一致(气
温越高,融水量越大);亦有中高纬度地区的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形 成春汛。(我国东北地区)
专题复习四 水圈与水资源
一、知识整理
关于水圈(地球上连续的不规则的圈层、分布范围) 1.水循环(水循环示意图) (1)主要环节 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输送(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等。 (2)按发生领域划分为三类 海陆间循环(图示)(最重要)、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 (3)产生的意义 联系四大圈层,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使水资源得以更新再生 (最重要)。 (4)人类施加影响 目前仅对局部地区的地表径流施加一定的影响,如修建水库、修造 跨流域调水工程、引水灌溉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