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娘娘补天遗留在人间的石头到底去了哪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娲娘娘补天遗留在人间的石头到底去了哪里?
曹雪芹先生的《红楼梦》,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此书开篇写道:
却说那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十二丈、见方二十四丈大的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那娲皇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单单剩下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
有好奇者问:这块女娲娘娘补天遗留在人间的石头,后来去了哪里?
小编悄悄告诉你:听说,这块顽石是被一位盆景师放在了盆钵里,然后将那被贬至凡间化作普通树木的“绛珠仙草”种在了顽石之上,创作成了美妙绝伦的附石盆景,至此开启了盆景界的“木石之盟”传说。
看到这里,有人不禁嗤之以鼻:“小编净胡扯,你就编吧……”
哈哈~~关于盆景界的“木石之盟”的故事,虽纯属虚构,但山野气味浓厚的附石盆景却真正是令人爱不忍释!
附石盆景也称为石盆景,它是将树木、山石巧妙地结合为一体的盆景形式。
其是对顽强生长在崖壁石隙或峰峦岩巅的树木形象的夸张和特写,内容丰富、意境深远。
盆景是中国优秀传统艺术之一,她犹如立体的、美丽的、缩小版的山水风景区。
不仅达到了缩地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同时还以景抒怀,表现深远的意境。
盆景造型千姿百态,一般来说可分为直干、斜干、曲干、卧干、悬崖、枯干、连根、附石、丛林等形式。
在众多形式的盆景中,附石盆景却是最美的盆景之一,也是深受大家喜爱的盆景造型之一。
你看,树桩的枝干、根系紧紧地依靠在一些奇趣的石头上,石刚树柔,造型因石而异。
或根部裸露、树干挺拔,或根深扎山缝、主干飘逸,或树干虬曲、姿态优美,看起来既古朴又雅致,自然趣味十足。
附石盆景常见的形式有两种:树根穿石洞而生,树干、根骑附于岩石山缝而生。
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聊聊这两种不同形式的附石盆景的制作方法和相关养护事项。
1、树根穿石洞而生
首先应该确定好种植的位置,可以是山石背面,也可以是隐蔽的洼处。
然后在需植树木的山石处凿洞穴,所凿洞穴应该口小内大,最好能通到底部,以利于树木吸水生长。
但是,有时候会出现这么一个问题:如果种植过浅,每次浇水后,水土会大量流失,久而久之植株就难以固定。
针对此种情况,小编教你个妙招:植株种好后,可在种植穴四周粘置一些金属丝做成的钩环,用细铁丝穿入钩环缠绕以固定植株。
确定好牢度后,再在所种植株土面盖上青苔。
青苔的作用,一是为了掩盖金属丝和钩环的痕迹,二是为所种植株增添自然野趣。
2、树干、根骑附于岩石缝而生
制作前先观察山石的形状,确定观赏面和底面,并选定种植的位置。
如果所选石头没有合适的缝隙,可以采用机械切割出沟槽、洞穴
(为了有利于后期植株的种植,选择的石头高度要略短于树根的长度。
)。
先将根部分成若干股,骑在山石上并让根沿沟槽而下。
然后将树根穿过空洞或者嵌入沟槽,用棕丝或者金属丝绑扎,防止树根脱离石头。
根系直接延伸到石料下的砂泥上。
在石缝中填入泥浆,连山石一起植入深盆中进行养护。
平时养护,需给树木、山石、盆土常喷水以保湿。
也可将树木和山石一起栽入土中进行养护。
以后根据生长情况,结合换盆逐渐扒开泥土,撤去铁丝,露出根部。
让根部裸露在阳光下继续养护,对随山石而露出的根系则需进行修剪,剪去妨碍造型的根。
适时去掉绑扎物,并对树木上部进行处理,修剪影响美观的细根,再用清水冲去多余泥土,将其植于浅盆中养护。
经过几年的加工养护,树根就会牢牢地附着于山石之上,与山石融为一体,宛若天成,极为漂亮。
不管是哪种形式的附石盆景,选取植株非常重要,最好选择那些根系长而柔软、姿态优美的老桩。
选择石头,最好是造型别致、嶙峋奇趣,比较美观的那种,这样制作出来的附石盆景更具欣赏价值。
温馨提示:关于附石盆景的养护,春秋两季只需普通养护即可,但是夏天和冬天却需要特别留意。
因为炎炎夏日,骄阳似火,被烘烤炙热的石体极易将附在石上的树根灼伤,甚至会直接威胁树桩的生命,所以这时候最好是进行围土护根以保树。
数九寒冬,气温骤降,也应围土护根,以防止附石的树根冻坏。
有兴趣的盆友不妨按照上面所说的方法试试,小编在此预祝你养出造型独特、雅趣又美观的附石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