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人本服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29期(总第44期)
科技视界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
界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各民族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相继建立。

以我馆为例,电子阅览室建立于1994年,迄今已初具规模:面积1000余平,电脑800台,网络设施日臻完备,同时我馆还注重电子信息资源和虚拟馆藏建设,共建立了30个中外文全文数据库及其他数据库,逐步形成了集计算机与网络设施、数字资源、在线阅读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的阅览空间,成为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使民族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更好地发挥作用,倡导人本服务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1民族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开展人本服务的必要性
1.1人本服务是现代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新理念
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取向,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符合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民族高校图书馆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知识窗口,担负着提高民族高等教育水平的重任,只有实行人本服务,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图书馆的功能,更好地为各民族师生服务。

1.2“90后”民族高校大学生的个性特点
“90后”逐渐成为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信息需求主体。

“90后”大学生独生子女较多,他们热情、自信、自尊、正直、诚实……同时他们身上也有独生子女的一些弱点,自负、敏感、冲动,网络时代的影响,使他们思维敏捷、见多识广,视野开阔,因此,他们对电子阅览室的服务会提出更深层次的要求。

另外,民族高校有许多来自偏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受生长环境制约,入学前,他们没有接触过网络,对于新的知识和现代化技术既渴求又感到陌生。

这就要求电子阅览室馆员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服务之中,用心打造高质量的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民族读者的需要。

1.3部分图书馆馆员人本服务意识欠缺
部分高校图书馆馆员总是以“管理者”自居,从心理上感觉自己的地位要高于普通读者,忽视和读者之间的和谐关系,“目中无人”“心中无人”,导致他们职业道德缺失,工作较消极、被动,缺少主动性,服务质量较差,对读者态度“生、冷、硬”,缺乏亲切感,缺乏人情味,民族高校图书馆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才能使服务更加顺应人性,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

1.4部分民族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重技术、轻服务
许多高校的电子阅览室只注重硬件设备和先进软件的购置,盲目扩大电子阅览室的规模,增加技术水平,却忽略了读者服务群体的需求,现有的服务内容与方式难以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读者需求,人本服务精神的缺失导致大量机器设备闲置,大量先进软件无人问津,从而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

2民族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开展人本服务的措施
2.1提高电子阅览室馆员馆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要加强馆员职业道德教育,树立人本服务的理念,热爱读者、尊重读者、帮助读者。

在日常工作中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多一些“换位思考”,设想假如我是读者我会怎样。

其次,作为电子阅览室馆员还应具有现代化的信息意识,精通信息理论,熟悉图书馆学、计算机等技术,具备较强的网络知识及操作技能,能熟练地运用各种网络检索工具,从而更好地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2.2针对“90后”民族高校大学生特点开展个性化服务
2.2.1重视新生入馆教育。

通过宣传、讲解使其能够了解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规章制度和馆藏电子资源,激发他们从被动利用图书馆到主动利用图书馆,直至热爱图书馆。

2.2.2开设检索课。

采用专家论坛、专题讲座等形式,介绍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操作规范、信息理论、光盘检索知识、网络检索技能、馆藏信息资源、Internet 信息资源分布等。

帮助读者利用电子阅览室现有的技术条件和手段获取所需文献信息和充分利用信息。

2.2.3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不同专业读者对各类电子资源数据库的需求情况以及在使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的调整信息资源的订购品种,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读者的信息需求。

2.2.4创造条件缩小少数民族贫困学生与其他同学在利用电子阅览室上的差距。

采用在电子阅览室开设免费区等方法,使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可以免费利用电子资源,增强了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

2.2.5做好读者导航工作。

配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四、六级统考,为学生安装并指导其应用相关软件进行练习,另外在学生利用网络查分、选课及考研报名时给予具体帮助。

使他们利用电子阅览室这个平台更快、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2.3加强电子阅览室馆员和读者沟通
真诚的沟通,能使人本服务精神得到更充分的体现。

由于馆员与读者在性格、教育背景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难免产生矛盾,沟通是解决矛盾最有效的方法。

另外,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居多,电子阅览室馆员在和读者沟通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尊重少数民族语言、风俗习惯。

2.4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
电子阅览室相对于其它阅览室来说,对环境要求较高。

除了必须满足温度、湿度、灰尘等方面的要求外,还可以通过柔和的灯光,温柔的话语,高雅的字画,绿色的盆栽,营造宁静、舒适的环境,给读者以亲切感,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

2.5加强设备资源的管理
计算机硬件的维护和软件的安全完整是电子阅览室发挥服务功能的有利保障。

选择合适的管理软件,满足程序兼容性好,运行稳定等条件。

同时还应该加强技术手段管理,做好硬件的维护,安全、通畅的网络环境是电子阅览室人本服务的必要条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阅览室已经成为广大高校师生进行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辅助工具,只有坚持“以人为本、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不断完善、创新服务方式,才能更好地为民族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更好地为民族读者服务。

[1]王丽娟.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浅论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创新[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06(4).
[2]梁艳红.大连民族学院图书馆电子资源利用情况读者调查报告[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1).
[3]沈鹏远.浅谈民族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馆员的素质[J].科技信息,2012(23).
[责任编辑:曹明明]
浅谈民族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人本服务

阳刁敏杰
(大连民族学院图书馆辽宁大连116600)
【摘要】本文从民族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开展人本服务的必要性入手,阐述了民族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开展人本服务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民族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人本服务
图书与档案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