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乔灌木栽植工程的质量监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乔灌木栽植工程的质量监理
作者:熊风根谢爱文
来源:《现代园艺》2011年第11期
绿化工程是园林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工程质量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和投资效果,关系到景观设计的体现。
对绿化工程质量进行有效地监理控制,是园林建设工程监理的中心任务。
而乔灌木栽植工程又是绿化工程的核心工作,直接影响到绿化工程的建设成败。
本文阐述了生米大桥绿化工程中乔灌木栽植工程质量监理的具体流程及方法要点,对乔灌木栽植工程质量监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指导作用。
1 园林栽植工程的特殊性
栽植工程的施工对象是活体植物,是随施工条件和环境条件影响而发生变化的有机体。
栽植施工的施工过程既要依照图纸,又要随施工环境和季节变化而做出合乎自然法则的再设计,或做出设计变更或工程变更。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园林植物材料在园林景观中的主体作用。
因此,从事园林建设工程监理和工程施工的建造师们,必须具备熟悉园林植物材料特征、生态习性、植物配制与植物造景等相关的原理和技术,此外,还要有较高的读图能力。
乔灌木栽植工程常年和全天候施工的趋势愈来愈常态化,特别是随养全冠苗景观要求的不断提高,栽植成活率成为园林建设工程项目的焦点,成为了项目管理和监理成功的关键。
故苗木的质量是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栽植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
2 监理工作流程
①审查栽植工程施工计划或施工方案。
②定点放线。
③植物材料的检验,应按规范要求的频率进行平行检查。
④旁站监理样板区(点)的栽植穴(槽)挖掘质量,确认质量标准并按样板施工。
⑤巡视检查栽植穴(槽)的挖掘质量。
⑥苗木栽植工程的监理。
⑦检查栽植工程养护质量。
⑧验收栽植分项、分部工程。
⑨栽植工程和栽植成活率的检查和验收。
直观检查:栽植工程和栽植成活率验收之前,感观质量必须合格;树木成活率的中间检查和验收时间。
3监理控制要点
3.1 植物材料的监理要点
严禁使用带有病虫害的植物材料;当发现有害性杂草随植物材料侵入绿地时,应立即清除。
植物材料种类、品种规格的选备必须符合设计的要求,备苗数量应留有余地。
栽植数量大和种类复杂的绿化工程必须就地设假植区囤苗,缓苗。
植物材料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及栽植乔木、灌木规格控制标准如下表1、表2所示。
3.2 乔木栽植的监理控制要点
3.2.1 乔木栽植成活率应按树种或品种分别进行检查考核。
对孤植、对植、丛植等方式的造景施工,除检查考核栽植成活率外,还应将配置后的观赏质量列为检查和考核的重点。
3.2.2 乔木栽植的定点放线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意图。
定点和放线可以放宽掌握,但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应符合表3的要求。
对有特殊要求的自然式栽植可以灵活一些,施工时,设计、施工、监理三方现场商定。
3.3灌木栽植的监理要点
①栽植树种、品种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栽植定点放线位置应符合《乔、灌木栽植定点放线要求》。
③自然式栽植灌木定向及排列应符合"栽植工程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中的第二项规定。
④群植、规则式栽植灌木,行距应均匀,高矮搭配要得当,修剪质量应符合"栽植工程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中的第四项要求。
⑤浇水边埂培筑或水圈切边应大小一致顺直、美观和可靠。
3.4 栽植工程养护的监理控制要点
①按监理工程师与承包人确定的工程养护计划检查工程养护质量;重点监督承包人对病虫害防治、防干热、防寒防冻、防沥涝技术措施的实施及效果评价并对失养失管问题及时整改;
②日常的工程养护以控制杂草和突发性病虫灾害为重点;重点控制对树木生长起主要作用的水肥管理工作质量;③对花坛、花镜、花卉生长、花期控制,以满足景观与观赏要求为目的。
4 树木成活率的检查评定验收标准和验收方法
4.1树木成活率检验方法
乔木、灌木栽植成活率应按树种、品种分别进行全数检查验收。
以上检查验收均要填写检查验收记录,内容包括:植物材料的名称、规格、计划(合同)数量、实栽数量、成活数量、树木成活率、草坪覆盖度等,验收记录须经监理工程师签认。
4.2 树木成活率及林下植草覆盖度和质量验收标准
①乔木栽植成活率达95%为合格,成活率达到98%为优秀,孤植、对植、丛植等方式造景栽植成活率应达100%;②灌木、藤本、绿篱植物栽植成活率应达到95%。
5 结束语
总之,绿化工程乔灌木栽植工程质量控制应根据设计、技术规范及工程实际相结合制定实施质量监理的监理细则,在此基础上进行监理质量控制,并不断补充相关质量内容,才能使栽植工程质量控制好,满足绿化工程的质量和景观要求。
(收稿:2011-01-0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