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设计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24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讲)
1.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和影响。
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3.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4.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知识点一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及其影响
1.传统文化的表现
2.传统文化的特点
(1)继承性:传统文化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一直延续到今天。
(2)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④保留着其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⑤因时而变。
(3)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
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⑥精神纽带。
3.传统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知识拓展】
1.把握两个特征的内涵和指向
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基本特
同
征,
内涵不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有些传统文化
同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在当今社会被赋予新的内涵
精神纽带
相对稳定性是从纵向的角度及历史的角度来鲜明的民族性是从横向角度来说的,是侧重点
指一个民族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
史
不同
继承性同之处
2.细化梳理传统文化的作用
(1)从自身和时代两个角度分析作用的两面性
(2)结合文化的一般作用来理解传统文化的作用
(3)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知识点二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①对于传统文化中符
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②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2)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点拨无论分析传统文化的作用,还是分析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都要结合其性质,进行一分为二地
区别处理。
2.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两者关系:继承是发展的③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
方面。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2)正确处理两者关系
①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④文化传承。
②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⑤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知识拓展】
1.细解剖析传统文化的继承
传统内容与社会的关系态度
辩证认识传统文化
文化精华:积极向符合社会发展要继续保持和发
扬
上的成分求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糟粕:落后和不符合社会发展“移风易俗”,自
觉
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腐朽的东西要求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2.对比梳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继承发展
随着社会生产力、经济、政治的变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健康的内容,同时具有消
原因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也应随着社会极的、落后的部分。
这些积极成分具有重要现实价值
生活而变化
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
为今用
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其精华和糟粕。
对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分辨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
做法
的内容,应该继承;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
落
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后的、腐朽的东西,应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关系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3.区分文化传播和文化继承
文化传播文化继承
侧重横向——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纵向——国家的历史与现实之间
区
原因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具有继承性
别
态度洋为中用,对外推广古为今用,发扬光大
都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都存在精华与糟粕,要辩证分析,教育在其中都发挥着
联系
重要作用
【特别提醒】
对于传统文化有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注意区别以下三个概念,即如何继承、如何对待、如何
认识。
这三个概念涉及的知识范围一个比一个大,如何继承传统文化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一个方
面,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是如何认识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
知识点三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1.影响文化发展的根本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①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②决定着
文化的发展方向。
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知识拓展】
1.从依据和措施角度,深入理解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2.全面认识教育的作用
3.科技对文化传承的作用
(1)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3)科学技术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等创新。
知识点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原因及要求
题目往往依托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社会热点来命制,突出考查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或信息解读能力。
既可能全面考查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措施或原因,又可能细化考查对某一具体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
【常见设问方式】
(1)结合材料信息,运用文化生活或某一具体知识,分析重视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原因;结合材料信息,运用文化生活或某一具体知识,分析传统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取得成功的原因。
(2)结合材料信息,运用文化生活或某一具体知识,分析对待传统文化应该采取的措施。
(3)运用××××知识,结合材料,谈谈对“××××××”观点的理解。
【常用答题语言】
(1)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原因
①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的传统文化是维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亡发达;
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的创造新生活。
③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④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传统文化影响着社会发展,影响着经济、政治和综合国力的发展;还影响着个人发展,影响人类的交往、实践、思维、认识等。
⑤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所以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2)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要求
①继承角度: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
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辩证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与糟粕。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
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落后的
腐朽的东西,必须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
②发展角度: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
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不断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③创新角度:立足于社会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的错误倾向。
④影响发展的因素角度:要适应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教育等在文化
继承与发展中的作用。
⑤文化传播角度:要充分利用商业贸易等途径和大众传媒等手段,推动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提
高其影响力。
考点一传统文化的特点
【典例1】(2017·天津卷·7)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
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
一直保
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
透过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 )
①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②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③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性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考点二传统文化的影响
【典例2】(2019·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我们能够欣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村
镇空间格局,品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方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的文化韵味。
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
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
的
“”
活化石。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
现
象时有发生。
例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
导致人口流失严重,甚至出现“”
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及时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重;传统工匠
越来越少,传统建筑工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等
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千村一面”。
保护、
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
2012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已被列为保护对
象。
(注: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
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
落。
)
(1)有人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考点三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典例3】(2019·浙江4月)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商业伦理文化,提倡“和气生财”,主张“诚实守信”。
时
“”“”
)
至今日,和气诚信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这说明(
①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
用②文化具有传承性
③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
础④文化具有民族性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考点四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典例4】(2019·江苏卷)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但是,书籍的印刷、传播、保存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从古老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到现在的激光照排、电子存储,书籍走进了千家万户,对文化的
普及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A.书籍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B.文化发展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史书典籍见证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D.科技进步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